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3课)(2022新版)
docx
2022-08-10 09:00:17
26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5\n第一单元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他们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等。[小组]每组带一盆植物用于美化教室并在课上观察(提前与班主任沟通)、学习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分钟)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预设14分钟)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提问: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们吗?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边记录学生提到的植物名称或图画,边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见过的植物是什么样的。25\n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长什么样?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课外书中介绍的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过渡: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可真美呀!看,这里有一张图片,漂亮吗?提问:小朋友们,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样?它们长在哪里?提问: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植物?老师先来举个例子,用笔圈出“小草”:我找到了小草,它的叶子有绿色也有黄色的,它长在土里。预设1:给学生笔,让学生上来圈,介绍植物。预设2:水中也有植物、石头缝里也有。提问: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会开花、有叶子)(板书记录)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不是,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书:不会动)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小组的植物,每组一盆塑料花,教师一盆塑料红掌]1.提问:老师这一盆红掌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因为它是塑料花)2.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盆,把它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较,仔细观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塑料花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预设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叶子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要种在土里。预设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的。(提示这种方法叫水培)预设3:植物用手折,枝条容易折断;用手捏,有水出来,它是活的。(渗透要爱护植物)预设4:植物叶子闻起来没什么气味,花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气味。(板书记录)老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四、拓展:种一棵植物(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等]1.种植方式。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边展示边介绍)提问: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预设:绿豆、向日葵籽可以种在土里,大蒜、绿萝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介绍:种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在土里,叫土培;还有一种是种在水里,叫水培。一般植物的种子适合种植在土里,像大蒜、绿萝等可以种植在土里,也可以种植在水里。2.种植植物。现在每组组长上来领植物。(每组一袋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每人一种)小结:植物种完之后,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并及时通过画图或拍照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一棵植物的生长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记得每天细心照顾、仔细观察。当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植物,我们也可以观察、尝试种植其他的植物。【教学后记】25\n2.观察一棵植物【教材简析】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简单说出植物会生长,需要水和阳光等。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茎、叶等营养器官,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生物”的概念。聚焦板块,学生将在教室内观察一棵植物。教师要对观察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在观察时除了用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探索板块,学生需要从整体到局部来观察一棵植物,并对植物外形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能使用“茎”、“叶”等科学的语言。同时,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真实、客观地描述和记录植物,可以提高观察能力。研讨板块: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穿插开展,一边观察一边研讨,也可以在全部观察活动结束后集中研讨,还可以分小组研讨后再集中讨论。学生会对植物的特征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拓展板块,可以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巩固科学观察的方法。【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本课以观察、描述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本节课是初次接触科学绘画,因此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告诉学生科学绘画与艺术绘画不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茎、叶等结构。[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具有茎、叶等结构;[难点]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画一棵植物的简图;【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植物。[小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菊花1盆]1.教师展示1盆菊花,放在展示台上。提问: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谁认识这种植物?(预设:菊花)2.展示几幅菊花盛开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我对菊花不太了解,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到过菊花呢?你知道有关菊花的哪些小知识呢?3.小结:原来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菊花的信息,真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观察它。二、探索:观察一棵植物(预设20分钟)25\n(一)整体观察植物。1.提问:你能看到菊花有哪些结构呢?(预设:叶、杆子……)2.讲述:在科学上,我们将像杆子这样的结构称为“茎”,请跟我一起念。3.提问:一棵菊花有茎和叶,还有什么?(预设:根)4.提问:根在哪里?谁看到了呢?(预设:在土壤里面,现在看不到)5.讲述:大家都想看吗?那我现在将它拔起来给你们看看吧!(预设:不行,菊花拔出来会死的)6.讲述:对啊,你们说得很对,它离开土壤会失去生命的。我上次移植菊花的时候,拍了照片,大家来看看根长什么样吧。7.小结、过渡:菊花有根、茎、叶的结构。各位小植物学家们,想近距离观察它的茎和叶吗?(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材料准备:每个小组1盆菊花]1.提问:我们除了能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预设:手、鼻子)2.提问:用手怎么来观察呢?(预设:可以用手摸)3.讲述、提问: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摸,要老师说的才能摸。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要轻轻摸,用力的话会伤害植物)4.讲述、提问:是的,说得很好。植物有生命,我们要轻轻摸。那用鼻子怎么来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可以闻一闻气味、注意安全)5.讲述:跟刚才用手摸一样,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轻易去闻,要听老师的指示。6.讲述:大家可以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但是千万不能用嘴巴尝。叶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要仔细看,还可以数一数茎的数量,估测一下它有多高。7.学生分组观察菊花。(三)画一棵植物。1.讲述:相信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刚才都观察到了更多菊花的特征。现在我想给大家一个新的挑战,将一棵菊花画下来,有信心完成吗?2.将活动手册翻到第2页,请学生将日期书写完整。对照真实的植物,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客观。3.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三、研讨:交流评价(预设12分钟)1.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结合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茎和叶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更多特征和发现。2.请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来评判画得像不像,哪里还可以改进。3.给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修改、完善。四、拓展(预设5分钟)1.我还有一个小挑战,你们敢接受吗?(展示图片:一棵大树。)2.提问:如果你要去观察一棵大树,该怎么做呢?3.引导:先整体再局部。树有多大、有多高(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有没有小动物。(展示图片: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等的特写。)小结:今天各位小植物学家们表现得都很棒,对菊花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大家课后可以找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大树是怎样的。【教学后记】25\n3.观察叶【教材简析】《观察叶》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3课。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哪些是植物并种植了自己的植物,还对植物进行了观察,知道植物有茎、叶等结构。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各样的叶,描述叶的特点,用画图的形式记录叶。聚焦板块,通过认识多种树叶激发学生观察叶的兴趣。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了解叶的结构,发现叶的特点并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叶的特点。同时通过出示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黄叶的枝条,展示叶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指向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最后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叶的结构。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叶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到叶是在不断变化的,叶是有生命的。拓展板块,通过欣赏叶画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叶画的兴趣,了解叶画制作的方法,课后完成叶画作品。【学情分析】叶,学生非常熟悉,对叶的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也能描述出叶的很多特点,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但是都比较的零散。同时,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到三个星期,很多科学素养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例如: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实验开始、结束的时间把握,实验结束要马上整理好材料等,这些科学习惯都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渗透,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能描述叶的外部特征。[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课堂常规,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叶,建立起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一盆绿萝。[小组]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1.教师引导:秋天到了,在校园里发现有很多的落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PPT出示4种树和叶子)2.提问:这些叶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槭树叶像手掌)3.揭示课题: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小小植物学家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叶。(板书:观察叶)二、探索:各种各样的叶(预设25分钟)25\n[材料准备:每组4种树叶、一盆绿萝、学生活动手册](一)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教师拿出叶片,提问:老师已经把刚才的4种叶子带到了课堂上,你们想观察它们吗?那怎么来观察呢?(预设:想,可以用眼看)2.师总结方法:看来小朋友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1)用眼看,看一看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2)用手摸,摸一摸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用鼻子闻,闻一闻叶子的气味。老师给大家的叶子都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去室外观察可不能随意去闻。(边说边演示)3.教师观察前提示:小朋友们,观察时可以轮流观察,有了发现可以小声地说给小组同学听,但不能影响到其他小组,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观察小能手。4.学生观察叶。5.交流:谁先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仔细听,他的发现和你的一样吗?说过的可不能重复?我们可以这样来介绍:我观察的是1号银杏叶,它是……6.猜树叶游戏: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个个都是观察小能手。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猜叶子小游戏,老师来描述叶子,你来猜。猜出来的小朋友,用手势告诉我是第几种。(二)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绿萝叶照片,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片叶子,你觉得它们来自同一株植物吗?说说判断的理由?(预设生:是绿萝叶,形状一样)2.教师拿出绿萝,总结:其实这些叶是老师从这盆绿萝上修剪下来的。绿萝叶会从叶芽长成嫩叶,从嫩叶长成老叶,老叶最后还会枯萎死亡。它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3.提问:我们的绿萝叶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叶也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吗?4.教师出示其他几种叶的变化过程。总结:是的,小朋友们平时也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在我们周围不易发现的细节。(三)画一片叶。1.教师引导:小朋友,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吧。2.教师拿出一片叶,把叶子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边观察边画。3.请小朋友们拿出活动手册翻到第3页,先写上日期,然后边观察边画。4.展示自己画的叶子,伙伴间互相点评。三、研讨:叶有什么特点(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1.学生反馈交流:叶有什么特点?2.提问:叶会发生什么变化?四、拓展:做叶画(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1.教师播放叶画,和学生一起欣赏叶画。2.讲解叶画制作过程。3.学生回家完成叶画作品。【教学后记】25\n4.这是谁的叶【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4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具备了在仔细观察后能从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能力。本课将让学生在观察、认识一些常见叶的特征后,知道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并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叶的特征,再根据植物叶的一些特征去寻找、判断它来自哪一种植物。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五种不同的树叶,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探索板块,通过找一找活动,明确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叶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研讨板块,通过实地观察,知道植物及其对应叶的特征,认识到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感受身边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周围常见的植物及生长环境,并对观察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叶的观察,学生已经熟悉植物的叶,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观察叶的不同特征,感受每种植物的叶是不同的,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将每片叶的特征记录下来。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在室外学习科学,一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小孩子容易兴奋,他们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教师要将学生分好小组,明确任务,限定区域,并强调谁都不能跑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进行记录、指导等组织管理活动,帮助学生有序地、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难点】[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小板夹、松树叶、银杏叶、小叶黄杨叶、香樟叶、枫树叶(根据校内植物选择替代品)等。[教师]班级记录表、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叶的特征(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五种校园中常见的树叶:黄杨的叶、紫荆的叶、梧桐的叶、松树的叶和蔷薇的叶,也可换成校园中其他熟悉的常见叶,如香樟的叶,银杏的叶等]上一节课,我们发现了叶的秘密。小朋友们对叶子充满了兴趣,甚至还捡了不少掉落的叶子。今天老师就把它们带到了科学教室,让我们一起请出这些树叶宝宝吧!提问:这些叶子都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预设:叶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25\n不一样)2.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呢?(预设:看形状、看边缘等)二、猜测:说说这是谁的叶(预设10分钟)1.秋天到了,叶子掉了。你们知道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是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课题:这是谁的叶)(预设1:学生能够说出植物名称,也能描述叶的特征)学生回答每种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聚焦特征。(预设2:学生说不出植物名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片叶子还有什么特征)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树叶宝宝呢?(预设: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粗糙度)3.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的叶,特征都不一样。校园里的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三、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预设20分钟)活动一:画叶。1.活动要求:这些植物都长在校园中,我们就去找一找这是谁的叶。2.请小朋友们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出你想帮忙的树叶宝宝的样子,然后拿着它去寻找叶妈妈吧。3.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树叶宝宝。提问:你觉得要想很准确地找到叶子,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叶片的边缘、叶脉等)。4.活动:比一比谁能表现出更多叶的信息。两人小组先商量好准备找哪两片叶,再将叶子画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活动二:讨论外出注意事项。1.提问:我们要到校园中寻找叶对应的植物,怎样才能找到呢?(预设:根据每片叶的特征,按照叶的样子寻找)提问:如果只有某一个特征一致,能不能判断找对了?小结:要反复比较,先找到主要特征,再看其他特征。2.提问:外出活动时,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预设:注意安全、不摘树叶、不随意抓小动物,不去有危险的地方,要做好记录等)。教师总结:安全很重要!第一,远离危险的地方,遇到动物不擅自触碰;第二,老师会划定范围,到操场以后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一起观察,遇到问题随时举手告诉老师;第三,爱惜植物,每片叶都是有生命的,不摘叶子;最后,找到了要及时记录。回来之后交流、汇报,你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你在哪里找到的?活动三:在校园里寻找植物。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四、研讨交流(预设5分钟)1.你们找到对应的植物了吗?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的?在哪里找到的?追问:校园其他的地方还有吗?(预设:食堂旁、操场上、花坛里……)2.这些植物喜欢生活在那里,有它们需要的哪些环境因素呢?(预设:阳光、水、土壤等)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在寻找过程当中的经历,介绍自己是如何根据叶的特征找到植物的。小结:校园里的叶真是多种多样啊,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5\n5.植物是“活”的吗【教材简析】《植物是“活”的吗》的核心概念是植物是有生命的,结合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发现,收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植物是“活”的吗》是本单元的第5课,通过第1课到第4课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于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课主要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出植物是“活”的证据。聚焦板块,通过认识多种动植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激发对“植物是否是‘活’的”这一问题思考的兴趣。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展示种植植物的记录单活动,发现植物的生长情况,知道植物生长过程有一定的规律。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茎和叶等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展示植物的生命特征。研讨板块,学生可以通过植物间的相互比较,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并结合学生研讨形成植物是“活”的理由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学情分析】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2.通过收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3.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教学准备】[学生]学生种养的植物一盆,植物种植情况记录单一份。[教师]植物生长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1.出示动物吃东西、喝水、运动、生长、晒太阳等动图。提问:看看这是什么?一起说:(预设:常见小猫,小兔等,可以让学生齐声说,一起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课堂快速消除陌生感)2.思考图片的相同点。提问:这些动物是“活”的吗?说说你的想法。(预设:体现动物需要水、需要食物、能够运动、会生长等特点,让学生明白这些特点是证明动物是“活”的基本证据)25\n3.一起来看看我们刚刚学过的植物。提问:这是大蒜、菊花、樟树等叶的变化。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植物是“活”的吗?4.揭示课题:植物是“活”的吗。(板书)二、探索:植物是“活”的(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播放学生植物照片,植物观察记录单]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植物,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种植的植物吧。(预设:展示学生种植情况,是对于学生前期植物种植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学生获得认同,同时与其他同学的植物进行差异比较,进而进行更细微的观察)2.提问:这株植物养得真好,是哪个小朋友的,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植物。(预设:这是一次引导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植物的示范,为待会儿的小组内介绍植物做铺垫)3.追问:你的植物叫什么?这么多天你的植物有了什么变化?你有照片或图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吗?介绍每一周的变化情况。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各自种植的植物,PPT,记录单]1.提问:现在让我们像这个同学一样在小组内向其他成员轻声地介绍一下你的植物变化情况,模仿一下植物的变化情况,展示一下你的记录单,说说你的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音乐响起,我们把植物放在一边,人坐端正,开始交流。2.讨论:学生讨论,让同桌之间进行植物的介绍,说说自己植物的变化。3.个别交流:教师提示哪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提倡动手模仿。4.哪组同学先来和我们说说你们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其他同学眼睛看向他,仔细听,如果有不一样的变化,可以举手提问或补充。5.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植物养得特别好,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照顾植物的呢?(预设:通过一个月的种植,有些长得较好,有些长得稍差些,让学生意识到植物还需要阳光、水分、土壤、施肥等,体现关爱植物生命)6.继续种植植物,接着植物会怎么样?(预设:一个单元的植物种植就要结束了,我们只看到了它发芽、长叶等基本现象,让学生展望未来,接着植物还会开花、结果等,增加学生持续种植植物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7.老师也帮大家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植物图片.提问: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到了什么?追问:这个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吗?8.老师把我们的想法做成了卡片,让我们回顾一个月的种植情况,我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把能证明植物是“活”的卡片找出来,如果你们小组的证据没有在卡片上,可以自己画上去或者举手让老师帮你们写上去。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四人小组活动,提供配有图片和文字的卡片放在上面,如果同意了,可以来取走这张卡片)四、拓展:塑料花是“活”的吗?(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科学任务卡,胡萝卜种植视频]1.提问:塑料花是“活”的吗?(预设:通过塑料花的非生命特征,来反面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2.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了,让我们根据证据卡片,打开活动手册,把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或者写上去。【教学后记】25\n6.校园里的植物【教材简析】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校园常见植物,并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植物。【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需要先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弄清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及生活习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植物名牌,辅助学生观察。(注:选择几个地点进行课堂观察,更多的可以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小组]铅笔、橡皮、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植物的照片]25\n1.出示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植物(之前课堂观察过的一种植物)。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在校园的哪里见过?(预设:根据之前几节课的观察,学生认识了这个植物,并且可以说出大概的生活地点)2.多角度图片展示,包括树冠、茎、叶等结构。提问:这个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植物的树冠怎么样、叶怎么样、茎怎么样等。)3.通过学生描述,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从而启发学生在之后的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怎么描述。4.讲述:校园中除了这种植物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植物,大家想去校园中观察一下吗?揭示课题:校园里的植物(板书)二、探索:观察校园里的植物(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放大镜、铅笔、橡皮、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手机(拍照)]1.外出观察活动前讨论。(1)外出活动的工具。提问:为了到校园中认识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植物,出去前,我们要做些准备,我们需要带哪些工具帮助我们观察记录呢?(预设:放大镜、铅笔、橡皮、学生活动手册)(2)外出活动的方法。提问:那出去后,如何对一株植物进行观察呢?我们有哪些观察方法?(预设: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借助放大镜观察)(3)外出活动的注意事项。提问: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植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什么问题吗?(预设:教师引导:①小组活动,不乱跑;②注意安全,防受伤;③举手示意,提问题;④爱护植物,不乱拔;⑤活动手册,要记好;⑥听到铃声,快集合)提问:用什么方法记录呢?(预设:画简图,要求及时记录,实事求是,注意统计)2.外出观察活动。(1)教师指导,集体观察。教师带学生到事先确定好的一株植物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察。提问:我们现在确定观察这株植物,请你们说说看,我们怎么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它长在哪里,如何去记录?(预设:教师引导介绍:先远远地看,描述整株植物的轮廓,简单地画下来,再走近看一看,观察其他你能观察到的地方,并做好画图记录)(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安全区域内自主选择植物进行观察,尽量不同小组间观察不同的植物,从而发现校园植物具有多样性。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观察的植物的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三、研讨: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照片、学生活动手册]1.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地回到教室,并组织进行交流。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植物?长在校园中的哪个地方?这个植物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来汇报:我观察的植物叫……,它生活在……,它的特征是……(预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下来的植物,介绍植物的名称并描述相关植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同时教师展示之前拍下的植物图片,以辅助学生交流)2.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四、拓展: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预设:很多植物不知道名字,怎么办)小结:如果在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的收获!25\n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教材简析】《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生活中儿童常玩的玩具导入课程,让学生们在观察恐龙模型中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方法,“比高低”、“比长短”,并通过简单的表格、画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让学生开始认识到日常观察活动中处处有比较,比较就是区分相同和不同,不同角度的比较有可能会带来比较结果(比如大小)的不同。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玩具大小的不同方法”,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比较结果,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长度等。意识到比较中需要考虑公平、方便、准确等因素。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最后通过研讨,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并借助记录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一般能对图片中的恐龙做出大小的判断,他们已经能在头脑中对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恐龙作出简单的分辨。但是,孩子在描述恐龙大小时,并不是都来源于对图片的观察,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以有的经验,他们的表述往往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大小是一个综合的感觉,不同的孩子会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比较,有的是从胖和瘦,有的是从长和短,有的是从高和矮……。该课希望孩子能从一个维度,给恐龙模型玩具进行比较和排序。另外大部分孩子在比较过程中,会意识到要对齐,要比得正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长短、高矮、宽窄等)观察和比较物体。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常常用到的认识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自己的比较方法[难点]找出让比较更公平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四张恐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预设10分钟)1.情景导入。PPT视频导入。教师提问:你在录像中看见了什么?(侏罗纪公园片段)这一环节让学生可以及时表达所见所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恐龙有大有小。板书:大、小。2.聚焦问题。学生观察课本图片。25\n教师提问:“哪只大、哪只小?”学生回答后,有意识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哪只大、哪只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炼:我们需要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板书:比一比。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预设20分钟)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引导学生思考:比大小可以细化为比高矮,比长短,比胖瘦(根据学生能力是否提升到宽度)。出示活动记录单,看看这个活动单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要公平公正。为了公平的比较,可以怎么做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将恐龙图片放在PPT上演示一下,指导学生这是用来记录你们的活动过程的纸,你们可以将图片贴在纸上来记录你们的比较方法。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及时记录比较结果(学生手册);(PPT展示活动要求)。3.比较恐龙模型大小:学生做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教师将学生的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方法和结果张贴到黑板上。4.可以引导小组内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几种结果?比较结果相同吗?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准确?三、研讨(预设10分钟)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么描述比较结果?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比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教学后记】2.起点和终点【教材简析】《起点和终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2课。教材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你的纸青蛙能跳多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本节课需要探索的问题: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这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如何对组内的几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进行比较,还涉及到全班多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远近的比较,最后如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自己的纸青蛙到底跳了多远。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学生才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比较。确定起点和终点,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来。【学情分析】不能将一年级的小学生看成学科学的白纸,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25\n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科学态度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教学准备】[小组]两只纸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教师]PPT。【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更远?(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1.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纸蛙跳远比赛!(出示纸蛙)先试着让纸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蛙跳得最远?学生自主练习纸蛙跳远。(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2.组内纸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纸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纸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纸蛙跳得远?学生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纸蛙跳得远?为什么说这只青蛙纸蛙跳得远?3.研讨:怎样知道哪只纸蛙跳得远呢?提问:你们小组哪只纸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学生交流汇报。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纸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起点),然后跳出去。两只纸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通过组内两只纸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青蛙的远近。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1.将纸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1)提问:组内两只纸蛙谁跳得更远,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个小组,哪个小组的纸蛙跳得更远呢?那我们再来一次正式的比赛,让每组的冠军纸蛙再跳一次,看哪组的纸蛙跳得远?(注意提醒孩子纸蛙的落点别移动)(2)我们每个小组能不能把自己小组的冠军蛙跳了多远,展示给大家看呢?(教师可以提示:你们能不能比划一下你们的青蛙跳得有多远或想办法把跳出的远近记录下来),让学生比划一下。纸蛙起跳的位置,我们叫起点,那纸蛙跳出去之后的位置,我们也给它起一个名字——终点。(教师板书:终点)25\n提问:会画终点吗?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课件展示一些青蛙不同方向的跳跃后停留的位置,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2.组间青蛙跳远比赛。(1)学生活动:组间纸蛙跳远比赛,用纸带记录跳远的结果。(2)剪纸带: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把剪刀,完成记录后请大家用剪刀沿着终点线把多余的纸带剪掉,然后组内用纸带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更远,把你们组跳得最远的那只纸蛙的纸带,贴到前面的黑板上,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蛙跳得更远,好吗?3.用纸带展示比较全班各个小组的跳远结果。学生明确各组纸带展示的起点也要一样。四、拓展(预设2分钟)提问:回家怎么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这只冠军蛙跳了多远?【教学后记】3.用手来测量【教材简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比较和测量》的第3课,本课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如他们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始转向测量。在用手测量活动中,学生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在反复标记用手测量“拃”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测量单位首尾相连对测量准确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两节课中,学生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但都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结果,并没有用测量的数据来比较。那么在这一课将通过测量桌子的高度,使用非标准单位“拃”测量,并借助纸带得出高度,从而让学生完成从比较到测量的转变,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测量中,需要关注公平、准确、方便等因素。最后当每位学生都用“自己的手”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会发现因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纸带得出桌子高度。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通过用手测量的活动,意识到细致的用拃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测量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的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难点]对于测量的结果能够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思考。25\n【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纸带、剪刀。[小组]每位学生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胶水。【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问题引入。测量,是比较准确。我们的身体也是测量工具。2.聚焦提问:“我们能用自己的手测量吗?”(预设:可以,通过“拃”来测量)二、探索:桌子的高度(预设25分钟)“高多少?”已经从单纯的对比进展到量化的测量比较了,通过用纸带固定,再使用非标准单位“拃”来统一量化这个高度,意识到使用统一单位,并细致测量的重要性。1.提问:桌子的高度有几拃?2.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用纸带帮助测量。通过用“拃”来科学的进行测量,规范学生测量流程:预测—实测—比较—分析。在测量过程中遇到问题并能解决,比如意识到“准确测量需要合作”、以及“一拃一拃要相连,要用相同的手指”等细节问题。(1)预测桌子的高度相当于多少拃?提问:“你们各自的一拃有多少?伸出你们手比划一下。”提问:“观察高度(纸带),再观察手指一拃的长度,估计一下高度(纸带)相当于多少拃?”(2)学生演示测量纸带长度。提问:“真的是这么多拃吗?你们会用拃来测量高度吗?”请一位同学来演示测量。(3)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引导学生指出每次都用大拇指和中指的最大距离来测量;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需要紧紧相连;确定起点和终点。(4)梳理探究步骤,播放课件,发放材料。(5)学生两人一组,用拃测量纸带,教师视察学生操作,提醒学生注意:用相同手指测量,做好一拃的记号;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需要紧紧相连;纸带上写上姓名,日期。(6)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三、研讨(预设5分钟)研讨时要让学生分析测量的结果不一样的多种原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思探索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是否出现误差;是否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是否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每一拃的长度是否相同等。无论学生提到何种的原因,我们应该给以充分肯定与表扬。最后要让学生细看纸带,观察比较不同的“拃”有长有短,并提出“到底高多少”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这是希望学生在研讨中形成这么一个观念——测量是为了使比较更准确,而用手测量让比较方便了,但由于每人手指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四、拓展(预设5分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拃)长短不同的问题?课后测量活动:如活动手册所示,用脚掌的长度测量我们家的地板宽度,用我们手测量我们家的家具长度。【教学后记】25\n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手来测量距离,但由于用手测量的“拃”单位是非标准的长度单位,所以测量结果不同。那么我们可以选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长度呢?本节课将选用回形针、小棒等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发现测量结果比手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同时发现用回形针和木棒分别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不同,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不同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分析原因,理解测量单位的重要性,这些经历为第5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在第5课中,将使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即用同样的标准单位测量。【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起点、终点、测量时需要首尾相连,用不同学生的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一样等,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兴趣,同时产生想要比较规范地描述物体长度的欲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固定长度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2.测量同一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更准确。[科学探究目标]通过用标准单位物体首尾相连地测量物体长度,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科学态度目标]1.经历用标准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产生进一步测量物体长度的兴趣。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长度的数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标准物体来测量。【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标准单位物体首尾相连地测量物体长度。[难点]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回形针若干、一样长度的小棒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所得出的结论。2.提问: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3.引导:应该选择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我们把这称为标准单位。二、探索:用标准单位测量物体长度(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回形针若干、一样长度的小棒若干、学生活动手册]1.任务:用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长度、桌子高度、科学书本长度。2.活动指导:(1)选择标准单位。课件中出示回形针和树叶,请学生辨别;(选择具有固定长度物体作为标准单位)(2)测量时的操作要求。明确起点和终点、首尾连接;标准单位沿着被测量物体的周边竖直、整齐摆放。(3)读数指导。可以采用“2根多一点”、“5根半”、“7根多一点”等方法来表述。25\n要求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以确保读数的正确。(4)记录单的填写。3.领取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完成实验,必要时给予指导。4.整理材料。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小组交流。(1)研讨1: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一样吗?一样或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一样或近乎一样:采用了同一种物体进行测量;不一样:采用了不同种物体、测量误差、读数出错等,如果是因为读数出错,建议重新测量并读数)(2)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小组内选派一位同学或多位同学准备全班汇报。2.全班交流。(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2)达成共识:对于同一个物体,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也可能是采用了不一样的标准单位物体进行测量;。用物体比用手测量更准确;对于同一个物体,采用同一种标准单位物体测量的结果基本相同。3.归还小组材料。四、拓展:让长度测量更准确(预设5分钟)1.思考:如何可以让测量更准确2.学生回答。【教学后记】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材简析】在第四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时,测量结果大不相同,没有比较的意义;而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其结果才有可比性。所以在本课中,将引导学生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测量带来的公平与方便。事实上,选择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全班的标准物都是可以的,但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有更多优势——1.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等长;2.可重叠组合;3.可测长度,也可测量高度;4.10个一组方便计数;5.小立方体的边长接近1CM,非常接近国际标准单位。本节课将选择同一物体进行测量,全班统一使用小立方体作为标准物。小立方体的优势学生可在探究环节中慢慢体会,也能在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时得以显现。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同学之间进行比较要容易得多,使比较有了实际的意义。【学情分析】学生之前的学习经历为第5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第5课中,学生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小立方体进行测量,学生会明白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能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方便表达和交流。当学生们粘接叠加立方体时,他们将发现立方体是一种更具优势的工具,可测量水平长度,还可测量竖直高度,还可以10个为一组方便测量和计数更长的物体。25\n【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更方便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运用十进制计量大数量的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1.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2.能关注同伴的测量结果,对于不同的结果能进行分析。3.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通过选择标准单位进行测量,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选择小立方体作为单位标准物对桌面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效率。[难点]能体会到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一块橡皮擦(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木棍。[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上节课班级记录表,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的记录表。(2)上节课用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结果不同,不能进行比较,需要统一用同一长度的物体作标准物进行测量。(板书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2.选择测量的标准物。(出示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这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测量比较好呢?(2)分组讨论。(3)全班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不同标准物的优缺点。提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希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出观点产生的依据)(4)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二、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每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1.预测桌面的长度。(1)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我们的书桌大约需要多少个小立方体呢?(2)学生观察桌面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表格中。2.制作组合立方体。(1)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此问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提前问,减少组织教学的难度)可以将10个小立方体,用透明胶粘贴成一组,然后测量,这样可以提高测量效率。(2)学生演示制作组合立方体。25\n10个一组,用透明胶连接起来。3.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呢?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4.学生分小组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实验。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1)小立方体制作组合立方体时,每个小立方体要紧挨着,不能有缝隙;(2)测量过程中要也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3)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5.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者汇报后由老师填写。三、研讨:比较桌面与讲台的长度(预设7分钟)1.收集数据研讨。观察黑板上全班测量的讲台长度的数据。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很接近,准确度高)2.讲台的长度和课桌的长度,哪个更长一些?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带来的意义,使得长度可以量化的比较。3总结。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度;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四、拓展:用小方块测量其他物体(预设3分钟)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沙发的长度和餐桌的高度。【教学后记】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材简析】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时,非常不方便。所以本课学生需要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式、可以弯曲的、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聚焦板块以一个问题:如何测量这个圆形物体的长度?引出需要制作一个容易测量的工具的话题。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就是做测量纸带。教材第39页以四幅图展示制作过程。第一步用小立方块在白纸上画连续的格子,第二步剪下小方格,第三部连接起来,第四部标上刻度。在这里,第一步画格子时需要提醒或者示范给一年级的学生看,小方块要首尾相连,上下底边要保持平行。第三步粘贴的时候接缝处要紧密咬合。第四步刻度的起点,也就是第一条线应该是“0”。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看图做,然后集中展示纠错再达成共识。这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将会体验“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等测量的因素。探索版块的第二个活动是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测量圆桶等物体。活动手册第13页设计了记录单。围成一圈后,与“0”刻度相对应的数字是圆桶一圈的测量值。提醒学生多测几次,得到精确的数值。这个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会在利用制作好的测量纸带进行物体测量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测量工具的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研讨环节的核心问题是“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容易携带,可以测量圆桶形的物体,有刻度读数简便,也更准确。这些共识应该是学生互相研讨后得出的。拓展环节,通过上个环节的讨论,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有好处,肯定也有不足,测量工具还会25\n怎样发展,自然就引向了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学情分析】从第1课到第5课,测量工具发展到“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基本上,孩子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某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测量需要统一一个标准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做一个测量纸带”则是指向根据实际需要让测量工具更方便,也更准确。因为这个纸带上标上去的刻度是大家都统一的、不变的。仔细思考的孩子便会想到用纸带先测量圆形物体的长度,再把小方块画到纸带上。刻有方块的纸带便在这样的活动需求中产生了。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使用剪刀来剪纸,对于测量纸带的制作,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每10个方格纸带之间的粘贴是准确的,因为准确地制作好测量纸带,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更好地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2.利用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3.运用十进制计量进行测量。[科学态度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2.小组合作制作测量纸带时,能主动参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的测量带来便利。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工具。【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一个测量纸带并用来测量。[难点]用制作好测量纸带进行准确地测量。【器材准备】[教师]10个小立方体、测量纸带一条、心形纸盒一个。[学生]印有10个一组小方格纸的复印纸若干,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或固体胶,一支标记笔,学生活动手册,塑料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塑料桶、10个小立方体、透明胶带]1.PPT出示上节课图片,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会用小立方体测量物体的长度。回家后,大家在用小立方体测量物体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用小立方体很难测量一些不平的东西,比如说塑料桶一圈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PPT出示塑料桶)预设:剪一条和塑料桶一圈一样长的纸带,再用小立方体测量;用比较软的物体测量;在纸带上画上小方格等。2.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方法,那哪一种更方便呢?先小组内讨论一下。3.选取一到两组分享讨论后的观点。4.教师小结:如果小立方体可以弯曲,卷起来,像这样变成一条纸带,那样测量的时候会不会变得更方便呢?5.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做一个测量纸带更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测量纸带。(板书:做一个测量纸带)二、探索: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测量身边的物体(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印有10个一组小方格纸的复印纸若干或者活动手册上的小方格纸、剪刀、双面胶或固体胶、记号笔、科学书、塑料桶]1.提出思考:我们该怎样做测量纸带?(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制作步骤)25\n(1)“画格子”。准备印好格子的纸(或在白纸上用小立方体画出几列格子);(2)“剪纸条”。用剪刀剪下每一列格子,注意前面纸条的一端要留出空白的位置。教师演示。(3)“粘纸带”。将几列格子首尾相接粘贴好。注意三个要点“首尾相连”“两端对齐”“连成直线”。让学生上台粘贴(4)“做标记”。依此方法,粘成更长的纸带后,在纸带合适的位置写上数字,让学生上台标一标。2.视频播放制作过程。3.提出问题:做测量纸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PPT出示,并提示起点,数字的位置等)4.小组代表领取材料,制作测量纸带。5.我们做好了纸带,下面我们要用自己制作的纸带来测量两个物体,一个是科学书的长度,一个是小桶一圈的长度(周长),大家先来预测一下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小立方体的长度。6.小组合作先预测一本书的长度和小桶一圈长度并测量,并记录结果。(PPT出示记录表--活动手册第13页,视情况讲解记录方法)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记录单]1.实验后汇报数据,为什么每组数据不一样?2.你们在测量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预设:起点不一致,数字位置不一致,没有首尾相接粘贴等。3.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对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进行交流)4.提出问题: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预设:更方便,能够测更长的物体,可以测不平整的物体等。四、拓展:用测量纸带测较为复杂的物体(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心形纸盒、测量纸带]1.老师发现大家非常厉害,我还带来了一样东西让大家测测看,你们能接受挑战吗?(PPT出示心形纸盒图片)2.请两位学生上台测量心形纸盒一圈的长度,其它学生观察。3.他们测量的方法正确吗?结果是否可信呢?谁来评价一下?4.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棒,我们一起制作了测量纸带并且用它对物体进行了测量。课后大家可以用我们的测量纸带试着去测量身边的其他物体,比如我们的身高或者腰围。【教学后记】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材简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将引发学生对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讨论和交流。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我们的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交流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纸带和尺子的结构特点;第二部分探究“观察和比较,并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学生通过运用尺子对物体进行测量,感受尺子的发展由来,并在实践中学着正确使用尺子;第三部分研讨“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对不同物体进行测量时,感受工具选择及精确性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打下基础。【学情分析】25\n通过前六课的学习,学生对测量物体及测量物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经比较熟悉了,学生对尺子这一测量工具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在用不同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让学生能对测量后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不同,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感受测量长度单位统一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尺子是一种测量工具。[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2.用尺子来测量物体,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感知不同的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难点]理解尺子的演变发展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把塑料尺、测量纸带(前一节课制作)、一块橡皮、记录单、记号笔等。[小组]测量纸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在生活中,你有见过或使用过尺子吗?2.学生充分发言(引导学生对尺子的名称、结构特点及使用过程进行描述)二、探索(预设10分钟)1.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尺子,你会正确使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那我们来试一试吧。(2)学生活动:利用尺子和测量纸带来测量橡皮的长度。(3)全班交流,呈现全班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出橡皮的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同时呈现上来,先交流用纸带测量橡皮的长度,后交流用尺子测量橡皮的长度。2.如何使用尺子呢?在使用尺子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读数记录并写上单位。三、研讨(预设10分钟)1.现在你会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请每位同学再次测量橡皮的长度。2.全班进行交流,结果及收获。四、拓展(预设15分钟)1.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图片及任务)(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两者不同点,与同伴轻声说一说。(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尺子和测量纸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板书)相同点:都有起点(0刻度),都有数字标记,每一格距离一样长。25\n不同点:长短不同、软硬不同,材料不同,格子的大小不同,尺子有大格和小格。2.通过《比较与测量》这一单元的学习,你觉得尺子的演变发展过程是怎样的?3.除了尺子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测量工具?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看过、用过)。4.教材中也有一些测量工具的资料,请你课后去阅读,并课后利用除尺子以外的至少一种测量工具,去测量我们周围的物体吧。【教学后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