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必背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含1-6章 期中 期末 共8套试卷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必背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含1-6章 期中 期末 共8套试卷及答案全套)

docx 2021-10-08 09:38:56 130页
剩余128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必背知识点期末复习提纲1.1宇宙中的地球,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宇宙中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4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5、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6、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7、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8、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9、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10、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第35页共130页,1.3地球的历史1.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3.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4.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5.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6.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7.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的漫长时期(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8.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藻等原核生物,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第35页共130页,1.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2.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3.古生代(距今5.41亿年一2.52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4.其中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5.中生代(距今2.52亿年一6600万年)6.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因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而得名,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7.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是“最近的生物时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8.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9.太古宙,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中氧气增多;10.元古宙,原核生物出现,蓝细菌能制造氧气;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11.早古生代,海洋中无脊椎动物繁盛,出现低等陆生植物;12.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行,依次进化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蕨类植物繁盛。13.联合古陆解体在三叠纪晚期;14.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裸子植物繁盛。15.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紧盛。1.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2.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3.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使地表物质上下震动4.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使地表物质左右摇摆第35页共130页,1.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2.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三个圈层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分为陆壳和洋壳,陆壳的厚度大于洋壳。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变化,可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6.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7.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2.在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第35页共130页,1.大气中二氧化碳仅占0.038%(变动),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2.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3.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4.二氧化碳数值增加,基本上都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1.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2.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5.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6.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7.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气温特征: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在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天气特征: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8.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这是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第35页共130页,天气特征: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1.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2.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2大气的受热过程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②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第35页共130页,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五条原理① 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压② 近地面气压与气温与高空状况正好相反③ 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④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⑤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气流往往天气晴朗(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第35页共130页,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35页共130页,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在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高空风不受摩擦力影响。地转偏向力垂直于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俗越大水循环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第35页共130页,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第35页共130页,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第35页共130页,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3.2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收支情况{主要因素}热量收入: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海水蒸发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时间:夏季高,冬季低空间:沿南北方向,从高纬向低纬递减沿东西方向,暖水流经偏高,冷水流经偏低沿垂直方向,水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第35页共130页,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①降水与蒸发的关系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②河流径流注入量③结冰与融冰④温度:温度越高,盐度越高⑤海水运动⑥开敞或闭塞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在垂直方向上第35页共130页,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3.3海水运动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寒暖流的判断及示意图“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暖流寒流{简答题}第35页共130页,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此外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4.1常见的地貌类型组成地壳的岩石有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原理:CaCO3+H2O+CO2=Ca(HCO3)2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石柱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河流源头溯源侵蚀,使河向源头方向变长河流上游落差大,向下侵蚀强烈,发育为“V”形河谷: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第35页共130页,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发育成“U”形河谷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河流堆积与地貌形态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沉积物的分选性: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物小的后沉积。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风力的侵蚀和地面的摩蚀}(雅丹地貌)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风搬运能力极强,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反比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两翼开展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海蚀作用的同时,又对海蚀产物和河流带来的物质进行搬运,其中波浪是海水搬运作用的主要动力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4.2地貌的观察第35页共130页,五大基本地形地貌特征: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平原:海拔:0-200m特征: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丘陵:海拔:200-500m特征: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500m以上特征:顶部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山地:海拔:500m以上特征: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盆地:海拔:四周高中间低特征:由高地和低地两部分组成,周围被山地、高原和丘陵环绕,地势相对较高,中部地势相对较低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个视野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①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②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③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坡度,坡向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简答题}公路线一般要求建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缩短线路,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以减小坡度5.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自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第35页共130页,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对植被的作用: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森林特征: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森林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常见树种有壳斗科乔木、山茶科、杜鹃花科、紫金牛科和茜草科等灌木。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森林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也称为夏绿林,结构简单常见树种由栎属、水青冈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桤木属、杨属等种类组成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短促温和,冬季寒冷漫长森林特征:发育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苔原植被:极地苔原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植被特征:要指北极圈内以及温带、寒温带的高山树木线以上的一种以苔藓、地衣、多年生草类和耐寒小灌木构成的植被带。为典型的寒带生态系统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植被特征: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第35页共130页,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灌木和乔木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植被特征: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荒漠植被: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特征: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5.2土壤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也可以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化的依据黄色土:表示土壤中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eg黄土高原白色:表示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eg白云土红色土:表示土壤中含较高的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eg南方红壤黑色土:表示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减少则呈灰色eg东北黑土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土:以沙粒占优势疏松,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能强,保水,蓄水性高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易耕作壤土: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土壤质地黏土: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第35页共130页,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土壤剖面分为自然土剖面和人工土剖面有机层: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五大成土因素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气候因素: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地形因素: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换;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时间因素: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其他人为因素:在人类的耕作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合理的改造——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比如水稻土;不合理的改造——破坏土壤的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可以种植农作物,获得食物人类饲养动物以植物为饲料土壤的保护第35页共130页,南方红壤改良,撒熟石灰、施肥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农业生物措施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作物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以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绿肥作物: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6.1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洪涝灾害影响1.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2.淹没农田、聚落等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旱灾影响1.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影响畜牧业,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外围大风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旋涡风雨区,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第35页共130页,台风的影响1.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寒潮的影响1.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冻雨:一些雪花在降落过程中,先遇到暖空气融化成雨滴,再遇到近地面的冷空气,形成低于0°C却没有冻结的过冷水滴,这种降水被称为冻雨6.2地质灾害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第35页共130页,地震的直接危害与影响1.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地震还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3.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4.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的危害与影响1.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2.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3.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1.地形陡峻2.丰富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大量水流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许多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复杂性6.3防灾减灾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救援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第35页共130页,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灾前准备: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因此,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灾中救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在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与灾害情况时,应该选择当前情况下最科学合理的救助方式灾后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灾后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地震发生后往往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应急避难场所是城镇供人们躲避自然灾害的场所;这里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并配有一定功能设施;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城镇空旷地带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常用电磁波段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第35页共130页,,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第35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1-6章+期中+期末共8套检测试卷汇编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1.关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空气比较洁净,尘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②青藏海拔高,空气比较稀薄,水汽含量少,云量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③青藏高原纬度较高④阴雨天多,晴天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020年11月7日,福建省龙岩市龙翔村首次发现中生代晚白垩纪恐龙足迹群化石。该化石群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古生态以及该时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恐龙繁盛时期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孢子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该地质时期()A.联合古陆形成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C.重要的成煤期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第35页共130页,4.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A.甲包括水能B.甲包括天然气C.乙包括沼气D.丙包括水能5.下列能源类型中,属于太阳辐射能且最为清洁的是()A.核能B.地热能C.风能D.潮汐能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B.鸟类C.鱼类D.两栖类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第35页共130页,A.古生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8.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哺乳动物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9.太阳辐射能()A.是产生“磁暴”现象的源动力B.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球的表面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主要能源D.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的动力太阳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太阳辐射()A.以光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B.总量的二十二分之一可到达地球C.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D.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1.太阳活动()A.发生在太阳内部B.太阳黑子变化周期约为11年C.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D.太阳风会明显影响有线通信12.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风到达地球会引发火山喷发B.耀斑爆发可能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C.耀斑产生的强电磁辐射会导致极地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D.太阳黑子减少会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13.2020年的双子座流星雨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双子座流星雨的母天体为小行星3200(3200Phaethon)。小行星3200直径约5.1千米,属近日小行星,比水星离太阳还近,是目前已知近日点最接近太阳的小行星之一。据此完成下题。双子座流星雨原本属于()第35页共130页,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下图为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15.该地可能位于()A.中国北方地区B.中国西南地区C.南极点D.太平洋中部16.中生代(距今2.52亿年到6600万年)演变历程正确的是()a.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c.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演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繁盛d.中生代末期发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A.a、b、cB.b、c、dC.a、c、dD.a、b、d17.下图为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第35页共130页,A.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B.2022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C.耀斑爆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D.2022年是耀斑活动最弱年当地球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呈一条直线时称“火星冲日”,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机。2020年7月美国抓住了该时期发射了“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并尝试在火星表面利用无人螺旋桨直升机探测火星,但科学家们并不确定它能否完成飞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选择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主要是考虑()A.太阳活动强度B.天气状况C.地球公转速度D.燃料消耗19.科学家不确定直升机能否完成飞行的理由可能是由于火星()A.太阳辐射强B.昼夜温差大C.大气密度小D.距离地球远北京时间2021年2月16日12时22分,四川宜宾市兴文县(28.13°N,(05.08°E)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第35页共130页,20.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Ⅱ圈层B.Ⅳ圈层C.莫霍界面以下D.古登堡界面以下2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由各类气体组成,干燥洁净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C.Ⅱ圈层使得地球上温度变化和缓D.Ⅳ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此次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土壤样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嫦娥五号选择在凌晨发射升空的气象原因是此时()A.气压低,火箭飞行阻力较小B.云层薄,利于信号传输C.地面温度低,便于箭体导热D.雷电少,可保障运行安全23.嫦娥五号顺利将月壤样本带回地面,将有助于()A.探索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地质演化历史B.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的科学研究C.最终认识地月系统的形成与演变D.研究月、日、地、气等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第35页共130页,24.图中M界面为()A.地表B.莫霍界面C.软流层D.古登堡界面25.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C.山地地壳厚度一定比盆地地区厚D.M界面在陆地下约17KM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列图甲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图乙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第35页共130页,(1)概括到达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2)据图甲指出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形区是________,乌鲁木齐比海口年太阳总辐射量________(填“多"或“少”)。(3)到达大气上界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纬度分布规律是否相同?请列举几个影响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27.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C____,D____。(2)土星的公转方向为____(顺、逆)时针。(3)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填文字)和____星(填文字)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第35页共130页,星(填文字)。(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____。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第35页共130页,(1)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2)“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3)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___(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____大冰期。(4)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30.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共____级,其中最高等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该天体能成为其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的原因是____。(2)按照距太阳由远到近的距离,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依次是____、____。(3)简要说明图中反映出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____。第35页共130页,参考答案1.A2.C3.C4.D5.C6.C7.C8.A9.C10.C11.B12.B13.B14.A15.D16.B17.D18.D19.C20.A21.D22.B23.B24.B25.A26.(1)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四川盆地多(3)不同。因素:昼长时间、地势,坡向、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大气厚度等。27.水星地球天王星逆火木木①-d,②-a,③-c,④-b28.(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2)③地。原因: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晒盐。29.(1)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日珥(2点,顺序可调换)(2)生物太阳辐射(或太阳能)(3)新生代第四纪(4)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30.(1)两太阳系太阳质量和体积大(2)金星水星(3)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稳定;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宜第47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1.地转偏向力()①对低纬度地区的风影响较大②是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③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④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最新研究表明,自2005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有逐渐缩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化呈周期性B.植被覆盖率提高C.矿物燃料使用减少D.氟利昂排放减少第47页共130页,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下图为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5.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云雾形成过程B.大气受热过程C.大气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第47页共130页,下图为本地一鱼塘,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鱼塘边仍然清风阵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晴天的中午有徐徐东风吹来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7.此时,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A.B.C.D.8.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第47页共130页,“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属于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四川某山区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10.穿堂风形成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方向分别是()A.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C.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D.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A.海洋上空B.公园绿地C.水田耕地D.建筑工地第47页共130页,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3.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4.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主要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宇宙空间15.深秋初冬季节,晴朗的夜间和早晨常常出现霜冻是因为()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第47页共130页,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严重火灾,火灾持续时间长,引起了科学界尤其是生态、气候等领域专家的强烈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地面削弱17.亚马孙热带雨林严重火灾产生的烟雾浓重,浓重烟雾的影响包括()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谚语中描述的鲤鱼斑状云块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星际空间第47页共130页,19.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臭氧的主要作用是()A.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B.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C.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20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6点前后B.11点前后C.18点前后D.24点前后21.与冬季相比,该气象站夏季谷风()A.出现早,风力大B.出现早,风力小C.出现晚,风力大D.出现晚,风力小22.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气流B.白天多下沉气流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23.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下图为天津市简图,完成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陆风势力显着增强的地点和时间是()第47页共130页,A.①地;晚上B.②地;白天C.③地;晚上D.④地;白天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15名成员利用热气球探测到的校园附近某区域100m高空气压(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在100m高空,风力较为强劲的探测点的气压值为()A.1014B.1010C.1007D.100325.图中A处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第47页共130页,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________的形式。(2)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3)在图中用“→”画出地面与高空之间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27.读“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形区是____,说明其原因。(2)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却比较低,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主要原因。(3)太阳辐射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除太阳能外,还有哪些来源于太阳辐射?第47页共130页,28.读“北半球某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A地多________天气。(2)不考虑地面摩檫力的情况下,图中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3)图中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绘制出高空的等压面。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4)假若上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5)图中甲处的风向是____。29.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第47页共130页,(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理由是____。(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0.读热力环流图,图中B、C两地受冷,A地受热,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地中,空气下沉的是____;空气上升的是____。(2)A地的近地面②和高空⑤中,气压值⑤____②(填>或<)(3)近地面风向②____③(画箭头)⑤____⑥(画箭头)(4)如果②③表示夏季亚洲东部的海洋和陆地,则③表示____(陆地或海洋)。第47页共130页,参考答案1.C2.D3.B4.A5.C6.C7.B8.D9.C10.C11.B12.D13.D14.A15.B16.C17.D18.A19.B20.B21.B22.A23.B24.A25.B26.(1)地面冷热不均 最简单(2)高 低 E(3)27.(1)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阴雨天和雾日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从而导致太阳能资源匮乏。(2)太阳辐射强的原因: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的原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少,获得地面的热量少,且云量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3)风能、水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等28.B。晴朗干燥甲甲地等压线最密集PA>PB>PB′>PB′PA′A。西北风29.(1)b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2)C(3)画图略,方向为顺时针。30.B地和C地A地<←→海洋第60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水循环使()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多B.大气中的水减少上C.陆地上的水体不断更新D.海洋中的水增加2.下列水体中更新周期最短的是()A.江河B.海洋C.湖泊D.高山冰川第60页共130页,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之后储水罐又发生多次泄漏,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对核污水处理的关注不断升级。核污水排海后的跨境转移受洋流的影响巨大。下图为福岛及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日本政府作出将核污水排海决定主要因为()A.存储核污水已达排海标准B.核污水直接排海费用低C.海水对核污水净化能力强D.日本的环境标准要求高4.若福岛核污水排海,考虑到洋流影响,开始一段时间内受其影响最大的海域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第60页共130页,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风力能B.太阳能C.地热能D.生物能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图反映了()A.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C.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8.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10年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1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两倍D.三倍9.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城郊降水增多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④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第60页共130页,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斯瓦尔巴群岛(如图)位于北极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群岛大部分被冰川覆盖,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1925年,多个国家共同签署《斯瓦尔巴德条约》,根据条约,缔约国可以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及其领海开展科考活动。正因为此,这一地区的极地科考活动异常活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0.科研人员在a水域测量的水温比同纬度水域高,主要影响的洋流是()A.西风漂流B.北太平洋暖流C.阿拉斯加暖流D.北大西洋暖流11.科研人员在b水域测量了盐度与有机质含量,与周边地区相比结果可能是()A.盐度低、有机质含量低B.盐度低、有机质含量高C.盐度高、有机质含量高D.盐度高、有机质含量低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第60页共130页,12.图示洋流可能位于()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C.北印度洋冬季环流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13.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②洋流势力强劲,则此时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4.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①洋流为()A.墨西哥湾暖流B.日本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加那利寒流下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16.下列有关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分析描述,不可信的是()A.纬度低温度高B.温度高密度小C.降水量大蒸发量小,盐度最低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高第60页共130页,17.造成南北纬60°附近海区盐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大小B.陆地淡水注入量C.海区封闭程度D.洋流分布图中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大气环流D.降水19.与纳米布沙漠分布特点最相似的区域是()A.北部非洲大西洋沿岸B.南美洲太平洋沿岸C.澳大利亚印度洋沿岸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略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第60页共130页,20.图中①洋流()A.属于补偿流B.在性质上属于暖流C.冬季强于夏季D.流向由东向西流动21.关于甲岛屿,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少雨B.处于板块消亡边界C.常绿阔叶林广布D.附近为世界著名渔场努沃克湖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北部有狭长低矮的长堤与海洋隔开;湖内水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淡水、下层为咸水。湖区冬季降雪充足,北部海域多风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努沃克湖底层咸水应主要来自()A.地下径流B.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D.海洋23.努沃克湖咸、淡两层湖水没有混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北部的陆地狭长B.冬季降雪充足C.北部海域多风暴D.湖区气候严寒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睹其壮观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60页共130页,24.有关钱塘潮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B.有时会造成灾害C.利用它一天可发四次电D.日、地、月呈直角时潮势最猛25.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波浪—密度差异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风浪—太阳辐射D.潮汐—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材料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写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A__B__C__D__.(2)图中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__,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人工降雨干预的水循环环节是__(填字母)。第60页共130页,(3)我国中东部夏季的东南季风类似于环节__(填字母)。(4)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________?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环节⑥的能量最主要是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③的名称是_______,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坏,⑤和⑧的数量变化情况是:⑤__________,⑧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2)图中________(填序号)环节短时期内增多易导致城市地表径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形成城市内涝;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是________环节(填序号);伴随着大气水平运动进行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名称)。(3)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的是____循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循环。(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8.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九寨沟降水量柱状、气温曲线统计图。第60页共130页,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29.图一是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图二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60页共130页,(1)读图二,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B环节名称是____。(2)目前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3)图一中洋流甲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其对沿岸____(气候类型)起到____的作用。(4)图一中的世界著名渔场是____渔场。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图一从欧洲去美洲的①②两条航线中,顺流的是____航线。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坎儿井是我国新疆地区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设施。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渗入地下的水通过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由于新疆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坎儿井平均每年消失约18条。因此,坎儿井水利工程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图示意坎儿井剖面。第60页共130页,(1)推测年内蓄水池水位的最高季节并解释原因。(2)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暗渠的主要作用。(3)指出加大保护坎儿井水利工程可采取的措施。第60页共130页,参考答案1.C2.A3.B4.D5.B6.B7.A8.D9.C10.D11.B12.B13.B14.B15.D16.C17.B18.B19.B20.C21.B22.D23.D24.D25.C26.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海陆间循环CB①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③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27.(1)太阳辐射能降水蒸发增大减少(2)④⑤水汽输送(3)海上内循环海陆间陆地内(4)C28.(1)①—植物蒸腾、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⑥—海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⑧—地表径流、⑨—下渗、⑩—地下径流。(2)1~4月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量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水分下渗(⑨)。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29.海陆间水汽输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暖流温带海洋性气候增温增湿纽芬兰寒暖流交汇②30.(1)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2)暗渠可减少水分蒸发;暗渠可保证地下径流水量稳定(水质优越);暗渠中的地下径流可自流。(3)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修缮;加大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完善相关保护性法规。第72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以下哪种作用力形成的A.风力侵蚀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图1为“钟乳石”景观图,图2是三大类岩石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过程的相互关系示意图,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完成下面小题。第72页共130页,2.图1“钟乳石”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沉积C.流水搬运D.流水溶蚀3.当地岩石的形成环境及过程,与图2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④C.Ⅲ-⑥D.Ⅰ-②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甲乙丙丁地貌对应的名称是()A.冲积平原、峡谷、风蚀蘑菇、沙丘B.峡谷、冲积平原、沙丘、风蚀蘑菇C.冲积平原、风蚀蘑菇、峡谷、沙丘第72页共130页,D.沙丘、峡谷、风蚀蘑菇、冲积平原5.图中所示四种地貌,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A.甲、丙B.乙、丁C.丙、丁D.甲、乙读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所示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甲B.乙C.丙D.丁7.丁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附近B.溶洞集中分布地区C.河流出山口附近D.干旱沙漠广布地区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第72页共130页,A.平原B.山地C.盆地D.丘陵9.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山坡B.②—山谷C.③—山峰D.④—山脊10.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地貌时,只观察坡度和坡向B.根据相对高度也可以划分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C.根据东西方位判断阳坡和阴坡,根据南北方向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D.观察地貌时,应关注地形分布和地表特征11.黄土高原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简称“亚心”,见下面左图),海拔1280米,是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下面右图示意“亚心”标志塔,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高14米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亚心”所在区域()A.高寒缺氧日照强B.土壤肥沃多黑土第72页共130页,C.气候干旱多大风D.平坦广阔多沼泽13.“亚心”标志塔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构造,花岗岩贴面,可以抵御当地自然环境的()A.风化、风蚀B.流水侵蚀C.冻融破坏D.冰川侵蚀读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16.与①~④地貌景观分布的排列能吻合的依次是()A.云贵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C.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D.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第72页共130页,17.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甲地为季风水田农业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地貌属于冲积扇18.关于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所在大洲最长河流B.航运价值很高C.流量季节变化明显D.流向相同特克斯峡谷位于新疆伊犁的特克斯河流域,主要由阔克苏峡谷和库尔代峡谷组成,是一种迥异于普通峡谷的“平地裂缝式”峡谷。下面甲图为特克斯峡谷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特克斯峡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地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第72页共130页,①冰雪融水②地下水③大气降水④湖泊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形成该地区“平地裂缝式”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地壳下沉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降雨强度为40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地面崎岖C.下渗率大D.降雨历时短22.降雨强度为140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层变薄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流量变大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72页共130页,23.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A.山脊B.山顶C.河谷D.鞍部24.此次地貌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有()A.河谷的坡度;河谷的蒸发量B.河谷的水深;河谷的蒸发量C.河流径流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河谷的坡度;河谷的相对高度25.无法看到甲村的观测点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第72页共130页,(2)甲图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3)丙为新月形沙丘,据图描述新月形沙丘的主要景观特点________。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是最具观赏性的冬奥项目之一。该项目要求赛道的坡度为15°-30°(Sin15°=0.2589),在长度3000米范围内实现800米以上落差。下图示意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延庆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雪道地区等高线分布。图中线路甲、乙、丙中最终确定乙作为冬奥会高山滑雪赛道的一条主雪道,长度约为3000米,请画图示意该雪道沿途高程的大致变化,并说明确定乙线路作为高山滑雪主雪道的理由。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第72页共130页,皮拉大沙丘(44°30'N,0°30'E)位于法国波尔多市西南部约60千米处,西临大西洋,其他三面被欧洲最大的沿海森林环绕。沙丘全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高、最大的沙丘,现每年向东推进约5米。皮拉大沙丘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尤其受到滑翔伞运动爱好者的青睐。下图为皮拉大沙丘位置示意图。(1)简述皮拉大沙丘的形成过程。(2)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测皮拉大沙丘东、西两测坡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简析皮拉大沙丘不断向东推进对法国的影响。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2)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两处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是。形成这两处地貌主要的自然要素是(选择填空)。A.气候B.河流C.土壤D.植被第72页共130页,(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第72页共130页,参考答案1.C2.D3.D4.A5.D6.A7.C8.B9.B10.D11.A12.C13.A14.D15.A16.B17.B18.C19.B20.A21.C22.A23.A24.D25.A26.冲积扇三角洲流水沉积(堆积)作用扇顶粗,边缘细形状如新月;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一侧)缓而凸出,背风坡(另一侧)陡而微凹;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由松散的、颗粒细小的物质组成。(任选3点)27.绘图如下绘图要求:纵坐标标注数值、要素(高程);最高海拔接近2200米,最低海拔1300米;沿途高程变化。原因:滑雪雪道落差约900米,大于800米,长度约3000米,符合该项目赛道的落差和长度的要求;滑雪雪道落差与长度的比值约为0.3(0003000),在0.2589-0.5之间,即坡度在15°-30°之间,符合赛道的坡度要求;主要位于山脊上,有利于高山滑雪各个项目比赛和观众观者(位于山地南坡,阳光较充足,利于观众观看)。28.(1)当地终年盛行西风;在西风吹拂作用下,邦克-德阿让沙洲上的沙粒被吹上海岸;受沿海森林的阻挡,风力减弱,沙粒降落、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沙丘。(2)差异:西坡坡度缓,东坡坡度陡。原因:沙丘西坡为西风的迎风坡,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坡度缓;东坡为西风的背风坡,加上森林的阻挡,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陡。第130页共130页,(3)扩大旅游景区的面积,增强旅游景点的可视效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埋没部分交通线路和房屋建筑等:飘扬的风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破坏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29.(1)地表径流(2)三角洲冲积扇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土居较厚地表水较丰富B(3)地表径流变化增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2019·湖北巴东一中高一月考)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1~2题。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2.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草皮屋,是北欧地区流传千年的建筑方式,留存于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家。下图为挪威南部某地草皮屋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第130页共130页,3.人们最初在屋顶上种植草皮的主要目的是()A.美化居住环境B.减轻屋顶压力C.加强御寒保暖D.削弱太阳辐射4.该草皮屋所处的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针叶林带D.常绿硬叶林带有“世界花王”美誉的大王花(见下图)是一种腐生寄生草本植物,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全年均可冒芽。大王花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花径最高纪录可达1.4m,重10多公斤,花期最多只有四天,一生就开一朵花。据此完成5~6题。5.大王花的生长地()A.冬冷夏热B.物种单—C.降水集中D.无明显四季6.大王花开花期间发出奇怪的臭味,有助于()A.吸引大型动物啃食B.吸引腐食动物为其传粉C.吸引蝴蝶蜜蜂为其传粉D.避免人类采摘下图为拍摄于2018年4月的我国南方某城市街道非机动车道两侧行道树景观对比照片。两侧的行道树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拍摄当日,一侧树木枝繁叶茂,另一侧则枯枝败叶,毫无生机(附:2018年2月该市月均温最高值低于多年平均值3℃,月均温最低值低于多年平均值1℃)。据此完成7~9题。第130页共130页,7.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季雨林8.造成图示行道树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非机动车道两侧()A.用地类型不同B.行政管辖不同C.树种耐寒程度不同D.交通污染程度不同9.每年入冬,图中行道树干下方均涂上白色涂料(成分主要为生石灰),其作用是()①整洁美观;②防治虫害;③促进生长;④预防冻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楠竹林5212402.08312灌木林7317567.79183310.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第130页共130页,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11.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2020·全国高考真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2~14题。12.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13.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4.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2020·山东高考真题)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5~17题。15.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第130页共130页,16.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17.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条件不同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D.耕种历史不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8~20题。18.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9.沙丘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20.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21.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第130页共130页,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1)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22~24题。22.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3.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A.光照条件改善B.养分短时骤减C.土壤酸性增强D.地表夏温降低24.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A.乔木B.灌木C.草本D.苔藓(2018·襄垣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月考)第130页共130页,“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25~26题。25.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6.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7~28题。27.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28.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第130页共130页,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2019·湖北巴东一中高一月考)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3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下图回答31~32题。3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第130页共130页,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3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2018·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33题。33.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泥炭是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大九湖湿地(下图)平均海拔1730米,泥炭资源丰富,历史上当地农民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采挖。据此完成34~35题。34.大九湖湿地泥炭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热,植被覆盖率高B.河湖较多,植物残体分解慢C.山地地形,植物种类丰富D.土壤肥沃,植物生长速度快35.历史上当地农民采挖泥炭主要用作()A.沼气原料B.牲畜饲料C.作物肥料D.建筑材料第130页共130页,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36~38题。36.图中()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37.黄泛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颗粒B.土层深度C.农业耕作D.泥沙沉积38.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A.合理使用化肥B.实施免耕技术C.推广秸秆还田D.改变耕作制度(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39~40题。39.第130页共130页,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40.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其研究对农业生产、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下图位渭北旱塬某区5月和10月果园1米土层内,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覆盖组合中土壤含水率变化图,读图完成41~43题。41.土壤保蓄水效果最好的是()A.旋耕覆草B.旋耕裸地C.免耕覆草D.翻耕覆草42.该果园的耕地深度可能是()A.40cmB.60cmC.80cmD.100cm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示意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据此完成43~44题。第130页共130页,43.4~7月间,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上生物量B.水分蒸发量C.大气降水量D.灌溉用水量44.近年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在春小麦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毛苕子的种植方式)的种植模式助力农民发展多种经营、脱贫增收,这种种植模式抑制土壤盐碱化最显著的时段是()A.4-7月B.7-10月C.10-12月D.12-4月二.综合题(40分)4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丹霞梧桐在“中国物种红色目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于落叶小乔木,树干挺拔,根系特别发达。通过对狮子岩-阳元山景区(图甲)的初步调查发现,受生存环境与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丹霞梧桐在丹霞山顶和山麓地带极少分布,反而在丹霞崖壁上成群散布较多(图乙)。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可以推测更大范围区域丹霞梧桐分布的可能地带。第130页共130页,(1)推测丹霞梧桐在图甲椭圆部位分布较多而周围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丹霞梧桐根系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第130页共130页,(3)为保护丹霞梧桐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46.(201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第130页共130页,(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分)第130页共130页,(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第130页共130页,参考答案1.D【解析】如图所示,此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山地中,随着海拔升高,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枫树秋天叶儿红”,枫叶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季会枯黄、发红,并落叶。冷杉喜温凉、寒冷,有较强的耐阴性,属于针叶林。樟树是大家所熟悉的树种,我们学校处处都有,大街上也比比皆是。同学们不妨在课后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学楼下方的樟树林依旧青翠,叶阔而茂。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树种。图④草在山地中一般为林带之上的山地草甸或高山草原。故在山地的垂直分异中,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草、冷杉、枫叶、樟树叶。2.D【解析】香樟树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典型树种。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地带性树种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环境高寒,高原面上主要是高山草原。3.C【解析】草皮屋是北欧传统建筑,流传千年。产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生存乃是第一要务。故本题选择加强御寒和保暖。草皮增加了屋顶的压力,此处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故不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美化居住环境,在过往千年中难以占主导地位,不会是千年前此地居民们的初衷。4.A【解析】挪威、冰岛和丹麦皆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些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其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5.D【解析】大王花全年均可冒芽,说明其生存地无明显四季。图中有多种植物,故该地物种复杂多样,一点都不单一。大王花主要产自马来西亚、印尼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中。6.B【解析】大王花开花时发出奇怪的臭味,大型动物一般都不会去啃食,因为太臭了。蝴蝶蜜蜂体积小,以采蜜为主。而大王花直径可达1.4m,重10多公斤,发出臭味主要是为了吸引腐食动物前来为其授粉。7.A【解析】当地为我国南方某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其自然植被/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C【解析】树种耐寒程度不同。能耐寒的,叶子就可以继续挂在枝丫上。不能耐寒的,叶子就枯萎凋落了。因此行道树景观出现差异。行道树用途一致,都是城市绿化用地。行政管辖与交通污染程度对林木景观差异影响不大。9.D【解析】生石灰颜色洁白,可令环境整洁美观。生石灰CaO可以消灭害虫。涂上生石灰涂料,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小昼夜温差,保护树木的皮层,预防冻害。白色涂料反射光线,不会促进树木萌发生长。10.D【解析】显而易见,灌木林毛管孔隙度最大,饱和持水量也是最大的,保蓄水量最大,所以产生径流的时间最长。11.A【解析】地表径流大会侵蚀、搬运并带走有机质。题目告知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故与其关联度最小的当属地表径流大。植物种类多反映养分多且活跃。枯枝落叶多可以增加有机质。年均温较高,则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利于增加有机质。第130页共130页,12.A【解析】新的林线以下70-80米为新生岳桦林,据题目材料可知。13.C【解析】由于岳桦林林线上升了70-80米,说明全球气候变暖,长白山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而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结实线不变,说明了生长季稳定。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14.D【解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岳桦结实线稳定不变,令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如若气候变暖+降水稳定,则林线会继续上升。林线附近海拔高,土壤封冻期长,加上降水较少,水土流失量很少。气候变暖,有机质加快分解并消耗,会令土壤肥力下降。15.B【解析】仔细读图,太行山针叶林总分布面积占比比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占比小,且分布的海拔也要窄一些。16.A【解析】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地区本来应该为阔叶林。但由于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水、土、热等条件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较低海拔区针叶林占比高。17.B【解析】两山区纬度不同,气候不同,水热组合不同,故农田分布上限也存在差异。18.A【解析】18.该区降水集中于5-9月,但夏季炎热,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并不多。在冬季,该区积累了20-30cm稳定的积雪,冬雪量大,且气温低。开春之后,气温回升,冬季积累的季节性积雪消融,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19.C【解析】读图,观察沙丘植被的分布,不难得出坡脚水分条件最好,坡顶主要是流沙,植被少,水分差。20.B【解析】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本区气候干旱,几乎无洪涝。沙漠区气候干旱,梭梭等植被不能增加降水。本区为盆地中央沙漠区,气候干旱,无农田分布。21.B【解析】甲树种因冬温低,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旧叶凋落,新叶萌发。乙树种秋季落叶最多,冬季无树叶,故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2.D【解析】图示区域为黑龙江北部,属寒温带,地带性植被为你亚寒带针叶林。23.A【解析】火灾后,森林郁闭度降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24.B【解析】灌木根深,不易被火灾危害。草本根系表浅,易为火灾所害。乔木被焚毁后,由于该区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快速生成。而灌木对生长养分需求量少,火灾之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25.A【解析】“”苏湖熟,天下足。”湖州地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6.C【解析】观赏银杏,是为进行时。秋风飒飒随风舞,漫天金黄遍地金。辽宁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故观察窗口较短。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则银杏叶凋落加快。第130页共130页,27.C【解析】同样的题,又来了。①②③④都是对的。28.B【解析】树木涂白,白色反光,白天升温不大。于是,昼夜温差减小,利于保护树皮。树木涂白对地面长波辐射影响不大,与环境气温也无太大关系。白色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减少了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29.A【解析】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素。在各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支持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30.D【解析】根据题意,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故森林最后,荒漠最薄。草原多分布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介于200-400mm之间,淋溶层厚度居中。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森林根系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性质将有机质还给地表。31.C【解析】地表枯枝落叶需要经过分解,方能形成有机质。该区为我国东部。看右图,可以发现,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是由于该地降水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受流水侵蚀,进入淋溶层。32.B【解析】由于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淋溶层有机质含量高,故可以通过深耕改土措施,改善土壤性状。33.B【解析】大兴安岭西侧草原纬度偏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34.B【解析】大九湖湿地泥炭丰富,是由于该区河湖众多,水体隔氧,植物残体分解慢,积累多。35.C【解析】泥炭为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富含有机质,可以作为肥料。36.B【解析】三类地区,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而垂直变速不同,可自行测量并计算。37.D【解析】由题目可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要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泥沙沉积、农业耕作和生物残体。泥沙沉积和农耕可以改变地表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水平。黄泛区人类影响小。38.C【解析】黄泛区和故道区有机碳含量少,故可以通过推广秸秆还田,增加有机碳的含量。39.C【解析】气候、水文、生物都比较活跃。地形和地质(影响母质)比较稳定。40.A【解析】生物是成土主导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草地土壤表层的有机质比林地要高。林地因降水多,淋溶作用强,腐殖质分解较快。41.C【解析】图中图例,由上到下,分别是:旋耕覆草、旋耕裸地、翻耕覆草、翻耕裸地、免耕覆草、免耕裸地。以左图5月为例,免耕覆草土壤含水率最高。42.B【解析】大约在60cm深处,大部分土壤含水率曲线发生了方向变化。在20-60cm,大致是减少。在60-100cm,大致是增多。故果园耕地深度可能是60cm.43.A第130页共130页,【解析】图例中,4月为菱形,7月为三角形,10月为圆点。不难发现,4-7月,土壤表层的盐分减小。有材料可知,生物量增加,盐分会下降。由此推知,4-7月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了水盐上升,表层土壤盐分减小。4-7月水分蒸发量增加,土壤表层盐分更易富集。该区7月降水多,而4月和10月降水都较少,而4月和10月盐分差异大,故不是大气降水量。灌溉用水量增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盐分富集于土表。44.B【解析】4-7月春小麦尚未成熟,小麦的遮阴作用较强。7-10月春小麦收割,小麦遮阴作用消失,土壤裸露,且此时气温较高,故选择7-10月。10月之后气温较低,蒸发并不明显。45.(1)地势陡峭,多丹霞崖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或答周围的景区山顶和山麓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多);丹霞崖壁土壤、水分条件差,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难以生存(或答周围的山顶和山麓地带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植物生长较多)。(2)固定树身,维持本身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适应崖壁干旱、贫瘠的环境。(3)进一步深入调查和验证,掌握丹霞梧桐的数量和分布;建立丹霞梧桐重点保护地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游客和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46.(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1分),(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1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1分);沼泽萎缩(1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1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2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第130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第130页共130页,1.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A.沙暴B.大风C.干旱D.强烈降温2020年新一轮寒潮于12月26日正式登场,28日寒潮势力会倾泻南下,北方各地气温急转直下。两天后,寒潮势力可能会全面覆盖南方。据此回答1~2题。3.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造成(   )A.西北地区常年干旱B.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C.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D.江淮地区的梅雨4.本次寒潮的发源地可能是(   )A.我国的东北地区B.日本海C.俄罗斯的西伯利亚D.我国青藏高原俗话说水火无情,洪水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下题。5.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因素导致垮坝D.严寒的天气6.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①建筑物占据河道②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③大规模退田还湖④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第130页共130页,读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回答下面小题。7.叠加甲图层与乙图层,最可能应用于预防()A.泥石流B.地震C.台风D.寒潮8.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定水污染突发应急预案,则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B.丙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丁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图中边坡上网格状建设的主要功能是()A.加速径流B.保持水土C.促进蒸发D.美化环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第130页共130页,1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伏旱、暴雪、沙尘暴D.伏旱、洪涝、冻害1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2020年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3.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14.下列是村民建议该地可进行的滑坡防范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   )A.保护坡地植被B.在坡体软弱面修建排水沟C.修建大型水库D.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15.遇到滑坡灾害,我们应该做的是(   )A.出现滑坡征兆时,立即跑回室内紧闭门窗B.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滑坡方向撒离C.在滑坡停止后,立即回家检查情况D.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16.下图是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第130页共130页,(1)从气候、地形、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原因。(8分)(2)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试为云南农业提出三条防旱抗旱措施。(6分)17.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_。(2分)第130页共130页,(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6分)(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但它在给我国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台风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6分)(5)为减少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3分)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18.读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6分)(2)图中显示地震带与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下列地区中形成泥石流的水流与其他三地不同的是()(3分)第130页共130页,A.云南B.广西C.新疆D.台湾(4)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加剧,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3分)(5)我国地质灾害严重,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3分)第130页共130页,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A;2.B解析:1.寒潮是指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明显降温的天气,图中甲表示偏北风。2.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现象,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所以两者共同的天气特征是大风。答案:3.B;4.C解析:3.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常年干旱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水汽难以到达,A错误;寒潮是冷空气快速南下,导致大幅度降温的一种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大风、霜冻、雨雪天气,江南地区出现雨雪冰冻,B正确;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与题目中“2020年新一轮寒潮于12月26日正式登场”不符,C错误;江淮地区的梅雨发生在每年的6、7月份,与题目中“2020年新一轮寒潮于12月26日正式登场”不符,D错误。故选B。4.由材料中“寒潮势力会倾泻南下,北方各地气温急转直下”可知,发生地应该我国北部的冷源地俄罗斯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C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D错误;我国的东北地区、日本海都位于我国东北部,A、B错误。故选C。答案:5.D;6.D解析:5.洪水可能是由暴雨、冰雪融化引发特大地表径流溢出河道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冰凌堵塞河道、人为导致垮坝而形成的。严寒的天气与洪水的关系不大。6.流域内破坏植被、上游山区陡坡开荒、建筑物占据河道会加剧洪灾;而大规模退田还湖会减轻洪灾。答案:7.A;8.D解析:7.甲图层为地形图层,乙图层为河流图层,两图叠加可研究地形与河流的关系,最可能应用于预防泥石流。8.水污染主要考虑水域和人口居住区,与公路和地形关系不大。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定水污染突发应急预案,需要叠加的图层有乙与丁。答案:9.C;10.B解析:9.挖方边坡、建设护栏、阻挡碎落台可以防止滑坡、崩塌;排水边沟可减轻泥石流和山洪灾害危害。10.挖方边坡上网格状工程建设可以减缓地表径流,拦截泥沙,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1.A;12.C解析:11.根据甲气象灾害形成的四个成因可知,体现了春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故为春旱。乙受冬季风影响,且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故为寒潮。丙的成因之一为接近沙源地,故为沙尘暴。第130页共130页,12.根据上题中的灾害种类,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华北平原。答案:13.C; 14.C; 15.D解析:13.传感器属于点状地理事物,其位置的沉降或偏移主要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来进行监测,C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面状地理事物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处理,材料重在体现传感器位置的沉降或偏移;数字地球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的技术,均不是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故选C。14.修建大型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不利于滑坡的防范,C选项不合理,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属于防范滑坡的有效措施。故选C。15.出现滑坡征兆时,应立即撤离滑坡地带,而不是跑回室内紧闭门窗,A错;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与滑坡方向垂直的高处撒离,B错;在滑坡停止后,有可能还会发生二次灾害,不能立即回家检查情况,C错;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可以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D正确,故选D。16.答案:(1)①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夏季受西南季风,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②西部山地,山高谷深,城镇、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干旱影响小;③东部高原,地势相对平缓,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干旱影响大;④东部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2)①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②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③节约用水,合理灌溉;④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解析:(1)从气候、地形和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原因分别是: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夏季受西南季风,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西部山地,山高谷深,城镇、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干旱影响较小;东部高原,地势相对平缓,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干旱影响大;东部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水旱灾害。(2)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为云南农业提出三条防旱抗旱措施如:①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②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③节约用水,合理灌溉;④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等。17.答案:(1)暴雨(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天气多)农事活动早(3)春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降温解暑。(5)ACD第130页共130页,解析:本题对我国各地区多发的商然灾害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的掌握情况。(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六大地区都有暴雨灾害。(2)我国华南地区由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因此,农事活动较早,而一旦北方冷空气较强,就会使得我国华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影响。(3)干旱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但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同,华北地区的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季。(4)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温少雨的天气,造成高温和干旱,而台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又可以降低温度,缓解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天气,因此,台风不仅给我国带来灾害,同时还可以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5)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等。18.答案:(1)流域内具备大量的易于搬运的松散物质;具备丰富的能够在短时间内汇集在一起的水流;具备比降较大的沟谷;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2)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地壳活跃,岩石易破碎。(3)C(4)植被破坏(5)火山喷发、滑坡、地面沉降。解析:(1)陡峭的沟谷、大量松散的碎屑物、充足的水源、植被覆盖率低都是泥石流形成的条件。(2)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一般地壳也很活跃,岩石易破碎。(3)新疆的泥石流多发生在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大量水流,引发泥石流;其他三地都是大气降水形成的水流引发泥石流。(4)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越发严重,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加剧。(5)我国地质灾害多发,除了地震和泥石流外,还有火山喷发、滑坡、地面沉降等。第130页共130页,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期中检测试卷范围: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1-3小题1、“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第130页共130页,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019年1月1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据此回答4~5题。4、火星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比地球质量小B.比地球密度小C.距离太阳远D.比地球体积小5、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主要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密度小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太阳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是色球层B.太阳黑子多发生在①层C.②层是光球层D.太阳耀斑多发生在③层第130页共130页,7、太阳活动增强时,用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B.太阳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地球大气层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地面下图是不同纬度和地点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图。读图完成8-9题。8、根据图示,可知()A.太阳黑子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大约15年B.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D.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9、太阳活动()A.黑子和耀斑是主要标志B.主要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C.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D.与旱涝灾害没有关系2020年6月1日,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克柳切夫火山喷发,烟柱高达5500米。火山灰尘蔓延到火山以东180千米的地方。据此完成10-12题。第130页共130页,10、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岩石圈B.地核C.地壳D.软流层11、火山灰向东蔓延的力量来自(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1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太平洋读图完成13-16题。1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B.鸟类C.鱼类D.两栖类1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1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16、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第130页共130页,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完成17-18题。17、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上层B.平流层中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18、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19-20题。19、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0、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A.①B.②C.③D.④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第130页共130页,。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2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D.空气受热下沉22、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A.B.C.D.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23-24题。2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2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安庆B.重庆C.哈尔滨D.拉萨第130页共130页,二、综合题(4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2020年4月11日,HiRISE科学团队发布了一张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拍摄的非常有趣的火星照片,照片中火星西南部浅色物质展现出形似传说中中国龙的动物形态。据研究,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材料二: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金星地球火星轨道半径(天文单位)0.7201.0001.524公转周期0.62年1年1.88年自转周期243天23时56分1.03天相对质量(地球=1)0.821.000.11相对体积(地球=1)0.861.000.15平均温度(固体表面)480℃32℃-23℃大气主要成分CO2、N2N2、O2CO2、N2(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________星;(1分)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1分)(2)从结构特征看,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1分)(3)根据数据推测,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颗天体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1分),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根据上表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4分)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第130页共130页,金星质量、体积与地球接近大气共性:缺乏②温度高火星①________周期与地球接近;平均温度与地球差别不大③______小,④______小,大气稀薄(5)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情有独钟,为什么?(4分)2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图中E、F代表的地球圈层分别是____、____。 (2分)(2)图中P界面是____;Q界面是____。 (2分)(3)图中A圈层厚度大陆比大洋____(厚或薄),当地震来临时,大洋上的船员感觉到船____。 (2分)(4)图示F圈层物质呈____状,G圈层物质呈____态。 (2分)(5)说出地震波由上至下通过P界面和Q界面时的主要特征。 (4分)第130页共130页,28、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13分)回答下列问题。(1)A为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升高或降低)。(3分)(2)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4分)(3)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4分)(4)若图P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2分)29、读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___。(2分)第130页共130页,(2)水循环环节②名称为________;南水北调是对________环节的利用改造。(2分)(3)能够使③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3分)(4)简述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对环节③④⑤的影响。(3分)(5)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试列举图中城市建设中为了吸水、蓄水、渗水可以采取的措施。(3分)高一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ACCBBDADADC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BCABAC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计50分)26、(13分)第130页共130页,(1)行 太阳系(2分)(2)类地(1分)(3)金星 金星是三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2分)(4)①自转  ②生命呼吸所需的O2③质量④体积(4分)(5)火星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表面温度较为适宜;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等。(任答对2点得4分,答案合理即可)(4分)27.(12分)(1)下层地幔  外核(2分)(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分)(3)厚  上下颠簸(2分)(4)熔融  固(2分)(5)通过P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逐渐加快,通过Q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分)28、(13分)(1)对流层地面降低(3分)(2)乙甲(4分)(3)海洋城市(4分)(4)西北风(2分)29(12分)(1)海陆间循环(1分)(2)水汽输送 ④(2分)(3)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3分)(4)大规模退耕还林,使③(下渗)增加,⑤(地下径流)增加;④(地表径流)减少,季节变化减小。(3分)第130页共130页,(5)道路多采用透水材料;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答案合理即可)(3分)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期末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中)第130页共130页,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是指()A.地球上有生命          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上有液态水         D.地表有固体硬壳2、假若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冬半年的天数长于夏半年的天数B.南半球冬半年的天数长于夏半年的天数C.广东的四季更加分明D.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短一样3、下列城市中,其所在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A.哈尔滨B.北京C.重庆D.广州4、在晨昏线上()A.时刻为0点B.时刻必然是6点或18点C.太阳高度角等于0°D.看不到太阳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在一种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6、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时间日地距离角速度线速度1月初(近日点)1.471亿km61′/d30.3km/s7月初(远日点)1.521亿km57′/d29.3km/s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的第130页共130页,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的相等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的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的相比时多时少图示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7-9题。7、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6时8、有关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正确的是()A.C>B>AB.A>B>CC.B>A>CD.B>C>A9、有关A、B、C三点昼长状况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B.C>B>AC.B>A>CD.B>C>A10.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活动造成的B.月球的引力C.海水的热胀冷缩D.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且阳光如①②③箭头所示从正南方照射时,北京时间是14点。据此完成11-12题。第130页共130页,11、该地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2、该地的经度是()A.70°EB.30°WC.90°ED.150°E13、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动周期为10年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就很少出现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14、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作用不明显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长江南岸侵蚀严重C.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对西侧铁轨的磨损较大D.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西偏15、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图中表示正确的是()16.下图中各点的大气运动和气压状况,叙述正确的是()第130页共130页,A.A点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向下B.B点气压大于D点的气压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D.A、B、C、D四个点中C的气压最高17、关于莆田(25.4ºN)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A.北半球夏至日,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都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5月1日至7月1日这段时间,白昼先渐短又渐长C.国庆节至元旦节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先渐大后渐小D.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18—20题。18、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横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纵波和横波传过C时,波速突然下降C.纵波和横波在B中波速明显减小D.B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第130页共130页,19、B层上下两层名称分别为()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核20、从地壳到地心()A.压力越来越大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D.波速越来越快21、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班机,飞行时间约三个半小时,返航约三个小时,原因是()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C.两地时差的关系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22、季风环流的正确叙述是()A.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B.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最主要原因C.风向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东南部23、你认为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的部门是()①通信部门②航天部门③气象部门④钢铁部门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4.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25、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B.二氧化碳C.氧D.臭氧第130页共130页,26、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状况,下面地区气温排列正确的是()A.a>b>c>dB.a>b>d>cC.b>a>c>dD.b>a>d>c27、恒星日与太阳日相比()A.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太阳日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C.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分56秒D.恒星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是24小时28、通常,大气对流层的厚度取决于当地空气对流运动所能达到的高度,那么下列地区,对流层厚度最薄的是()A.10°NB.20°SC.60°ND.80°S29、下列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对应正确的是()A.拂晓和日落后的傍晚天仍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深秋到次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容易形成雾——大气的逆辐射弱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读右图,回答30~31题。30、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乙>甲>丁>丙D.丙>乙>甲>丁31、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30页共130页,①甲为副热带高压带②甲为赤道低压带③乙为副热带高压带④乙为赤道低压带⑤甲→乙代表西风带⑥甲→乙代表信风带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A.②③⑥B.①④⑥C.②⑤⑦D.①⑥⑦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32~33题。3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3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大气逆辐射较强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益差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34、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数值a<b<c 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该风形成于高空35、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都和风向垂直②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③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④在上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最后与等压线之间成一个夹角第130页共130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36、下图是“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37、王教授日记片段:“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38、当气压分布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是大西洋,此时受低压控制B.1月份时,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呈图中所示C.此时A处吹东北风,C处吹西北风D.图中海陆之间的气压差异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造成的39、关于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正确的叙述是()A.凡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C.凡气流上升的气压带均不利于降水的出现第130页共130页,D.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比较湿润40、“嫦娥一号”绕月卫星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发射成功。此时,驻守加拿大首都渥太华(45°N,75°W)的我国大使馆工作人员要看现场直播的话,他们应该在何时准时打开电视机()A、24日7时05分B、25日7时05分C、24日5时05分D、23日5时05分第二卷 综合题(共40分)41、完成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的示意图。(6分)在图中绘出:A.赤道B.晨昏线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E.北极圈F.南极圈,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标上字母表示。42、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第130页共130页,(1)该日为___月____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此日,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2分)43、读图当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时,回答下列问题。(8分)(1)若此刻A点正值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纬度),______(经度)。(2分)(2)分析图中B.C.D.E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按大小顺序用“>”排列:________。(2分)(3)分析图中A.B.C.D四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按白昼时间长短用“>”排列:________。(2分)(4)将图中B.C.D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2分)44.读下图回答:(8分)(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第130页共130页,。(3分)(2)A点比B点降水量,原因是。(3分)(3)极锋是哪种风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和(2分)45、读某半球风带、气压带图回答(8分)(1)该图表示半球图。判断理由为。(2分)(2)图中三个风带,从低纬到高纬分别是、、。(3分)(3)绘制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3分)46、在下面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问题(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设计简易测量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方案(使用工具、过程步骤、结论等,必要时可画图说明)。第130页共130页,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亚里斯多德也从月食时月面上的影子证明了这一点,但在人们的感觉中,地面不象是球面,而象是平面。亚里斯多德认为,这是因为地球太大了,那么,地球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馆长爱拉托色尼常有机会来往于亚历山大和其南方的城市塞恩(今阿斯旺城附近)之间,他发现,两地的太阳高度不一样,特别是夏至这一天,塞恩城中午太阳正好在头顶上,地上竟没有影子,阳光可笔直照到水井的底部,但在亚历山大,夏至日中午的太阳在头顶之南,他巧妙地测出了太阳的“天顶距”,并根据塞恩和亚历山大两地的距离计算出了地球的半径,终于第一次让人们知道了地球究竟有多大,其数值与今天利用现代手段测出的数值相差无几。(摘自《宇宙索奇》)问题(2):请你按爱拉托色尼的思路,计算地球半径。第130页共130页,第130页共130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0分)12345678910ADACACBCBD11121314151617181920BCBCBDADDA21222324252627282930BAABBCADBA31323334353637383940BACBDACBBC二、综合题(40分)41、略42、(1)12月22日南回归线上达到最大值(90度)并向南北两侧递减。(2)90度0度43、(1)北纬23度26分东经120度(2)C>B>D>E>A(3)D>C>B>E>A(4)B>C>D(90-两地纬度差=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可得太阳直射点和南极圈纬度差90度,判断太阳直射点为北回归线)44、(1)冬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以南。(2)大(或多)A处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B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燥。(3)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45、(1)南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第130页共130页,(2)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3)图略46、(1)使用工具:标竿、卷尺、细绳、钟表等。测量步骤:①使用标竿、卷尺、细绳、钟表等工具确定标竿影子最短时的北京时间,此即当地正午时刻。②测量当地正午时刻的竿影长为A。③测定竿长为B。④如下图所示,可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得出当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tgH=B/A,H=arctgB/A(2)因为c=2πr所以800KM=2πr×7.2/360r=6369KM第130页共13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