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末试卷2(粤教沪版)
docx
2022-08-11 09:00:10
11页
第二章章末试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假设空气是均匀的)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 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 D.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解答】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周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地球上的人听不到爆炸声,B不符合题意。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C.11\n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辨别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 C.音色 D.频率【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解答】:由于二胡、小提琴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C.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解答】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故选D.【点评】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学生要掌握声音知识,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分析】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弱噪声污染 B.缓解“热岛效应” C.绿化居住环境 D.减少大气污染11\n【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然后与题目中提到的措施:禁止鸣笛;安装隔音板去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A、静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A正确;B、安装隔音板;城市汽车禁止鸣笛与排放热量无关.故B错误;C、汽车的禁止鸣笛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D、城市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污染无关.故D错误;故选A。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好题.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分析】(1)根据太空中是真空进行判断.(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3)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判断.(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A、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差 D.声速快【分析】从环保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考试环境,要控制声音的响度,严禁使用高音广播喇叭.【解答】噪声对人们的干扰主要是声音的响度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因此要求严禁燃放鞭炮.故选A.1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1\n【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故选D.1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分析】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大,即声源每秒内振动次数就越大。【解答】由“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说明弦绷得越紧弦的频率越高,弦振动越快,即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解答】敲鼓的力量大小不同,鼓面的振动幅度就不同,所以发声的响度不同。而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故答案为:响度.1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频率是________ 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由于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Hz=300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则300Hz属于可听声,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00;能。1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声音在真空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来分析解答.【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振动,不能.1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11\n在2s内振动了7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分析】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1)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f==35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50;能。1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男低音歌唱家高声歌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________(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能辨别男女声音的不同是依靠________不同(填声音特性)来判断.【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便是音调高,否则便是音调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男低音,是指音调低,女高音是指音调高,轻声伴唱,说明女高音的声音比较小,即响度小.而男低音要放声歌唱,所以男低音的响度大。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声音的音色.因此音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故答案为:大;高;音色。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 来判定的.【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华人固体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见,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振动,这说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自身都是在振动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1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1\n【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就发生改变,发声的音调跟着改变。故答案为:(1)振动(2)音调2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6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1)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2)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6s=3s,由v=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30m/s×3s=4590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故答案为:音调;能量;4590;真空不能传声.2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________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分析】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答案为:固体;340m/s.2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c)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再慢慢放进空气,你会听到手机的声音的大小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________.11\n【解答】(a)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是用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c)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封上瓶口,能听到手机的铃声。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传声的介质减少,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推理得出,如果瓶内没有空气,将不会听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瓶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能;变小;变大;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三、实验探究题(每题5分,共15分)2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纸管不要与书接触;(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________; (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________; (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________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_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实验验证了声音能否反弹,先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分析现象.【解答】(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纸管里;(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因为声音具有反射的特点,拿走书本后声音继续向前传播,又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小,所以也听不到滴答声。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李用棉线连接两个塑料杯制成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在相距10m远的地方可以相互通话,这表明________;11\n(2)如果他们保持相同的距离,改用金属丝代替棉线且仍以相同大小的声音通话时,发现听到对方的声音大了一些,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3)当他们正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另一位同学捏住了棉线的某一部分,此时他们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4)用“土电话”通话,如果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通话对方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分析】(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传播速度快,且声音传播过程中信息和能量的损失较小;(2)质地较为细密的固体比松软的固体的传声效果好;(3)捏住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时,物体会停止振动,不能发声;(4)松弛的棉线不易振动,无法传递声音.【解答】(1)如图,“土电话”之间是棉线相连的,即声音是在棉线中传播的,在相距10m远的地方可以相互通话,这表明固体的传声效果好;(2)保持相同的距离,用金属丝代替棉线且仍以相同大小的声音通话时,发现听到对方的声音大了一些,说明金属丝传递声音的能力比棉线强;(3)当他们正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声音在棉线中传播,即靠棉线的振动传递到另一端,当另一位同学捏住了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停止,所以声音不能传递,听不到对方的声音;(4)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而声音在棉线中靠振动传递,松软的棉线容易吸收振动而不容易传递振动,从而无法传递声音,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故答案为:(1)固体的传声效果好;(2)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不能.2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的做法是________。(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________。(3)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借助音叉将水溅起水花反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解答】(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由于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可以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是否有水花;(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这说明水(液体)能传播声音;(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音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使人听不到声音。11\n故答案为:(1)将音叉放入水中;(2)水(液体)能传播声音;(3)慢;低;音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四、综合题(26、27题7分,28题8分,共22分)2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什么?(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什么?【分析】音调随频率的升高而升高。【解答】(1)由图可知:瓶内的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瓶内空气柱变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2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多普勒效应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_______工作的。(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分析】多普勒效应是由于观察者和波源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解答】(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工作的(2)当声源静止、观察者向声源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3)只有声源和观察者靠近时,音调会变高,若两者远离,则频率减小,因此有经验的铁路工人从听到火车鸣笛的声调越来越高,判断出火车正在靠近他。11\n2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耐心地读一读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所发现.相信大部分读者看到本文题目,都会认为,这篇文章登错了地方,因为它看起来不讲科学而含诗意.要知道,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A.蝙蝠 B.猫 C.狗 D.大象(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__(是/不是)噪声.(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__,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填序号即可)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分析】(1)人耳朵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之间,即高压20000HZ的属于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这两种声波都是人耳朵无法听到的.(2)声呐装置是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的.(3)据原文中: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即可判断该题的答案.(4)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液体能传递声音.11\n(5)据原文中科学探究的过程分析即可排列出正确的次序.【解答】(1)由于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故其所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故选A.(3)“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故这些声音对于鲸鱼来说是噪音.(4)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5)据原文的描述,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试验,后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故正确的次序是cbad.故答案为:(1)超声波;(2)A;(3)是;(4)振动;海水;(5)cba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