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课题15《无言之美》--教案
docx
2021-10-26 09:00:36
8页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2、理解“无言”及“无言之美”的含义。3、阅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4、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素养。5、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无言”及“无言之美”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审美素养。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请学生说说读完这两句诗的感受。2、请学生翻译这两句诗,然后让一位学生说说听完翻译与原诗的不同感受。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的朱光潜先生的一篇美学作品《无言之美》也许会给你答案。
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文中有难度的文言语句及诗句,主要检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和诗句意思的理解。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话了,那我等学生凭借什么来继续得到教诲呢?孔子回答说:“你可曾听见天说过什么话吗?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又说过什么话呢?”陶渊明的作品《时运》中“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意思是风儿自南吹来,呵护着那新长出的禾苗。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意思是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三、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西方美学史的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其他重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深入浅出,内容详尽,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四、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改。五四运动爆发后,朱光潜从《新青年》杂志上看到提倡白话文的主张,深受震撼,毅然放弃文言文,用白话文发表了不少文章,表达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等的看法。《无言之美》是朱光潜1924年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用白话文发表的美学处女作。
五、识记字音词义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意蕴(yùn)附丽(fù)姑且(qiě)笼统(lǒng)蛾眉(é)寂寥(liáo)谚语(yàn)心旷神怡(yí)栩栩如生(xǔ)目不忍睹(dǔ)信手拈来(niān)铢两悉称(zhūchèn)2、解释下面的词语。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附丽:附着,依附。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颦:皱眉。爽:有差别,不同。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样,形容生动、逼真。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美术:文中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六、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快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2、为全文划分层次。(小组讨论,分组展示)明确: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1部分(1—2):阐述要论述的问题:言不能完全达意。第2部分(3—6):提出问题——文学能不能、要不要言尽其意、尽善尽美。第3部分(7—12):分析问题——以图画、文学作品、音乐、雕刻为例,具体论证美术作品的无言之美。第4部分(13):得出结论——归纳以上实例,得出鲜明论断。七、重点解读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何好处?明确:作者开篇巧妙引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并提出“从美术观点去研究”这一全新视角。巧妙指明议论方向,既使观点有出处,有新意,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明确: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言不尽意)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4、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这一观点吗?
明确:示例一:我同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艺术模仿自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它要“和自然逼真”,所以“不能说谎”,它要按照自然本来的样子未表现,不违背自然,要将对自然万物所生发的感情、感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示例二:我不同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在反映现实世界时必然会包含创作者的情感,是被创作者选择后艺术化了的真实,美术作品无法将创作者想说的一切全部表现出来,也必须给不同的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所以我不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的观点。5、第6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提出问题——文学是否应当追求所言(所写)与所想完全一致?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之美”的?明确:图画、文学作品、音乐、雕刻7、作者是如何论证“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这一观点?明确:对比论证。说明了尽管相片在反映实物上更逼真、完整,而图画只是选择性的、理想化的表现,但图画加上了美术家的人格和情感,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通过类比,说明了“言不必尽意”带来的“无言之美”。8、图画决不能和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图画并不像相片那样包罗尽致,而是经过美术家先选择,最后加入美术家的人格表现出来的,所以图画决不能和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9、作者从文学作品方面如何论证“无言之美”的?明确:举例论证。作者或详细或简略地连续使用了8个例子,论证了“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论据:《论语》、陶渊明的《时运》、《读<山海经>》、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怨情》、陶渊明《归园田居》、杜甫《后出塞》
10、作者从音乐方面如何论证“无言之美”的?明确:举例论证。无声胜有声,不必追求“尽量表现”。论据:白居易《琵琶行》、济慈《希腊花瓶歌》11、作者从雕塑方面如何论证“无言之美”的?明确:举例论证。含蓄不露论据: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拉奥孔》12、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明确:在作者看来,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美术作品来说,文字语言有其局限性,都只能尽量表现情绪意旨,不能完全传达。退一步讲,即使文字语言没有这样的局限性,“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却也并非文学的追求。很多时候,将心中所想说的话“都吐肚子说出来”,毫无余蕴,并非一件好事。相反,用尽量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意绪,含蓄而不直露,留下空白,让读者发挥想象,去体悟、品味,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13、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明确:(1)摄影家的创作“和自然逼真”,美术家的创作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表现在:①在同一视域以内,摄影家所摄相片包罗尽致;美术家画画先加一番选择,有所舍弃,只表现其中一部分。②摄影家所摄相片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美术家对选定的材料须经过一番理想化的加工,融入自己的人格,然后表现出来,不和实物完全一致。(2)美术家的创作比摄影家的创作更具美感,给人的印象更深刻。1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写的“无言之美”是什么。明确: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八、本文主旨
本文从绘画、文学、音乐、雕刻等方面论证了无言之美,阐明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的道理,告诉人们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学会“无言”。九、文本特色1、论据丰富,典型有力本文作者“信手拈来”的绘画、文学、音乐、雕刻等方面的实例,涉及不同门类,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不仅数量丰富,内容翔实,并且无一不指向“无言之美”这中心。例如第9段连续列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等例子,并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尽量表现”不如“含蓄”更有味更真切更动人,颇有说服力。2、深刻严谨,平实洗练本文由《论语》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引申到对美术作品中“无言”的理解,否定了“尽美尽善”“和自然逼真”的观点,以多个美术方面的例子为依据,得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的观点,具有深刻性。在论述过程中又讲究用语严谨准确。如“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中的“完全”、“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中的“稍”等。作为一篇学术著作,本文深入浅出,洗练明白。一方面,作者用了不少诸如“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稍有美术口胃的人”等口语化的表达;另一方面,作者在读者有可能产生理解障碍之处常常进行适当的解释,如第5段“要‘和自然逼真’……毫无余蕴”,第13段“换句话说”等,都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课后作业拓展迁移,鉴赏《省试湘灵鼓瑟》。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