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章末试卷2(教科版)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章末试卷2(教科版)

docx 2022-08-11 09:00:08 11页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五章章末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吸放热情况判断。液化是指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放热的;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升华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吸热的。【解答】解:A、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错误;B、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C、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正确;D、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三态的循环。注意要弄清各个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2.(2分)以下温度最接近20℃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景洪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考点】13:温度.【分析】根据我们对于温度的认识和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A错误。B、人体正常的体温是37℃左右,故B错误。C、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0℃左右,故C正确。D、景洪盛夏中午的温度约为40℃左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生活中温度的估测。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3.(2分)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考点】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观察温度计、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怎样放置温度计、什么时候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在什么位置等方面去考虑。【解答】解: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11\n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这种说法正确。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这种说法正确。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这种说法正确。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综上分析,故选D。【点评】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是此题的考查目标。4.(2分)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5.(2分)在标准大气压下,要使水的温度高于100℃,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A.用猛火加热B.给容器加密封盖子继续加热C.减少水的质量D.给容器加盖后,将瓶内水上方空气抽出一部分【考点】1J: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要提高水的温度可以通过增压的办法以提高水的沸点。【解答】解: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温度达到100℃沸腾后温度就不会升高;要使水的温度高于100℃,可以增加水上方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水的沸点。用猛火加热和减少水的质量都不能提高水的沸点;给容器加密封盖子继续加热,容器内不断的汽化出水蒸气,由于密封着,水蒸气不能出去,容器内的水蒸气越来越多,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就会升高;给容器加盖后,将瓶内水上方空气抽出一部分,容器内气体压强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温度反而会降低。故选:B。11\n【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沸点和气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物理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6.(2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B.冬天,从人口中呼出“白气”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D.放在敞口瓶中的酒精逐渐减少【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答】解:A、夏天自来水管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水管,在其表面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题意;B、冬天,从人口中呼出“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飘散在空中,即“白气”,故B不符题意;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即“白气”;故C不符题意;D、放在敞口瓶中的酒精逐渐减少,是液态的酒精发生汽化(蒸发)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2分)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8.(2分)有两杯水,一杯放置阳光下,一杯放置荫凉处,杯中均有没熔化完的冰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较高B.在荫凉处的水温度较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分析】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的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0℃;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11\n故选:C。【点评】抓住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即可解答。9.(2分)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考点】1B:熔点和凝固点.【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液体的凝固点和南极最低气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生活实际以及物理规律,进行对比。【解答】解:判断用什么材料,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应用测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会不会凝固,通过对比给出熔点(凝固点)的三种材料,可以看出,若用煤油或水银,则会在﹣89.2℃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符合实际要求。故选:A。【点评】这类试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熔点的理解,在生活应用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中考中,这类题目也是经常出现的,因此要格外重视。10.(2分)下列四幅图象中属于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A.B.C.D.【考点】1G: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最大的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表现在图象上就是晶体熔化图象中,有一段线段呈水平,而非晶体则不断升温。【解答】解:读图可知,只有A图象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中间有一段时间吸热但不升温,说明物质正在熔化,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故选:A。【点评】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是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辨别的。11.(2分)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11\n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加热C.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因为口腔内含有水蒸气,而平面镜温度比较低,所以当探入口腔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在镜子上形成一层水雾,导致医生视线不清,影响医生医疗。【解答】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液化的相关应用,主要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12.(2分)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解答】解:A、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B、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正确。C、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表面。正确。D、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液化和凝华现象,是一道物态变化基础题。13.(2分)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玻璃内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经历了(  )A.升华过程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D.先升华,后凝华【考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体直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直接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白炽灯在发光时,钨丝的温度是比较高的。钨会升华为钨的蒸汽,在灯泡不发光时,钨丝的温度就会降低,灯泡内的温度降低,钨蒸汽受冷凝华为黑丝的钨。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14.(2分)下面是小莉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且吸热。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解答】解: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B、冰糕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糕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11\nC、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得到低温。不合题意。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汽水瓶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液化、凝华和升华现象,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物态变化的判断能力,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5.(6分)夏天洗好的衣服晒干了这是 蒸发(汽化) 现象;夏天,冰箱里拿出的汽水瓶子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 液化 现象;烧开水时,茶壶嘴冒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①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②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解答】解:①夏天衣服晒干是衣服里面的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是汽化现象中的蒸发现象;②刚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瓶液化形成小水滴;③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茶壶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而发生的液化现象;故答案为:蒸发(汽化);液化;液化。【点评】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物体先后都是以什么状态出现,然后结合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来判断物态变化过程,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不可盲目判断。16.(6分)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 ②⑤ ;属于汽化的有 ⑥⑩ ;属于升华的有 ③⑦ 。(填编号)【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清楚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①夜晚,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上凝华成冰,形成冰花;②钢铁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变为铁水;③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11\n④“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⑤冰糕吸热后发生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⑥地上的水变干了是由于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过程;⑦冰冻衣服上的冰直接由固态的冰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过程;⑧从冰箱里拿出的碗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碗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碗壁上;⑨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上面的汗水汽化变为水蒸气,吸热致冷。故答案是:②⑤;⑥⑩;③⑦。【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考查学生对六种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17.(6分)吹气和哈气都是从口中出来的气。用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利用水在蒸发过程中要 吸热 ,从而使水的温度下降,因此蒸发有 致冷 作用;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是因为哈出的水蒸气液化要 放热 ,使手的温度升高。【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2)液化是放热的,汽化是吸热的。汽化包括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解答】解:(1)用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利用水在温度相同,表面积相同时,加快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水容易凉,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2)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是因为哈出的水蒸气液化,液化是放热的,使手的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吸热;致冷;放热。【点评】(1)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状态变化情况。(2)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沸腾的条件、特点。18.(12分)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如图所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固 (填“固”、“液”或“气”)态的;(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吸热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汽化 后 液化 形成的。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冬天在地窖里放几桶水 。(3)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熔化并汽化 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A: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11\n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固体的体积更小,可以节省空间;(2)汽化要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是由水蒸气形成的,水蒸气是由水池中的水形成的,根据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根据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来分析;(3)烧蚀层是固态的,根据熔化和汽化吸热来分析。【解答】解:(1)火箭中燃料和氧化剂是固态的;(2)水汽化要吸热,可以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白气”是液态的,火焰喷在水上,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白气”;冬天菜窖的温度过低时会将菜冻坏,可以在菜窖中放些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高;(3)火箭头部涂抹的特殊物体在高温下会迅速的熔化并汽化,熔化和汽化要吸热,可以保证火箭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被烧坏。故答案为:(1)固态;(2)吸热;汽化;液化;冬天在地窖里放几桶水;(3)熔化并汽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有关火箭上的物态变化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是一道好题。19.(4分)蒸发和沸腾是 汽化 的两种方式。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甲 是沸腾时的情况。【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I: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方式,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沸腾是在液体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解答】解:汽化的两种方式为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在沸腾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故答案为:汽化、甲。【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沸腾过程中的现象。20.(4分)北方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该过程要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考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吸热。【解答】解:北方的冬天,气温在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室外冰冻的衣服最终变干,是由于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此过程中吸热;故答案为:升华;吸热。【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11\n21.(4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4 ℃。【考点】15: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填空。读数时,要注意零刻度并认清分度值。【解答】解:温度计下端有一个玻璃泡,里面装的是液体。把玻璃泡放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里的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从而会沿玻璃管上升;遇冷以后,体积缩小从而会沿玻璃管下降。所以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4℃。故答案为:热胀冷缩,﹣4。【点评】本题的易错点是温度计的读数,没有注意零刻度的位置,而读成了16℃.如果液柱在0℃以上,就从0℃往上读;如果液柱在0℃以下,就从0℃往下读。22.(8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用温水 、 给烧杯加一个盖子 。(2)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实验中的水的沸点是 98℃ 。【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要知道加热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水的多少、是否加盖、水的初温等。(2)首先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解答】解:(1)要缩短加热所用的时间,可以适量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或加盖减少热量的散失。故答案为:用温水;给烧杯加一个盖子。(2)由图象知,水从第六分钟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故答案为:9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实验中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并且考查了对水沸腾图象的分析及水的沸点。23.(6分)某固态物体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0C)989185807969797571676461(1)错误的数据是 第10分钟 (2)该物质 是 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 有凝固点 。11\n【考点】1D: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物质的冷却凝固过程与熔化相反,温度逐渐降低,晶体有凝固点,达到凝固点一段时间温度保持恒定,然后继续降温,而非晶体则是持续降温,不管非晶体还是晶体,凝固过程都不会升温。【解答】解:(1)通过表格数据看出,冷却过程不可能出现升温现象,第10分钟出现升温,故读数错误;(2)由表中可知,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所以是晶体;故答案为:(1)第10分钟;(2)是;有凝固点。【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晶体凝固时的规律,同时还考查了我们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24.(16分)如图所示,某物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0℃ ,沸点是 100℃ 。(2)这种物质处于液态时的名称叫 水 。(3)在AB段处于 固 态,在BC间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这个过程 要 吸热,温度 不 变(后两空选填“要”、“不”)。(4)在DE间的物态变化名称叫作 沸腾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G: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1I: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图象中有两个阶段温度都是不变,物体变化中有两个过程,都是吸热而温度不变的,这两个过程是: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温度较低的就应该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较高的就应该是沸腾的过程。(2)根据我们对水的沸点(100℃)和冰的熔点(0℃)可知这种物质是水。(3)根据我们对于晶体熔化过程(包括:固体升温,熔化,液体升温三个阶段)的了解来作答。(4)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解答】解:(1)BC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熔化时的温度即熔点为0℃;DE段为改物质的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是100℃。(2)根据我们对于水的沸点的了解可知该物质是水。(3)AB段物体还没有开始熔化,是固态的;BC段是熔化的过程,是固液共存状态的;固态的水就是冰,冰是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3)固态的水即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液态的水在沸腾时的温度也是不变的。DE段就是水的沸腾过程。故答案为:(1)0℃;100℃;(2)水;(3)固;固液共存;要;不。(4)沸腾。11\n【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多的,有:晶体的熔化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和冰的熔点等,是一道热学的综合题.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