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反思(共7课)(202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反思(共7课)(2022)

doc 2022-09-07 09:00:02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课前展示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拍摄的地球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说地球上有海洋、陆地等,还有学生看到地球板贴卡上的白色想到了冰川,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图片上的颜色,后续学生在绘画时也给地球分块上色。2.我把卡片交给组长,组长负责把卡片撕下来,这个过程有点花费时间,二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容易丢。有些小组把卡片叠成一沓看,有些小组按顺序铺在桌子上看,铺在桌子上的小组组内讨论并给八张卡片分类,还指出⑤号卡片是人造的公园,我觉得很意外。下次上课时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进行设计,会有更多的收获。3.开始绘画时,有同学询问我可以画火星吗?可以画奥特曼吗?我笑着问他这个是不是地球家园中的,他摇了摇头。当学生们绘画时,他们很高兴,老师要让学生明确任务。4.请学生上台汇报时,还是有部分同学沉浸在绘画中,需要时间整理画笔和课堂纪律。有的学生进度快,画的物品都已经上色了,还有些同学速度慢,我让他们下课后在完善。在汇报时,有同学画了太阳,马上就有学生说太阳不是地球家园的,我又询问还有什么不是地球家园里的?同学们回答还有月亮、星星是地球家园外的。5.对于土壤,没有同学提及,我就简单讲解了一下,为第二课做铺垫。同学们认为地球家园中的任何物体都不能缺少,但是由于时间不够,自由表达的机会较少,后续可以增加讨论时间。6.拓展部分就完全没有时间了,只能给学生布置一个观察记录单,让学生课后去观察。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本节课学生将走向校园,比较兴奋,老师要提前确定好观察的任务和要求,我采取的是组长带领组员模式,出发前请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工作。2.学生本身就对校园中的动植物有一定了解,在探索环节,讲述的种类比较多,老师可以简单的进行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方便学生后续的记录。3.观察活动时间我控制在15分钟以内,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学生回到教室还会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完善。4.学生对他们所熟知的狗尾巴草、三叶草、蚂蚁群特别激动。但我校总体动植物较少,学生观察时虽很有兴趣但热情度不高,比较遗憾。5.学生会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老师要提前告知可以用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还会遇到很多数量的动植物,老师要提前告知计数的方法,可以用很多、数不清等词汇记录。6.介绍几种土壤时,部分同学对黑土有简单的了解,知道黑土最肥沃。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同时明白地球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课上用到了以下活动材料。器材:东、南、西、北、左、右方位卡,太阳、吸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总觉得一堂课好的导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第一个班,我用了谜语的方式导入,发现对学生而言太简单,就像一块小石头砸进水没有一点涟漪。学生对于太阳很了解,他们有一定的前概念,但也有不清楚的,我想更直观的视频可能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于是第二节换成视频导入。二年级学生对方向感与一定认识,但是对东西南北和左右的方向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把南北和左右混合在一起更难。学生对于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西方落下这一活动轨迹已有前概念,那中午太阳在哪个方位呢?这时学生就是猜测,有说南,也有猜测北的。中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我是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处于地球的北半球,太阳就在南方。这样学生明白了一天中太阳的活动轨迹;从早晨东方——中午南方——傍晚西方。4利用早晨的太阳来分辨方向,学生很明白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对于南北就混乱了。前2个班我是确定了早、中、晚太阳的位置后,让学生面向太阳站着,去辨别其余方向,刚开始比较顺利找对早晨时间的方向,探究中午和傍晚时候的方向时,就是磕磕绊绊,教学效果不明显。后2个班我改变了方法:在学生早晨面向太阳辨别方向时,在他们不是很顺畅的情景下,介绍2种更简单的方法:1.提供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卡,根据这个来辨别方向,2.告诉他们可以用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确定。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对照方位图卡来找方向,有的起立按照图卡站位,准确的找到方向,也有的同学用铅笔盒上的指南针来辨别,可见他们还是很聪明的。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内容,还带领他们根据老师的指令找宝藏,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最后,在学生分享太阳和人类关系后,有时间再播放太阳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太阳的重要。这节课再次让我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愿学、乐学!4.观察月相本课有以下活动:1.观察月相图片,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2.实际观察月相和掌握记录月相的2种方法。引导学生连续观察是本课的难点。活动材料:材料:月相图卡、月相板贴、班级记录表、记录月相的白色圆片,材料准备齐全,点赞!自备材料:手机下载日出日落月相APP学生对月亮有一定的前认知,但在前面班级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月相的不同是因为地球挡住了月球。为了解决这一错误的认知,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情况下,播放月相的形成视频,进一步明白月相的形成原因。活动一、观察月相,寻找月相的变化规律明白了月相的形成原因,用月相卡片让学生小组活动,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卡片,寻找月相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板书。注意:1.活动中,学生能找到月相的变化,但他们会用由小到大来描述,可以引导观察农历十五的月亮,发现是圆的,从而概括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2.可以介绍一个月中以十五为中心,分为上半个月和下半个月,这样学生描述月相变化更顺畅。3.廿(nian):学生会读成甘(gan),这时,引导学生运用更多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活动二、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教学中,2种记录月相的方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因为天气原因,提前布置观察难以实现,教学中运用日出日落月相APP,呈现要记录当天月相,让学生去观察记录。本节课我重点选用了涂黑的方式记录月相。建议:在学生记录时,一定要走进学生,你会发现还是有少部分同学会画错,这时可以适当指导。最后让学生回家完成一周的月相记录。如果因为天气实际观察不到,可以借助电脑或者日出日落月相APP完成。最后让学生观看月相模拟视频,建议学生自己回家做做,同时完成未来一周的月相观察记录,如果因为天气原因观察不到,可以借助网络、或者APP完成。5.各种各样的天气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的天气变化会给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有3个活动:1.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2.能区分不同的天气3.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活动材料:材料:阴、晴、雨、雪的黑板板贴;以及带有天气活动卡片活动一、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4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天气时,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到很多天气。但也有学生会说到泥石流等,这时不用老师指出,其余学生就会指出:这是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再让学生听天气预报,说说有哪些天气,加深印象。建议:说自己知道的天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他们的前概念,让课堂活跃起来。二年级的孩子需要老师正面的肯定,建议能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活动二、能区分不同的天气1.区分阴、晴、雨、雪常见天气这一活动中,对于阴、晴、雨、雪这些常见的天气,孩子们很容易区分,并能说出理由。对于是大雨还是小雨有争议,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明白是雨天就可以,降水量不做要求。前面都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区别天气,比较直观,辨别的方法主要从云量和降水量两个方面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阴、晴、雨、雪天气的主要特征后,完成活动手册关于辨别天气的记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延伸认识其他天气学生能区别常见的天气了,再次追问:在重庆,还有哪种天气常见呢?引出多云,对于多云学生就有争议了,我先出示图片问道:这是什么天气?有学生说是“晴”,还有人说“阴”,分别说出了自己理由。然后给学生介绍区分多云和晴的办法,作为了解。雾天是重庆常见的天气,引出雾天,追问: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很自然过渡到活动三。活动三、说说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明白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我以“你喜欢什么天气,不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这一问题为线索,学生能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利。接着出示灾害性天气带来影响的图片,让学生说是什么造成的?进一步明白灾害性的天气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前面班级授课时,活动二费时太多,在后面班级授课时,活动二尽可能不浪费时间,为活动三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认识到只有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人们才能趋利避害。四、拓展对于灾害性的天气,如冰雹、龙卷风、霜冻等,学生没有感性体验,布置作业:回家收集各种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的资料。6.不同的季节季节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人类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学生没有过深入的思考。在本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得到一些启示。本课有3个教学活动:1.展示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2.举例说说,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什么变化3.拼一张四季变化图活动材料:材料:动、植物及人类四季变化图、四季相关的词语卡、词语板贴活动一:分享收集到的四季资料学生对于四季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分享收集的四季知识,了解到与四季相关的诗歌、词语、动植物的变化。注意: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白是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词语、动植物的变化等,不然分享的资料是五花八门的。活动二、说说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的变化这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四季图片,说说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都能发现动植物在四季的变化。说到人类在四季的变化时,除了服装的变化,多数孩子能说到饮食的变化,如夏天吃冰激凌,冬天就很少;四季盖的被子也不同等等。学生能说到动植物在四季的变化,再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中的变化表格。4活动三:拼一张四季图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四季词语卡,或者活动手册后面的四季词语,把他分类别放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也可以补充其他词语!我把词语和活动手册后面的词语相结合,让学生把两组词语写在活动手册对应的四季图中,增加词语量!拓展:我用了以下活动进行拓展:1.玩大转盘的游戏,转到哪个季节,就说说它的特点。2.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7.做大自然的孩子本课是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起来,保护动植物。本课有2个活动:1.寻找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2.爱护小动物活动材料:材料:植物和生活关系图卡、小鸟喂食器一、探索活动一、寻找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自主搜索生活经验“发现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建立同样生活在地球家园上的我们和植物动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概念,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大自然中动植物是我们的同伴,提问:你知道动植物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吗?第一个班的学生当听到这个问题时有点懵,难以回答。后面的班级我这样问:你能说说与我们衣食住行相关的动植物有哪些吗?借助植物与生活关系图卡小组讨论说出十种以上的动植物名称。这一活动很容易调动学生前概念,激起学习兴趣。小组分享时,发现学生对衣和食很容易说出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但住和行有困难,我用更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住与植物的联系,很轻松的解决他们学习难点。尤其是“行”,学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查阅字典或者百度查找答案,这正是一种科学精神。明白了意思,学生很快就能发现:马、骆驼与我们的行有联系,轮胎使用的是橡胶。让学生填写表格,说说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检查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活动二、爱护小动物通过寻找动植物和我们衣食住行联系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动植物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这是再次追问学生:动植物对于我们的生活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要保护动植物”,进而进入到本课的实践活动,“给小鸟建个家”或者“做一个小鸟餐厅”。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微课,让学生明白如何给小鸟建个家或者做一个小鸟餐厅,小组为单位,自选其一去完成。提醒学生只有在特别严寒的时候这样做,不能让小鸟养成依赖。二、拓展完成活动手册这部分是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更多的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这样做可以在增强活动、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深度地卷入活动之中。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