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pptx
2021-08-19 14:38:52
26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一二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3.发育条件(1)岩石:①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②透水性:岩石的空隙和裂隙越多,透水性越好。(2)水:①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②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一二思考讨论喀斯特地貌为什么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最典型?提示: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较多,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喀斯特地貌最典型。4.类型(1)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一二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实质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2.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1)岩石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2)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3)水文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4)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使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高。,一二思考讨论暖湿的气候对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桂林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探究主题活动中国地理权威杂志——《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10期发布了“中国喀斯特景观之最榜单”。桂林“山水”成为该杂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最美喀斯特景观”。下图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展示的桂林“山水”景观。,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桂林“山水”为什么被评为“中国最美喀斯特景观”?提示:桂林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最精彩、最具观赏性,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胜景。(2)该地区周边的地形、岩石、气候、水文条件如何?提示:①地形条件:东部、北部和西部都是山地,中部和南部地势低平。②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③气候条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④水文条件:该地降水丰富,三面环山,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探究名师精讲1.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弱,探究2.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探究3.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桂林山水是十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独特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成因如下表所示。,探究,探究方法技巧关联图理解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对桂林“山水”形成的影响,探究拓展延伸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1.有利影响(1)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河是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喀斯特矿水和温泉还有医疗作用,合理开采和利用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2)水能丰富的地下河段,可以筑坝发电。(3)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探究(4)石灰岩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用作建筑材料。此外,喀斯特地貌还和一些矿产的生成和富集有密切关系。例如,溶蚀残留的铝土可以富集成铝土矿,地下古溶洞往往是蕴藏砂矿和储存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喀斯特地区丰富的矿床。(5)有些溶洞可作为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2.不利影响(1)喀斯特地区有许多溶洞和暗河,因此在喀斯特地区修水库时要注意渗漏问题,修筑铁路和桥梁时要注意地基的塌陷问题。(2)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3)喀斯特地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形成石质荒漠化。,探究典例剖析【例题】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所示的地形景观主要分布在()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砂岩分布区(2)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3)读“CaCO3+CO2+H2OCa(HCO3)2”化学方程式,简要说明石笋、石钟乳、石柱的形成原因。(4)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简述人类应如何趋利避害,开发利用这种地貌景观资源。,探究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从图中某洞穴景观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就可得出,这种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多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形成↓第(2)题,溶洞、地下河景观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第(3)题,该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二氧化碳的溶解和逸出,产生溶蚀和淀积,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景观↓第(4)题,人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则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探究2.思路展示:(1)本题以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形态、分布与利用等相关知识。(2)读图明确该景观图为地下喀斯特地貌,图中显示了喀斯特地貌的三种地貌形态。(3)理解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成因。(4)在人类趋利避害开发利用喀斯特景观前,先要明确该地貌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拓展延伸。,探究答案:(1)A(2)C(3)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石灰岩溶解,形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含有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减小或温度升高,CO2逸出,CaCO3淀积出来,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4)①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培育等方面的资源价值;②注意避免地面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越环境承载力的不良现象发生。,1-23-456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严重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1-23-456解析:由图可知,地表发育着峰林,地下发育着溶洞、石笋和石钟乳等,该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这种地貌主要在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形成的。第1题,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溶洞和地下河,再后就是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落,逐渐淀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第2题,因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地区,可溶性岩石遭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地表水流入地下河,土壤贫瘠。答案:1.D2.C,1-23-456云桂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是一条客货兼顾的区际干线铁路。云桂铁路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据此完成第3~4题。3.云桂铁路所经过的地区中,最常见的景观可能是(),1-23-4564.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A.地面崎岖,地基不牢固B.冻土广布C.流沙掩埋铁路D.土质疏松,地基不牢固解析:第3题,云桂铁路主要经过云贵高原地区,所经过地区的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地貌。第4题,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溶洞,易塌陷,给大型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答案:3.B4.A,1-23-4565.滇、黔、桂三省区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B.三省区地势起伏和缓,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差C.三省区地质灾害多发,与石灰岩广布关系密切D.广西境内地表破碎,喀斯特地貌均分布在地下解析: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三省区石灰岩广布且其石灰岩可溶性、透水性好;三省区地质灾害多发,与不稳定的地壳关系密切,与石灰岩广布关系不大;广西境内的喀斯特地貌既有地面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等),也有地下喀斯特地貌(如石钟乳、石笋等)。答案:A,1-23-456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的溶洞是石灰岩受到含有的流水的作用而形成的,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图中a是,b是,c是。它们是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图中地貌形态在我国、、(省区)分布非常普遍。,1-23-456解析:溶洞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而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则是流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的,其与溶洞的形成是相反的化学过程。答案:(1)二氧化碳 溶蚀CaCO3+CO2+H2OCa(HCO3)2(2)石钟乳 石笋 石柱 淀积Ca(HCO3)2CaCO3↓+CO2↑+H2O(3)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