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3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ptx
2022-07-16 15:02:16
65页
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n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所起的作用。2.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举例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4.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形成的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通过相关的统计图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地理实践力:通过视频资料和图表资料,了解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理解这两种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n本节要点1.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储存库;大气为海水运动提供动能。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着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其中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异常的现象,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厄尔尼诺现象表现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减小;东部多雨,甚至引发洪涝灾害,西部干燥少雨,会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拉尼娜现象的表现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n合作探究•释疑难素养培优•提技能课堂小结•梳脉络自主梳理•探新知随堂达标•测达标\n自主梳理•探新知\n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水分交换:海洋是大气中__________的最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__________的形式返回海洋。2.热量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__________,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________向海洋传递__________,驱使表层海水运动。3.途径:通过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水汽降水潜热长波辐射能量风动能大气环流大洋环流\n4.意义: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__________。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平衡\n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____,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升高\n(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__________。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__________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__________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__________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__________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__________或森林大火。减小下沉上升洪涝上升旱灾\n2.拉尼娜现象(1)定义: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__________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降低\n合作探究•释疑难\n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知识点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问题探究\n据以上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图示区域海—气相互作用有何特点?(2)该海区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但海水的温度并没有越来越高,原因是什么?提示:(1)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海洋水温高,蒸发量大,因此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由于气温高,气流上升强烈,水汽容易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2)一方面,海水蒸发量大,通过潜热输送、长波辐射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另一方面,通过大洋环流,将多余的热量输送到较高纬度地区。\n1.全球的热量平衡(1)全球的热量平衡海—气之间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不断进行着不同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输送,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如右图所示:归纳拓展\n(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n2.海一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通过蒸发作用,海洋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n\n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示意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典例剖析例题1\n(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B.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B.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BA\n[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起大气环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洋环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风向和洋流流向均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故选B。第(2)题,总热量输送的数值应最大,对应②曲线。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盛行由低纬吹向高纬的西南风,西南风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输往高纬度地区,这里大气环流向北输送的热量最多,所以③为大气输送。故选A。\n1.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赤潮的形成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对点训练B\n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厄瓜多尔南部经秘鲁到智利北部通常为干旱气候,1997—1998年却出现了暴雨、暴雪,暴雨引起了近10年来最大的洪灾。而原来应多雨的太平洋西部热带地区却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印度尼西亚出现了50年罕见的旱情,引起了严重的森林火灾。此外,秘鲁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死鱼现象,秘鲁渔场的产量大幅下降。知识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问题探究\n据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上述事件与哪种现象有关?(2)该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提示:(1)厄尔尼诺现象。(2)每隔几年,东南信风会突然减弱,甚至会转为西风。赤道逆流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南美洲西岸的寒流被暖流取代,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n1.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的比较归纳拓展\n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成因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太平洋东南信风异常增强,把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表层海水产生强大的离岸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辐散;下层冷海水上泛增多,同时秘鲁寒流也北上补充,导致海面温度大幅降低\n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影响气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多雨变为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海水温度低于气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赤道东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降雨偏少,气候偏干旱;西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降水异常增多,常形成洪涝灾害\n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影响生物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等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度减产,大批鸟类也因饥饿而死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鱼类丰富\n2.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①厄尔尼诺年,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会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少雨的异常现象。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的时间偏晚。③容易出现暖冬。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数量偏少。\n(2)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①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比常年偏多。\n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典例剖析例题2\n(1)从图可以看出()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C\n(2)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C\n[解析]第(1)题,正常年份大量暖海水向西流。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低,西部海区气温较高,A错误;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高,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D错误。故选C。第(2)题,在厄尔尼诺年,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南美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加,出现“绿洲”,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海洋热量存储的释放,由于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已经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D错误。故选C。\n2.人们发现有些年份的12月25日前后,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温暖的海水“杀死”了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1)~(2)题。对点训练\n(1)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①使其所在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②向秘鲁附近海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③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变化,降水异常增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B\n(2)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C.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B\n[解析]第(1)题,厄尔尼诺使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向其附近海域大气输送了大量热量,使气温升高,并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但全球降水总量变化不大。第(2)题,大气降水丰富的地区,海水被稀释,海水盐度变低;而蒸发旺盛的地区,海水的盐度则会升高。\n素养培优•提技能\n厄尔尼诺现象对南太平洋东西岸的影响1.南太平洋沿岸多干旱、洪涝的原因厄尔尼诺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夏季赤道西风中的西北季风强度大、控制时间长。东南信风、南赤道暖流受到西北季风的阻挡作用,势力减弱。而西北季风对赤道逆流起到加强作用,并且使它向南流动。相反,冬季赤道西风中的西南季风较常年弱,对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没有影响。所以厄尔尼诺年,南太平洋海—气作用、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明显。例如,南太平洋西海岸的澳大利亚发生干旱,东海岸的厄瓜多尔、秘鲁发生洪涝。策略指导\n2.厄尔尼诺年澳大利亚东北部干旱少雨的原因\n厄尔尼诺年,赤道西风(西北季风)较正常年份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受离岸风控制时间长,而且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难以形成降水;气压带、风带位置整体偏南,东南信风位置偏南,加上赤道西风(西北季风)顶托,东南信风对东部地区影响减小,带来的水汽少。受赤道西风(西北季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减弱,位置偏东,对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增湿、增温作用减弱;沿岸海水受赤道西风(西北季风)的离岸风影响,底层海水上泛,水温下降,加剧了气候干燥。\n3.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多洪涝的原因\n厄尔尼诺年,秘鲁寒流西偏,赤道暖水南下对该地区增温增湿,赤道低压中心位置偏东,该地区受低压上升气流控制时间长、强度大,来自太平洋的赤道西风(西北季风)较正常年份强,降水多,引发洪水。\n(2021·河北石家庄高二月考)图1中的沙漠是被称为“世界干极”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这里的沙漠每隔一段时间会开满鲜花,这一现象往往和厄尔尼诺现象相伴产生。图2为澳大利亚沙漠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考题展示\n(1)阿塔卡马沙漠比澳大利亚沙漠降水更少,下列与其相关的是()①阿塔卡马沙漠距赤道较远,上升气流较弱②阿塔卡马沙漠受地形的影响更明显③澳大利亚沙漠受东南信风控制的时间更短④澳大利亚沙漠受寒流的影响更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n(2)厄尔尼诺现象和“沙漠开花”往往同时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A.该地气候变暖B.该地山区冰雪融水增多C.该地降水增多D.该地昼夜温差增大C\n[解析]第(1)题,阿塔卡马沙漠比澳大利亚沙漠降水更少是因为阿塔卡马沙漠受沿岸寒流影响,上升气流较弱,①错。阿塔卡马沙漠南北狭长,受地形的影响更明显,②对。澳大利亚沙漠受地形影响小,受东南信风控制的时间较长,③错。澳大利亚沙漠沿岸寒流势力较弱,受寒流的影响更小,④对。D对。第(2)题,厄尔尼诺现象和“沙漠开花”往往同时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使该地沿海地区异常增温,上升气流增强,导致该地降水增多,植物生长水源增多,C对。\n课堂小结•梳脉络\n\n随堂达标•测达标\n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1~3题。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W/m2)\n1.图中海域向A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B.西风漂流、西北风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解析]A地为大不列颠岛,位于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输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C\n2.造成图中B地数值高的原因是()A.纬度低、水温高B.晴天多、光照强C.风力大、蒸发旺盛D.暖流影响的水温高[解析]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热量也越多,B区域有暖流,水温高,因而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D\n3.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中不包括()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解析]图示区域为北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而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系统。C\n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读图,完成4~5题。\n4.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A.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C.秘鲁沿岸降水减少D.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B\n[解析]图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则大气上升运动减弱,下沉运动增强,从而使印尼东部岛屿、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升高,A错、B对;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则大气上升运动增强,使厄瓜多尔西部中沿海地区、秘鲁沿岸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C、D错。故选B。\n5.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A.赤道逆流增强B.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C.南赤道暖流增强D.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解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岸有南移暖流出现,则说明赤道逆流增强,东南信风减弱而南赤道暖流减弱,则A正确、C错误。图示秘鲁沿岸为南移的暖流,使寒流出现在偏西位置,则B错误;图示热带西部表层海水水温距平值有的为负值,说明海水并不是普遍升温,则D错误。A\n2016年9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拉尼娜趋势分析预测会,下图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n6.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B.美洲西海岸洪涝加剧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解析]本题考查拉尼娜的影响。拉尼娜年东部更冷,西部更热,环流加强,A项错误;美洲西海岸即东太平洋更冷,气流下沉更强,干旱加剧,B项错误;西太平洋更暖,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加,C项正确;拉尼娜年东南信风加强,上升流加强,D项错误。C\n7.拉尼娜现象出现时热带东太平洋地区()A.表层水温偏高B.上升气流活跃C.东南信风增强D.秘鲁渔场减产[解析]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使西部海平面增高,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上升气流活跃,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秘鲁渔场增产,气流下沉。东西部温差加大,东南信风增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C\n二、综合题8.读拉尼娜现象与天气异常图(北半球冬季),完成下列问题。\n(1)联系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推测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原因。(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地区降水偏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偏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3)收集资料,为组织一场“拉尼娜现象的利与弊”的辩论写一份辩论提纲。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太平洋、亚马孙平原及附近海域秘鲁西北部及其附近海域、太平洋中部\n[答案](1)东南信风过于强盛,向西运动的海水增加;秘鲁寒流过于强盛,冷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2)赤道附近的大洋西岸降水偏多,赤道附近的大洋东岸和太平洋中部气温偏低。(3)略。\n[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拉尼娜现象是一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并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现象;降水偏多的地区也就是偏湿的地区,气温偏冷则要受洋流、天气等要素的影响;分析拉尼娜现象的利与弊一般从工业、农业、生活、物种或群落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