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docx 2021-10-08 09:38:53 14页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2019·湖北巴东一中高一月考)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1~2题。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2.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草皮屋,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留存于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下图为挪威南部某地草皮屋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3.人们最初在屋顶上种植草皮的主要目的是()A.美化居住环境B.减轻屋顶压力C.加强御寒保暖D.削弱太阳辐射4.该草皮屋所处的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针叶林带D.常绿硬叶林带有“世界花王”美誉的大王花(见下图)是一种腐生寄生草本植物,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全年均可冒芽。大王花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花径最高纪录可达1.4m,重10多公斤,花期最多只有四天,一生就开一朵花。据此完成5~6题。5.大王花的生长地()A.冬冷夏热B.物种单—C.降水集中D.无明显四季6.大王花开花期间发出奇怪的臭味,有助于()A.吸引大型动物啃食B.吸引腐食动物为其传粉C.吸引蝴蝶蜜蜂为其传粉D.避免人类采摘第14页共14页,下图为拍摄于2018年4月的我国南方某城市街道非机动车道两侧行道树景观对比照片。两侧的行道树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拍摄当日,一侧树木枝繁叶茂,另一侧则枯枝败叶,毫无生机(附:2018年2月该市月均温最高值低于多年平均值3℃,月均温最低值低于多年平均值1℃)。据此完成7~9题。7.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季雨林8.造成图示行道树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非机动车道两侧()A.用地类型不同B.行政管辖不同C.树种耐寒程度不同D.交通污染程度不同9.每年入冬,图中行道树干下方均涂上白色涂料(成分主要为生石灰),其作用是()①整洁美观;②防治虫害;③促进生长;④预防冻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楠竹林5212402.08312灌木林7317567.79183310.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11.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2020·全国高考真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2~14题。12.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13.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第14页共14页,14.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2020·山东高考真题)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5~17题。15.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16.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17.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8~20题。18.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9.沙丘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20.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第14页共14页,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21.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1)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22~24题。22.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3.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A.光照条件改善B.养分短时骤减C.土壤酸性增强D.地表夏温降低24.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A.乔木B.灌木C.草本D.苔藓(2018·襄垣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月考)“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25~26题。第14页共14页,25.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6.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7~28题。27.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28.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2019·湖北巴东一中高一月考)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第14页共14页,29.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3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下图回答31~32题。3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3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2018·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33题。33.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泥炭是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大九湖湿地(下图)平均海拔1730米,泥炭资源丰富,历史上当地农民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采挖。据此完成34~35题。第14页共14页,34.大九湖湿地泥炭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热,植被覆盖率高B.河湖较多,植物残体分解慢C.山地地形,植物种类丰富D.土壤肥沃,植物生长速度快35.历史上当地农民采挖泥炭主要用作()A.沼气原料B.牲畜饲料C.作物肥料D.建筑材料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36~38题。36.图中()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37.黄泛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颗粒B.土层深度C.农业耕作D.泥沙沉积38.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A.合理使用化肥B.实施免耕技术C.推广秸秆还田D.改变耕作制度(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39~40题。第14页共14页,39.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40.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其研究对农业生产、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下图位渭北旱塬某区5月和10月果园1米土层内,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覆盖组合中土壤含水率变化图,读图完成41~43题。41.土壤保蓄水效果最好的是()A.旋耕覆草B.旋耕裸地C.免耕覆草D.翻耕覆草42.该果园的耕地深度可能是()A.40cmB.60cmC.80cmD.100cm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示意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据此完成43~44题。第14页共14页,43.4~7月间,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上生物量B.水分蒸发量C.大气降水量D.灌溉用水量44.近年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在春小麦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毛苕子的种植方式)的种植模式助力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脱贫增收,这种种植模式抑制土壤盐碱化最显著的时段是()A.4-7月B.7-10月C.10-12月D.12-4月二.综合题(40分)4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丹霞梧桐在“中国物种红色目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于落叶小乔木,树干挺拔,根系特别发达。通过对狮子岩-阳元山景区(图甲)的初步调查发现,受生存环境与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顶和山麓地带极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较多(图乙)。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更大范围区域丹霞梧桐分布的可能地带。(1)推测丹霞梧桐在图甲椭圆部位分布较多而周围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6分)第14页共14页,(2)分析丹霞梧桐根系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3)为保护丹霞梧桐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46.(201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第14页共14页,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第14页共14页,参考答案1.D【解析】如图所示,此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山地中,随着海拔升高,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枫树秋天叶儿红”,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季会枯黄、发红,并落叶。冷杉喜温凉、寒冷,有较强的耐阴性,属于针叶林。樟树是大家所熟悉的树种,我们学校处处都有,大街上也比比皆是。同学们不妨在课后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学楼下方的樟树林依旧青翠,叶阔而茂。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树种。图④草在山地中一般为林带之上的山地草甸或高山草原。故在山地的垂直分异中,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草、冷杉、枫叶、樟树叶。2.D【解析】香樟树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典型树种。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地带性树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环境高寒,高原面上主要是高山草原。3.C【解析】草皮屋是北欧传统建筑,流传千年。产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生存乃是第一要务。故本题选择加强御寒和保暖。草皮增加了屋顶的压力,此处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故不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美化居住环境,在过往千年中难以占主导地位,不会是千年前此地居民们的初衷。4.A【解析】挪威、冰岛和丹麦皆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些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其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5.D【解析】大王花全年均可冒芽,说明其生存地无明显四季。图中有多种植物,故该地物种复杂多样,一点都不单一。大王花主要产自马来西亚、印尼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6.B【解析】大王花开花时发出奇怪的臭味,大型动物一般都不会去啃食,因为太臭了。蝴蝶蜜蜂体积小,以采蜜为主。而大王花直径可达1.4m,重10多公斤,发出臭味主要是为了吸引腐食动物前来为其授粉。7.A【解析】当地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其自然植被/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C【解析】树种耐寒程度不同。能耐寒的,叶子就可以继续挂在枝丫上。不能耐寒的,叶子就枯萎凋落了。因此行道树景观出现差异。行道树用途一致,都是城市绿化用地。行政管辖与交通污染程度对林木景观差异影响不大。9.D【解析】生石灰颜色洁白,可令环境整洁美观。生石灰CaO可以消灭害虫。涂上生石灰涂料,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小昼夜温差,保护树木的皮层,预防冻害。白色涂料反射光线,不会促进树木萌发生长。10.D【解析】显而易见,灌木林毛管孔隙度最大,饱和持水量也是最大的,保蓄水量最大,所以产生径流的时间最长。11.A【解析】地表径流大会侵蚀、搬运并带走有机质。题目告知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故与其关联度最小的当属地表径流大。植物种类多反映养分多且活跃。枯枝落叶多可以增加有机质。年均温较高,则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利于增加有机质。12.A【解析】新的林线以下70-80米为新生岳桦林,据题目材料可知。13.C【解析】由于岳桦林林线上升了70-80米,说明全球气候变暖,长白山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而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结实线不变,说明了生长季稳定。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14.D【解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岳桦结实线稳定不变,令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如若气候变暖+降水稳定,则林线会继续上升。林线附近海拔高,土壤封冻期长,加上降水较少,水土流失量很少。气候变暖,有机质加快分解并消耗,会令土壤肥力下降。15.B【解析】仔细读图,太行山针叶林总分布面积占比比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占比小,且分布的海拔也要窄一些。16.A【解析】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地区本来应该为阔叶林。但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水、土、热等条件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较低海拔区针叶林占比高。第14页共14页,17.B【解析】两山区纬度不同,气候不同,水热组合不同,故农田分布上限也存在差异。18.A【解析】18.该区降水集中于5-9月,但夏季炎热,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并不多。在冬季,该区积累了20-30cm稳定的积雪,冬雪量大,且气温低。开春之后,气温回升,冬季积累的季节性积雪消融,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19.C【解析】读图,观察沙丘植被的分布,不难得出坡脚水分条件最好,坡顶主要是流沙,植被少,水分差。20.B【解析】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本区气候干旱,几乎无洪涝。沙漠区气候干旱,梭梭等植被不能增加降水。本区为盆地中央沙漠区,气候干旱,无农田分布。21.B【解析】甲树种因冬温低,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旧叶凋落,新叶萌发。乙树种秋季落叶最多,冬季无树叶,故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2.D【解析】图示区域为黑龙江北部,属寒温带,地带性植被为你亚寒带针叶林。23.A【解析】火灾后,森林郁闭度降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24.B【解析】灌木根深,不易被火灾危害。草本根系表浅,易为火灾所害。乔木被焚毁后,由于该区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快速生成。而灌木对生长养分需求量少,火灾之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25.A【解析】“”苏湖熟,天下足。”湖州地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6.C【解析】观赏银杏,是为进行时。秋风飒飒随风舞,漫天金黄遍地金。辽宁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故观察窗口较短。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则银杏叶凋落加快。27.C【解析】同样的题,又来了。①②③④都是对的。28.B【解析】树木涂白,白色反光,白天升温不大。于是,昼夜温差减小,利于保护树皮。树木涂白对地面长波辐射影响不大,与环境气温也无太大关系。白色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减少了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29.A【解析】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素。在各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支持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30.D【解析】根据题意,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故森林最后,荒漠最薄。草原多分布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介于200-400mm之间,淋溶层厚度居中。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森林根系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性质将有机质还给地表。31.C【解析】地表枯枝落叶需要经过分解,方能形成有机质。该区为我国东部。看右图,可以发现,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是由于该地降水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受流水侵蚀,进入淋溶层。32.B【解析】由于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淋溶层有机质含量高,故可以通过深耕改土措施,改善土壤性状。33.B【解析】大兴安岭西侧草原纬度偏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34.B【解析】大九湖湿地泥炭丰富,是由于该区河湖众多,水体隔氧,植物残体分解慢,积累多。35.C【解析】泥炭为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富含有机质,可以作为肥料。36.B【解析】三类地区,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而垂直变速不同,可自行测量并计算。37.D【解析】由题目可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要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泥沙沉积、农业耕作和生物残体。泥沙沉积和农耕可以改变地表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水平。黄泛区人类影响小。38.C【解析】黄泛区和故道区有机碳含量少,故可以通过推广秸秆还田,增加有机碳的含量。39.C【解析】气候、水文、生物都比较活跃。地形和地质(影响母质)比较稳定。40.A【解析】生物是成土主导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草地土壤表层的有机质比林地要高。林地因降水多,淋溶作用强,腐殖质分解较快。41.C第14页共14页,【解析】图中图例,由上到下,分别是:旋耕覆草、旋耕裸地、翻耕覆草、翻耕裸地、免耕覆草、免耕裸地。以左图5月为例,免耕覆草土壤含水率最高。42.B【解析】大约在60cm深处,大部分土壤含水率曲线发生了方向变化。在20-60cm,大致是减少。在60-100cm,大致是增多。故果园耕地深度可能是60cm.43.A【解析】图例中,4月为菱形,7月为三角形,10月为圆点。不难发现,4-7月,土壤表层的盐分减小。有材料可知,生物量增加,盐分会下降。由此推知,4-7月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了水盐上升,表层土壤盐分减小。4-7月水分蒸发量增加,土壤表层盐分更易富集。该区7月降水多,而4月和10月降水都较少,而4月和10月盐分差异大,故不是大气降水量。灌溉用水量增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盐分富集于土表。44.B【解析】4-7月春小麦尚未成熟,小麦的遮阴作用较强。7-10月春小麦收割,小麦遮阴作用消失,土壤裸露,且此时气温较高,故选择7-10月。10月之后气温较低,蒸发并不明显。45.(1)地势陡峭,多丹霞崖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或答周围的景区山顶和山麓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丹霞崖壁土壤、水分条件差,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难以生存(或答周围的山顶和山麓地带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生长较多)。(2)固定树身,维持本身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适应崖壁干旱、贫瘠的环境。(3)进一步深入调查和验证,掌握丹霞梧桐的数量和分布;建立丹霞梧桐重点保护地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游客和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46.(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1分),(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1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1分);沼泽萎缩(1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1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2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第14页共1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