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这里面有空气吗》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这里面有空气吗》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pptx 2022-07-12 02:24:03 41页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这里面有空气吗》说课稿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新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2课《这里面有空气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这里面有空气吗》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2课。本课围绕“空瓶和孔隙中是否有空气”这一话题展开,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猜测敞口的和盖上盖子的空瓶中是否有空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第二个活动,猜测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中是否有空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两个活动的猜测和验证过程是颠覆学生原有认知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我们周围有空气这一认知的过程。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想办法检测空桶里是否有空气。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这么课程,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也渗透着科学知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一年级同学刚接触科学不久,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还比较薄弱。三、说教学目标1.回顾生活经历,理解感知空气的多种方法。2.能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内部空间的空气有多有少。3.通过猜测和实验验证粉笔、石块、木块、玻璃球、硬币、砖块、海绵、黄豆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并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带孔隙的物品中有空气。4.通过拓展活动,能够感知生活中有空气的物品和没有空气的物品,感知人们通过充入空气、抽出空气来改进物品、改善生活。四、说教学重难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教学重点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空气,了解身边空间有空气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保鲜袋,准备带些东西回家研究研究。眼睛睁大,看仔细了!(示范装空气)2.看,我在塑料袋中装进了什么?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空气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3.你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大家看到老师袋子里装有空气呢?(方法一:移入另一个袋子。)(方法二:在水中挤压袋子,看到有气泡冒出来。)(方法三:挤压袋子,空气从袋子中跑出来,形成风,吹动轻的物品或吹到脸颊。)学生至少说出2种,教师演示试一试。4.哪一种方法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找空气。5.除了教室里可以找到空气,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空气?操场、教室……很多很多地方都有空气。板块二、感知物体的内部空间有空气1.(出示敞口的空瓶)这里面有空气吗?(揭题:这里面有空气吗?)怎么证明?教师演示:将瓶子压入水中看气泡(先垂直向下,确保不漏空气;再微微倾斜漏出空气。)2.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强调规范表达“我看到瓶子里有冒泡,说明瓶子里有空气。”3.还看到什么?瓶子冒泡后,水进去了。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占了原来瓶子里空气的地方。4.(出示盖紧瓶盖的瓶子)刚才我们试着在敞口的空瓶中找到了空气,那这个盖着盖子的瓶子里有空气吗?你怎么证明?5.老师在这个瓶子里装一些小石子,它里面还有空气吗?你怎么证明?6.学生交流检验方法。7.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实验。8.学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汇报时要求能说到2点:一是有泡泡说明有空气;二是两个瓶子泡泡多少不同说明两个瓶子里空气有多有少。)9.如果老师在这个装有石子的瓶子里再装一些米,这个瓶子里的空气和刚才瓶子里的空气比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少了?米占据了瓶子里属于空气的空间。10.总结:我们刚才研究了4个瓶子里有没有空气,你的回答是……空气在瓶子的哪里?(学生表达不规范,说地方、位置指明科学的表达就是空间)板书:有空间11.什么时候这个瓶子里一点空气都没有?12.小结:瓶子的内部有空间时,就会有空气,那其他物品呢?板块三、感知有空隙的物品中有空气1.刚才我们研究了4个瓶子里有没有空气,发现:只要有空间,空气就会钻进去。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砖块、石头、海绵、粉笔、硬币、玻璃弹珠、黄豆、木块,它们里面有空气吗?(学生意见不一,要求表达时说自己判断的理由。)2.怎么证明你说的这个物品里面是有空气的还是没有空气的?(1)放到水里?放到水里看什么?(2)老师准备的物品有8种,你准备怎么放?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操作规范明确:①一个一个放(追问“为什么不能一股脑一下子全部放进去?”)。②轻轻放下后立刻松手(强调“松手后便于观察、手抓着时手可能会挡住了视线,影响我们观察物品有没有冒出气泡”)。③观察水中有没有气泡从这个物体中冒出(追问“海绵和木块会浮在水面、如果有气泡冒出来看不见怎么办?”要求“压入水中观察”)。特别注意理解实验要求中的“依次”,即按照记录单的顺序观察,依次放入观察一个,记录一个,拿出一个,再放下一个。分工明确:组长放和记录,其他同学任务是什么?观察结果告诉组长、小组统一后组长再记录。3.送回瓶子,领回8种物品材料盒,学生实验。4.汇报、交流。(要求表达完整:**放入水中,我发现……,这说明……)注意,有些物品没有冒气泡,气泡只是附着在物品的表面获孔隙上。5.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实验结果,我们把它们按照有没有空气可以分为2类。石头争议比较大,先放一边。6.为什么砖块、木块、海绵、粉笔这些物体里面有空气?而这些没有呢?也像老师这样分开来,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这些有空气的物品中,空气都可能藏在什么地方?学生发现:有孔隙(学生表达为洞洞、小孔时,明确科学的表达是“孔隙”)7.也就是说,这些没有空气的物品里,就没有孔隙?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8.汇报:在这些没有气泡冒出的物品里有什么发现?9.刚才有一个有争议的石头:要求:组长带着你们的石头上台,有空气的站一边,没有空气的站一边。这边都没有空气,观察一下,这3组的石头是什么样的?(光滑的鹅卵石)这边的石头里有空气,这是珊瑚石,放到展台上,珊瑚石有什么特点?这块白色也是光滑的鹅卵石,怎么也有气泡呢?(上面都划痕、小洞)10.我们研究了这8种不同的材料,有什么发现?什么样的物品里有空气?板块四、拓展、总结1.我们今天研究了瓶子、研究了8种不同物品,你能说说看哪些物品里有空气?2.有空气的物品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3.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物品里有空气吗?篮球:有(补充介绍:篮球冲进空气、才更有弹性)[设计意图:对学生来讲,看得见的水是实实在在的;而空气是比较抽象的。花盆不能装水,但它里面有没有空气呢?这对学生来讲又是一个挑战:花盆放在水里没有气泡,但是却能用塑料袋从花盆里兜出空气,我们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呢?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我们共同写出的这首小诗吧!希望小朋友们课后继续研究神秘的空气,把这首小诗写得更美!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