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学课件:12.唐诗五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学课件:12.唐诗五首

ppt 2021-08-18 15:17:02 73页
剩余69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引入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朗读背颂,读音:东皋(gāo)薄暮望,徙倚(xǐyǐ)欲何依。注释: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②〔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③〔薄暮〕傍晚。④〔徙倚〕徘徊,来回地走。⑤〔落晖〕落日。⑥〔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⑦〔禽〕鸟兽,这里指猎物。⑧〔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理解诗意,翻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猎物驰过我的身旁。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理解&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点评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yao衢qu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黄鹤楼,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王阁序》而著名。,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作者简介,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逸事,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黄鹤楼简介,黄鹤楼简介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美丽的传说,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欣赏全诗,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你知道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比一比,赏一赏,使至塞上王维,使至塞上(王维)——五言律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誉为诗佛。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关于作者,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历史背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首联叙事—出使边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即景设喻,借景抒情)颔联抒情———内心抑郁,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颈联绘景——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主题思想,01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理解诗意作者简介翻译原文深入探究导目录入新课,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彰明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作者简介,导课新入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下面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译文,《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思考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深入探究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其诗语言通俗易懂。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苏堤春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名词解释早莺:早来的黄莺。暖树:向阳的树枝。新燕:刚飞来的燕子。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渐欲:渐渐的要。浅草:不高的青草。行不足:玩赏不够。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孤山寺北贾亭西漫行于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水面初平云脚低湖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湖水相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而我最爱的是那走也走不够,看也看不足,掩映于绿杨阴里的白沙堤。,1.默读全诗,找一找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2.围绕诗眼“春”,诗中勾画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3、诗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断,诗人如何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诗人落足在一个“行”上,从全湖一个标志性建筑孤山寺写起,以最爱的白沙堤为终点采用“游踪”的手法组织画面。,4.通过对这些春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一、抓诗眼。二、寻景物。(根据“诗眼”,寻找诗歌中的景物,想像诗中画面)三、悟诗情。(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两句中的短语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像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对仗要求:,想一想?文中哪几联诗句使用了对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内容总结:全诗以“”字为线索,从起,至终。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之情。行孤山寺白沙堤春喜悦,拓展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平、云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喜悦之情 流连忘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