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上数学第7单元加与减(二)3有几瓶牛奶教案
doc
2021-10-08 18:06:39
5页
有几瓶牛奶(9加几)。(教材第79~80页)1.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在说、摆、放的活动中,理解进位的道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课件,小棒20根,水果图片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1= 10+2= 10+3= 10+4= 10+5=10+6=10+7=10+8=10+9=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习10加几的知识,为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作铺垫。1.创设情境。(1)师:今天智慧老爷爷家可热闹了,什么事儿呢?原来今天是智慧老爷爷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来为智慧老爷爷庆祝生日。瞧,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来了,
他们给智慧老爷爷送来了牛奶。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列出算式9+5。设计意图: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只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师:该怎样计算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小组内同学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①1、2、3、…、12、13、14依次数。②从9数到14。③9和5合起来是14。④14可以分成9和5。⑤先捡一瓶放进箱子里,再想10+4=14。(3)得出最佳方法。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5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瓶,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瓶,再来想10加几,这样比较简单。(演示“凑十”的过程)为什么要拿1瓶放进纸箱里呢?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5分解成1和4,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4=14。板书: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2.探究算法。
(1)笑笑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和4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4)(2)师:怎样计算9+4呢?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指导学生操作。学生汇报“9+4”的计算方法。3.试一试:7+9=设计意图: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环境、智力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就可能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要允许差异的存在。看黑板,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10加几连起来)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9 加 几A类1.算一算,把得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9+8= 9+1= 9+3= 9+5= 9+7= 9+6= 9+4= 9+2=(考查知识点:理解“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
2.圈一圈,算一算。9+6=(考查知识点: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能力要求:能正确理解“凑十法”。)B类完成下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考查知识点: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能准确迅速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17 16 15 14 13 12 11 102.9+6=15B类:教材习题教材第80页“练一练”:1.(圈一圈略)11 18 132.9+8=17或8+9=17 4+9=13或9+4=133.9+2=11 9+7=16 9+6=15 9+8=172+9=11 7+9=16 6+9=15 8+9=17
我发现了第一节台阶左右两边的式子中加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得数不变。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台阶也是左右两边的式子中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4.15 175.9 3 12 9+3=12或3+9=127 9 16 7+9=16或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