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案(共4课)(2022新版)
docx
2022-07-19 09:00:05
10页
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3.云和雾【教材分析】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节课唯一的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2.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知道高空中的气温更低。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雾和云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2.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与类推,知道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存在因果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建立“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教学准备】量筒(500mL)、冰袋(或把冰块放入保鲜袋)、温水、线香、火柴。【教学过程】一、识别云和雾1.播放视频:云雾缭绕恍若仙境。2.师:同学们,视频中的地方美吗?美在哪里?生:美!美在云雾缭绕。3.师:云雾缭绕?你们见过雾吗?雾是什么样子的?生:雾是一团团的白气,飘浮在空气中,一吹就散,湿漉漉的。4.师:你遇到过大雾吗?生:冬天的早上,可以遇到大雾。5.播放视频:大雾笼罩。师:你遇到的雾像这样吗?6.师:云和雾有什么不同?请看教材38页,为什么山脚下的人说看到的是云,山腰上的人看到的是雾?生: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7.师:同学们,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10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8.展示几张云和雾的图片。[设计意图]利用不同登山者的视角呈现山腰上的云雾,能够更好地说明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与地表的距离不同。二、人造雾实验1.师: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吧!孙悟空腾云驾雾,是真的上天了吗?生:没有。师:那云雾是怎么来的?生:人工制造的。师:在一些舞台表演时,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云雾效果。你们想制造云雾吗?生:想。2.师:请阅读教材39页,学习人造雾。3.师:老师先来演示一遍,同学们观察。(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2)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3)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4.师:观察到雾了吗?生:看到了。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吧!5.师:这个实验中,放入线香的目的是什么?生: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固体微粒。6.师: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生: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7.师: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加热水或是冷水行不行?生: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室简单的常规设备进行人造雾的活动,将大自然的现象搬到课堂,直观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三、结合模型,解释云的成因1.师:刚刚我们模拟了雾的形成,那么大自然中的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呢?生:是大自然中的水蒸气受冷形成的。2.师:那么大自然中的水蒸气来自于哪里呢?生:大自然中的水蒸气来自于海洋、湖泊、河流中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3.师:高空处的水蒸气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云呢?同学们,你们有在高山上感到寒冷的经历吗?高山登山者为什么总是穿着厚厚的登山服呢?资料阅读:科学家经过研究和测量,发现一般情况下气温会随着海拔的高度增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生:高空的温度比低空温度低。4.师:能根据实验和模型,说说自然界中云是怎么形成的吗?生: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5.播放视频:云是怎么形成的。6.师: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设计意图]高年级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技能。建构模型以及解读模型是高阶的思维能力,示意图是很好的中介。科学课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0四、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了什么?【教学后记】14.露和霜【教材分析】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露和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与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2.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3.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露和霜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建立“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造霜的实验。【教学准备】铁罐、湿毛巾、电子温度计、碎冰、盐、冷水。【教学过程】一、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1.播放视频:雾和云。2.师:同学们,视频中自然现象你们还认识吗?生:雾和云。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雾和云,它们都是水在空中的不同形态。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自然现象。3.播放视频:露珠。4.师:你认识这是什么吗?生:好像是露水。师:对,这就是露。这些小水珠是在哪儿出现的?在什么时间才会出现呢?10生:它们一般是在早晨会出现,我在早晨见过。生:它是在秋天的早上出现的。师:为什么是秋天的早上?生:因为秋天的早上比较冷。师:你的意思是比较冷的天气才会出现是吧?生:是的。5.师: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多张霜的图片)生:这是霜。师:你能描述一下霜是什么样的吗?生:霜不是小水滴,是固体的。生:霜像小雪花,像冰。6.师:你说的很准确。那你见过霜吗?在哪儿出现的?在什么时间才会出现呢?生:它们一般也是在早晨会出现,而且是冬天的早上。师:那霜为什么是在冬天的早上出现呢?生:因为冬天的早上也比较冷。师:露和霜有什么不同呢?生: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生: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设计意图]观察比较露与霜的不同,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为接下来的造露和造霜做铺垫。露、霜的形成涉及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是自然界水循环的一个主要的内因。二、造露、造霜实验1.师:那露是怎样形成的呢?猜测一下。生:可能是早上下了点毛毛雨,就落在了草叶上。生:可能是天冷了,草叶上的水蒸发不了就留在了草叶上形成了露。生:空气中有水蒸气,可能是天冷了就变成了水滴,在草叶上形成了露。2.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怎样知道呢?生:实验验证。师:怎么实验验证呢?生:我们也制造点露出来就可以看出怎么形成的了。3.师:你想怎么制造“露”?生:降低温度。师:怎样使温度降低呢?生:用冰块。4.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明确实验步骤。师:湿毛巾有什么作用?生:垫湿毛巾的目的是增加杯子四周的水汽含量。师:请同学们认真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注意实验前先将小桶外壁擦干净,不要保留水珠。5.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杯子的外壁有细密的小水珠,就是露珠。师: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生:水蒸气遇冷形成的。6.师:没错,其实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桶外壁上形成的露。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生:冬天我从寒冷的室外到室内的时候,我的镜片上就会有很多小水珠,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师:对了,你很会联想,你的眼镜片在室外变得冰冷,一回到教室,教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你的镜片上,镜片就会变得很模糊,很不方便。7.师:那霜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生:也是空气中有水蒸气,遇到更冷的天气形成的。10师:这仅仅是你们的猜想,要获得正确的结论还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想制作“霜”吗?生:想。9.师:怎样才能制造更低的温度呢?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往冰块上加些盐,可以让温度更低。注意实验前先将小桶外壁擦干净,不要保留水珠。10.师:你们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了?生:桶的外壁上出现了霜。师: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你觉得霜是怎样形成的?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更加冰冷的桶外壁变成的。师:对了,这就是霜的形成。11.师: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生:加盐后杯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态的小水珠。师: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这说明霜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12.师:我们来看这两个实验,你觉得露和霜有什么关系?生: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生:形成霜的温度比形成露的温度更低。13.师小结: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将在自然界夜晚发生的事情直观地在学生面前显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推导出自然界露与霜的形成过程。三、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1.师: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关于露和霜的节气,是什么节气?生:白露和霜降。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白露和霜降的介绍。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白露和霜降的由来了吧!二十四节气中,还有一些是与天气有关的,你能找到吗?生:类似白露、霜降这样与天气现象有关的节气还有雨水、谷雨、寒露、小雪、大雪。补充材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设计意图]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很多节气的命名与天气现象有关,如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这是很好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题材。四、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今天我们通过模拟露和霜的形成实验,知道了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还知道了它们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来的,但温度要求不一样。【教学后记】1015.雨和雪【教材分析】本课与前两课是并列关系,将雨、雪这两种天气现象放进一课是因为它们都是云中的水点或是冰晶降落所致,也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的天气现象。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是一种经验层面的认知,聚焦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是对接下来探索雨雪形成的原因做铺垫。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雨的形成,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一个主体活动,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提供直观感性认识。第三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这是抽象概括的学习,是一种图表学习方式。模拟实验与抽象概括的示意图两者结合,能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第四个活动是观察雪花的形状,说说不同的降水形式的特点。这些都是直观的图片观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学生分析】学生对雨和雪已经有直观的生活感受,只是对于雨和雪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缺乏专业科学的认识,另外对雨和雪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认识的不全面,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认识了雨和雪后,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体验形成过程,并做好对人类影响的各方面的总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2.能够解释雨、雪和冰雹的成因。3.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雨的成因提出有根据的猜测。2.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对雨、雪和冰雹成因的观点和思考。2.能够大胆质疑,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教学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教学过程】一、比较雨和雪的异同1.播放视频:清新雨景、实拍雪景。师:刚刚两个视频是什么天气?生:下雨和下雪。师:雨和雪这两种天气现象与水有关,你对这两种天气了解多少?生:春夏秋冬都可以下雨,下雪一般是在冬天。师:雨和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生:雨是液体,雪是固体,但雪可以化成水。它们都是从云中降下来的。生:下雪时的温度很低。师:下雨天你有怎样的感受?下雨天需要注意什么?生:下雨天需要带雨伞。10师:下雪天呢?生:下雪天可以玩雪。[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雨和雪的不同之处有很多,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典型的降水形式,都是由云中降下的水,为下面解析雨和雪的形成原因做铺垫。二、模拟雨的形成1.师:雨是怎样形成的?要寻找某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相同的现象中去发现规律。大家都经历过很多下雨的天气,想一想,下雨前的天气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下雨前的图片)生:回忆下雨前的天气现象。下雨时,乌云密布,天空灰沉沉的。2.师:同学们的回答互相补充之后,我们有共同的发现,在下雨之前天上都会出现厚厚的云层,说明雨的形成跟云有关系。云是由什么构成的?生: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师:你能推想出雨滴可能是由什么变成的吗?生:由云朵中的小水滴、小冰晶降下来形成的。师:同学们的推想很有道理,在生活中大家看见过类似下雨的现象吗?生:自由表达。5.师: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有依据的推测,老师为你们点赞。那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生:(根据前两课的经验设计实验)表达想法。师:同学们设计的和教材的实验差不多。那就让我们一起进行实验吧。要注意安全使用酒精灯。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6.师:在实验中看到“降雨”现象了吗?你们组的实验是怎样的?生: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7.师: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生: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碰到冷的培养皿,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8.师: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生:放入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快。[设计意图]这是典型的实验室模拟雨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形象直观,将大自然中难以觉察的宏观现象或缓慢过程微缩进课堂,有利于学生建构雨的形成过程的概念。三、雨、雪形成示意图1.师:自然界中的雨和雪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看懂教材上的示意图吗?生:表达交流。2.总结: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3.观看视频:雨、雪的形成过程。4.注意:并不是在云中形成小冰晶就能形成降雪,只有低空气温较低,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融化,才会形成雪花,如果融化了就是雨或雨夹雪了。[设计意图]雨的形成在小学课堂比较容易模拟,但如果从原理及现象层面模拟雪的形成则很难,所以借助示意图来描述雨、雪的形成过程。同时,雨、雪的形成是有共性且相关联的,将它们整合在一张图上便于比较认识。四、观察雪花形状,交流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1.师:同学们,你知道雪花是什么形状的吗?生:六角形。师:其实雪花的形状有很多,书上就显示了几种。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2.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跟降水有关的天气。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10表的现象,比如雨和雪。你还知道哪些降水形式?师:出示三张降水形式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降水形式?生:冰雹、雨夹雪、冻雨。播放视频:冰雹是怎样形成的、雨夹雪视频、人工降雨。资料: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相反的阶段。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设计意图]学生头脑中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但六角形雪花具体为何物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选择不同的雪花图片丰富学生的认知。降水包括水平降水与垂直降水。教材里呈现的这三张图片都是垂直降水,符合小学生头脑中关于降水的认知。列举的这些降水基本涵盖了出现在孩子们身边的降水形式。五、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教学后记】16.水滴的“旅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每天接触水,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也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的增加,面对不断的变化,学生没有意识到也很少去问为什么。很多的有趣的生活现象被学生的司空见惯的习惯忽视,基于学生的现状,本课以“水滴旅行”这一现象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也初步认识了雾、云、露、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对于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的变化和成因有了初步的研究。只是对于自然界水循坏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因此,在结合图后,如何分析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描述水循环的过程,知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认识到水循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2.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10[科学态度目标]对地球上的水循环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合作交流,培养集体观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树立科学利用水资源的观念,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教学难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教学准备】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教学过程】一、识别云和雾1.播放文字:假如我可以变成一滴水,我可以是黑海的波浪,终将驰骋于地中海;可以化为阿尔卑斯山的彩虹,驾着西风,变成西伯利亚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被老松树的根吸收。2.师:在这段文字中,从中你能找出水有哪些形态吗?这些不同形态的水存在于哪里呢?3.师:这些现象都是降水的形式。天空中年年降水,同学们觉得天上的水会降完吗?生:不会。师:为什么天上的水总是不完呢?同学们思考过吗?4.师: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生: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到空中。5.师:形成雨雪霜露等现象需要水蒸气,这些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哪里?生: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入大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6.师:结合教材的图片,同学们能解释“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吗?在活动手册上画箭头画出示意图。生: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生:自然界的水日夜不停、循环往复地运动着,形态不断变化,空间位置不断变化,总体保证了大海晒不干,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的有海洋、云朵、降雨、树木的情境,展现一个区域内的水循环,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二、根据示意图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师:在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这些都是水的形态。回顾一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生: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低空就是雾。生: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就形成了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就形成了霜。生: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师:你能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绘制草图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表示出来吗?师:请看教材46页,根据这张图,尝试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师:这张图中,有两种颜色的箭头,红色和蓝色,它们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呢?生: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10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师:有没有同学能描述一下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呢?生: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生: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到冷会凝结变成液态小水珠。生:小水珠越来越大,空气托不住就是降水落到地面上。生:地面上的水也在循环流动。师总结: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播放视频:水循环。师:水为什么能够循环呢?生:水的三态变化。师:太阳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生:太阳的辐射使海洋、湖泊、河流中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也能使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师:地球引力对水循环有什么影响?生:地球引力使这些雨、雪等降下来。师:水循环对于地球或人类有什么意义?生:缓解干旱、冻死害虫,庄稼丰收、净化空气等。[设计意图]用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图来解释水循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模型图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水循环的大概念认知。三、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1.师:我们也可以模拟一下自然界的水循环。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一下。(1)组装好水循环模型。(2)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3)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2.师:假如你是小水滴,请结合图片描述自己是怎样旅行的?生:我是小水滴,住在大海里。一天,太阳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我们浑身暖烘烘的。不一会儿,我们的身体变轻了,慢慢地离开了大海,向空中飞去。飞呀飞呀,我们觉得有点冷了。三五成群,紧紧地抱在一起。一会儿,都变成了一颗颗很小很小的小水滴。风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去,人们把我们叫做白云。过了好一会,我们想到大地上玩玩,刮起风来。这时,我们里面有些大胖子,冷得缩成一团,还来不及和我们告别就落下去了。有的落到了山上变成了冰雪,有的落到江河又回到大海,有的落到了田野滋润着禾苗,有的钻入泥土隐藏在地下玩起捉迷藏。最后,我们大伙排着队又流进了大海。3.师:同学们能创作一首科学小诗或一篇童话《水滴的旅行》吗?[设计意图]建模是很重要的探究过程技能。利用简便的水循环组装模型,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微缩呈现,直观形象。四、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教学后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