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

ppt 2021-11-24 14:40:59 31页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新课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1.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革命传统。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3.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学习目标瞻仰镏金上溯重幔庑殿挑衅逾越天堑zhānliúsùchóngmànwǔtiǎoxìnyúqiàn字词积累瞻仰:恭敬地看。瞻,往上或者往前看。上溯:从现在往上推算。溯,逆流而上。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逾越:跨越,超越。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整体感知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抒发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第一部分:(1)点题开头,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第一句告诉全国人民: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建成。“落成”表明这一工程已胜利结束,内含庄重、庆贺之意。第二句进一步点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印象和当时的心情:“巍峨、雄伟、庄严”既体现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的印象,又概括出碑的总体特征;“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与“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扣合,体现全文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10)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第三部分:(11)抒写瞻仰后的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引出结尾,呼应开头;“默默致敬”不仅与开头“万分崇敬”呼应,而且深沉地表达了人民英雄的革命业绩感人之深以及群众对先烈的崇敬、悼念之情。课文思路点题,总领正文(1节)介绍纪念碑(2—10节)抒写瞻仰感受(11节)渗透着:无限崇敬深切怀念阅读第2-5段1.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走去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东长安街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理清顺序2.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的序来写的?由到远处近处空间顺序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纪念碑东南西北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政协礼堂远近这部分是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绍纪念碑。3.到了第二层平台,作者又如何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先后(1)先后(1)先后四周中间台阶碑身正面背面正面背面四周:双层汉白玉栏杆中间:碑心石正面:题字背面:碑文说明顺序空间顺序阅读第8-10段文章在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结合。空间顺序:东——南——西——北时间顺序:即历史顺序1.第2—5段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位置——广场南部材料——花岗石、汉白玉兴建过程——1949年9月30日决议兴建、奠基礼,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规模——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体会感情结构——台基、碑身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文:“三年以来……永垂不朽!”造型——①两侧上部是红星、松柏、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②小碑座四周是木段画、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画圈(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人民永远怀念和敬仰他们)③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民族风格、新时代精神)2.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十幅浮雕中的历史故事?讲述要求:①要交代清记叙六要素和这个历史故事的意义。②口齿清楚,语言顺畅、生动。3.对照碑文中的时间,给十幅浮雕分类。研究课文,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第一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①1839年,销毁鸦片烟,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②1851年,金田起义,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1911年,武昌起义,结束了封建帝制第二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④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⑤1925年,五卅运动,促使大革命风暴爆发西: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⑦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第三类:解放战争时期北:⑧1949年,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左右两边两块装饰浮雕:支援前线、慰问战士)从碑文的主演内容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同时描绘十幅画面容易给人重复之感,但这篇文章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作者在每一段介绍不同画面时方法有所不同。请再次阅读第7-10段,找一下每段中描绘每幅浮雕时的不同点。思考探究①第7段:介绍“销毁鸦片烟”,由实到虚,先描述画面,再写画的含义;介绍“金田起义”先写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再具体描述画面,由虚到实。②第8段:写“武昌起义”,先介绍画面上的英雄人物,再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写浮雕“五四爱国运动”,先指明它的历史意义,再介绍画面描述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写浮雕“五卅惨案”,先简介这一运动的经过,再提示它的意义,最后介绍画面情景。③第9段:“八一南昌起义”浮雕,先介绍画面,再指出其意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只是先总后分地描述了画面上的人物及其行动,以此显示人民战争的特点,至于这一画面所表现的历史意义,则没有直接评价。④第10段:详细说明北面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简略介绍左右两幅装饰性浮雕,主次分明,突出了主体画面。这三幅浮雕,都只介绍了画面而没有直接提示其意义。1.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打比方巍峨列数字列数字庄严作比较雄伟说明方法2.第7-10段描绘浮雕画面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摹状貌使浮雕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品析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兼有说明文的准确、严密的特点,又有新闻特写的生动形象,请和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准确、严密示例: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交代数据来源至少:对时间进行限定鲜明、生动示例一: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摧毁”“冲去”“冒”“打断”“撕碎”“践踏”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起义者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也揭示了清朝腐朽的本质。示例二: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激愤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恰当地运用形容性词语,如“慷慨激昂”“愤激”“怒形于色”等,从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画面形象充满着的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阅读刘成章的《读碑》(文章内容见文件夹),进一步领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拓展延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