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共4课)(2022新版)
doc
2022-08-07 09:00:03
9页
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19.太阳与影子【教材简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太阳会东升西落、能发光发热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活动1“找影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形成影子的条件。活动2“观察影子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测、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归纳出影子变化的规律。活动3“制作日晷”目的是让学生运用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晷的原理,学会制作和使用日晷。应用与拓展“认识神奇的无影灯”,引领学生认识无影灯的原理,了解影子对人类的影响,体会无影灯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对阳光下人影、树影等是有一定的来接的,但他们缺乏对这些现象进行有目的的观测、记录和探究。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看,他们已经认识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这些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本课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形成影子的原因和条件。2.能归纳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能简单描述用日界观测时间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影子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子形成的条件。3.能利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能按要求制作简易日晷并用日暑观测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影子的产生和日影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3.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人类为满足对天文观测的需求发明了日样,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难点]认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教师]素描纸、笔杆、手电筒、硬纸板、长吸管、记录表、课件等。[学生]直尺、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阳光下我们会看到物体的影子。(出示小华上学和放学时的图片)请你观察图中小华的影子有什么不同点。2.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变化的?二、观察探究,形成知识1.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1)引导:请同学们参考下面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是否有影子形成。想一想,影子的变化与什么有关?(2)讲解实验方法:9\n①打开手电筒,观察没有挡光的手时是否有影子。②打开手电筒,用手挡住光,观察是否有影子。③变换各种手势,观察手影怎样变化。(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5)讨论:影子的形成与什么有关?(6)小结:行进中的光被阳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影子。太阳是一颗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利物都会产生影子。2.探究日影变化规律。(1)引导:在不同的时间,同-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不一样的。让我们先制作一个观察影子的模型,再用模型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2)讲解制作模型的方法:①在素描纸上用直尺和直角三角板画两条垂直相交的线。②在图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③将水笔笔杆用胶水固定在交点的位置上。(3)制作:学生分组制作观察影子的模型。(4)出示实验方法:①将做好的模型放在太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平面上。②按照方位摆放模型。③分别在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和15点时,描绘出笔杆影子的位置和长度。(5)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和绘制在《科学学生活手册》第23页中。(该实验可以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进行。)(6)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7)讨论: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8)总结: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引导: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动动身体,观察并描述影子的变化。想一想,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影子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出示:表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课件,学生观看并思考。3.讲解:古代人们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发明了一种计时工具——日晷。(教师出示日晷图片)课下请大家查阅资料,了解日客的用途、原理和类型。第二课时一、提出任务1.出示:日晷的图片。2.讲解:日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也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城的重大发明。日晷中的“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被称为日晷。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有时间刻度,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通过晷针投影在盘面上的方向就能测定时间。3.布置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易的赤道日晷。二、掌握方法1.讲解:(出示赤道式日晷图片)日晷包括底座、晷面、晷针。2观察:晷面上的刻度是如何刻画的?晷面和晷针的方向如何?(晷面上的刻度是均匀的,且圆周被平均分为24份。晷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晷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本地的纬度相同。晷针穿过晷面,与晷面垂直。)3.讨论:(1)如何将晷面上的圆分为24等份呢?(利用量角器,从0刻度开始,每15度画一个刻度。该环节应让学生充分思考,选择自己认为简单的方法。)9\n(2)如何使界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与本地的地球纬度相同?(用90度减去当地的纬度数即为晷面与水平面的灾角度数。利用量角器,计晷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该度数即可。)4.讲解: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1)在硬纸板上用圆规画大小适当的圆,标出圆心。(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将圆平均分为24等份,标上刻度。(3)将晷面固定在水平底座上,调整晷面角度,使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本地纬度。(4)将晷针(长吸管或筷子等)插入晷面中心即圆心位置。(5)将日晷摆放好,调整晷针方向指向北方。三、制作展示1.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2.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评价标准:(1)晷面刻度清晰,分布平均:晷面安放角度精确,晷针穿过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底座牢固,稳定。(2)精美,有创意。(3)选材环保。)四、实地观察1.观察:学生将制作的日晷放到室外阳光下,读出影子指示的时间,并与现代钟表读出的时间进行对比。2.思考:利用日晷判断时间的原理是什么?五、应用拓展1.讲解:利用影子我们发明了很多东西,如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皮影戏、手影游戏等,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快乐。但是,影子有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不便。比如,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灯下形成的影子就会覆盖手术部位,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一种灯,叫做无影灯。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对无影灯的认识。2.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3.讨论:无影灯下,影子真的消失了吗?(无影灯设计的原理是利用多点光源效应,当个物体被多个光源照射时。其中有些光源的光线被物体遮挡而产生阴影,但其他光源的光线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照射到这个阴影区域,这个区域的阴影就能够被减弱或消除,最终形成无影区。)4.作业: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无影灯,并试一试效果。【教学后记】20.地球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以地球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活动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活动2“观察地球仪”目的是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地球仪,感知地球表面的组成,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形状。应用与拓展“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测量出地球真实形状的。【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科普读物等途径对地球的形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及地球真实形状并不很清楚,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教学目标】9\n[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3.能说出地球仪的结构。4.能说出在地球仪上找到某个国家的方法。[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形状的科学事实。2.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表述结果。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难点]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地球形状的阅读资料、地球仪、课件等。[学生]搜集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自制模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还可以领略山川布的丘陵和平原(课件出示图片)。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2.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哪些假说?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1)讲述: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提出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宇宙思想,但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直觉或猜想的层面。除了以上假说,人们自古以来为探索地球的形状做出了很多努力。阅读你手中的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2)出示阅读方法:先根据阅读目的来选择有用的资料:再快速阅读,找到关键词句后用笔勾画出来,做上标记。(3)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资料。(4)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从直觉(“盖天说”、天圆地方)到猜想(“浑天说”“宣夜说”),从猜想到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再到确认(地球卫星照片),最终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6)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例?(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只,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说明海平面并不是真正的平面;远观高塔时,看不到塔身的全部等。)2.观察地球仪。(1)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轻易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吧!(2)出示观察方法:①观察地球仪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②观察球体表面的颜色及线条。(3)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9\n(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5)讲解:①地球仪绕“地轴”运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仪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地轴”和球体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②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④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⑤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6)运用:①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下我们祖国的位置。②在地球仪上找到麦哲伦环球探险航行的航线,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并标出麦哲伦的出发点与经过的主要地点的位置。④设计一条你自己喜欢的环球旅行航线,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页中。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讲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测量和描绘越来越准确。阅读相关资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有关地球真实形状的知识。2.总结:由于地球表面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因此地球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但相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些高低起伏的变化是微小的。在现代测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椭球体。【教学后记】21.海陆分布【教材简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形状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地球上的陆地及海洋的分布情况。本课按照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认识大洲和大洋”目的是通过观察、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活动2“描摹出大陆形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描摹地球仪上七大洲的轮廓,进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特征。应用与拓展“制作地球模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用身边常见材料自制地球模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的联系。【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地球上海陆的分布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海陆分布的认识都比较有限或片面,不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具体形状及大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学会了观察地球仪,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建构海陆分布的知识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名称。2.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形状及大小。[科学探究目标]9\n1.能根据地球表面的颜色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海陆分布情况的计划。3.能通过观察、描摹等方法搜集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地球模型的制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说出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难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教学准备】[教师]地球仪、透明薄纸、课件等。[学生]旧报纸、胶水、黏土、颜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图片。2.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颜色是不同的,蓝色的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关于地球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3.提问:地球上海陆是怎样分布的?二、观察临摹,形成事实1.认识地球的海陆组成。(1)引导:请在地球仪上找出陆地及海洋,观察后说明它们是什么样的,各自的名称是什么。(2)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各个陆地及海洋的名称。(3)小结: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为七部分,也称作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海洋主要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2.认识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1)提问:四大洋各是什么形状的?(2)观察: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大洋的形状,分析各大洋的大小。并按大小给各大洋排序。(3)汇报:指定学生用语言形象地描述各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并排序。(4)结论:各大洋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描摹地球仪上的大陆形状。(1)引导:刚才我们观察、比较了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现在我们通过描摹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与大小。(2)出示:活动注意事项。①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两个同学用手扶住地球仪及透明薄纸,第三个学生进行描摹,第四个学生检查描摹的轮廓与地球仪上大洲的形状大小是否吻合。②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描摹出所有的大块陆地。(3)临摹:学生分组临摹地球仪上的陆地形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将描摹的图纸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中。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描摹各大洲轮廓的过程,展示描摹各大洲形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9\n2.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洲和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其中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课后将再次描摹好的各大洲沿轮廓剪下来,观察后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第二课时一、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地球的形状,了解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制作地球模型。二、作品引领,掌握方法1.出示:课前制作的地球模型或地球模型图片。2.思考:制作地球模型需要什么材料?主要的制作方法是什么?3.播放:制作地球模型方法的视频,提示学生理解并记忆。4.提示:(1)海陆分布位置要准确;(2)造型要美观;(3)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4)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三、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展示评价,改进模型1.展示:将作品以小组为单位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各组选择一名讲解员,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本组的地球模型。2.评价:组织学生对各组作品进行评比。(评价标准:科学、美观、新颖。“科学”是指模型中地球表面各部分的比例、形状、大小等比较合理;“美观”是指结构合理,造型逼真,绘图精美;“新颖”是指制作的模型有自己的独创之处。)3.改进:将制作的地球模型与地球仪进行对比,结合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制订改进计划并进行改进。【教学后记】22.美丽的月球【教材简析】本课在低年级学生熟悉了月相变化现象之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活动1“观察月相变化规律”目的是通过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活动2“观察月球表面”意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应用与拓展“模拟月球‘发光’”旨在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月球是怎样发光的。【学情分析】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他们在低年级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过月相的变化。这些都为学生进步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2能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3.能说出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月相的变化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等方式获取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球表面的信息。9\n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L.能持续观察月相变化,感受天体星球的奇妙运动。2.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模拟月球“发光”的实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兴趣和爱好是影响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手电筒、地球仪、泡沫小球、箔纸、与本课有关的月相资料和视频等。[学生]提前一个月观察月相变化、观察记录表、月相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真切地描述了农历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月亮的形状?(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部分月相图片。)2.提问: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观察月相变化的规律。(1)掌握方法。①讲解: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我们看到它有时是一轮圆月,有时是一道细细的银边。那么月亮的形状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呢?让我们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观察发现吧!A.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如广场等,每天晚上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月相。B.上半月日落时,下半月日出时,观察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月相的形状、月亮明亮的部分向着哪个方向。②提示:夜晚观察时一定要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要注意安全。(2)观察记录。学生分组观察月相,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建议该任务可以在一个月前布置让学生完成。)(3)分析现象。①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②讨论:A.月相是怎样变化的?B.两次相同月相出现相隔大约多少天?(4)得出结论。总结: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29天。(记忆小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半天,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半天,亮面朝东"。)2.观察月球表面。(1)提问:在观察中,你还发现月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2)出示:有关查阅资料方法的课件,指导学生理解并记忆。①筛选。筛选与月球相关的书籍,并在目录中查找与月球表面知识相关的章节。或打开百度网页,在搜索条中输入与“月球表面”相关的关键词,筛选与月球表面相关的网页。②浏览。快速阅读相关内容。③勾画。勾画出与月球表面相关的中心词语。④解释。试着用勾画的中心词语解释月球表面的样子。⑤整理。将搜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用某种方式进行整理。9\n(3)阅读:学生查阅资料,将整理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中。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指定学生汇报阅读资料的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小结:我们看到月亮上比较亮的地方是山脉和高山,比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亮上的山脉都是环形山。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那么月球到底是怎样“发光”的呢?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吧!2.讲解:(出示实验装置图)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用箔纸包起来的小球模拟月球,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观察现象。3.提示:将教室里的光线尽量调暗,使现象更加明显。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小结: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明亮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教学后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