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 期末检测试卷共2套(word版,含答案)
docx
2021-09-16 12:09:29
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范围: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1-3小题1、“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019年1月1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据此回答4~5题。4、火星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比地球质量小B.比地球密度小C.距离太阳远D.比地球体积小5、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主要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密度小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太阳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是色球层B.太阳黑子多发生在①层第17页共17页
C.②层是光球层D.太阳耀斑多发生在③层7、太阳活动增强时,用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B.太阳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地球大气层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地面下图是不同纬度和地点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图。读图完成8-9题。8、根据图示,可知()A.太阳黑子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大约15年B.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D.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9、太阳活动()A.黑子和耀斑是主要标志B.主要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C.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D.与旱涝灾害没有关系2020年6月1日,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克柳切夫火山喷发,烟柱高达5500米。火山灰尘蔓延到火山以东180千米的地方。据此完成10-12题。10、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岩石圈B.地核C.地壳D.软流层11、火山灰向东蔓延的力量来自( )第17页共17页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1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太平洋读图完成13-16题。1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鱼类D.两栖类1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1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16、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完成17-18题。17、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上层B.平流层中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18、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第17页共17页
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19-20题。19、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0、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A.①B.②C.③D.④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2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D.空气受热下沉2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A.B.C.D.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23-24题。2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第17页共17页
2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安庆B.重庆C.哈尔滨D.拉萨二、综合题(4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2020年4月11日,HiRISE科学团队发布了一张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拍摄的非常有趣的火星照片,照片中火星西南部浅色物质展现出形似传说中中国龙的动物形态。据研究,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材料二: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金星地球火星轨道半径(天文单位)0.7201.0001.524公转周期0.62年1年1.88年自转周期243天23时56分1.03天相对质量(地球=1)0.821.000.11相对体积(地球=1)0.861.000.15平均温度(固体表面)480℃32℃-23℃大气主要成分CO2、N2N2、O2CO2、N2(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________星;(1分)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1分)(2)从结构特征看,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1分)(3)根据数据推测,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颗天体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1分),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第17页共17页
(4)根据上表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4分)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金星质量、体积与地球接近大气共性:缺乏②温度高火星①________周期与地球接近;平均温度与地球差别不大③______小,④______小,大气稀薄(5)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情有独钟,为什么?(4分)2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中E、F代表的地球圈层分别是____、____。 (2分)(2)图中P界面是____;Q界面是____。 (2分)(3)图中A圈层厚度大陆比大洋____(厚或薄),当地震来临时,大洋上的船员感觉到船____。 (2分)(4)图示F圈层物质呈____状,G圈层物质呈____态。 (2分)(5)说出地震波由上至下通过P界面和Q界面时的主要特征。 (4分)28、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13分)回答下列问题。第17页共17页
(1)A为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升高或降低)。(3分)(2)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4分)(3)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4分)(4)若图P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2分)29、读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___。(2分)(2)水循环环节②名称为________;南水北调是对________环节的利用改造。(2分)(3)能够使③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3分)(4)简述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对环节③④⑤的影响。(3分)(5)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试列举图中城市建设中为了吸水、蓄水、渗水可以采取的措施。(3分)第17页共17页
高一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ACCBBDADADC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BCABAC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计50分)26、(13分)(1)行 太阳系(2分)(2)类地(1分)(3)金星 金星是三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2分)(4)①自转 ②生命呼吸所需的O2③质量④体积(4分)(5)火星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表面温度较为适宜;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等。(任答对2点得4分,答案合理即可)(4分)27.(12分)(1)下层地幔 外核(2分)(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分)(3)厚 上下颠簸(2分)(4)熔融 固(2分)(5)通过P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逐渐加快,通过Q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分)28、(13分)(1)对流层地面降低(3分)(2)乙甲(4分)(3)海洋城市(4分)(4)西北风(2分)29(12分)(1)海陆间循环(1分)(2)水汽输送 ④(2分)(3)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3分)(4)大规模退耕还林,使③(下渗)增加,⑤(地下径流)增加;④(地表径流)减少,季节变化减小。(3分)(5)道路多采用透水材料;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答案合理即可)(3分)第17页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检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图1是太阳系中部分相邻行星的位置和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图11.关于图中甲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日最远B.距地球最近C.有高级生命存在D.体积质量最大2.图中三大行星的共性特征是( )A.体积大小相近B.公转方向相同C.自转周期相同D.表面温度相同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部分城镇和社区实现了“大喇叭”倒计时预警,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图2为地震预警系统示意图,图3为此次预警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图2 图33.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①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 ②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 ③监测震源岩层形变,及时预警 ④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并预警 ⑤及时对民众预报S波到达时间第17页共17页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4.长宁地震震源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第5~7题。图45.此时天气最可能是( )A.晴朗、无风B.阴雨、无风C.晴朗、大风D.阴雨、大风6.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7.图示大气现象( )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2019年3月30日,木里县某山地一个持续近一个月未降水的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着火点位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河谷,火势从着火点迅速向周围蔓延。图5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图58.飘至木里县上空的浓烟会造成当地(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地面辐射增强 ④太阳辐射增强第17页共17页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火灾后木里县森林面积减少,这对当地雨季时水循环过程变化的影响有( )A.④增加B.⑤增加C.③增加D.①增加图6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图610.图中三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A.②③①B.③②①C.①③②D.①②③11.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温度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太阳活动影响小B.受地热能的影响大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7,完成第12~13题。图712.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 )A.雅丹地貌B.“V”形谷地C.牛轭湖D.崇明岛13.“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第17页共17页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图8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第14~15题。图814.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B.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15.③地区植被与环境的适应性体现为( )①叶面缩小或退化 ②有茎花和板根 ③具有肉质茎和叶 ④根系发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有关。图9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据此完成第16~18题。图916.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层深度B.降水C.海拔D.人类活动17.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土壤湿度小B.土壤肥力较低C.气温较低D.人类活动干扰大第17页共17页
18.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土壤碳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形式,若草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该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B.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C.全球气候变暖D.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加剧2018年9月16日,第22号台风“山竹”正面袭击粤西。截至9月18日17时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1200余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7.44万千公顷,绝收0.33万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52亿元。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山竹”造成了巨大危害,成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正值高温多雨期B.带来狂风暴雨C.受灾区人口稠密D.受灾区经济发达20.台风来临时,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举措是( )A.向低平地区疏散B.到海边空旷地集合C.躲在大树下避风D.在坚固建筑内躲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图10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图10(1)图示甲、乙、丙三种水循环中,代表海陆间循环的是__________。该水循环类型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8分)(2)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3)试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某些地区水资源出现枯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4)分析图示地区森林遭受严重砍伐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4分)22.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材料,完成问题。(20分)材料一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图11)。第17页共17页
图11材料二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图12中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图12材料三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6200年。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它高出河床9米,西距浐河有800米。图13(1)读材料一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4分)(2)读材料二,按a、b、c三个阶的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6分)(3)读材料三,先民把村落选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有何益处?(4分)(4)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阶地的形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分别指出来。(6分)第17页共17页
参考解析【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结合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示意图可知,图中的丙为地球,乙为火星,甲为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距日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木星上没有高级生命存在。第2题,图中三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体积大小差别较大;自转周期不同;由于距日远近不同,表面温度不同。【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由于地震波的纵波的波速比横波的波速速度要快,地震监测系统在监测到纵波时,在横波还未到来时及时发布地震预警,这样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反应时间,①正确;社区的“大喇叭”电磁波传播速度比较快,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知到社区的居民,②正确;地震监测系统是无法监测到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的岩石的变化状况的,③错误;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的,④错误;地震波的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地震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对民众预报横波的到达时间,以让相关区域人们及时逃生(注意:横波造成的破坏往往比纵波更大),⑤正确。第4题,根据地震预警的原理,根据早到达的P波计算参数,对S波到达提出预警,根据这一原理可知离震源越近,则接到预警的时间就越短,图中O城和P城接到预警时间最短,最靠近震源,因此震源位于图中乙处。【答案】5.A 6.D 7.B [解析]第5题,图片中阳光充足,山岚明亮,炊烟竖直升起,可判断此时为晴朗、无风的天气;阴雨天炊烟、山岚是灰暗的,大风时炊烟是倾斜的。第6题,图片中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由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说明出现了逆温现象。四幅图中只有D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第7题,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答案】8.A 9.A [解析]第8题,弥漫在大气中的浓烟含有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杂质,会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同时也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就减弱,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第9题,据图可知,①为海洋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陆地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灾后木里县森林面积减少,森林植被遭破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坡面径流增加,即⑤减少,④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减弱,③会减少,①与此无关。【答案】10.B 11.C 第17页共17页
[解析]第10题,图示三地表层水温③处最低,其次是②处,①处最高,可判断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③②①。第11题,由海洋表层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水温降低;太阳活动不影响海水温度;1千米以下海水与人类活动关系及地热能的关系较小。【答案】12.A 13.D [解析]第12题,图示中的地貌为风蚀蘑菇,与雅丹地貌都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V”形谷地、牛轭湖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河流侵蚀地貌;崇明岛是在河口处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第13题,“蘑菇沙漠”为风蚀地貌,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答案】14.B 15.C [解析]第14题,森林区树冠大,植被覆盖度最高,荒漠区植被稀少,植被覆盖度最低,草原区介于二者之间。结合图示可判断①②③分别代表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第15题,由上题可知③地区为荒漠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为适应干旱,有的植被叶面缩小或退化,呈现鳞片状、刺状,以减弱蒸腾作用;有的具有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大多根系发达,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答案】16.C 17.D 18.C [解析]第16题,不同的海拔高度由于水热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从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因此主导因素是海拔。第17题,由图示可知,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大气温度较高,土壤湿度高。第18题,草地开垦为农田,植物生长会大量分解土壤有机碳,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土壤有机碳分解增强,土壤有机碳减少,会导致全球变暖;南极地区臭氧空洞与氟氯烃化合物增多有关,与碳无关。【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山竹”过境带来狂风暴雨,是其危害巨大的自然原因,而受灾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社会经济原因;高温多雨不是“山竹”危害巨大的原因。第20题,台风过境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因此应在坚固建筑内躲避。【答案】21.(1)乙 促进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促进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改造地表形态。(三点即可)(2)蒸发 降水(3)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到污染。(4)植物蒸腾减少;降水变率增大;地表水下渗变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等。(二点即可)第17页共17页
【答案】22.(1)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河谷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作用。(2)a阶段,河流以侧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3)这里既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4)相同:都受流水作用形成。不同:长江三角洲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流阶地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