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第5课《我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5课《我看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doc 2021-10-25 15:12:09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一单元第五课《我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二、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三、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四、知识链接——九叶诗派“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五、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忧戚(qī)飘逸(yì)摇曳(yè)枉然(wǎng)丰润(rùn)2.解释下面的词语。丰润:本文指丰茂滋润。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枉然:白白地。飘逸:漂浮、飘散。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摇曳:摇荡,晃动。六、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自由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七、文章梳理第一部分(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第二部分(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第三部分(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第四部分(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八、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1.第一节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明确: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2.品读第二节,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联想到“凝望它的大地”。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3.三、四两节中的“你”指什么?明确: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4.品读第四节,为什么远古的哲人发出咏赞的叹息?明确:因为远古的哲人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5.品读第五节,诗人在这里因为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明确:诗人因为自然的激发而生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之情,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九、合作探究诗歌前两节用四个“我看”领起,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从内容上看,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春日夕阳图。在这幅图画中,有被春风吹拂者的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也让人仿佛看到遥远的湖水荡起了“绿潮”;有在天空中展翅并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的飞鸟,也有夕阳染红的流云和流云映照着的大地。春风、青草、春水、飞鸟、天空、大地,春天夕阳中的种种意象,构成了一幅纯美的春日夕阳图。从形式上看,“我看”反复使用,照应诗题丰富了春日夕阳图的内容,又形成不断反复的韵律,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十、本文主旨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原野夕阳落照的美丽图画,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十一、文本特色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这首诗中的意象主要有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晴空、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沉醉了的大地。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课后作业:课下阅读穆旦其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及艺术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