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上数学第1单元 数一数数一数教案
doc
2021-11-04 09:00:44
3页
数一数1~10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数数的方法,体会数学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掌握数数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儿童乐园”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同桌两人一组互相数数。集体交流,先请几个会数的同学数给同学们听听,再请不会数的或数数较吃力的同学试着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师生谈话:你们到过游乐园吗?你们喜欢玩什么?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显示儿童乐园的场景。先出示一个大象滑梯,提问:这是什么?有几个?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小朋友,让同学们说说他们在干什么,最后出示花丛中飞舞的几只蝴蝶,从远处飞来的几只小鸟。教师启发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仔细看看,这里都有什么,各有多少呢?先让学生自由观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如有几个小木马?蝴蝶和花儿又有多少呢?……请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和同桌互相说说。,最后全班交流。2.数图中事物的数量。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当学生说到一种时,教师出示这种小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数一个,教师画上一个小圆点,再数数圆点的个数。当说完一种时,教师启发提问:还有什么?有几个?学生说时可无序,但教师要有序地展示。(1)数数量是1的物体。教师:有几个滑梯?(1个)还有哪些数量是1的物体?(1根横木吊着吊椅或秋千……)(2)数其他事物的数量。可让学生边数边用对应的圆点来表示,然后数一数圆点的个数。数到图中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数量的,学生可能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回答“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交流数数的方法。3.数数身边的数。图上的10个数都数完以后,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和人的数量。先让学生尽情地数,可以离开座位去数。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如教室里有2个门,用2个圆点表示;每个小组有5个人,用5个圆点来表示……数一数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性场景图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1.组织学生观察。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景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