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docx 2022-08-03 09:00:03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19课怀疑与学问1.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____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A.去伪存真也认同求索B.辨伪去妄而且承认求索C.去伪存真而且认同求解D.辨伪去妄也承认求解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3.下列选项中,句子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复句)B.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复句)C.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单句)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单句)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方法上属于道理论证。B.本文开头引用的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D.“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文化”的概念比“学术”大。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B.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C.在不断的求解和发问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D.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4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各题①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练出来的。②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③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⑤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辩上。⑥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______________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________,常常________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⑦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⑧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给语段中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大儒______________②停滞______________(2)第①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3)依次填入第⑥句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怀疑评判辩论B.怀疑辩论评判C.辩论怀疑评判D.辩论评判怀疑8.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1)文中加粗的“一切”有什么表达效果?(2)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去伪存真”意思是去除虚假的,留存真实的。“辨伪去妄”意思是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从“消极方面”思考,第一空应不包含“存真”方面的内容,故选“辨伪去妄”,排除A、C两项。“求索”指寻求探索。“求解”指寻求未知问题的答案。根据“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可以断定第四空应选择“求解”,排除B项。故选D。2.答案:B解析: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3.答案:C解析:A.前半部分内容是后半部分内容的主语。句子的主干是“记忆苏生”,所以是单句。B.后半部分句子完整,但是前半部分是个状语,不能单独做成分,所以“每星期日”是修饰后面句子的,所以该句是个单句。D.句子前半部分主干是“我们信它”,后半部分主干是“它‘是’”,两个句子被关联词“因为”连接起来,所以这是一个复句。4.答案:C解析:“怀疑与学问”这个标题只揭示了文章的论题。5.答案:C解析:“求解”和“发问”语序不当,应改为“发问和求解”。6.答案:C解析: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④句首先明确指出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故此置于首位。②句紧跟上句,从反面论述读书需要“精选”。①句从“熟读深思”角度,阐述读书需要“读得彻底”。⑤句进一步论述读书的意义和方法,③句紧跟⑤句后面,阐述“少读”和“精读”的意义。故选C。7.答案:(1)①rú②zhì(2)①练炼②辩辨(3)B解析:(1)字音注意方言和习惯性误读,如“滞”不要读成dài。(2)同音字误用,注意根据形旁辨析。(3)作答本题时,可采用排除法。根据第一空后面的“态度”,可知本空应选“怀疑”,所以排除了C和D。根据第二空前面的“和书中的学说”可知本空应填“辩论”。8.答案:(1)“一切”表范围,表明怀疑精神是全部学问的基本条件,无一例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2)举例论证。以“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简明易懂。4解析:(1)从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角度分析“一切”的表达效果。“一切”是全部的意思,表明怀疑精神是所有的学问的基本条件,无一例外。(2)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列举确凿、典型的事例的是举例论证;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的,是道理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的是对比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的是比喻论证。答题模式一般是:①举例论证:通过举事例,真实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②道理论证:通过引用……名言(俗语、谚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③比喻论证:通过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通俗易懂,容易被接受。④对比论证:通过将……与……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全面深刻地论证了……观点。本题是举例论证,论述的是如何用怀疑的精神做学问。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