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2

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2

doc 2021-11-25 16:00:09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1.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3.结合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探讨的人生经验。一、新课导入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自己几乎无法完成任务,脑海里想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的情形,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飞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诉自己,现在所有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舒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他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练习默读,整体感知内容,勾画关键语句(一)首先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看看谁在下面的抢答环节答得又快又准。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明确:57年前的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2.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明确:费城3.那座悬崖有多高?明确:60英尺左右4.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明确:五个;内德,杰里5.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明确:“我”和小伙伴们玩腻了玩弹珠和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寻觅其他好玩的事。6.故事的经过怎样?明确:“我”在悬崖上进退两难。7.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明确:“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爬下了悬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二)复述故事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信息,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复述时注意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③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三)关注心理变化通过整理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有一个明显心理变化的过程。那么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词语。明确:渴望犹豫畏惧疲乏有了信心信心更强巨大成就感。 能看出同学们对文中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能很好地完成下面的任务。目标导学二:分析做铺垫和埋伏笔的作用在正式写爬悬崖这件事情之前,作者很好地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并埋了伏笔,请你思考这些铺1.文章开头介绍天气的酷热,有什么作用?明确:天气酷热是爬悬崖的原因,为下文写爬悬崖做铺垫。2.在第5段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杰里是“我最好的朋友”?明确:交代“我”和杰里的亲密关系,为后文杰里帮“我”叫来父亲埋下伏笔,3.既然悬崖“只有60英尺左右”,作者为什么又说对自己而言却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矛盾吗?明确:不矛盾。这样写,照应前文所说“我”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同时也为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做铺垫。目标导学三:赏析语句,分析人物心理1.7-9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我”当时的处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文中用“满头大汗、浑身发抖”这样的神态描写,“犹豫不决”“吓坏了”这样的心理描写,“我慢慢地趴着,扒住岩石的表面”“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这样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我”当时痛苦的处境,这些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孱弱、胆小的孩子形象,预示了“我”即将面临欲上不敢、欲下不能的艰难处境。5.“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句话把“我”胆小、害怕、紧张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句子生动传神,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6.第17、18段的开头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两段的开头都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营造出了夜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的场景,烘托了“我”身处险境而又无人救助时紧张、害怕的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7.结尾几段写到了我在爸爸的鼓励下终于成功的过程,以及这件事对我产生的影响。再读27-29段,思考下面三个问题:(1)“抽噎”与前面的“哭泣”“呻吟”“大哭”有什么不同?(2)“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3)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完成方式:同学们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讨。最后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点拨:(1)“抽噎”与前面的“哭泣”“呻吟”“大哭”有什么不同?明确:“抽噎”这里有被困悬崖导致的满腹委屈,有下了悬崖后回顾的后怕,更有成功之后的喜极而泣,前面的几个词都是在写“我”被困悬崖时的恐惧、焦急。(2)“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明确:心理变化:趴在岩石上不敢下第一小步“我”能做到再一次“我”做到了一次一步成功脱险我们受到的启发,可以结合在克服困难的不同阶段,“我”的心理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到最后激动抽噎由此我们受到启发: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大困难分解成一下步一小步,就容易战胜了。 (3)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明确: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发感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遇到困难就把它分成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小了,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既总结了全文,又画龙点睛,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目标导学三:探究难点,获得人生启迪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明确:父亲循循善诱,教子有方,从容镇定,给孩子鼓励和信心,教育孩子很有智慧。2.你是否赞成父亲帮助“我”下来的方式?明确:赞成: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而且他的目的达到了,这件事使“我”终生受益。3.文章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如何理解?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层意思是指“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第二层意思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只要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三、拓展延伸阅读《悬崖上的一课》未选入教材的部分(内容见本课文件夹),说说作者之后的人生经历对你有何启示,并学习作者的方法给自己最近的一个大目标分出小步骤,然后按“步”执行。四、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再走一步毫无信心顿生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小悬崖:走一步,再走一步——脱险大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取得成功可取之处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文本,提炼文章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然后思考重要问题,这种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足之处可以引领学生对故事中朋友的做法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树立担当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