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Word版,含答案)

docx 2022-01-06 21:31:13 28页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与测试卷汇编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必背观点、金句】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P58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59(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P63(特点)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04.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重要性)P615.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P616.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677.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P67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P68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重要性)P69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P71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P71【知识梳理】第25页共28页 一、延续文化血脉(一)中华文化文化自信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及特点P59(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P58-61(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0(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4)中华文化独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P61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5页共28页 3.▲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4.文化自信P59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P60)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0~61)(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地位)(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7.新时代应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文化?P62(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二)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P63(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第25页共28页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已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2.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P62-65(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62(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P653.▲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要求: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道、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P65(2)具体做法:①学习和了解英雄人物事迹,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②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美德;③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二、凝聚价值追求(一)、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P67(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收、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2.▲爱国主义的本质及重要性P67第25页共28页 (1)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P67)4.▲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67~69)(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P67(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67(3)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P695.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P68)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3)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三北精神、西迁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特区精神等。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P69(1)表现: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面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挤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2)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敢于实践,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第25页共28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③学习和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严格要求自己,做新时代的青少年。(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P71)(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72)(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中国特色的价值观。P7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70(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P7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P7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72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应如何做?P72(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知识拓展】1、▲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国家:(制定并完善保护和弘扬……法律法规;加大对保护和弘扬……的资金投入;宣传第25页共28页 保护和弘扬……的重要性;坚持创新,探索保护和弘扬……的新途径;依法打击破坏……的行为。)①宣传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制定并完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②加大对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保护的新途径。③加大对破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④加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⑤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等。(1)青少年:①学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②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③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进文化创新;④珍爱中华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行为作斗争(制止或举报)⑤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说好普通话、写好汉字等。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参观文物古迹时,不乱写乱画;2.▲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要求: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P65)(2)具体做法:①了解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古今优秀人物事迹;②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3.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补充)第25页共28页 4.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补充)5、模范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自身方面:珍爱生命、自信自强、积极乐观、勇对挫折、勤奋好学、顽强拼搏(2)对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责任、孝老爱亲(3)对职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4)对国家和社会:热爱祖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6、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②有利于发挥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传播正能量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必背观点、金句】第25页共28页 1.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是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国情)4.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资源现状)5.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6.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些地方、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环境现状)7.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8.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9.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答题高频句)10.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法)11.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做法)1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13.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法)P8414.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法)P85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P85第25页共28页 1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7.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P87)【知识梳理】一、正视发展挑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P75)(1)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2.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P75~76)(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P76)----(必要性+重要性)(1)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必要性)(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必要性)(3)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必要性)(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意义)(重要性)4..推行“全面三孩”政策的原因(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调整和完善?)(P76)三孩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开始实施第25页共28页 ①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②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P77)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6.我国资源的特点及现状。(P78)(1)特点:①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②劣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形势: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7.▲造成我国资源现状的原因、危害及带来的启示。(P78)(1)原因: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2)危害: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3)启示: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8.▲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不合理利用资源的危害)④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9.▲我国环境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P79)第25页共28页 (1)环境形势:总体有所改善,但形势不容乐观。(2)产生的原因: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产生多重叠加效应;③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生之痛。(3)危害: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0.▲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即保护环境的原因(P79)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④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P79)1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必然选择):P80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共筑生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P81-82(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P81(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意志、“纷乱”中的有序。P81(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第25页共28页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应如何做?)P82-84(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84(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P83~87)(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5.▲我们应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P85~87)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P85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第25页共28页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P87【知识拓展】1.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1)法律:①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②一般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2)原因:①国策指引: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法律规定: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③现实需要: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污染危害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需要我们携手共同应对,以实际行动保护和改善环境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1)国家: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2)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方式。(3)个人:①思想上: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行动上:形成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行动中。(如: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等)3.▲推行垃圾分类/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意义。加强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25页共28页 ④有利于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⑤有利于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⑥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4、▲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国家:政策、法律、科技、宣传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政策)②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厉打击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法律)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科技)④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宣传)(2)企业:道德、法律、科技①增强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③加快科技创新,改进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3)青少年:思想上、宣传、行动上、作斗争、小事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③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顺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人走灯灭、不乱扔垃圾等。(具体措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践行“光盘行动”)第25页共28页 ▲【易错易混知识点】1、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改革开放);2、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4、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5、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7、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8、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59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P63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与时俱进。P6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新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P1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10、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P62);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P70)第25页共28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有人说,“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倡导这样的“家风”有利于(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③全面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④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筷子不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据此回答第2~3题。2.发明于中国的筷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反映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最朴素最基本的看法;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②简单明了③一成不变④充满智慧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3.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过春节,把邻居家的孤单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  )①筷子是最好的进食工具②筷子传承着优良家风③教育决定着民族未来④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第25页共28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至9月29日在日本举行,上届冠军中国女排11连胜夺冠,第四次以全胜的战绩登顶。这是中国女排世界杯第五冠、三大赛第十冠。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中国女排夺冠时指出:“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  )A.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D.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5.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刷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①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②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③世界最先进、最自信的文化④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近年来,湖北京剧二团坚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举办戏曲知识讲座,并进行经典戏曲展演,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下列属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  )①全校举行剪纸活动比赛②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③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④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第25页共28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菏泽市实施“红心向党”工程以来,广大市民自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共同演绎祖国的华美篇章,感受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气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弘扬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激发爱国情感,涵养家国情怀④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来不及温一壶诗酒,与你煮尽千古风流……”元旦刚过,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演员魏某和他的同事就冒着冬寒,来到2019“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的第一站渌口区朱亭镇,还把大型民族歌舞剧《英雄》搬到田间地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把大型民族歌舞剧《英雄》搬到田间地头的意义是(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②传播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③推动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④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的25.3%。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②我国已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③“全面二孩”政策将彻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④要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25页共28页 10.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现阶段工作重心已由经济建设转移为保护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圣洁的。”要使大地永远保持“圣洁”,我们应该(  )①加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做大自然的奴隶,服从自然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对下边的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①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困境②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③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④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标识图案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寓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鲜红的底线传达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生态安全底线的本质。整个标识造型开放舒展,色彩鲜明,富有文化魅力。国家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是为了(  )第25页共28页 A.宣传人地共生理念,展现文化自信B.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高民众文化素养C.增强公民“底线”意识,建设生态文明D.促进绿色发展,传承传统文化14.为打好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浙江省聚焦四大结构调整,打好六大专项行动,制定印发2020年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年度工作,吹响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决战决胜冲锋号。这样做(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浙江当前的工作中心③体现了浙江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④体现了浙江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当代青少年要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下列中华文化经典词句蕴含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D.天人合一。——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可以命令自然,主宰自然二、非选择题(12分+10分+16分+17分=55分)16.【守望精神家园 建设美丽中国】材料一:2019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材料二:第25页共2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的“三大保卫战”是什么?(3分)(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如何增强文化自信、铸造“族之魂”?(3分)(3)步入新时代,我们应如何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什么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6分)17.主题实践活动。【追寻革命足迹】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为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中学生在网上共同策划“追寻革命足迹”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照河北、天津两地同学的推荐,推荐一个北京的研学地点,并说明开展主题研学活动的意义。河北学生推荐天津学生推荐北京学生推荐白洋淀抗战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成立了“雁翎队”平津战役纪念馆(1)(4分)第25页共28页 ,利用水上芦苇荡的优势,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展示了在平津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的事迹。(2)活动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实施循环经济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目前宁波市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并设置对应的蓝色、绿色、红色、黑色垃圾桶。(1)请把下列生活垃圾分类,并把序号填入下面的相应位置。(4分)①玻璃 ②果皮 ③餐巾纸 ④剩菜 ⑤废灯管 ⑥旧报纸 ⑦过期药品 ⑧矿泉水瓶蓝桶:____________________  绿桶:____________________红桶: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桶: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阅读“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201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图表。(2)请分别指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趋势及处理的主要方法。并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7分)第25页共28页 材料三:某班举行“垃圾分类,谁的责任”主题班会,小宁和小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3)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19.改革开放40多年来,杭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端于政府简政放权,着力于办事流程简化,服务于广大群众的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出新招,老百姓只需用手机登录平台,便能得知办理结果,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1)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什么现实意义?体现的政府宗旨是什么?(6分)现实意义政府角度人民角度社会角度政府宗旨:材料二:杭州市X村过去是一个“土墙房,半年粮”的穷山窝。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当地村民运用科技手段建起了葡萄种植大棚,科学控温控湿,提高了经济效益。X村还抓住县里绿道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第25页共28页 (2)X村的做法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的哪两项?选择其中一项,说明X村是如何践行该理念的。(5分)材料三:近年来,杭州的农村文化礼堂蓬勃发展。Y村立足现有文化资源,以忠孝文化为魂,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还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礼堂”等活动,并通过村村结对,互学互鉴,弘扬了时代精神。这些举措增强了农村文化礼堂的生命力,坚定了文化自信。(3)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Y村的文化建设举措为什么能够坚定文化自信。(6分)第25页共28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C2.A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发明于中国的筷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筷子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外形象征的“天圆地方”还是长度代表的“七情六欲”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充满智慧,①④观点正确。②③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3.D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题文中列举的出现在家庭生活中的几个小镜头,都体现了良好的家风,这些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②④观点正确;①观点过于绝对,是错误的;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D。4.D 5.A 6.A 7.C 8.C 9.B 10.C11.B 点拨: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③是错误的,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12.D 13.C 14.C 15.D二、16.(1)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2)①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3)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诚信做人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④乐于助人,乐于奉献。(4)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严重。②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③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④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7.(1)示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2)缅怀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互享资源,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18.(1)蓝桶:①⑥⑧ 绿桶:②④ 红桶:⑤⑦ 黑桶:③第28页共28页 (2)趋势:我国生活垃圾的总量逐年增加。(1.5分)主要方法:填埋、焚烧。(1.5分)必要性:垃圾总量大、增长快,垃圾分类处理,把可回收垃圾利用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化),使垃圾总量减少(减量化),使焚烧填埋量减少,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减少对土地的侵占,减少对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等)(无害化)。(4分)(3)示例一:我的观点:垃圾分类是公民的责任,做好垃圾的分类投放是公民的义务。每个人要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只有人人关心并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才能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等。示例二:我的观点:垃圾分类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所以政府对垃圾分类要认真规划,宣传教育,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实施,强制执行等。19.现实意义政府角度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角度方便人民群众办事,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进民生福祉。社会角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宗旨:为人民服务。(2)X村的做法体现了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X村运用科技手段建起了葡萄种植大棚,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X村抓住绿道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3)Y村立足现有文化资源,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了传统文化根基。结合本村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礼堂”等活动,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通过村村结对,互学互鉴,使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从而坚定了文化自信。第28页共28页 第28页共2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