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

pptx 2021-10-25 23:08:08 20页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六单元23.1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重点)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点) 战争的残酷 《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品简介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是后人加的。《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写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始:才道:路途冢:坟墓累累: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雉:野鸡 译文:(我)十五岁就从军去征战了,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家乡的人,问:“(我)家中还有什么人?”(家乡的人回答道:)“远处就是你家,(已是)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中庭:屋前的院子旅谷:野生的谷子井:这里指井台旅葵:野生的葵菜舂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作:拿着一时:一会儿饴:同“贻”,送给 译文: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拿捣掉皮壳的谷物来做饭,摘下葵菜来煮菜羹。菜羹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沾湿了我的衣裳。 1.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主要是讲了一个80岁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家里亲人没有了,家也荒芜了的事情。课文研读 2.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悲哀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课文研读 3.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课文研读“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从军后从未回来过;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极言从军之久 4.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环境描写,由远望到近看,写出了屋舍空寂,人亡园荒的景象,表现了老人的绝望心碎。课文研读回家所见近看 5.赏析:“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通过“舂”“持”“采”等一系列的动作,以及主人公不知把饭给谁的心理,表现了主人公举目无亲、孤独凄凉的状态,令人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产生极度痛恨之情。课文研读 6.赏析:“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动作描写,通过“出门看”与“泪落”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示了老兵心中的悲哀。塑造了一个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表现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课文研读 总结主人公随情节而产生的情感变化,总结概括文章主题。合作探究情节情感始得归——逢乡人——见家景———做饭羹,东门看——泪沾巾思亲情切——希望落空——绝望心碎——悲哀流泪————凄苦茫然兵役制度残酷主题战争频繁百姓灾难深重 《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文章主旨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运用白描,即景抒情文本特色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知识拓展——反映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诗歌兵车行(节选)(杜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谢谢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