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doc 2021-10-25 15:12:06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2.品读上阕,领略画面的意境,并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3.学习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教学重点品读上阕,领略画面的意境,并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学习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沁园春雪》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写于1936年的一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豪迈之作。在词中,毛泽东咏雪言志,通过描写壮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领略词人笔下的北国风光。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2、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3、文本介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基本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风格特点;结构缜密,清新绮丽。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豪放派风格特点:题材广阔,气势恢宏。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4.积累字词 (1)注音沁园春()莽莽()妖娆()稍逊()风骚()滔滔()折腰()今朝()分外()【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本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汉朝时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风流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一)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上阕:描绘北国雪景,展现山河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下阕:评古论今,抒发诗人抱负。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2、简述上阙前三句所写景物的特点。【交流点拨】总写北国雪景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飘舞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3、第二层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有什么效果?【交流点拨】“望”字统领下文,引起对雪的描述。有登高远眺之意,有很大的想象成分,显示了诗人豪迈的意兴。5、下阙的前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承接上文,上片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出下文,“引”作为领字,引出下阙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二)深层探究1、如何理解“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交流点拨】上阕末尾三句是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作者借助想象,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写出了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也象征祖国前途的光明灿烂。2、第二层中作者用“惜”对五位帝王作了总体评价,你认为这个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交流点拨】“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他们短于文治(略输、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人,而是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交流点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借景抒情。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纵论历代英雄,抒发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历史观和英雄观。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体会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感受《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共同之处。《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年轻时所写,表现了他青年时的伟大理想,抒发了他对反动统治者的蔑视和满腔战斗气魄。词如其人,无论是《沁园春·雪》,还是《沁园春·长沙》,都展现出了毛泽东作为革命者的满怀豪情壮志和英雄主义气概,彰显了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情怀。沁园春·雪歌颂新时代英雄热爱祖国山河毛泽东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教学过程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