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教案1
doc
2021-11-25 16:00:11
4页
16 猫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小小猫咪惹人怜爱,然而郑振铎总结他家与猫的记忆时却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看到这句话,你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呢?或许你想问:几只猫?每只猫都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结局具体是怎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我”和家人是怎样的心情?……就让我们走进文章来寻找答案。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梳理内容阅读课文,完成课文“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表格。(一)“我”家养过三次猫,先看第一只猫。明确: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第一次:花白猫(1—2)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很活泼宠物病死以上是文中关于第一只猫的相关内容。结合文章内容,思考:1.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这只猫的形态?明确: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1)自身的形态,刚送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2)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很明显写这只猫用了对比的手法。2.这只猫在家中处于宠物的地位。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家人对这只猫的喜爱?明确: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3.对于第一只猫的病死,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4.“酸辛”一词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包含着惋惜、难过、怜爱。
(二)第一只猫的病亡使三妹难过,也令“我”酸辛。为了心灵的慰藉,“我”家养了第二只猫。请填写下面的表格,了解关于第二只猫的内容。明确: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我”的情感第二次:黄色小猫(3—14)从舅舅家要来的。浑身黄色的。更加活泼。宠物被一个过路人捉去。怅然、愤恨、诅咒路人。结合文章内容,思考: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的。“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2.第二只小猫的丢失案发生牵涉到两个人,请找出来。明确:隔壁周家的丫头;过路的人。3.他们分别做了什么?明确:过路的人抓走小猫,周家的丫头看到了却没有阻止。4.你如何评价他们?明确:“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不仗义、冷眼旁观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损人利己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三)第二次小猫丢失后,我家好久不养猫。为什么又出现了第三只猫?它和前两只猫有哪些不同。请填写下面的表格,了解关于第三只猫的内容。明确: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我”的情感第三次:丑猫(15—34)遭人遗弃,拾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不活泼、忧郁懒惰。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我”打伤后死亡。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结合文章内容,思考:第三只猫的“可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明确: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表现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三、板书设计猫第一只猫:病死——酸辛、难过第二只猫:亡失——怅然、愤恨、诅咒第三只猫:被“我”打伤致死——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前两只猫给“我们”带来过无尽的欢乐,而第三只猫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但是它的死亡使“我”更难过得多,并且“我”家永不养猫。到底什么原因这只猫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一起解开谜团。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精读课文,探究主旨(一)精读课文,讨论:同样是猫,为什么作者一家很喜欢前两只猫,却不喜欢第三只猫?明确:因为它没前两只可爱,也没它们活泼,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作者一家爱猫,并非爱一切的猫,而是凭感情用事,从个人的喜好和利益出发。当然,作者一家一开始救了第三只猫,说明他们是善良的。(二)读课文可以知道,第三只猫的死亡与“芙蓉鸟被害案”有关。下面我们以法官的身份,一起来审理这场案件。细读课文相关内容,回答:1.案发现场情况是怎样的?明确:案发现场情况:(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2.犯罪嫌疑人是谁?明确:犯罪嫌疑人:丑猫3.我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那只丑猫,那么它作案证据有哪些?明确:(1)案发前的表现: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②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2)案发后的表现是怎样的?明确: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3.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明确: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4.事实大白以后“我”才知道,案件真凶:明确:一只黑猫6.案件定性:对丑猫来说,当然是一场冤案。7.案件审完了,那么案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反思呢?为了深刻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一起分析。(1)先看看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仔细阅读下面的语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哪些情感?(结合划线句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明确:第一段,特别是划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极度愧疚的心情。最后两段: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臆断鸟是被它咬死的,并用木棒打它,“我”良心发现后感到内疚和悔恨,这个过失因猫的死亡而永远无法弥补。这使“我”更加难过。(2)对比第二只猫和第三只猫死后我的心情: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意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了它,没过多久猫死了,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上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3)讨论: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芙蓉鸟死亡事件发生在养前两只猫的时候,作者会不查明真相就用木棒打它们吗?(自由讨论,如果不会,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引导学生往不可臆断、不可因偏爱而影响理性等角度分析。如果会,可追问小猫和芙蓉鸟都是宠物,为什么要因为芙蓉鸟打宠爱的小猫。引导学生往人类对待动物的不平等态度等角度分析。)(三)你觉得郑振铎写下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什么?明确:观点一:这篇文章中寓有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观点二: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同样能唤醒同学们的自省意识,尊重生命,平等待人,让真情真爱溢满人间。三、板书设计猫芙蓉鸟被害——冤案——丑猫被打伤致死应有仁爱之心,不存偏见私心可取之处能深入文本,对三只猫分析比较细致。特别是对第三只猫的死因,以案件的形式重点探究,以此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感情。思路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效果不错。不足之处对文章细节描写的探究还不够精细,第二个学习目标完成得不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