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2 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2 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

ppt 2022-07-12 13:18:04 28页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导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n23.富贵不能淫\n学习目标1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阅读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本课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积累拓展四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n品格素养学习“大丈夫”的精神品质,增强忧患意识,做现代的“大丈夫”。\n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n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的这些言论、活动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n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它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结构越严密。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n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先秦散文先秦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一种是诸子散文。\n公孙衍()焉()得丈夫之冠()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yǎn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yānguànrǔyín····\n往之女家()文言知识积累·“女”同“汝”,你通假字\n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父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文言知识积累古今异义·古义: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改正古义: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放纵····\n1.丈夫之冠也()2.富贵不能淫()3.贫贱不能移()4.威武不能屈()文言知识积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使动用法,使……迷惑使动用法,使……动摇使动用法,使……屈服···\n◎省略句戒之曰()◎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句式省略了主语“母”“……者,……也”,表判断\n1.富贵不能淫:指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2.贫贱不能移:虽贫穷低贱而不改变坚定的志向。文言知识积累成语积累\n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n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一文中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中心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预习思考问题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导思1导思3关键词:主张、品格、抱负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n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诵读时,要在铿锵的节奏中读出论辩的语气。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这样的句子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和“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焉”,都应当重读。\n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这一问题的探讨,孟子借对景春的反驳,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暴,做真正的“大丈夫”。\n板书设计景春: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靶子富贵不能淫孟子以“妾妇之道”类比反驳景春—破正面提出“大丈夫”三个方面的标准—立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坚持原则不为外因所迷惑、动摇、屈服\n课文细读品味1.品析第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从“居”“立”“行”三个角度阐释真正的大丈夫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的。\n课文细读品味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n课文细读品味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n课文细读品味4.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n课文细读品味5.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n[重难点]《富贵不能淫》中作者提出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第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即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这是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必须放在最前面;第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这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第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课文全篇探究\n1.构思精巧,条理清晰。文章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孟子的“大丈夫之道”,先由景春提出问题,然后孟子回答,一问一答,在问答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感受更加深刻。归纳总结特色总结\n2.语言幽默,富有气势。孟子以“妾妇之道”的例子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表明自己的观点,含蓄而幽默。在语言上,孟子善用排比、反问等,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气势非凡,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归纳总结\n课后作业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完成“课文核心内容探究”和“课文阅读拓展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