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教案

doc 2021-11-25 08:10:03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论教养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2.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教学提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2.小组讨论。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1)第3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明确: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3)请你结合4—10段,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目标导学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明确:(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2)“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目标导学四:小结整合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目标导学五:学以致用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三、板书设计论教养利哈乔夫(1—2)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3—1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13—17)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18)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重视学法的指导,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特点。2.注重让学生结合本文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足之处1.朗读不充分,留给学生思考品读的时间有些少,部分问题,老师讲授代替了学生思考。2.关注文本多, 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及渗透道德修养的方面仍需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