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回忆我的母亲 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回忆我的母亲 说课稿

doc 2022-07-12 13:18:02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回忆我的母亲》,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和性质《回忆我的母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文的四种体例,即记事、写人、写景、状物。本文被编排到由记事记叙文的第一单元过渡到写人记叙文的第二单元第一课,对于写人记叙文的学习具有开篇的奠基作用。课的性质属于讲读课。2、教学目标及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整体规划和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积累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②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③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本文回忆了哪些事迹;②通过课堂讨论说话活动,体会并概括母亲的好品德;③通过赏读课文,品味质朴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意与怀念。(3)情感目标①学习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③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感。3、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写人的记叙文,并着眼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本文侧重于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结合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1)重点:a、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b学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c、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4\n(2)难点: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本文的教材特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这种方法是所有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引导方式。如何让学生读懂课文,从哪个方面读懂课文,通过思考问题是最直接也最快捷的方式。但是问题不能随意提,必须斟酌再三,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误解,答非所问。所以教师的提问语言一定要贴近学生,不能生涩难懂。2、自主探究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三、说学法:新课程改革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精讲、少讲甚至不讲;学生是探求知识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体会到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快乐。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探求新知的学习中来。同时根据知识的建构原理,制定本课的学法为:1、整体阅读法: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加以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这种程序是根据文体的特点并结合阅读目的而设计的一套阅读步骤运用整体阅读法,可以有步骤的对信息进行筛选,使阅读的过程变的井然有序,大大的提高阅读的效率。此外,我还运用了读、写、说结合法、情感朗读法等。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年级的过渡阶段,对于字词还处于积累阶段,因此要认真做好生字词的解读,以及文字背后包含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五、教学程序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第一环节:导入一个人的一生可以遇见许许多多值得亲近的人,这些人有的是同甘共苦的朋友,有的是循循善诱的良师,有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当然,在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莫过于家人,父母的爱是最温暖的、最无私的。尤其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哺育子女、培养子女。每一瞬间的关注都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和母亲的故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有关于母亲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朱德和他母亲的世界。第二环节:新课学习一、明确回忆录的定义: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4\n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回忆录的要素:回忆对象、事件、人物性格、写作手法、思想主题。了解回忆录的定义以及回忆录的要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文章。二、指导预习: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以下几点: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一下字、词练习。(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佃农(diàn)祖籍(jí)妯娌(zhóulǐ) 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②任劳任怨(rè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③宽厚仁慈(ré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④为富不仁(wé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⑤节衣缩食(suō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⑥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⑧聊叙(liáo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三、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仅仅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由母亲的逝世而回忆起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四、研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家庭环境,突出家境贫穷。在这种环境下,母亲却要花大半的时间做家务和耕种,来维持整个家庭,从而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具体表现。五、研读课文第4~7自然段1、(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段落(母亲)性格特征典型事例4好劳动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跳水挑粪5整日劳碌着做农活、干家务6聪明能干做饭、纺衣7任劳任怨、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自己节省4\n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六、引导同学们进行赏析性说话活动,品析课文语言。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半开放性问题“你觉得文中的哪些词、哪一句写得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这样就可以突破教学难点。(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例如“任劳任怨”四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格。(2)品味作者平静的叙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例如文章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看似平常的语言,蕴藏着作者对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再如“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句对比,平静说出,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于持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之情。本文没有运用慷慨激昂的语句,没有过多的描写和抒情,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起来亲切而又感人。第三环节:课堂小结文章的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由母亲逝世生发出悲痛的情感,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文章的2~7自然段,通过叙述母亲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来表现母亲的性格特征,从而歌颂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美好品德。第四环节: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2、熟读课文的第8~17自然段。六、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有计划地写于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内容上力求少而精;样式上要求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好的板书应该成为一堂课的灵魂!我把本课的板书设计为:第一课时板书设计:总线索→性格特点→典型事例↓↓↓勤劳一生好劳动种田种菜、纺棉花整日劳碌整日在地里劳动聪明能干纺衣、做饭性格和蔼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宽厚仁慈周济和照顾亲戚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