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docx 2021-11-25 08:11:02 2页
一、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部编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梁启超的一篇有关事业与人生的演讲稿。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发人深思,让学生们体会敬业乐业的趣味。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议论文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开始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但无论从学生的阅读还是写作来看,学生对议论文掌握的情况都有待加强。本篇课文无论在议论的层次、结构还是方法等方面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演讲的特点和技巧体现得很明显的文章,因此,有必要学习。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能力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敬业乐业的精神主旨和演讲特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议论文的论据、论证的领悟和演讲特点的体会。难点:领悟敬业与乐业的信念和宗旨。五、教法学法教法:本文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初读、细读、总结读书、扶放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学法: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提升道德情感。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通过同学们的答案,我会总结渡句:同学们的理想都非常的远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梁启超先生的讲演《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文章演讲特色引人入胜,虽然时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样会给同学们许多启示。(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为落实这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进入这部分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喜欢的方式阅读,思考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紧接着教师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然后从有业、敬业、乐业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以敬业乐业为论题的特点,我会让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写作顺序,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细读课文,品评语言:1.首先我会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什么是敬业,什么又是乐业?过渡语:通过同学们集思广益,我们一起找到答案。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那什么是敬业呢?2.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文中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说明敬业的呢? 这样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第六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写“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也是为了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个观点。)3.紧接着追问学生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具体方法进行论证的?这时通过学生之口,找到通过事例来证明观点。也就是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这两个事例正说明敬业的含义。除此之外,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过渡语句: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论述敬业的重要性,阐述敬业的含义的句子很多,那什么又是乐业呢?4.对于乐业分析部分可以通过赏析精彩片段第六段进行精读。分论点: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说出乐业就是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领略到趣味。)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设计意图:在理顺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文中寻找什么是有业、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作者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课文做准备。)最后,全班齐读课文,体会演讲的语言特色与议论文的层次结构、生动有力的论证。七、小结与作业:小结: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总结的那样“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作业:梁启超进行这次演讲的时候,是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他的观点有改良国民性的作用,但在现在看来,肯定有些思想已经不适时宜,这也就是我们的作业:写篇辩论稿,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用充足的论据使自己的观点站住脚,注意要用到本节课学到的议论方法。准备下节课进行辩论。(设计意图:一是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另外也学以致用。辩论稿本身就必须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过程严密,才能让人无懈可击。)八、板书设计: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再加上学生的情感,使课堂真正成为和谐互动、学习的乐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