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济南的冬天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济南的冬天

doc 2022-07-23 09:00:04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2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能力目标1.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2.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重点)2.领会自然之美,体会写景技巧。(重难点)导入新课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都会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预设: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阳光、山、雪、水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一共6段,其中2、3、4、5段写山;第6段写水。3.课文写了什么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绿、清亮。4.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目标导学二:体会写景技巧学法指导1.第一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2.第3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你简要分析。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3.最后一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3)化动为静: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什么是移步换景法?“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板书设计第2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重点)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体会修辞之美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学法指导拟人手法:拟人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4.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5.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目标导学二:品味用词之美。老舍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3.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请你具体指出。明确: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等。从视觉方面形象真切描绘出济南冬天景物之美,让读者更能直观感受出济南冬天之美。目标导学三:领会情感之美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探究一:其作用有:一是色彩鲜明;二是描绘形象,使人或事物更生动形象;三是表意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四是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如何品味用词之美?词语的一般作用是:动词,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叠词,使节奏舒缓有音韵之美;褒义贬义词,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如此等等。答题格式一般为:该句在……(填答题角度,如修辞、句式、手法等)方面很有特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哪些词语,或写了什么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用)。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探究二: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探究三: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目标导学四:写法探究运用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此即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表现出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你借鉴本文,描写一处或几处景物,要求使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少于300字。示例:天气新晴,料峭的严寒,抖落在黄昏里,仍然有沁骨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梧桐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晒谷场上,黄澄澄、亮晶晶的,宛如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空中每一个粒子都染上颜色,流动着,跳跃着,一眨眼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神秘的紫色、鲜明的橙色、华丽的金色,酡醉的红色……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周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但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宇宙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板书设计修辞之美优美的语言用词之美情感之美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本教学设计本想根据文章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如体会优美的语句,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在字里行间感受济南的“温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则。亦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最终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不足如下: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不够到位。在对阳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进行教学的时候,我觉得对几个句子的赏析还是不到位的。老舍给读者铺设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可是,我却只是分析了“睡着”“唤醒”的拟人手法,而忽视了“闭上眼睛”这种优美意境的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