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6课)
docx
2021-09-11 20:03:28
54页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53
1.植物的根【教材分析】《植物的根》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身体”》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以观察植物的根为线索,认识不同根系的特点,让学生探究植物根的吸水作用,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及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察凤仙花,看它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再观察其他植物,是不是和凤仙花一样,从而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它们的“身体”组成部分并不完全相同;第二部分观察菠菜、葱的根,引导学生从根的形状、粗细、多少等方面仔细观察,明确直根系、须根系的不同特点,并对身边常见植物的根进行分类,拓展学生对其它特殊根的简单了解;第三部分通过课下的实践活动和课上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知道了根对植物的生存有很大的作用;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学生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是怎样保护植物根部的,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分析】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在二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植物》一课中也有所了解,但对植物的“身体”知道的不全面,也许只是看到的部分。由于大部分植物的根是埋在地里的,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知之甚少,课前要让学生准备尽量多的带根的植物,让他们加以观察,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不同特点,并能付诸行动,对身边常见的植物的根能准确分类。对于植物的根的作用,学生也只是模糊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课下的实践活动(动手拔草、摇晃树干等)和课上的实验探究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其它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点拨,最好是学生能通过身边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观察身边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2.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认真观察植物的根,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系和须根系。3.知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作用。[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识别植物的根的两种类型、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器材准备】[教师]一株完整的凤仙花、量筒、水、植物油、滴管、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各种带有根的植物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体验根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PPT1出示]植物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你能说出几种植物的名字吗?【每人至少说三种,其余学生可以补充】这一单元,我们要共同学习《植物的“身体”》,对植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板书:植物的“身体”】53
2.[PPT2出示]活动准备二、学习新知[PPT3出示]活动一:观察凤仙花及其他植物的“身体”。1.学生分组观察一株完整的凤仙花。【教师提示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2.小组内交流凤仙花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3.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结:一株完整的凤仙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部分组成。4.[PPT4出示][PPT5出示][PPT6出示]我们身边的其他植物的“身体”都是这样的吗?(1)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交流。(2)教师出示肾蕨、葫芦藓等一些特殊植物的图片【最好是准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植物的“身体”。(3)学生小组内交流。5.[PPT7出示]教师小结: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一样的,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本节课,我们先从植物最下面的根学起。【板书课题:1.植物的根】[PPT8出示]活动二:比较菠菜的根和大葱的根有什么不同1.同学们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根也各不相同。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里都有菠菜和大葱,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可以通过根的形状、长短、粗细、小根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观察】2.学生个人观察,小组内交流。3.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观察结果。[PPT9出示]教师小结: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PPT10出示]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4.你见过哪些直根系、须根系的植物?【学生交流见过的属于直根系、须根系的植物,师、生共同及时纠正个别分类中出现的错误。】[PPT11出示][PPT12出示][PPT13出示]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将带来的有根植物分类1.学生给小组内的有根植物分类。2.共同交流有争议的植物。【胡萝卜:长得粗粗的,属于肉质直根系,我们给它取名“贮藏根”。】3.[PPT14出示][PPT15出示][PPT16出示][PPT17出示][PPT18出示]教师补充:不论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都有一些像胡萝卜这样比较特殊的根。如:气生根、寄生根、支柱根、攀缘根等。【出示PPT图片,教师简单解说,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PPT19出示]活动四:认识根的作用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植物的根,大家来猜一猜:植物的根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个人猜测,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平时在田野里拔草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说说自己拔草的体会。】3.[PPT20出示]这是去年夏天老师拍的一张照片,狂风过后,树干被刮断,但树还牢牢地站在地里,这是怎么回事?【出示PPT图片,学生猜测。】教师小结:这是因为植物的根在牢牢地抓着泥土,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4.我们饿了、渴了需要吃饭,喝水,田野里的庄稼呢?【学生交流汇报:需要给庄稼定时浇水、施肥、松土等。】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给庄稼浇的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学生猜测交流】对科学的探究不能只凭脑筋猜测,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课前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套实验材料:带根的芫荽、量筒、植物油。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5.[PPT21出示]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研究根的作用。53
(1)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2)小组设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设计的方案。【教师注意引导:先在量筒里倒上一些水,然后慢慢放入一株带根的芫荽,滴入几滴植物油(目的是为了密封水面,防止水分蒸发)接着做记号,记录下此时水位的刻度,最后观察。】【注意:不要把植物的其它部位浸入水中,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第二种实验方案:可以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上芫荽,另一个量筒里不放,让这两个量筒里的水面相平,然后看一看一段时间后会不会还相平。】(4)出示实验记录单。6.学生分组组装实验,把装置放在向阳处,过几分钟观察结果,填写实验记录单。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8.教师小结:这个实验短时间内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这是老师提前做好的实验装置。早上六点,量筒内的水面在86ML的位置,现在水位降低到78ML的位置,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它同时也会吸收溶解在水里的养分。每组的实验装置继续放到向阳的窗台上,课下继续观察探究,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三、拓展活动1.[PPT22出示][PPT23出示]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了植物根的很多奥秘。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系发达了,地上部分才能生长旺盛。你见过园林工人移栽植物吗?为了让这些移栽的树苗更容易存活,他们在移栽时是怎样保护植物的根部的?说出自己的理由。2.学生交流。3.教师补充图片。[PPT24出示]小结:移栽植物时,根系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为了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四、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继续研究根的什么?五、布置作业课下选择两株大小不同的植物,继续做根的吸水实验,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学后记】2.植物的茎【教材分析】《植物的茎》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身体》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植物的根》后对植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进一步探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植物茎的特点及其作用。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茎,引导学生总结茎的共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了解茎有向上运输水分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布置课下探究任务:了解树瘤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茎有向下运输养分的作用。53
本课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既让学生了解了植物茎的作用,又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学生分析】学生在认识了植物身体的组成、植物根的功能后,对于了解植物茎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浓厚,再加上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直观,植物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熟悉,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逐步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知道植物茎的共同特点。2.通过自行设计、实施实验了解植物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3.了解植物茎有固定植物、运输养分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植物茎作用的探究计划。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植物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培养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支撑植物身体的作用。[难点]学会解剖茎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提前把植物枝条浸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教师]课件、盆栽绿植、各种植物茎的图片、小刀、放大镜、垫板、实验记录单、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3出示]出示习书记4月8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的视频。2.提问:看到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爱护环境)3.[PPT4出示]习爷爷与少先队员浇树的图片。4.提问:为什么浇树时要把水浇到树的根部?(植物用根吸收水分)5.聚焦话题,导入新课: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植物的哪一部分运输?(茎)二、探索:植物茎的特点和作用(一)植物茎的共同特点。1.列举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的茎?2.[PPT5出示]指出常见植物的茎。活动一:小组观察各种植物的枝条,找出植物茎的共同特点。1.[PPT6出示]思维导航:①观察枝条,哪个部分是茎?茎上长有什么?②这几种植物的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③独立观察完毕后小组内交流并把枝条放回盒内。2.学生进行观察活动。3.交流分享发现。4.[PPT7出示]小结植物茎的共同特点:茎上有节,节上长芽。5.[PPT8出示]根据植物茎的共同特点认识各种地下茎。53
(二)植物茎的作用活动二:实验探究植物茎的作用。1.[PPT9出示]视频展示花变颜色,激发探究兴趣。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全班交流。3.[PPT10出示]介绍横切、纵切的方法;出示温馨提示:①利用横切或纵切观察植物茎的内部有什么?②把观察到的横切画面和纵切画面画出来。③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④实验完毕将材料放回盒内。4.体验活动,完成记录单。5.交流分享发现。6.[PPT11出示]小结:植物的茎有自下往上运输水分的作用。7.[PPT12出示]植物的茎还有支撑植物身体的作用。8.[PPT13出示]介绍探究技能:观察。三.拓展:环境保护教育;植物的茎有运输养分的作用。1.[PPT14出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2.[PPT15出示]查阅资料通过了解树上的树瘤是怎样形成的,知道植物的茎有自上而下运输养分的作用。【教学后记】3.叶的蒸腾作用【教材分析】《叶的蒸腾作用》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身体》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立足于水分在植物体叶片上散失并在塑料袋上形成水珠这一有趣现象,将生活现象和科学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教材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树林中的湿润空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的;第二部分实验探索,通过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再通过叶片在水中的浸泡实验积极寻找答案;第三部分是蒸腾作用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同学们可以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不仅解释蒸腾作用对植物和环境的作用和意义还能对我们的生产活动起到指导意义。本课通过设计由猜想到验证再到解释和应用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洞察能力,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前面几节课对植物体的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植物蒸腾作用现象,学生生活中有一定的体验,但学生缺乏对现象的分析与思索。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和自然界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53
[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2.了解气孔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意义。[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学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深入观察。2.通过实践操作寻找气孔,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科学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叶的蒸腾作用,多角度、多方式认识蒸腾作用的过程。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蒸腾作用的合理利用,给人们生活、环境、植物的栽培带来的方便。【教学重难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从蒸腾作用的现象抽象出蒸腾作用的过程,理解气孔的存在;体会蒸腾作用对植物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器材准备】[学生]学生用跳绳、罩无色透明塑料袋的盆栽植物、新鲜菠菜叶、烧杯、玉兰新鲜叶片、70℃热水。[教师]注射器(去针尖)、课件、放大境。【教学过程】一、通过跳绳出汗,导入新课1.我们班有很多跳绳高手谁来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给他计数。生举手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计数。计时一分钟,我看这位同学都出汗了.2.现在我采访一下这个同学,你知道汗是从身体的哪里冒出来的吗?(板书:汗毛孔)二、通过实验现象寻找气孔1.[PPT3出示]出示玉米生长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提问:你认为水去哪里了?大胆猜测一下水可能蒸发了。从哪里蒸发的?2.[课前准备实验出示]: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提问: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聚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活动一:观察叶片,指导学生寻找气孔,设计实验:提问:大家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小孔呢?大家先来观察一下叶片借助仪器看看能不能发现气孔。学生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3.[PPT6出示]提示注意事项。分组实验,出示叶子的蒸腾作用微视频。活动二:分组实验,将新鲜玉兰叶片浸入热水中观察叶片表面变化。4.交流共享:和同学们交流观察到的现象[PPT7、8出示]解说如下: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板书:蒸腾作用)活动三:改进实验,用注射器向新鲜的菠菜叶片中注入空气,观察叶片在水面下的表现5.交流共享:分享实验现象,再次证明气孔的存在三、研讨:解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1.[PPT53
9出示]采访一下刚才跳绳的同学,出汗以后会有什么感觉呢?那么蒸腾作用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由于蒸发要吸热,就像人出汗可以凉快一些,调节体温一样,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不被晒焦。2.[PPT10出示]当人体大量出汗以后,我们最想干什么?喝水。蒸腾作用让植物排出了大量的水,对植物还起到什么作用呢?生: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3.[PPT11出示]当我们走在茂密的林间小道会感觉特别湿润,呼吸顺畅,所以光合作用还可以…4.[PPT12出示]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解释一下。为什么春天树木再发芽以前移栽?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观察图片南北方树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PPT13出示]解说:要剪掉叶片?为了减少光合作用水分流失,提高成活率。秋天为什么要落叶呢?减少蒸腾作用,保存水分。四、课后拓展:[PPT14出示]叶除了光合作用还有什么用途?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呼吸作用,还能给人和动物提供食物,还能美化,所以大家课下可以收集资料,多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教学后记】4.植物的花【教材分析】《植物的花》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身体》单元的第4课时。本单元是由《植物的根》、《植物的茎》、《叶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实》五节课构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习认识植物根的作用、茎的作用、叶的蒸腾作用、花的构造、果实的形成,使学生对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本节通过开展系列探究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研究各种花的构造,根据花的构造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赞美花等,根据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生分析】神奇的生物世界让有很多问题想解决的学生产生好奇,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对植物各个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植物的花》一课在学习了植物的根》、《植物的茎》、《叶的蒸腾作用》的基础上而进行学习的,为后面《植物的果实》做好了铺垫,学生学习起来既容易又深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初步认识花的构造,认识花各部分的名称。2.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镊子等)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能根据植物的花的特点给花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53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花的结构和分类【器材准备】[学生]白纸、凌霄花[教师]镊子、月季花、百合花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3出示]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你想知道关于花的哪些知识?2.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植物花的构造。[板书课题]《植物的花》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花的构造。1..[PPT4出示]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有关花的一些知识,你准备怎样观察花的构造呢?今天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实验技能——解剖。2.[PPT5出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剖凌霄花。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解剖凌霄花,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解剖凌霄花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解剖。(1)解剖要求:解剖时要按由外到里、由上向下的顺序撕下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分行、分类摆好、摆齐。(2)观察一朵花要由外到里。(3)在观察时要认真仔细,要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的观察。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4)组长做好记录,准备汇报。3.[PPT6出示]教师讲解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注意不要太用力,以避免手发抖。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4.[PPT7出示]认识花的组成部分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冠——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5.[PPT8出示](特别注意:闻气味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将花粉弄到鼻子中去,容易过敏,引起身体的不适!)(二)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1.[PPT9出示]师: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一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2.学生分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思考每朵花有什么,没有什么,这些花有什么区别?3.[PPT10出示]认识一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郁金香花、油菜花、桃花、牵牛花).4.在不完全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课件出示:雄花和雌花5.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三)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1.今天我们认识了花的组成,花的各个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哪?2.[PPT11出示]53
花萼的作用是保护幼花的作用。花冠的作用是招引昆虫传粉。雄蕊的作用是产生花粉。雌蕊的作用是接受花粉,孕育果实。3.花粉是怎样传播的?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三、科学与生活1.选几种不同的花,观察它们的结构,看看它们是否都一样,作好记录。2.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四、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教学后记】5.植物的果实【教材分析】《植物的果实》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包括《植物的根》、《植物的茎》、《叶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实》五课。本单元是按照植物的身体结构顺序展开的。本课包括果实的共同特征和种子的传播方式两个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解剖果实观察果实的结构,得出果实的共同特征。观察不同种子的特点,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由形成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学习果实的共同特征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果实,直接观察果实的结构,从而归纳出果实的共同特征。学习种子的传播方式时通过观察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实物,加深学生对不同种子特点的认识,从而理解不同种子的传播方式。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又直观形象、降低学习难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果实的结构,掌握果实的共同特征2.了解不同种子的特点,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观察不同果实的结构,并画出结构图。2.由个别到一般归纳果实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果实的共同特征种子的传播方式【器材准备】53
[学生]苹果、梨、青椒、葵花子、樱桃、苍耳[教师]1.水果刀2.火龙果、桃、土豆、花生等图片3.苍耳、蒲公英、喷瓜、豆荚、凤仙花等图片4.微视频《苹果从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观察果实的共同特征》【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课题1.师:仔细观看,思考视频中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2.[ppt1出示]单击“植物的果实”,播放视频《苹果从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3.师:关于果实,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你想知道什么?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一)解剖果实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1.师: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我们来猜猜他们是不是果实。[PPT3出示图片苹果、梨等图片]师:剩下的这些是不是果实呢?学完之后再来揭晓答案。师:苹果、梨、青椒、葵花子都是果实,他们一定有相同的地方?你觉得共同点有哪些?怎么知道的?2.师:我们先观察他们的外观,看有什么相同点。小组内观察生汇报除了都有皮,还有相同点吗?3.师:在外观上很难再找出相同的地方,我们就要把它们切开,观察内部。[ppt4出示]平常大家怎么切苹果?生演示这种切法在科学上叫纵切。还能怎么切?生演示这种切法叫横切。看一下实验要求:(1)切(纵切或横切)(2)看(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3)画(画出果实的结构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4)理(实验结束整理器材,将切开的果实放入空水槽中)注意安全!!!观看微视频,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观察记录的?单击“解剖果实”播放微视频《观察果实的共同特征》4.[ppt5出示]按照小组分工,生操作解剖果实并观察记录。5.[ppt6.7.8.9依次出示]生汇报:苹果的结构从外到内是皮、肉、核、籽;梨的结构从外到内是皮、肉、核、籽;青椒的结构从外到内是皮、肉、筋、籽;葵花子的结构从外到内是皮、籽[ppt10出示]对比这四种果实的结构,他们都有什么?籽,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种子,剩下的部分都叫果皮。果皮就是皮吗?6.[ppt11出示]总结果实的共同特征:种子和果皮7.师:判断是不是果实我们根据什么?[ppt12出示]来看看剩下的这些是不是果实?[ppt13.14.15.16.17依次出示]学生判断、讲解53
[ppt18出示]果实中都有种子,种子有什么用呢?师:种子能繁殖后代。很多植物是人种的,还有一些植物生长在荒山野地里,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二)探究果实的特点与种子传播的关系1.樱桃[ppt19出示]观察樱桃,说说它的果实有什么特点?带着任务每人吃一颗樱桃。1看颜色形状等。2尝味道3捏种子。说说樱桃的果实有什么特点生吃樱桃生汇报它长得这么漂亮还有这么硬的种子对它的种子传播有什么作用呢?总结:樱桃等果实吸引动物吃下去,种子被带到其它地方,通过粪便排出来。2.苍耳子[ppt20出示]苍耳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挂到动物皮毛和人身上,它的果实有什么特点?软得硬的?刺是什么形状?我们看看在放大镜下苍耳子的刺。[ppt21出示]钩状的刺有什么作用呢?[ppt22出示]总结:苍耳子有钩状的硬刺。能挂住动物皮毛和人的衣服。苍耳依靠动物传播种子。3.喷瓜、凤仙花、豆荚师:再看看这三种的果实,他们有什么特点?[ppt23.24.25出示]靠什么传播种子?为什么?师生总结:他们依靠自身弹力传播4.蒲公英[ppt26出示]蒲公英果实的特点是什么?靠什么传播种子?为什么?[ppt27出示]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种子传播的方式。樱桃靠动物传播苍耳靠人、动物传播喷瓜、豌豆、凤仙花靠弹力传播蒲公英靠风传播师:大家还知道哪些种子传播的方式。师:刚才我们看的这四种果实长得一样吗?师:他们种子传播的方式一样吗?师:种子传播的方式与什么有关?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特点有关,不同特点的果实种子传播的方式不同。[ppt28出示]总结:果实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种子的传播方式有风、动物、人、弹力等。三、拓展应用延伸知识[ppt29出示]品尝带来的果实,说出吃的果实的哪个部分。四、联系生活布置作业师:本节课我们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用的什么方法?[ppt30出示]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ppt31出示]请同学们课下观察一株植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过程。【教学后记】53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态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材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了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及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学生分析】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3.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会做对比观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并得出结论。【器材准备】[教师]木块、螺母、石块、装有水的玻璃杯、形状不同的瓶子、袋装醋、袋装奶、水槽、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橡皮、课本、墨水瓶、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PPT1出示]固体、液体和气体师生谈话:猜一猜,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什么好玩的东西?师从不透明的袋子逐一掏出:橡皮、课本、墨水瓶放在课桌上。[PPT2出示]提出问题:橡皮、课本能直接放在课桌上,墨水为什么要装在瓶子里才能放在桌子上呢?学生思考并交流,导入新课【板书:固体、液体和气体】[PPT3出示]活动准备三、自主探究[PPT4出示]活动一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1.实验指导。(1)[PPT4出示]我们先认识实验台都有哪些物体:石块、螺母、木块、牛奶、水、醋、塑料袋装空气、玻璃杯等。53
(2)小组研讨:如何对这些物体实验?(3)[PPT5出示]汇报交流:摸一摸、捏一捏、倒一倒、压一压等方法。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巡视时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3.交流汇报。[PPT6出示][PPT7出示][PPT8出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和评价。[PPT9出示]学生根据三类物体会不会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物体有三种状态:像水、牛奶、醋这样,可以流动的物体称为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称为固体;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称为气体。4.练习:帮物体找家,把序号填到对应的家。A.课本B.牛奶C.空气D.酒精E.橡皮气体的家固体的家液体的家5.小结评价。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水平。[PPT10出示]活动二探究固体的形状1.师引导探究固体的形状。(1)教师出示木块,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2)教师出示乒乓球,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3)教师出示不规则石头,让学生观察什么形状?填写记录单(二)。实验记录单(二)物品名称探究方法观察到形状木块摸一摸,看一看乒乓球摸一摸,看一看不规则石头摸一摸,看一看我的发现(4)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交流。(5)[PPT11出示]师生小结:石块等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方形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不容易变化,无论怎样放置形状都不改变。[PPT12出示]:活动三探究液体和气体的形状。(1)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2)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实验记录单(三)物品名称探究方法观察到形状水倒进锥形瓶里,水变成……水倒进盘子里,水变成……装满空气塑料袋捏成苹果,变成……装满空气塑料袋压成一张厚厚圆饼,变成……我的发现(3)[PPT13出示]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小结: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PPT14出示][PPT15出示]师生总结:水的形状根据容器的形状会变化,小河中流动的水,会根据地势,河床改变形状。空气也随着盛装的容器而变化形状,飘散到空中的空气,根本看不到具体的形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PPT16出示]活动四:探究物体倾斜放置后的发现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水杯倾斜放置,静止后,发现什么?固体、气体呢?53
2.小组交流研讨,形成小组意见。3.[PPT17出示][PPT18出示]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4.[PPT19出示]师总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根据这一特点,在生产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为了检查所盖的房屋等是否平整,人们发明了水平仪。三、总结拓展1.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2.课后拓展。[PPT20出示]要挂一幅画,如何确定墙上的两个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课下试一试,具体操作一下。【教学后记】7.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教材分析】《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内容主要对应《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世界的内容“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作为三年级的课程,主要对应课程标准中年级的内容“知道固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学生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能够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在观察、比较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对物体的特征描述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对物体的体积、质量的认知上,只要做好引领,学生能够胜任认知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固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2.液体、固体的体积和质量,不因为形状和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科学探究目标]在探究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知道固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固体的体积和质量,不因为形状和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在探究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53
【器材准备】[教师]水、牛奶、水杯、水槽、订书钉、天平、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学生]细线、小石块、橡皮泥课下实践活动:冰块(体验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这个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PPT1出示]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PPT2出示]1.故事:《乌鸦喝水》。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瓶口很高,瓶内的水很少,开始乌鸦喝不到水,后来聪明的乌鸦往瓶内放小石块,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2.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交流,导入新课。3.[PPT3出示]活动准备四、学习新知[PPT4出示]活动一:探究液体、固体是否占据空间1.实验指导。(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液体或占据空间[PPT5出示](学生交流想法:取一大一小两个杯子,把小杯放到空水槽里,取一大杯水,这时往小杯里倒水,水满了,继续倒,水会流出来,说明水占据了小杯的空间。)[PPT6出示][PPT7出示](学生交流想法:设计对比实验,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第一次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空杯子,这时空杯子正好满,第二次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水倒入空杯前,往空杯里倒入一部分红水,再往空杯继续倒水,水满了,继续倒,水就会流出来,说明红水占据杯子的。)[PPT8出示](学生交流想法:设计对比实验,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第一次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空杯子,这时空杯子正好满,第二次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里的水倒入空杯前,往空杯里放一个石块,再往空杯继续倒水,水满了,剩下水没倒完,说明石块占据杯子的空间。)(2)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请各组讨论本组用什么方法来探究液体或固体占据空间?(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液体或固体占据空间实验,按照自己选择的实验准备器材。师根据小组自由选择结果,合理调配不同小组分别做这两个实验。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巡视时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PPT9出示]3.交流汇报。(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观察到水、石块都占据空间,一杯水,放进石块,石块占据了空间,装的水就减少了。综合以上,所以得出结论:固体、液体都占据空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和评价。4.小结评价。对学生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水平。[PPT10出示]活动二:探究液体、固体是否有确定的体积1.提出问题:液体、固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是确定的吗?(1)教师引导:液体、固体占据空间有大小之分吗?(2)学生交流。[PPT11出示](不同物体占据空间大小不同。)(3)师讲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2想一想,算一算:烧杯水的数量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3
500ml量杯装满水放入一块石头流出200ml水石头体积:500ml量杯装满水放入一块石头流出200ml水剩下水体积:3.师生小结、评价。液体、固体都有确定的体积。[PPT12出示][PPT13出示][PPT14出示][PPT15出示]活动三:探究液体、固体的质量1.提出问题:液体、固体有确定的质量吗?(1)教师引导:怎么知道这块石头的质量?(2)学生交流(用天平秤称一称)。(3)教师引导:一枚订书钉有质量吗?(4)学生交流(称100枚订书钉质量除以100得到1枚订书钉质量)。(5)教师引导: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会变吗?(6)学生交流(质量不会变)。(7)教师引导:一杯牛奶有质量吗?(8)学生交流(先称空杯子质量,把牛奶倒入空杯子后再称总质量,用总质量减掉空杯子质量,剩下的就是牛奶的质量)。2.称一称,算一算:一块石头质量船型橡皮泥质量圆团橡皮泥质量100枚订书钉质量1枚订书钉质量空杯子质量空杯子+牛奶总质量牛奶质量3.师生小结、评价。液体、固体都有确定的质量。三、总结拓展1.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PPT16出示]2.拓展活动。取一块冰,称一称它的质量,融化后再称质量,比较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教学后记】8.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材分析】《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进行观察,知道气体有体积,但是气体的体积不确定,可以改变。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学生分析】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固体、液体,知道固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由此,53
引导学生观察气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点拨,最好是学生能通过身边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认识到气体的体积不确定,可以改变,知道气体占据空间,占居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2.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测量气体质量的活动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器材准备】[教师]排球、打气筒、注射器、橡皮、天平、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学生]气球、装有空气的塑料袋课下实践活动:气球、塑料瓶(体验空气的动力原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PPT1出示]气体的体积和质量[PPT2出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式充气玩具:跳跳球、气垫床、充气青蛙、充气长颈鹿等,提问:这些充气玩具里面都充满了空气,他们是什么样的?可以改变他们的形状吗?师生交流后导入新课。2.[PPT3出示]活动准备五、学习新知[PPT4出示]活动一:探究空气体积是否可以改变。1.用塑料袋、气球充上空气,说一说空气是什么形状的?2.学生分组活动。[PPT4出示]3.学生交流,总结:空气被装在不同的物体里,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说明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4.空气的形状可以改变,如果按压气球,气球里面的空气体积会变化吗?5.学生分组讨论。6.[PPT5出示]交流:按压气球,可以看出气球能被压成各种样子,但是,气球是不是变小了,看的不是很明显。7.[PPT5出示]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我们可以用注射器来研究。8.学生探究: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水,按压、抽拉,观察水的体积变化。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空气,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9.师生总结: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水,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不能使水的体积发生任何变化。[PPT6出示]把注射器装上一定体积的空气,按压、抽拉注射器活塞。明显看出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按压时,空气体积变小。抽拉注射器活塞,空气体积变大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气没有确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PPT7出示]活动二:探究空气是否有确定的质量1.提出问题:空气有质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如果证明空气有没有质量,测量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怎样测量空气的质量呢?2.学生分组研讨: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53
3.研讨后,交流研讨结果。[PPT8出示]把空气装在气球中、塑料袋中,直接测量。测量后,减掉塑料袋等的质量。4.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活动结果。5.[PPT8出示]反思:根据测量数据,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去掉塑料袋、气球的质量后,空气的质量没有了,或者很小很小。难道空气没有质量吗?6.重点研讨上面环节发现的问题,得出解决的办法。有的小组发现空气是有质量的,只不过测得的质量数据太小,是不是我们称量的空气太少造成的呢?[PPT9出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多称量一些空气。7.[PPT9出示]称量排球中空气的质量。先称量空排球(几乎没充空气的瘪排球)的质量,然后往排球里尽量充气,称量充足了空气的排球。8.学生分组活动。9.[PPT10出示]交流、总结:经过这一次测量,明显看出,充足了气的排球质量明显增多,这说明空气还是有质量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三、拓展活动[PPT11出示]了解“空气炮”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空气炮”。1.玩过哪些空气玩具?说一说玩具利用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学生交流,教师评价。3.教师展示制作好的“空气炮”,演示使用方法。4.播放“空气炮”制作视频。5.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方法。6.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制作。【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太阳和影子9.影子【教材分析】《影子》是青岛版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一课时。教科书创设了“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我们一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的情境,提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影子有关,“阳光或灯光下”,将影子的形成和光联系在一起,为后面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作铺垫。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指出了本课探究活动所需的典型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等,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活动由三部分组成,“找一找哪里有影子”:阳光下树影、灯光下人影以及一位学生为另一位学生画影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影子,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教科书呈现了3位学生探究物体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场景图,结合“思维导航”,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探究,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教科书呈现了改变手电筒的高度和方向、改变手的位置和形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科书以问题“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53
有什么影响。”为导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影子的秘密,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影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教材从学生生活入手找影子;通过实验,结合思维导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学生分析】影子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三年级学生对它比较熟悉,探究兴趣浓厚,但对影子形成的原因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本活动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现象,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条件,从而获得科学结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器材准备】[学生]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铅笔、记录单。[教师]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PPT3出示]“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是你好朋友,常伴你左右。”(影子)2.谈一谈对“影子”的认识。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找一找哪里有影子。1.你观察过哪些事物的影子?学生自由发言。2.[PPT4出示]展示教科书中的图片,图中的景象是哪些事物的影子,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影子。3.[PPT7出示]你能画出哪些事物的影子?动手画一画,组内分享交流。4.[PPT8出示]得出结论:影子无处不在。活动二: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1.制造影子(1)[PPT9出示]提出问题:影子无处不在,你能不能利用以上材料制造出影子吗?(2)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完成实验。(3)交流实验现象学。2.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1)[PPT10出示]思维导航:关闭手电筒,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拿走橡皮,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2)学生动手实验:依次移开橡皮、手电筒,观察现象。(3)组内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4)[PPT13出示]小结:当光照射不透明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活动三: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1.[PPT14出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学生交流并实验。2.你还有其他方法使铅笔的影子发生变化吗?学生交流并实验。53
3.[PPT15出示]小结:改变光照的角度和方向、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等方法,都能使影子发生变化。4.[PPT16出示]利用手电筒,玩手影游戏,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做出手影。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手影操作,交流发现与体会。三、拓展活动1.[PPT19出示]提出活动指向: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观察生活中的影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后记】10.太阳和影子【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青岛版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前一节课《影子》的学习基础上以“早晨,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傍晚,旗杆的影子在东边”为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呢?”指向导入本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提示学生需要准备“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准备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思考与本课相关的问题,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重点围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和“模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两个环节开展进行,最后以“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进行拓展延伸。“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中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阳光下观察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的场景,一组学生观察铅笔影子的方向与长度,另一组学生观察固定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实际观测数据,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此外,本环节教学中教科书还呈现了一幅室内分析数据的场景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的变化规律。在“模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的环节中,教科书呈现了一幅模拟铅笔在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最后,以“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为拓展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进一步探究阳光下同一固定物体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培养学生中长期观测的意识。【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科学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强。通过前期对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影子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本次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考问题逻辑性和全面性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由表面的感性认知积极上升到理性分析思考,更好地将生活中关于太阳和影子的联系加以认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模拟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生活与科学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更加有效,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有效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科学探究目标]53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和测量,能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观察和测量,能描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一天中同一固定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器材准备】[学生]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教师]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PPT2出示]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教师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学生猜谜。教师出示谜底:“影子”教师提问:“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对于影子你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晴天的时候学校操场边的大树有影子。”、“篮球架、足球架也有影子。”等,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好兄弟,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引入新课《太阳和影子》,板书课题。[PPT3出示]设计意图:影子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话题,本课从猜谜语影子开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中来。二、探究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交流“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学习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操场上测量旗杆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记录表。现在能说一说你们的观察和记录情况吗?”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交流归纳观察发现。[PPT4出示]课前观察的校园内旗杆(足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度观察记录表。各组汇报。根据刚才各组的汇报情况,同学们能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吗?生1:我们组发现,太阳向西移动,旗杆影子向东移动,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东移动。生2:我们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生3:我们发现,太阳在旗杆的后边,影子在旗杆的前边。师:前?后?这样说也可以。能不能换个说法呢?生4:太阳在旗杆的南边,影子在旗杆的北边。师:真好,你很会表达。也就是说,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影子的方向,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吗?生1:我们发现,随着太阳向西移动,旗杆影子越来越长,足球架的影子也是越来越长。生2:我们组也有这样的发现。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上面同学们的记录表只是在中午左右半个多小时之内的测量。那么大家可以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早晨或傍晚的时候影子和中午相比较,什么时候长一些,什么时候短一些?生3:我认为一天中,物体影子早晨长,傍晚也长,中午最短。53
生4:我认为物体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越来越短,从中午到晚上又越来越长。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学习活动:“把铅笔用橡皮泥固定在纸板上,测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铅笔的影子在阳光下方向、长度的变化。”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同学们都很棒,能够有这么细心的发现,猜想也很有道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咱们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一个验证可以吗?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模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设计方案。师:下面请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给大家汇报一下。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各组互相补充、完善。出示课件[PPT5、6出示],教师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1)用橡皮泥把铅笔竖直固定在纸上,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2)距离铅笔大约10cm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铅笔上,观察影子的方向、长短;(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自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10厘米的距离,手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注意停留一下,观察铅笔影子的方向、长短,并将影子描绘下来;(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为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5)重复做几次,下一次做的时候描绘影子时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彩笔,以免混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提问:“哪个小组能够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以及发现。”学生汇报:“我们把手电筒按照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变化规律自东向西移动,发现从早晨到中午,影子越来越短,从中午到晚上,影子越来越长。影子的方向和太阳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等。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教师在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小结:[PPT7出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三、学以致用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收获。教师:“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我们怎样利用太阳位置的变化来推测时间?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自由谈论。[PPT8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拓展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PPT9出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教学后记】11.日晷【教材分析】《日晷》是青岛版科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前期科学学习的基础上以“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准备研究材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时的方法,明确本课探究主题;提示学生做好学习思想、材料等方面的准备,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重点围绕“认识日晷”和“做日晷模型”两个环节开展进行,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53
方法。”进行拓展延伸课后的学习活动。“认识日晷”这一环节中,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阳光下观察日晷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日晷的构造、作用和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呈现使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指导及两位学生在室外阳光下利用日晷模型计时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指导,正确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此外教科书还呈现了介绍日晷的资料卡,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日晷的知识。“做日晷模型”这一环节,教科书呈现了三位学生制作日晷模型的场景图和日晷模型成品图。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日晷模型的制作。最后,以“查找资料,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为拓展学习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查找资料的学习活动,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于古代计时仪器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分析】通过前期对本单元的学习,对于本单元的科学学习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对待科学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强。本次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在学生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动脑动手能力方面加强培养,引导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由表面的感性认知积极上升到理性分析思考,根据前期关于太阳和影子的科学学习,联系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日晷加以认知,指导学生学会进行设计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等科学学习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计时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学生观察认识日晷,学习日晷计时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制作日晷模型的科学学习活动。【器材准备】[学生]提前了解日晷相关的知识。制作日晷模型用的材料:小木棍、卡纸、胶棒、双面胶、手表等[教师]课件、评价表、日晷模型。【教学过程】[PPT2出示]教师营造学习氛围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现在是什么时间?人们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又是如何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呢?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在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太阳确定时间的事例。如看太阳的位置、看阳光下物体影子推算现在的时间等。二、学习新课[PPT3出示]出示课题(一)认识日晷。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日晷的实物模型和相关图片观察。[PPT4出示]教师出示日晷模型和日晷的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观察学习活动。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了解日晷的构造——晷面和晷针以及相关特点;测量日晷各部分的53
尺寸、角度等数据。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日晷的计时科学道理是人们根据晷针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变化而计时的。[PPT5、6出示]教师进一步出示形式多样的日晷图片,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晷的科学道理。[PPT7出示](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晷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关于日晷的相关资料,设计自己要制作的日晷。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设计学习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而使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再动手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做到按照学生事先动脑思考的设计后动手,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和小木棍避免戳伤。[PPT8出示]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中摆放自己小组制作日晷模型,学习使用日晷模型进行计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调节日晷的晷面角度,晷针影子指向正确的刻度。如“现在是上午十点钟,晷针影子应该在哪给正确刻度呢?”在此基础上,学习利用其他时间测试日晷的正确性。“预测一下,中午十二点的时间时,晷针的影子应该在什么位置呢?”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PPT9出示]三、拓展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其他计时的方法。教师与学生进一步积极交流:在没有钟表的古代,人们除了用日晷可以计时之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呢?[PPT10出示]教师与学生交流古人计时方法的变迁,适时出示水钟、漏刻这些古人计时工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T11出示]提出拓展主题:到科技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人的计时工具,了解这些计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计时原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后学习活动。【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12.怎样加快溶解【教材分析】《怎样加快溶解》是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探寻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准备活动:教科书呈现了问题:“往汤里加食盐,人们往往会用勺子搅一搅,为什么这样做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搅拌与溶解的关系,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教科书还呈现了粗盐、细盐、冰糖等材料包,目的是让学生提前准备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第二部分探究活动: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测加快溶解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总结出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53
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接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学习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来比一比,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探究所得,参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寻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及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快溶解方法的认识。【学生分析】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有一些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在前面的实验中也用到过搅拌的方法。学生对如何加快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平时喝白糖水,冲奶粉等都会用筷子搅一搅。但学生对对比实验这一证明各种猜想的的探究方法比较陌生,学生初次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本节课需要引领学生探究并掌握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3.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4.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2个、热水、冷水、粗盐、细盐、玻璃棒、小锤、秒表等。为每小组准备:同样大小的烧杯两个、冷水、粗盐、细盐、同样大小的冰糖两块、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1出示]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的课题。[PPT2出示]课件展示用勺子搅拌的情景:妈妈往汤里加食盐,往往会用勺子搅一搅,为什么这样做呢?1.请同学们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探究问题一:怎样使食盐在水中加快溶解?1.看来,搅拌可能会加快食盐的溶解,那加快食盐的溶解,还有哪些方法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测的理由。[PPT3依次出示]2.精心设计实验方案。[PPT4出示]学生可能会想到搅拌、用热水、研成碎末等方法。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学生集思广益,设计方案。(1)[PPT5出示]让各小组同学选择一种猜想方法设计实验方案。(2)各小组同学和大家分享他们组的实验方案。我们小组想用搅拌的方法。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放入同样多的水,把两份完全一样的食盐放入两个烧杯里,在其中一个烧杯里搅拌,看看搅拌的烧杯中的食盐是否溶解得快。你们同意我们的方案吗?大家相互补充。刚才,我们在交流时,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PPT6出示]师生总结。师:经过大家共同讨论,这种方案设计的很周密。哪个小组的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小组想用研成碎末的方法:我们用两份相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粗盐,一份用小锤研碎,再把它们同时放入两杯同样多的冷水中,同时搅拌,看看哪杯先溶解。在这种方案中,什么条件不同,什么条件相同?53
[PPT7出示]师生总结。我们小组想用加热水的方法。我们想在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倒上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放入颗粒大小一样,等量的食盐,同时放入,在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看看哪杯溶解得快。师生总结这种方案什么条件不同,什么条件相同?[PPT8出示]师小结:像刚才我们设计的这三种实验方案,都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我们把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PPT9出示]探究技能3.动手实验,验证猜想。[PPT10出示]全班同学交流做实验的注意事项。[PPT11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师发实验记录单。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成果?[展台展示实验记录单][PPT12出示]全班总结:通过实验得出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二)探究问题二:比一比,看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PPT13出示]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怎样做,就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其中的一种加快溶解的方法,也可能会想到用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还可能会想到综合应用三种加快溶解的方法。及时将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2.师生共同制定比赛规则。3.计时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活动。4.师生总结比赛情况。让获胜的小组谈成功经验,做的慢的小组谈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后总结。三、拓展活动[PPT14出示]找一找人们在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课下,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都采用了哪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及时做好记录。【教学后记】13.谁在水中溶解的多【教材分析】《谁在水中溶解的多》是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里的第二课时。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食盐是厨房常见的材料,学生对它们非常熟悉,对食盐的溶解有一定了解。所以本环节选取食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二部分: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和小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而且比较相似。在两个装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把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分别加入并搅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教科书用文字和插图对如何把食盐和小苏打分成等份,如何加入食盐和小苏打,什么时候进行记录作了提示。实验是用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少来比较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53
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能力的。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难点】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器材准备】食盐、小苏打、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课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引发思考1.[PPT1出示]图片展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同时教师演示:取出一个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怎样?2.聚焦话题:如果继续加食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3.[PPT2出示]出示食盐图片和小苏打图片,指导学生准备食盐、小苏打等实验材料。4.引出课题:关于溶解的秘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活动一: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1.[PPT3出示]小组讨论提示。2.[PPT4出示]任务要求:先将食盐分成若干小份,每次加一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也可以用小药勺取盐,用塑料尺子把勺子里的盐刮平,一平勺一平勺地加食盐,等第一平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平勺,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3.[PPT5出示]出示研究计划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适时引导。5.[PPT6出示]出示各组实验结果统计表,老师把各组数据输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1.[PPT7出示]出示小组讨论要求:这个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2.[PPT8出示]师生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a.两杯水必须要一样多;b.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同样多;c.要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d.要等加进去的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e.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再溶解了,再进行记录比较。3.[PPT9出示]出示称取同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的实验步骤:第一步,首先大家用镊子把游码移到最左边,我们称为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第二步,用镊子把游码的左边缘移到3克标度处;第三步,左边托盘放入适量的食盐,观察指针是否在正中央,如果指针偏左,那就说明左边重,要拿掉一些食盐;如果指针偏向右边,那就说明右边重,要再放入一些食盐,经过调整,直到指针指向正中央红色刻度线。这样,我们就称量出了3克的食盐。53
教师指导学生称取3克食盐和3克小苏打各8包。4.[PPT10出示]出示实验计划(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2)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5.[PPT11出示]研究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三、创新实践,拓展延伸1.[PPT12出示]提出活动指向:水加热后,能溶解更多小苏打吗?明确:水温升高,小苏打溶解的更多。2.思考:溶解力受哪些因素影响?3.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做白糖和食盐在水里溶解的对比实验,看看谁在水里的溶解得多。【教学后记】14.把它们分离【教材分析】《把它们分离》是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混合与分离》里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根据教材中学生提出如何分离混合物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分离混合物的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人们按需要用各种方法分离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两个分离混合物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分离铁屑和木屑。目的是启发学生根据木屑和铁屑的不同特征、性能,发现分离木屑和铁屑的不同方法。第二个探究活动是分离沙子和白糖。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白糖在水中能够溶解,沙子在水中能够沉淀,分离出沙子;然后利用加热蒸发掉糖水中的水分的方法分离出白糖。本课设计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体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逐步掌握不同混合物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学生们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指导和影响,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分离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简单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但不能根据混合物自身的特点选择多种分离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深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2.混合物是可以分离的,不同的混合物有不同的分离方法。3.根据混合物的性质不同,选择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2.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选择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53
1.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进行分离混合物的探究兴趣。2.培养主动与他人协作的精神,树立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指导和影响。【教学重难点】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木屑、铁屑、沙子、白糖、磁铁、小盘子、记录单[教师]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棒、火柴等,或者准备:长柄汤勺、纱布、蜡烛、火柴、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提出猜测,趣味导入1.出示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袋,让学生猜测里面的物品是什么?并用自己各种方法感知它们的特点。二、探究活动(一)活动一:分离铁屑和木屑实验1.[PPT2出示]木屑和铁屑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2.[PPT3出示]学生根据木屑和铁屑的特点讨论交流自己分离的方法。3.[PPT4出示]磁铁吸铁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磁铁的性质分离木屑和铁屑混合物更快捷。(二)活动二:分离沙子和白糖实验1.[PPT5出示]如何把沙子和白糖进行分离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把它们分离。2.[PPT6出示]共同梳理分离的方法。3.[PPT7出示]实验(1)将沙子和白糖的混合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先静置一段时间,仔细观察;(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待白糖完全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再把糖水缓慢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分离出沙子。3.[PPT8出示]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用加热方法可以把白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4.[PPT9出示]认识酒精灯。5.[PPT10出示]蒸发水分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6.[PPT11出示]加热时使用蒸发皿时的注意事项。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PPT12出示]提出问题:老师在家做米饭时,发现大米里混有沙子,怎样把大米和沙子分离?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说出分离沙子和大米的方法和步骤四、拓展活动1.[PPT13出示]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五、梳理总结1.[PPT14出示]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哪些科学知识?【教学后记】53
第五单元常见的力15.浮与沉【教材分析】《浮与沉》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小船能浮在水面上为线索,探究浮的特点,然后延伸到浮与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浮与沉是怎么回事。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通过实验得出浮力的感性认识,再研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但浮在水面的物体(部分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浸入水中的物体(全部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再研究生活中浮力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制作一个浮沉子。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科学,对科学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浮力常识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浮力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比较抽象,学生还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的应用。[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沉浮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浮沉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器材准备】[学生]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皮筋等。[教师]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3出示]师:小船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套上游泳圈就不会沉入水中......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研究一下吗?生1:它们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生2:它们怎么样会下沉?生3......师:总结并板书课题(15.浮与沉)53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1.[PPT4出示]出示气球、木块、螺丝钉、乒乓球等图片。师:它们是浮还是沉?生:气球、乒乓球浮,木块、螺丝钉沉。2.学生分组实验。3.师:通过实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乒乓球、气球浮在水面上,螺丝钉、木块沉下去。师:不同物体在水中,有的是上浮,有的是下沉。活动二:感受认知浮力。1.[PPT7出示]出示学生用手按压气球图片。2.师:大家把气球朝下按,感受一下手有什么感觉?生做实验,并汇报:手感到有一种向上的力。[PPT8出示]师: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就是水的浮力。活动三: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1.[PPT9出示]教师出示石块沉入水中图片。2.师: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生1:受到生2:没有师:科学不是全靠猜测,需要我们做实验来验证一下。[PPT11出示]出示课本情景图。1.师: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大家思考一下这个实验怎么做?生讨论交流,总结出实验方案。学生小组实验。小组展示。[PPT13出示]师生总结: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活动三: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1.[PPT14出示]出示轮船、救生圈、浮桥等图片。师:这几种物体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生:都是利用了浮力。师:鱼漂利用了什么?生:浮力。三、拓展活动-----制作浮沉子[PPT17出示]课本浮沉子图片,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从而理解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教学后记】53
16.弹簧的学问【教材分析】《弹簧的学问》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玩蹦床时,蹦床发生了什么变化?拉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为线索,探究有弹性的物体的特点,从而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让学生设计弹性玩具,加深对弹性的认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玩蹦床时,蹦床有什么变化?导学生现场拉橡皮筋,仔细感受手上有什么感觉,初步感知带弹性物体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材中选用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带弹簧的物体,通过对带弹簧物体进行玩,初步得出带弹簧物体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撑杆跳高、橡皮筋扎头绳、摩托车减震器中,什么物体是弹性物体,谁对弹性物体施加了力,再接着分析这些弹性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产生弹力。接着出示弹簧秤图片,先同学好好观察,然后猜想弹簧秤弹性物体在哪里?然后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设计鸡蛋保护装置,是对弹性的进一步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设计弹性玩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都玩过弹性玩具,对弹性有了一些认识,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对于弹性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弹性的特点系统性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弹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改变,物体发生变形时会产生弹力。[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弹力的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弹力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弹性对人类的益处【器材准备】[学生]鸡蛋、棉花、泡沫等。[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3出示]教师课件展示摩托车的减震器、弹簧玩具图片。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弹簧。师:总结并板书课题:(16.弹簧的学问)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玩一玩,你有什么发现1.[PPT4出示]展示拉力器、握力器、压簧。53
师:大家自由玩一玩。生自由玩。2.[PPT8出示]实验场景及思维导航。3.(学生演示实验)用力把拉簧拉开,用力握握力器,压压簧玩具。4.教师出示思维导航:1、拉弹簧时,弹簧长度发生什么变化?手有什么感觉?松手后,弹簧有什么变化?2、压弹簧时,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5.[PPT9出示]教师总结: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像这样的力是弹力活动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1.[PPT11出示]撑杆跳高、扎头绳、摩托车减震器图片。师:它们哪里用到了弹力?学生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PPT13出示]弹簧秤图片师:弹簧秤哪里用到了弹力?生:弹簧秤里面有弹簧,它们有弹力。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生:蹦床等。活动三:设计一个鸡蛋保护装置。1.[PPT15出示]教师出示棉花、海绵、塑料泡沫、鸡蛋图片师:如何设计一个装置,让鸡蛋从高空落下摔不破?生小组内讨论交流。[PPT16出示]汇报实验方案。生:汇报实验方案。三、拓展活动-----制作一个弹力玩具[PPT17出示]分析如何增加弹力。将物体和如何增加弹力结合起来,制作弹力玩具【教学后记】17.鞋底花纹的启示【教材分析】《鞋底花纹的启示》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推和拉游戏为线索,探究摩擦力特点,从而建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关于摩擦力的问题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了问题“你观察过鞋底的花纹吗?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课前观察,并思考“鞋底为什么要印各式各样的花纹?”并提示学生准备毛巾、木块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做推和拉的游戏,通过模拟实验让生切实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再通过实验证明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结合实验解释什么中关于摩擦力的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雪天路面结冰时人们是怎样防滑的。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感知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53
进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生活中,摩擦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摩擦力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本课以学生鞋底花纹这一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经历的“用力搬运物体”、“运动物体会慢慢停止”等现象,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通过进行“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科学改变生活的意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摩擦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对探究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摩擦力表现出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摩擦力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摩擦力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器材准备】[学生]毛巾、木块、测力计。[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3出示]鞋底花纹图片师:鞋底为什么要印各式各样的花纹?生1:美观。生2:增大摩擦。......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鞋底花纹的启示。(板书课题:17.鞋底花纹的启示)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玩一玩推、拉游戏1.[PPT4出示]拉动地面上同桌图片2.(学生演示实验)一名同学蹲在地面上,另一名同学拉动。3.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不好拉动。4.[PPT5出示]推动地面上桌子图片5.(学生演示实验)用手按住桌子,使劲朝前推。6.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推不动。7.[PPT6出示]师生总结: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在物体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活动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PPT7出示]课本情景图及测力计图片。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自己小组猜想。出示资料卡,介绍测力计及如何使用。2.[PPT9出示]学生做实验及思维导航图片。53
3.(学生分组实验)实验1:用测力计在平的木板上拉动木块。实验2:用测力计在用毛巾包裹木板上拉动木块。实验3:用测力计在平的木板上拉动木块和钩码。4.教师出示思维导图提出问题:1.实验1和实验2相比,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哪个实验中的摩擦力大?说明了什么?2.实验1和实验3相比呢?学生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5.[PPT11出示]教师总结:在水平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活动三: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1.[PPT12-14出示]教师出示橡胶手套、轴承、减速带、滚珠轴承等图片。2.师:这几种物体为什么这么设计?生:橡胶手套为了增大摩擦力,轴承为了减小摩擦力,减速带为了增大摩擦力。师:假如没有摩擦力?生小组讨论并汇报3.观看视频“生活中的摩擦”,总结摩擦力的“功与过”。三、拓展活动-----了解雪天路面结冰时人们的怎么防滑的?[PPT15出示]出示雪天图片,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探究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加深对摩擦力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与认识,让摩擦力为我们所用。【教学后记】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8.地球上的水【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一课,建议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以地球上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区别不同类型的水体、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体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体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认识水圈这一地球圈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况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现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从认识各种水体开始学习,进而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通过观察海陆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详细特点,再通过亲身体验活动,了解淡水资源的现状,进而进行保护淡水资源的活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制作电子报的活动,提高对淡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各种水体,能很好地进行区分,并且对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于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53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的等水体类型;2.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3.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4.知道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2.能用图示符号、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3.能举例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教学重难点】对比各种不同水体类型;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家乡水体的资料、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淡水资源的相关数据资料、格子纸、彩笔、剪刀、橡皮泥、各种大小的容器等。[教师]课件、地球仪、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1出示]通过海洋的美景引入课题,板书课题:18.地球上的水。2.[PPT2-3出示]家乡河流与湖泊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某一条河流与某一个湖泊,由学生进行介绍。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1.[PPT3出示]家乡的地图,找到家乡的河流和湖泊。2.介绍自己认识的河流和湖泊。活动二:对比、分辨河流和湖泊。1.[PPT4-7出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定义、举例。2.[PPT8出示]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PPT9出示]教师总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活动二:认识陆地上的其他水体。1.[PPT10出示]教师出示泉、瀑布、水库、冰川的图片2.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几种水体的特点。3.[PPT11出示]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水体,总结陆地上水体的种类。活动一:认识地球仪。1.[PPT12出示]地球仪图片。2.观察地球仪,介绍自己的发现。3.[PPT13出示]介绍地球仪上的赤道和两极、南北半球等。活动二:认识海洋和陆地。1.[PPT14出示]地球仪不同颜色标注。2.[PPT15出示]海洋和陆地的定义。53
活动三:海洋和陆地的分布。1.[PPT16出示]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海陆分布状况。2.[PPT17出示]教师出示东西半球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海陆分布状况。3.[PPT18出示]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4.[PPT19出示]海洋和陆地面积对比图表。第二课时活动一:了解水是生命之源。1.[PPT20出示]生物需要淡水的图片。2.观察图片,介绍自己的发现。活动二: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1.[PPT21-23出示]淡水的其他用途:发电、航运等。2.[PPT24出示]出示淡水资源的定义。3.[PPT25-27出示]了解淡水资源的现状。4.[PPT28出示]出示思维导航,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淡水资源活动。活动三:如何节约用水。1.[PPT29出示]教师出示节约用水宣传片。2.[PPT30出示]教师出示节约用水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方法的讨论。三、拓展活动-----制作电子报。当个节约用水的宣传员。1.[PPT31出示]教师出示活动内容。2.引导学生讨论活动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学后记】19.水蒸发【教材分析】《水蒸发》是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里的第二课时。本课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活动体验、实验探究蒸发现象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激发起学生的研究欲望,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获得对蒸发现象的科学认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水到哪里去了”为思维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教材中呈现了蒸发的概念和关于水蒸气的形态,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科学家的科学结论相对照,获得正确的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水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先让学生思考“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为什么感觉到冷”而获得感性认识,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出运用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解释科学现象。第三部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做出猜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使水加快蒸发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留有更大的空间。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学会控制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认识到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性。教材最后的拓展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水蒸发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53
【学生分析】水蒸发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它,也很容易忽视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只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名称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蒸发的过程,如水会慢慢减少,变成水蒸气等。水蒸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大多数学生没有去深究过,很容易与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混淆。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生活中因为体验与思考过,能达成共识。怎样使蒸发变得更快?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些也是学生不是很清楚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就叫做蒸发。3.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4.加热、加快表面空气的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都能加快蒸发。[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和现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证明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设计对比实验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蒸发既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水蒸发现象,知道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器材准备】[学生]小毛巾、小风扇、棉纱、瓷盘、水、火柴[教师]课件、记录单、水温计、吹风机、烧杯、酒精灯、石棉网、试管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提问:在我们每组同学的桌面都有一杯水,你能观察到什么?2.[PPT3出示]讲述:水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变少。老师用两周时间观察了装满水的鱼缸,一起来看。3.谈话:水蒸发了。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蒸发现象?4.[PPT4出示]了解生活中其它的蒸发现象,如晾晒衣服、盐场晒盐、雨后路上水迹变干等。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蒸发现象及水蒸气形态1.认识蒸发现象(1)观察:往手背上抹少许水,细心观察蒸发过程。(2)谈话:描述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水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学生交流。(3)[PPT5出示]讲解蒸发概念: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就叫做蒸发。2.了解水蒸气形态(1)提问:水蒸气是什么样的?用肉眼能看得到它吗?学生交流。(2)[PPT5出示]讲述水蒸气的形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53
(3)[PPT6出示]区分“白气”与水蒸气:它们是水蒸气吗?如云、揭开锅盖后出现的“白气”、冬天说话时嘴边的那一团“白气”,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二)探究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1.体验:再次把水抹到手背上,用心体会蒸发过程中手背的感觉。2.学生谈感觉,猜测原因。3.分组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4.[PPT7、8出示]交流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提示:实验前必须把包住棉纱的水温计放入水中,水必须是提前放置在室温下,不能用凉水或热水;实际实验中以室温26℃为例,几分钟后,水温计读数可能会下降到22℃,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下降到22℃后就基本不再下降,甚至有回升的现象,注意时间的把控。)5.[PPT9出示]分组实验,记录表格,汇报数据。6.[PPT9出示]结论: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7.[PPT10、11、12、13出示]联系生活,了解降温现象。(如游完泳会感到冷、洗完澡后不擦拭身体容易感冒、人在出汗后会感到凉快、夏天往地面上洒些水可以降温、发高烧时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或手脚降温、植物会通过蒸腾作用降低身体的温度等现象。)(三)探究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1.提问: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2.分组讨论。3.各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4.[PPT14出示]分组实验,汇报现象。5.[PPT14出示]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加热、加快表面空气流通、增大蒸发面积等这些方法都会加快水的蒸发。三、科学与生活[PPT15出示]联系生活,了解农民是怎样让粮食尽快晒干的。四、拓展活动[PPT16出示]交流:这些都是利用了蒸发现象,可有时候蒸发现象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水的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了解。【教学后记】20.水沸腾【教材分析】《水沸腾》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烧开水入手,了解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水会沸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水烧开时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任务卡让学生课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时的现象,为课堂上的研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加热水,观察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测量水烧开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利用记录表和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是沸腾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是否一样。引领学生继续研究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做到学以致用。53
本课探究让学生亲历烧开水的过程,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快乐。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生分析】本课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对于“烧开水”并不陌生,虽然不一定都烧过开水,但人人都喝过开水,至于“水在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水在温度多高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变化”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课就以这种简单的生活现象为引领,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对这种简单的事情竟然说不出具体答案,给水加热究竟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的想法,从而产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水的沸腾现象。2.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2.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难点】通过亲历烧开水的过程,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器材准备】[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水烧开时的现象。[教师]课件、记录表;酒精灯、铁架台、火柴、5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1出示]谈话导入:(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亲自烧一杯开水观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二、活动过程1.预测师:(出示一杯水)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升高吗?[PPT2出示]呈现“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的表格。师: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把猜想记录在表格中。2.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1)实验指导。师:为了给同学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老师已经把实验器材组装好了。待会儿,同学们点燃酒精灯就可以进行实验了。(2)如果我们现在来给水加热,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PPT3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提示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PPT4出示]出示实验记录单一,思考:0分钟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没加热之前,先把水的温度测量记录下来。然后再开始加热。加热到1分钟时记录下水的温度,2分钟时再记录下水的温度,一直记录下去。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表不能停下来,每过一分钟记录-次,我们要记下把水烧开用了多长时间。二是水开了之后,再继续加热2~3分钟,仔细观察、记录。53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表格的记录。4.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曲线统计图。[PPT5出示]出示实验记录单二。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烧开水时温度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八进制曲线图。它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就在0往上16的位置上点点记录,依次类推。然后,把所获得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1)找点。(2)连点成线。(3)分析:曲线图上的坡度大,说明温度升高的快。通过分析曲线图发现给水加热的时,温度升高是先快后慢。6.师生小结.[PPT6出示]通过以上观察、分析,我们知道: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三、拓展活动[PPT7出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小组测得的水烧开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我们平时所说的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没得的。课下请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一样吗?【教学后记】21.水蒸气的凝结【教材分析】《水蒸气的凝结》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以小水珠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条件,并进行探究,观察、讨论,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凝结成小水珠。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观察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现象,引导学生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小水珠形成的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小水珠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解释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小水珠形成的原因,从而解释生活中的小水珠形成的现象,在体验中感受,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凝结现象,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深入的思考、研究过小水珠的成因,对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比较陌生。学生对对比实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思维缺乏严谨性,知识的迁移水品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设计对比实验,尤其是实验的细节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53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器材准备】[学生]镜子[教师]课件、火柴,酒精灯,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水、冰块【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引出课题(一)观察小水珠的形成。1.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请注意观察,这杯热水正在发生什么现象呢?2.什么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杯子里的水正在蒸发,无数的水蒸气像调皮的小精灵,飞到空气中,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那大家有什么办法捉住这些水蒸气吗?3.一个学生用玻璃片盖住杯口,观察现象。(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1.[PPT3出示]调皮的水蒸气被我们捉住了,玻璃片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现象吗?2.物体表面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关于小水珠,大家有什么想研究的吗?3.聚焦话题:请大家联系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的确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小水珠?根据是什么?二、探索活动(一)制定方案,进行实验1.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准备用两杯热水,上面分别放上冷的玻璃片和热的玻璃片,看看哪个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2.[PPT4出示]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可行的。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老师给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大家刚才的讨论,大胆设想,看看能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3.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仔细对比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交流实验方案。4.[PPT5出示]同学们想得非常细致,在实验前,老师还想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请看大屏幕(1.进行对比实验时,相同条件要保持一致;2.加热材料时,要用试管夹夹取,先预热,再均匀加热,安放时注意安全;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及结论,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以多做几次。4.玻璃片容易破碎,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倒取热水时要小心;5.酒精灯使用要规范,用完后马上盖好灯帽。)(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PPT6出示]看得出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验了,老师帮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料,放在实验桌上,请小组长根据需要上前领取。现在就请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吧!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实验进行的最顺利!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53
2.经过大家的合作,现在各个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生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3.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做液态的水,把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的这一现象就做凝结。(三)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1.[PPT7出示]刚上课时,老师做实验的玻璃片上出现的小水珠和大家谈到的生活中许多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现在你能用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做饭时,锅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小水珠;洗澡时,热水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水蒸气遇到更冷的眼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珠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外面到暖和的屋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形成小水珠。三、拓展活动1.今天我们学习了水蒸气的凝结,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2.[PPT8出示]冬天时,汽车车窗内常会出现一层白雾,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你能用本节课的知识帮到他们,让这些白雾不出现吗?3.[PPT9出示]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小水珠形成的秘密。那么,水蒸气不管在多冷的环境中都会变成小水珠吗?夏季我们从冰箱里拿冰棍,你观察过冰棍包面有什么变化吗?(有一层冰霜)这层冰霜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吗?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或是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教学后记】22.水的三种状态【教材分析】《水的三种状态》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节课从学生制作冰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到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并能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通过观察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生活中是否制作过冰糕引入,思考怎么样制作冰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任务卡指导学生课前制作冰,为课堂上的研究打下基础;用材料包提示学生准备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为课堂上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制作冰,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时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观察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并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第二活动是通过观察水、冰、水蒸气,了解三者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知道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同时也认识到虽然它们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第三个活动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自然状态下有哪些固态的水,引领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不仅冰是固态的水,还有雪、霜、冰雹等也是固态的水,开拓学生的视野。本课的一些现象学生很常见,只是没有认真观察过,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因此可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制作冰的过程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让学生课前在家53
里制作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亲自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现象。【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水沸腾、水凝结现象的基础上,对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同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2.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3.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科学探究目标]1.指导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2.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服务生活的。【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做好水结冰的实验,亲自测得水结冰时的温度,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现象。【器材准备】[学生]1.上课的前一天在家里制作冰,方法是:准备一杯水,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放入冰箱冷冻,过一段时间取出来观察。2.准备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教师]课件,实验记录表。温度计、铁架台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出示冰山、水、下雨、下雪等场景图,提问: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现象?观察到了哪些变化?2.教师总结,导入课题。二、活动过程(一)探究水在什么条件下结冰,水结冰时有什么变化。1.[PPT3出示]出示放置冰箱前和放置冰箱后的杯子图片,提问:水放入冰箱之前和放入冰箱之后有什么区别?初步认识水和冰的区别。通过水结冰之后变得更多了,认识到体积发生了变化。2.猜想:先来猜一猜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充分猜想并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让学生学会合理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1)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2)[PPT4出示]出示方法指导,完善实验方案。(3)[PPT5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导实验。4.方案实施。[PPT6出示]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5.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53
[PPT7出示]出示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二)探究水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1.[PPT8出示]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水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可以用课件出示图片也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2.[PPT9出示]根据观察记录表讨论交流水、冰、水蒸气的形状、体积有什么区别。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PPT10出示]出示冰、水、水蒸气三者变化示意图。(三)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做的事以及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现象,交流这些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PPT11出示]出示晒衣服、鱼冷冻保鲜、制取蒸馏水、水缸冻裂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归纳,交流水的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三、课后拓展[PPT12出示]出示活动指向: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雪是水的哪种状态呢?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教学后记】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23.量筒【教材分析】《量筒》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一课时。教材图示四种盛有水的容器,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容器中的水多,进而引发学生对标准测量工具量筒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展开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教材探究与实践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量筒。教科书展示了50ml量筒的外型图,还突出展示了50ml量筒的重要标识:量程、单位、刻度。目的是让学生对量筒的整体构造及各部分功能进行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标准测量工具的精确性。让学生知道量筒标识内容的意义,明确液体体积的测量单位,为第二部分实际测量水的体积做铺垫。第二部分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教科书在此部分分两环节展开。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三个同学分别进行量筒测量液体的三个标准步骤及操作要求图。同时给出了方法指导,具体阐述了测量液体的标准动作。目的是让学生准确掌握用量筒测量液体的方法和标准操作步骤,意识到测量的严谨性。二是教科书借助泡泡语“怎样量取70ml的液体”,同时展示量取液体的示范动作,并配以方法指导加以说明。目的是启发学生量筒不仅能测量未知体积的液体,还能量取特定体积的液体。同时明确、规范学生对量取特定液体体积的操作方法。53
拓展与创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作简易量筒,另一个是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设计目的:通过动手制作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量筒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基础,在认识工具时方面已经掌握了方法,学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认识量筒,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2.认识量筒及其结构组成;3.知道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4.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2.能根据量筒特征,自制简易量筒;3.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过程;4.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量筒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3.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重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能根据量筒特征,自制简易量筒。【器材准备】[学生]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教师]不同形状的瓶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装有液体的不同形状的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容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2.[PPT3出示]提问:怎样知道哪个容器里面的水多?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容器里面的水多,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PPT4出示]展示方法。通过交流,要比较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一个统一的容器,引导学生意识到为了更精确的测量需要有专门的仪器来测量——量筒。[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合作的意识。二、探究活动1.[PPT5出示]认识量筒。教师出示量筒,并向各组分发量筒,请同学仔细观察量筒,观察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外观和细节上观察,并提醒学生注意轻拿轻放,学生观察结束后,然后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量筒各部分的名称功能[PPT6出示],并向同学们渗透“毫升”这一单位。2.[PPT7-9出示]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活动一:测量液体体积。5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汇报,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量筒正确的使用方法。大屏幕出示量筒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指导:(1)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将量筒微微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学生掌握量筒使用方法后,学生分组操作,测量水的体积,在操作时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指导。[PPT10出示]学生操作时并填写活动手册第一题。3.[PPT11-13出示]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活动二: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学生完成测量水的体积后,对学生提出新的任务,如何量取固定体积液体,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想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指导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量取固定体积液体。并填写活动手册第二题。学生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轻拿轻放,注意保护仪器及试验台整洁。[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量筒,让学生了解量筒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正确使用量筒做准备,在学生活动中从两个角度学习使用量筒,引导学生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三、拓展活动1.[PPT14-15出示]如何自己制作一个量筒。活动三:制作简易量筒经过学生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学生对量筒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量筒?激发学生自己设计量筒的兴趣,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如何自制简易量筒,然后全班分享各自小组的方法,学生汇报时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小组合作分别制作简易量筒,并将制作过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全班展示作品。[设计意图]本活动时在学生已经认识量筒,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量筒的特点制作量筒,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认识了量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量筒的认识。2.[PPT16出示]我还知道其他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先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教师给予适当补充,然后教师大屏幕展示各种各样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四、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本节课知识,并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教学后记】24.天平【教材分析】《天平》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二课时。本课通过图片提出活动指向:“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呈现两个泡泡语“我估计……”和“用测量工具秤一称”,引发学生思考。借助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先进行估计,再结合量筒一课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测量质量工具的探索。教材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天平及其配套砝码的图片,并在图中详细标注了53
各部分的名称。同时在教科书天平图片下面用文字呈现的方式写明了质量的常用单位、天平所测物体质量的单位及单位“克”的符号。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天平图片,根据标注将天平各部分的特征认识清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教科书呈现了三名学生坐在放有天平的实验桌前,泡泡语提示“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教科书右侧呈现了两张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的标准操作,同时配以方法指导对天平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目的是引领学生意识到用测量工具比估计的要准确。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操作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方法指导意在使学生掌握天平的操作方法的同时感受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和称量的准确性。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提出探究内容“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观察并讨论它们的使用方法。通过展示多种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兴趣。【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认识工具,本课认识质量测量工具,从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天平,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对天平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工具的设计制作原理,了解工具的产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天平是测量轻小物品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及其各部分功能;知道质量的计量单位。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天平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乐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重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轻小物品的质量。【器材准备】[学生]记录单[教师]天平、课件、鸡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2出示]上课初,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鸡蛋,并逐一展示问题:(1)猜猜一枚鸡蛋的质量是多少;(2)如何知道一枚鸡蛋准确的质量;(3)画一画你想象的测量工具。让学生先猜,再思考,最后根据生活经验画出想象的测量工具,从而适时引出天平。[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先估计鸡蛋的质量,为后面与测量的质量对比,突出用测量工具更准确。让学生思考如何知道一枚鸡蛋的质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到用测量工具,为引出天平,激发学生对天平的探究兴趣做铺垫。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天平。1.[PPT3出示]每小组组长各领取一个天平,小组内观察讨论天平的结构特点。小组代表尝试介绍天平,说明如何进行观察。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在观察是要先整体再局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2.[PPT4出示]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认识天平结构及各部分名称。3.引导学生小组内再次观察天平,猜想各部分功能,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53
4.[PPT5出示]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各小组汇报结果,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介绍天平结构及其功能的视频。观看完成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验证之前的猜想和解决提出的问题。5.[PPT6出示]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常用单位及其符号,认识常用砝码质量。活动二: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1[PPT7出示]思考如何使用天平测量鸡蛋的质量?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步骤。2.[PPT8-9出示]视频观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出示在课件中。(也可以教师现场演示操作。)3.[PPT10出示]操作方法:①水平放置天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只在分度盘中央。②左盘放要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砝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再拨动游码,使指针再次指向分度盘中央。③先读取砝码质量,再读取游码的刻度值,两者相加就是物体的质量。4.[PPT11出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使用天平测量鸡蛋的质量,并把测量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全班分享经验。对比之前猜想的鸡蛋质量,再次尝试估计一块橡皮的质量,然后用天平称量,对比差距,并将两侧估计和称量的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总结出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的要准确。[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通过自主探索、观看视频、动手实践等形式,认识天平,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认识到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比估计的更准确。三、拓展活动[PPT12出示]认识更多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都有哪些,并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教师课件出示集中常见的或先进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并做简单介绍说明。[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科学,了解更多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培养学生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科学素养。【教学后记】25.沙漏【教材分析】《沙漏》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三课时。本节课以问题“沙漏刚好在三分钟内漏完”引发学生思考,展示两名学生吃饭和刷牙时用沙漏计时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知道沙漏具有计时功能,引发学生对沙漏内部构造及功能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制作沙漏,研究沙漏,实现预期计时功能奠定基础。教材包括四个活动:1.认识沙漏。教科书向学生展示了沙漏的外形和结构,并介绍了沙漏的功能。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沙漏,并进一步思考沙漏的沙子流完需要多长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在沙漏和秒表之间建立思维联系。明确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2.制作沙漏。展示了制作简易沙漏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呈现了制作沙漏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3.测试沙漏。呈现学生测试沙漏的图片,旨在培养学生在完成制作任务后,53
形成对效果进行测试的意识,知道经过多次测试,效果才有说服力。引导学生通过测试沙漏,发现沙子流速与沙漏计时时长的关系。4.改进沙漏。呈现了学生进行沙漏改进的活动,小组成员结合沙漏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并实现“让自己的沙漏计时1分钟”。将改进后达到预期计时目的的沙漏作为计时工具应用生活,意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关系。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教科书向学生提出了制作创意沙漏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本课所学方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如可采用更换沙漏中的填充物、改变沙漏的形状等方法对沙漏进行创新。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认识使用工具的方法,能够利用工具制作的方法和原理,制作沙漏,通过让学生制作沙漏,了解沙漏计时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可以让学生了解工具的制作是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持续发展的利用资源的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沙漏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沙漏是一种计时工具;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实现预期的计时时长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沙漏的制作;乐于合作,愿意倾听他人意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了解沙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有些技术产品会逐渐被新科技所替代。【教学重难点】能使用简单材料和工具制作沙漏,使沙漏实现预期的计时时长功能。【器材准备】[学生]2个果冻盒、细沙、锥子、胶水、硬纸板、直尺、铅笔[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2-3出示]在PPT上展示出搜集到的沙漏作为测量时间工具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回答出沙漏都具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活动1.“试一试猜一猜”:教师用沙漏计时让两位同学去黑板上用相同的时间看谁抄写相同内容的字数最多,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字数不同的现象,当字数多少不同时时因为速度不同,让同学们猜想那么沙漏可不可以作为在生活中测量时间,在比赛时作为衡量速度的工具请同学们自由的回答自己看法。2.[PPT4出示]“认一认”:每个小组都有相同的沙漏,让学生们进行观察,看看这些沙漏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分别有:流沙地、洗孔、沙。引导学生探究各个部件的作用,思考如果没有各部件,沙漏能否产生流沙的现象?(1)里面的细沙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材料?(2)外边的果冻盒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材料?(3)能否做出造型新颖的沙漏?3.[PPT5-6出示]“做一做”:思考过后,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尝试做一个简易实验的沙漏:准备材料:2个果冻盒、细沙、锥子、胶水、硬纸板、直尺、铅笔。[PPT7出示]实验过程:(1)将两个果冻盒的底部分别用锥子扎出一个小孔,在这里由学生53
思考的问题“打多大的孔合适呢”?引发学生对打孔大小的思考,打的孔是大是小会对沙漏中沙子下流的速度产生影响,那么孔的大小是否跟沙漏计时的时间长短有关呢?在此环节中注意使用锥子时要注意安全,如果学生不会打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2)将打完孔的两个果冻盒底部相对,用胶水将这两部分粘在一起,在此环节中注意粘贴时不要讲两个小孔堵住,同时也不要将胶水顺着小孔流进果冻盒内壁,以免对下一步装沙造成影响。(3)将其中一个果冻盒的开口用胶水粘住,再将准备好的细沙在另一个果冻盒的顶部轻轻倒入,然后将这个果冻盒的开口按着之前的一个用胶水将其粘住。(4)将做好的沙漏静立在平地上,上下翻转沙漏让细沙可以流畅的流动的功能。教师在学生完成探究后,向学生讲解沙漏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的原因,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可以计时的物品?4.[PPT8出示]“测一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沙漏的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发现彼此存在的问题。5.[PPT9-10出示]“改一改”:基于上一环节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学生进行改正。如改变果冻盒底部的大小。三、拓展活动。[PPT11出示]课后让学生自主思考:(1)除了细沙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沙漏?(2)除了原始形状的沙漏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形状的沙漏?(3)将自己制作的沙漏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进行使用。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本节课知识,并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将沙漏可以计时的功能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教学后记】26.面团长大了【教材分析】《面团长大了》是青岛版五四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仪器与制作》第四课时。本节课图示馒头图片,提出问题:“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在观察馒头图片的同时根据生活经验引发对发面原理的思考,进而产生对蒸馒头整个过程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泡泡语“妈妈说做馒头时需要发面”。提示做馒头的一个重要环节——发酵,将工程与技术的课标点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实物展示及引领语、泡泡语提示,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教材包括一个活动:我们也来做馒头。教科书首先展示了三个同学在实验桌前将酵母倒入面粉的过程图。同时展示了蒸馒头所需用到的所有工具和材料,泡泡语提示“加入酵母”。目的是让学生观察蒸馒头都会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同时让学生知道发面前在面粉中放入了酵母,引发学生对酵母作用的探究。教科书随后展示了揉面、发面以及面团长大后揉馒头和蒸馒头的过程。并出示关键词“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旨在通过蒸馒头的整个过程理解发酵的作用。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通过图片展示,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通过部分发酵产品的展示,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让学生感受到发酵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生活经验初步了解蒸馒头的过程,了解蒸馒头方法,从材料、53
工艺到方法认识蒸馒头,为本课的活动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蒸馒头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蒸馒头中有不同的工艺和科技手段在里面,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发面的过程中,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面团发酵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发酵产品,感受发酵对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器材准备】[学生]面粉,酵母[教师]面粉、酵母、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2出示]课件出示:大家了解馒头吗?上课时,教师播放有关馒头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分享关于馒头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馒头。[PPT3出示]课件出示:掰开的馒头图片然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馒头,发现馒头的特点,并初步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自己动手蒸馒头的兴趣。[PPT4出示]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进一步认识了馒头,馒头到底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教师板书:面团长大了)[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配合实物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馒头制作方法进行猜测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习惯。二、探究活动1.[PPT5出示]制作馒头。你知道馒头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提出问题:既然我们想要研究馒头,那么大家知道该如何制作馒头吗?学生积极回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看来同学们生活中真是细心的观察者,能观察到妈妈是如何制作馒头的。每个同学观察到的有些差别,大家交流一下,讨论出更完善的方法。学生交流讨论,积极回答,全班汇报。[PPT6-15出示]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方法进行补充和梳理,帮助学生了解馒头的制作方法,并向学生介绍蒸馒头应该注意的地方。课件出示:馒头制作方法。教师介绍为什么加入酵母。2.[PPT16出示]蒸馒头。学生掌握蒸馒头的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蒸馒头,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提醒学生蒸馒头过程中注意安全。制作过程中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园地,然后交流汇报感受。学生积极交流回答,学生回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说出蒸馒头过程中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生交流分享蒸馒头过程,教师总结并介绍发酵食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发酵产品了解馒头就是发酵产品。教师板书。53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分享和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了解蒸馒头的步骤,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通过亲手制作馒头和对制作步骤的思考,了解酵母的作用,了解发酵产品。通过这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中现象中的科学。三、拓展活动[PPT17出示]认识其他的发酵产品。教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发酵产品,教师对学生回答做补充,然后教师展示更多发酵产品及制作工艺。通过图片展示并介绍发酵产品的工艺。组织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发酵产品。与学生一起完成活动手册。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寻找身边的发酵产品,并思考发酵产品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交流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其中科学道理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馒头的特点,还知道了如何制作馒头,知道了什么是发酵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的,我们应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发酵产品资料并思考其中的科学知识。【教学后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