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
doc
2021-09-12 09:03:26
7页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能力目标1.提高对家庭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亲子冲突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适“逆反”心理的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中自己与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既有自己青春期逆反的原因,也有两代人在心智、学识和经历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2.明白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二、重点难点1.重点:在家庭与家人沟通传递爱。2.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播放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
说一说:你爱你的家人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点拨,导入新课。 二、教学建议1.体味亲情可进行设置:“爱的回忆”栏目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产生亲子矛盾,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辩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教师总结:通过回忆,我们感受到了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可进行以下设置:“无悔的爱”栏目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要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要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但很多时候,生活中不是缺少亲情,而是缺少发现亲情的眼睛。出示材料:《家有儿女》是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喜剧,讲述了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设问: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一重组家庭的认识。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2.爱的碰撞活动一:漫画赏析活动内容:这一环节通过两幅漫画的对比引出主题。多媒体出示漫画一并提出问题:
(1)漫画表现了什么?(2)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幅漫画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充分感受父母的关心、关爱,与后一幅漫画形成鲜明的对照。多媒体出示漫画二并提出问题:(1)与漫画一相比什么变了?(2)什么时候变的?(3)为什么有变化?(4)什么没变?教师总结: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亲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活动二:一吐为快
活动内容: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与父母间发生的不愉快说出来,释放学生的压抑心理,顺势引导。合作探究: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教师以父母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并指导学生结合下表,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父 母我 们生理上心理上阅历上知识上思想方法上行为方式上社会角色上 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过渡: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3.沟通传递爱活动三:故事感悟出示“一碗馄饨”的故事,并找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一天,一个小女孩因与妈妈吵架,跑了出去。当看到一个面摊时,她感觉饿了,但没带钱。面摊的主人——一位老婆婆免费请她吃了一碗馄饨,女孩感动哭了。老婆婆问她哭什么,女孩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
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老婆婆听了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教师总结: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构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正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感受那些瞬间包含的满满的爱。活动四:实话实说内容概述:母亲在数落儿子,儿子一边看书一边聆听教诲。忽然儿子问母亲:“妈妈,一本内容枯燥冗长的书和说话啰唆有什么区别?”母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书丢到一边,可是却无法叫啰唆的人闭嘴。”说完,母亲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啰唆呀!”母子俩都笑了。儿子用幽默的方法不仅提醒了习惯唠叨的母亲,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冲突。自主感悟:你有过材料中儿子的体验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几个类似的金点子。要尽量避免“不满——冲突——冷战”这样的应对模式。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往,核心是爱的奉献。沟通的成功与否,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基本的要领外,还要意识到:沟通是要讲究艺术、策略的。活动五:情景选择
多媒体展示: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要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八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七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小组合作探究:(1)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2)爸爸的理由是什么?(3)说一说处理这一问题有几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同时,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三、课堂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满怀感激之情,架起理解的桥梁,学会赞美,学会聆听,学会帮助,学会原谅,共享家庭的和谐。【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