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4 山水画的意境
ppt
2021-11-08 11:13:11
45页
14山水画的意境第1课时第2课时
新课导入第1课时
新课导入课件中是我国北宋的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局部。“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这是乾隆皇帝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上题的诗句。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长卷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我们常说“诗情画意”,那么山水画的意境如何表现呢?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又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吧。
字词清单字音识记灵魂()惆怅()气概()真挚()渲染()颐和园()húnchóuchànɡɡàizhìxuànyí·······注意左半边写法。
字形辨析惆()惆怅凋()凋谢挚()真挚掣()风驰电掣擎()擎天煌()辉煌篁()篁竹暮()暮霭慕()羡慕幕()屏幕chóudiāohuánɡzhìchèqínɡmùhuánɡmùmù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词语集注惆怅:伤感,失意。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朝朝暮暮:本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后指从早到晚,整天。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也说成竹在胸。
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语不惊人死不休:语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意思是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整体感知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什么是意境?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理清层次了解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或者称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得出综合性结论。
议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分析问题的部分,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理清文章的层次。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按照上述结构来写的议论文,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按照上面我们讲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在文中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补全结构图。
山水画的意境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获得意境的途径表达意境的方法是意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阐释什么是意境
精读课文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3、4自然段中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两篇著名诗作的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阅读最后两段,思考: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不是。作者认为画山水画作品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那么要怎么才能深入全面认识对象呢?作者首先指出要深刻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接着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来论证长期的观察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袁行霈的《论意境》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两篇文章,深入理解意境的内涵。
板书设计山水画的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如何获得意境意境与意匠的关系
第2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山水画和诗歌中都少不了意境,你还知道哪些有意境的山水画作或描写山水的诗句呢?
山水画作:东晋顾恺之《庐山图》、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宋代李成《茂林远岫图》、北宋郭熙《早春图》。
描写山水的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例子,又是怎样来论证作者的观点的。
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所举的实例并分析其作用。(1)(第3自然段)“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第4自然段)“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分析:通过列举李白、毛泽东的诗词,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第6自然段)“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分析:作者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论证了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第7自然段)“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分析:举《沁园春·雪》的例子证明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能增强说服力。
(4)(第8自然段)“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分析:举中国画家画松树没有特定时间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第8自然段)“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分析:通过列举画画中的反例,论证画画不经过长期观察不可能创造意境。
(6)(第8自然段)“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分析:以苏州古老的柏树为例,论证画家观察它的精神实质,再加以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通过对文章中所举例子的分析,探究“举例论证”的含义,并说一说举例论证在议论文中有什么作用?
含义: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作用:在议论文中,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审美实践观看课件出示的几幅山水画,根据本课学的知识,说说对画的理解、感受。
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可染《万山红遍》
《溪山行旅图》一画中的山石用密如雨点的墨痕皴点,表现出北方山石浑厚苍劲之感,展现出一种逼人的磅礴气势。
《万山红遍》用全景式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用浓重的积墨法表现出山的浑厚,用朱砂色层层点满画面,全面展现了深秋景色。
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关于绘画和写作的启示?绘画方面的启示: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写作方面的启示:尽量熟悉我们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写作要在客观事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对所写景物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才能打动人心。要思考和感悟生活,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本文是谈山水画的意境的文章,学完本课,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的山水画有了很多了解。艺术都是相通的,意境不仅在画画中很重要,在写作中也很重要,同学们课下可以去找找相关的画作或文学欣赏,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审美实践课外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山水画或一篇散文,说说你对其中意境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山水画的意境提出观点审美实践意境及其重要性如何获得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山水画为什么要讲究意境深入全面认识感情真挚强烈画山水,意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