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doc
2021-11-25 16:00:07
5页
4 古代诗歌四首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3.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而李白与杜甫又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两座高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创作的《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一起领略他们诗作的魅力。二、新课教学峨眉山月歌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又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2.欣赏美丽的峨眉山3.诗歌朗读(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3.理解诗意: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意。明确: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秋月,月映影入平羌江水中,随江水流去。夜里我从清溪驿出发驶向三峡,想你却难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4.体会感情:(1)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明确:思想感情:①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②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③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2)想一想,说一说:问: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明确: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5..探究本诗的章法:明确: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6.课堂小结: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7.随堂练习:将下面括号里的内容补全。《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在(峨眉山)的(平羌江)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出发)的意思,“下”是(向下游走)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友人)、(故乡)的感情。江南逢李龟年1.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写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3.诗歌朗读(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4.了解诗意: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意。明确: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5.细读感悟(1)细读第一、二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明确:“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这两个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达官贵人之家),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诗人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2)细读第三、四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明确:“落花时节”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tuí)、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叹。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萧条动摇,使人不堪回首。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在暮春落花时节的相逢,流露出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6.写作特色:明确:(1)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
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7.全诗主旨: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三、板书设计峨眉山月歌美丽景色思念之情(友人、故乡)借景抒情江南逢李龟年对比开元盛世深情怀念时世凋敝无限感慨第2课时一、新课导入这节课学习后两首诗歌,感悟它们的情感和魅力。二、新课教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作者简介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为“高岑”。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具体写了什么呢?让我一起进入诗歌的解读环节来揭晓答案。3.诗歌朗读(1)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3.理解诗意明确: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没有人送酒来为我助兴。我思念爱怜遥远的长安故园中的菊花,(它们)应当正在靠近战场的地方开放着。5.细读感悟(1)强欲登高去: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2)无人送酒来: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所以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3)遥怜故园菊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4)应傍战场开这句承接前句,是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沦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6.诗歌主旨全诗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1.作者简介。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2.写作背景明确: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3.诗歌朗读(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明确: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4.理解诗意明确:回乐烽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5.细读感悟(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明确: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2)赏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句话。明确: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3)赏析“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话。明确:“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6.这首诗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色?明确: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听觉与感觉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7.诗歌主旨明确: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以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三、板书设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凄凉、萧瑟遥怜故园菊——深沉的乡情应傍战场开——思乡、同情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渴望和平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寒冷、凄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思乡、愁情可取之处教学思路符合诗歌学习规律,由感知内容到理解赏析,循序渐进。特别抓住朗读环节,起到以促思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 不足之处细读感悟环节对诗句的理解,最好把问题设置的细致一些,利于学生赏析理解诗句时,思路精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