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8课)(2022新版)
docx
2022-08-13 09:00:02
54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53\n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蜡烛的变化【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教材分析】《蜡烛的变化》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一课。本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蜡烛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两大类(不提专业名词)。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做一支蜡烛。本环节让学生亲手做一支蜡烛,在感受制作快乐的同时,认识到蜡烛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第二部分,先做蜡烛燃烧实验,通过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和白瓷碗底部的变化,认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再通过对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比较,认识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如条件允许,可以再做纸片燃烧实验,让学生加深认识)。第三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加深对物质两类变化的理解,同时意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植物、天体等物质变化的具体事实,对蜡烛液、固态的变化以及点燃后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认知,但仅限于感性认知,对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缺乏关注,缺少深层次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意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53\n物质。[科学探究]1.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科学态度]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教学准备】[教师]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PPT课件。[学生]蜡块、烛芯、模具、三夹板、小刀;酒精灯、火柴、纸杯;小铁勺、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湿抹布、记录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1.同学们,今年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方。(播放视频: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2.你知道这是哪里吗?那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4.今天,我们就用蜡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说说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生:蜡。生:蜡烛。[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巧用切合主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对象“蜡”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伊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1.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手拿蜡块)怎么用这块蜡,做一根小蜡烛,你觉得需要怎么做?2.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以了。3.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播放视频)4.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学生交流,相机PPT出示步骤)(1)切碎蜡块;(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4)等待蜡油凝固。注意事项:别划伤、别烫伤。5.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在《制作蜡烛的发现》上)6.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全。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53\n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回原位。)(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讲述)(1)蜡烛有个小洞:哟你观察的真细致。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表面得张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冒泡泡是由于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凝固呢?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5)冒白烟、冒气。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师: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哪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生:把蜡块熔化……生:切碎学生观看视频,学习蜡烛的制作。学生按要求分组制作蜡烛。汇报交流发现。生: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加热蜡屑时,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把蜡油倒在模子里,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设计意图]制作蜡烛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学生没有做蜡烛的经验,巧用提前录制的蜡烛制作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再用课件出示主要步骤及要求,进一步明确制作蜡烛的方法、过程与注意事项,保证了学生制作蜡烛的成功率,也为下一个下一步点燃蜡烛环节奠定基础。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蜡烛成型的整个过程,认识到整个过程并没有新物质产生。三、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1.剥去模具,把蜡烛插回橡皮泥里,邻近小组间相互展示你们制作的蜡烛。2.谈话: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你们的蜡烛形态各异,有圆的、方的、三角的,真不错。你们想点燃它们吗?3.点燃前老师有一些要求,出示要求:(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观察什么?观察蜡烛点燃前后的变化,并记录在《点燃蜡烛的发现》表格里。)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可以看、摸摸、闻闻等)师:时间到。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1)师:你观察的真到位,火焰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板书:光)(2)师:你观察真仔细。蜡溶化又凝固的过程中,形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蜡还是蜡,蜡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种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边说边指板书)(3)师:蜡烛产生的热量使你感觉烫手!(板书:热)你借助手来观察,真了不起。(4)师:连烛芯都没有漏掉,你的观察一定较全面。(5)师:一眼就被你看到了,不错。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变化呢?(6)师:他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吗?你观察真仔细,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发现呢?师:你能把烟收集起来吗?(学生提到蜡熔化、凝固,教师及时指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相机板书:光、热、黑烟)5.刚才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科学研究常常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些工具。(1)逐个出示工具。(出示白色小瓷勺、干燥的烧杯)(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53\n①用小瓷勺去接触蜡烛火焰,观察小瓷勺上的变化。②集气瓶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集气瓶内壁是否有水汽产生。③这是澄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成白色的物质。把针筒内的澄清石灰水注入烧杯,摇晃均匀,使烧杯内壁沾上一些澄清石灰水,之后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白。6.课件出示,提出要求:你们看明白了吗?实验前仍然需要你们注意这三个要求。(只要观察到现象,就及时把工具放回原位)(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7.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手靠近火焰感觉到热,手摸小瓷勺也感觉到热)8.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还是蜡吗?(相机板书:水蒸气、二氧化碳……)9.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短了,同时产生了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新物质,蜡的特性发生了改变。(相机板书:产生了新物质)学生剥去蜡烛磨具外面的壳子,并相互展示小组制作好的蜡烛。学生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并填写记录表。学生交流发现生:火焰。生:蜡烛熔化、凝固。生:手靠近烫手。生:烛芯变黑。生:蜡烛变短。生:冒烟。学生说说其他发现。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学生仔细阅读要求。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剥模具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相互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动手实验的热情,为点燃蜡烛做好充分准备。[设计意图]点燃蜡烛,使其产生新物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生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的起点。教学中先以学生的已有经验,运用感官直接观察,初步认识蜡烛的燃烧不同于加热蜡烛。在此基础上借助工具进行观察,以“燃烧的蜡烛变成了什么”这一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记录、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物质变化的全新认知。四、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1.刚才我们经历了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那老师想考考你,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2.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做蜡烛和点燃蜡烛的活动认识了物质的两类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学生讨论后交流[设计意图]在两个实验后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实验的异同,从而理解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知。五、探究其他物质的变化1.探究纸张的变化。(1)教师演示撕纸。谈话:老师把纸撕成碎片,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53\n(2)教师演示烧纸。谈话:老师把纸烧成灰,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2.列举生活中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1)谈话:你能说说生活中一些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吗?你的依据是什么?3.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现象,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变化是产生还是化学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出示六幅变化图: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教师结合板书小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思考并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这一小环节承接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辨撕纸和燃烧纸后的产物,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识。[设计意图]科学离不开生活,从生活中搜集证据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中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搜集证据也是本课中教学目标之一。此环节的教学,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学生继续分析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提供了依据、打好了基础。六、拓展延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物质的两类变化,那你觉得物质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明白物质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利也有弊,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也为接下来“铁钉生锈”等内容教学作铺垫。【教学后记】2.铁钉生锈【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以铁钉为引子,让学生用眼看手摸的方法,初步认识铁锈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生锈的铁制品,从而了解生锈现象广泛存在,生锈与铁制品所处的环境有关。第二部分,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发现铁锈与铁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一种物质。第三部分,运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铁生绣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第二个活动室做铁绣生成实验。第四部分,介绍各种防锈方法及其蕴含的科学道理。【教学目标】1.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2.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3.能够理解生产生活中各种防锈方法及其原理,愿意将防锈方法运用到生活中。【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铁生锈的原因。53\n[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坚持长时间观察实验现象。[教学准备]量筒、大烧杯、试管夹、细铁丝、铁钉、生锈铁钉、锤子、砂纸、试管、蒸馏水、食用油、干燥剂。【教学过程】(一)观察并描述铁钉上的绣1.提问:观察并描述铁钉上的绣是什么样的?2.追问:你还见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设计意图]组织观察并描述铁锈的样子,既能引发学生对铁钉生锈现象的关注,又能为学生打开思路,认识更多的铁制品生锈现象。(二)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1.分别敲击锈铁钉和铁钉颜色、光泽度、软硬、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进行观察2.用砂纸摩擦锈铁钉和铁钉3.思考: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意在让学生发现铁锈和铁在软硬、光泽度方面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三)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1.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假设:把铁放在水里,铁容易生锈。实验器材:铁钉、试管、蒸馏水、食用油、干燥剂。实验设计:1.把铁钉放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中。2.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实验结论:第一支试管:有水、空气的环境里第二支试管:在没有空气、只有水的环境里第三支试管:在只有空气、没有水的环境里2.做铁锈生成实验(1)将一小团细铁丝塞入量筒底部,倒扣在加水的烧杯中,让量筒内外的水面平齐,记下水面位置。(2)每天观察铁丝的变化和量筒内的水面位置。3.思考:人们根据铁生绣的原理,想出了许多防锈的方法,你知道这些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吗?[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个活动不但要探究知道铁钉生锈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四)介绍防锈方法,交流各种方法蕴含的科学道理提问:观察家中的各种铁制品用了哪些防锈方法?[设计意图]介绍各种防锈方法,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既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又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教学后记】53\n3.制作汽水【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3.2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7.2 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教材分析】《制作汽水》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前面总体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种类的基础上,以自制汽水为载体,通过探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和巩固物质的变化,通过自制汽水,也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活动其实都是利用了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初步认识汽水。通过“在炎热的夏天最想做些什么?”,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与汽水有关,通过交流了解汽水的特点,为后面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研究汽水中的气体。先让学生观察汽水里面有没有气体,接着让学生思考哪两种物质混合能产生像汽水里那样的气泡,引发学生对气泡产生原因的猜想,最后通过两个探究性实验,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气泡,并鉴别出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从而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第三部分,自制柠檬汽水。通过介绍制作柠檬汽水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类变化的特征,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变化的奇妙,体验制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品尝的方式比较自制汽水与买来汽水的不同,为后续了解工厂制造的汽水做铺垫。第四部分,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通过视频、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工厂制造汽水与自制汽水的不同,知道汽水中含有调味剂、咖啡因、色素、香料等添加剂,明白经常饮用会影响身53\n体健康。第五部分,拓展。通过介绍发现汽水秘密的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并鼓励大家课后继续制作健康美味的汽水。【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经常喝汽水,他们知道汽水的一些特点,也积累有一定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和认知,但基本停留在表面,并无深入的研究和发现。他们从未想过自制汽水,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更没有意识到汽水是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而初步认识的物质变化的种类和特点基础上,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汽水,并能够分辨汽水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交流,知道汽水的特点。2.通过实验,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3.通过实验,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4.通过资料,知道工厂制造的汽水中含有添加剂,多吃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探究]1.能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泡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汽水,能够分辨汽水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哪类变化。3.能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工厂制造汽水和自制汽水的不同。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能分工协作、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3.在科学探究中,能展现出对制作汽水的兴趣,并感受到制作的快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物质变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掌握制作汽水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制作汽水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记录表[学生]实验1:芬达、可乐、雪碧、小苏打、糖、水、白醋、烧杯实验2:锥形瓶(含小苏打)、白醋、带导管的塞子、澄清石灰水、烧杯实验3:小苏打、柠檬、玻璃瓶、矿泉水、糖、食用色素、吸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初步认识汽水1.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最想做些什么?2.教师点评: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规游泳池也要适当的运动,不要得了空调病也要控制好量,否则肠胃受不了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汽水是什么?3.(出示雪碧、芬达、可乐)老师最喜欢在夏天喝这种饮料,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53\n汽水(板书:汽水)为什么把它们叫做汽水呢?4.喝过汽水吗?喝汽水的时候有什么感觉?5.为什么会感觉很爽很清凉呢?6.教师小结:难怪喝完会这么爽。1.学生说说夏天最想做的事情游泳,吹空调吃冰棍果汁、西瓜喝汽水2.学生交流:里面有气体(二氧化碳)3.学生交流喝汽水的感觉(爽、有气、很刺激、打嗝)4.学生回答:喝完汽水后气体会从口中和鼻中排出,会带走身体里一部分的热量。[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夏天最想做的事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汽水,以及追问喝汽水时的感受,引出今天的研究内容“汽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研究汽水中的气体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瓶汽水,小组里观察一下,里面有没有气体?2.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3.我们打开瓶盖,再来看看有什么发现?老师提醒大家打开观察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学生操作并交流发现:(板书:气体)追问:说明什么?小结:气体的流动产生了声音追问:哪里?说明什么?小结:气体的流动产生了声音4.老师这里有四种物质(PPT),都是可食用的,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糖+白醋能产生气泡吗?5.每个小组里各有两种物质,分别倒入空杯中混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6.教师巡视指导7.那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如果是二氧化碳,你有办法来鉴别吗?8.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怎么做?9.教师出示方法:在装有小苏打的锥形瓶中倒入白醋迅速盖上橡胶塞,导管的另一头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10.怎么来有序的进行这个实验呢?老师建议小组里分工合作,30秒钟时间小组里先进行分工。你们准备怎么分工合作?11.那我们开始鉴别吧。12.教师小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没有。2.学生回答:没有看到气泡3.学生打开瓶盖,观察,交流:有声音有气体跑出来了交流:看到了气泡在瓶壁上有气体--气体在水里会形成气泡)53\n4.学生猜测5.学生说说实验注意点:适量、仔细观察。6.学生操作7.学生交流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气泡,说明它们混合后产生了气体,这个气体是产生的新物质。8.学生交流方法9.学生交流:我们小组是这么分工的,我做...他做...10.学生实验、观察、交流:澄清石灰水慢慢变浑浊[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汽水里有没有气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出汽水里面存在气体,更是渗透了观察方法的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气泡里的是什么气体呢”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出结论,逐步让学生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为接下来“自制汽水”环节做好准备。在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这个实验的反应速度较快,合理的分工合作也是有效完成实验的保障。三、自制柠檬汽水1.同学们,制作出了二氧化碳,那能不能来制作汽水了呢?(板书:制作)在家里我们一般用柠檬代替白醋,和小苏打产生二氧化碳,小组里想一想,制作这样的柠檬汽水,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你们准备怎么做?2.教师巡视指导3.还需要什么?水放多少?4.有什么作用?放多少?我们可以使用食用色素,比较漂亮,而且是安全的。放多少?5.教师出示制作方法(PPT)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6.方法都已经知道了,等会边制作边思考以下问题(PPT),完成实验记录表。每一步都要进行观察和思考,观察什么?思考什么?7.教师巡视指导8.都制作好了吗?展示给大家看9.放入物质后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9.我们自制的柠檬汽水味道怎么样?想不想来品尝,怎么尝比较卫生呢?10.教师小结:用吸管,每人吸一小口,仔细品尝。11.和买来的汽水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交流:糖让汽水有甜味2勺色素比较漂亮2-3滴3.学生交流:混合后什么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物质。4.学生领取材料,开始活动。5.学生展示制作好的汽水6.学生交流柠檬水的味道改变没有糖水的味道改变没有色素水的颜色改变没有53\n小苏打水中产生了新物质有7.学生交流尝的方法8.学生品尝9.学生交流:买的汽水气足、甜度合适,颜色也好看。[设计意图]教师能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制作汽水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同时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的细节。[设计意图]学生在制作汽水的过程中,感受到物质变化的奇妙,体验到了制作汽水的快乐,并通过观察和思考,加深了对两类变化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尝一尝自己制作的汽水,能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能发现与买来汽水的不同,从而为下面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做铺垫。四、探究工厂生产的汽水1.为什么买的汽水比我们自制的好喝好看还气足呢?2.追问:你怎么知道的?3.我们来观察汽水的配料表,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秘密。4.二氧化碳直接出现在配料表中,说明什么?(PPT)这里有一段资料,一起来看一下5.你有什么发现?6.教师小结:正是有了这些添加剂,才让汽水变得这么好喝;工厂是通过加压和降温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的。7.汽水好喝能经常喝吗?,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8.教师小结1.学生交流(比例合适,还添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2.学生观察,交流:添加了甜蜜素(调味剂),香料。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4.学生观看视频,交流想法:不能长期喝,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观察配料表和阅读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工厂制造汽水的方法,明白工厂制造汽水与自制汽水的不同。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长期饮用汽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五、拓展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汽水的秘密,也自制了柠檬汽水,你知道最早发现这个汽水秘密的人是谁吗?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呢?2.出示视频3.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想法?4.教师小结:当然要想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汽水,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课后我们可以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材料,比如果汁、蜂蜜、茶饮等,尝试调制出不同口味的汽水。同时别忘了把制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等用文字、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1.学生尝试思考2.学生观看视频3.学生交流,我们只要善于观察生活,敢于尝试,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介绍发现汽水秘密的人,旨在向学生阐述“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样的道理,并鼓励大家平常多多观察生活,多多动手尝试。而下课的铃声也不应该成为科学学习的终点,教师最后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制作不同的汽水,延续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将课上习得的本领和知识带到课后的探究中去。【教学后记】53\n4.化学家的研究【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众多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通过图片告诉学生化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模拟化学家的工作,做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分析黑色圆点成分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化学家研究什么及化学家做学问的意义。第三部分,介绍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体会科学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用途并制造新物质。2.能够用验证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能够用探索性实验的方法,分析某种混合物质的成分。4.了解化学家的某些发现和发明,体会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价值。【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难点]把我们做的实验同化学家的实验建立联系。【教学准备】白醋、小苏打、锥形瓶、带橡胶的导气管、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吸水纸、黑色水笔【教学过程】(一)介绍化学家的工作性质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制造新物质、发现新用途,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告诉学生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制造新物质、发现新用途,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学问。(二)模拟化学家的工作1.制取二氧化碳并观察它的特点看一看:闻一闻:2.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成分(1)用黑色水笔在吸水纸一端画一个圆点。(2)固定纸条,使画有圆点的一端能浸到水里,且保持圆点在水面之上。(3)观察当纸条吸水后,黑点出现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通过亲生体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分析黑色水笔中物质的成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家工作就是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并制造新物、发现新用途,进而理解化学家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三)介绍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科学阅读: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阿司匹林的原料[设计意图]通过科学阅读,介绍化学家发现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空气的成分,目的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研究物质变化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后记】53\n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5.生物的遗传【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科学史学习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1.3 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描述和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描述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教材分析】《生物的遗传》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一课时。生命世界里遗传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应用遗传规律科学育种、种植养殖。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与学生交流“选择颗粒饱满的稻谷种子种植”“选择匀称健壮的种鸡养殖”的现象,了解学生关于遗传象的已有经验和前概念。第二部分,通过连续三个观察活动,引导学描述和比较人类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外形特征,发现人类的亲代和子代在外形特征方面存在遗传现象。与此同时,选择典型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比较,继续深入理解人类的遗传现象,为下面两课的学习做好前期的调查准备第三部分,通过为动物和植物“寻亲”的活动,发现动物和植物也都存在遗传现象。第四部分,通过观察猫的子代特征来推断亲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遗传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归纳出生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生物体遗传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全貌,而是一个个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在外形特征上,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初步建立完整的遗传概念。【学情分析】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部分的内容并不陌生,可能很多学生知道“遗传”这一词语,具体怎样和生物联系起来,和我们联系起来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过。对于“遗传”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有哪些表现,对生物的繁衍带来哪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六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预习和收集有关资料对本节课的内容已有所了解,但对此仍然很感兴趣。本课的教学应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已有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暗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合作和勤于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学好科学。53\n【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动物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遗传的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特征之一,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3.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如头发,单双眼皮、肤色等4.知道遗传的定义[科学探究]1.认识到遗传是生物的特征。2.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3.通过现象归纳出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4.通过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科学态度]1.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3.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中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很多特征是相似的,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分析并归纳生物体普遍存在遗传现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人类父母与孩子的照片、学习单。[学生]学习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游戏导入1.大家玩过“连连看”的游戏吗?“连连看”的游戏要怎么玩啊?2.我请同学也上来玩玩“连连看”的游戏。3.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还有好多次机会能从类似“连连看”的游戏中学到科学知识哦!1.学生代表: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一模一样的图片连起来。2.学生代表上台玩“连连看”小游戏。[设计意图]利用一个学生喜欢玩的小游戏“连连看”激发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兴趣。二、探究新知环节一:动物的遗传现象1.谁上来玩玩一玩这个“连连看”,帮小狗找到他们的家人。2.你是根据什么帮小狗找家人的?3.让我们加大难度试试,请同学们为蝴蝶找一找家人吧。也要说说你的理由。4.小结:看样子同一家族的动物往往会保持相似的特征(板书:动物相似)1.学生代表上台演示。2.学生代表:因为小狗和大狗往往和大狗长的很像。3.学生活动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仍然利用游戏帮助教学,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动物同一家族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相似的特征。环节二:植物的遗传现象53\n1.植物是否和动物类似,同一家族内往往会很相似呢?谁能举例说明一下?2.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为吊兰和牵牛花“寻亲”,要说出你们的理由。3.看来简单的问题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我们继续加深难度,请同学们来找找樱花的“亲人”。4.小结:植物和动物一样,同一家族之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板书:植物)1.学生代表发言。2.学生活动:上面的吊兰叶子边缘有一圈金边(金边吊兰)。上面的牵牛花叶片是心形的,只有右边是一样的(圆叶牵牛花)。3.学生活动:樱花花瓣中间有小缺口,右边的花没有,花蕊颜色也不一样。(另一朵为白色的桃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植物同一家族子代和亲代之间也存在相似的特征。环节三:人类外形特征的遗传1.从小到大,有没有亲戚朋友说你和父母长辈长得比较像,如果有,哪里比较像?2.是的,看样子很多同学都和自己的父母长的有点像。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的照片,你们能帮他们找到他们父母的照片吗?让我们再做一次“连连看”。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观察,老师已经为大家打印好了这些照片,请组长领取一下。小组里交流下小朋友哪里和他的父亲或者母亲很相似?3.我们判断一个人像不像他的父母往往从他的一些形态结构上的特征来看的,老师这里罗列了五组不同的特质:请同学们相互观察一下哪些同学有耳垂,哪些同学时双眼皮,哪些同学下颌中央有浅沟?哪些同学能卷舌?4.老师昨天布置请同学回家调查一下你、你的父母、还有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否有双眼皮、舌头能不能卷起来、是不是天然卷发。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调查表,如果你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对应的特征,请在表格对应的地方打上√,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5.小结:看样子有些特征能在人的子代和亲代之间保持一些外貌上的相似特征。(板书:人)1.学生发言。2.学生观察相片寻找你些父母和小朋友们是一家人。3.学生们相互观察外貌特征。4.学生们完成调查表并相关观察交流其发现:这些外貌特征会遗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人的各种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判断不同照片上孩子和父母是否为同一家人,并通过调查家族内不同特征的情况,发现人类同一家族子代和亲代之间也存在相似的特征。环节四:人类其他特征的遗传1.你们认识他吗?(姚明)老师这还有一张他们一家五口的照片呢,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阅读资料。3.你能举例说说看你有没有有那些生理特点、行为方式和你的爸爸或者妈妈很像?4.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今天我们就是研究了《生物的遗传》(揭题)1.学生发言:他们一家都很高。2.学生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姚明一家的照片和阅读材料的帮助,发现人类同一家族子代和亲代之间还存在着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相似的特征。并且回顾之前内容总结出遗传的概念。三、拓展应用1.现在我们通过一些题目来看看大家这些课学到的知识是否真正融会贯通了?(1)农民播种前,为什么要选颗粒饱满的种子?补充:其实前不久刚刚逝世的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从事的科学研究就是这一领域。(2)饲养员留种鸡时,为什么要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3)根据猫妈妈和猫宝宝的样子推测一下:猫爸爸可能是什么样的?(4)这两只小羊的父母可能是什么样的?2.总结:21世纪有人说是生物学的世纪,的确像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到的关于遗传的生物学知识正在动植物选种、育种这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培育出更加健壮、更有利于存活的生物。1.学生回答:53\n(1)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种子萌发后长成的下一代也会遗传上一代的特点,比较健壮。(2)体格健壮的鸡做种鸡,它们的下一代往往也会遗传它们体格健壮的特点,成活率高。(3)猫妈妈是棕黄色条纹的、而左边第一只小猫有大面积的黑色和白色花纹,估计猫爸爸应该就是黑白相间的。(4)羊爸爸和羊妈妈一定是会由黄色、黑色和白色这三种颜色,可能有一只会有白色的耳朵,可能有一只羊蹄可能是白色的。[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遗传在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反向推理的能力。四、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生物遗传的知识,知道了生物的父代和子代之间总能保持一些相似的特征,那你们有想过为什么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并没有长的完全相似,总有些地方不一样呢?甚至一些双胞胎都会有些地方长的不一样呢?相关的知识我们留到下一堂科学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总结这节课,并提出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遗传与变异知识的兴趣。【教学后记】6.生物的变异现象【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调查、统计、比较、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统计图、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能基于证据质疑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与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的时候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描述和比较植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如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描述和比较动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如皮毛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科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2课。通过上一节课《生物的遗传现象》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非常相似,即生物的遗传现象。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又存在细微的不同,即生物的变异现象。从逻辑上,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上一节课是并列关系,同时也为第三课指导学生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做铺垫。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几幅动物的图片,发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存在不同特征,同时思考其它生物是否存在同样53\n的现象。第二部分,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部分有两个板块的内容:一是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米,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存在上述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现象;二是交流人类是否存在变异现象,这部分是通过课前调查和课上交流有机结合来进行呈现的,通过交流发现人类同样存在变异现象,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第三部分,认识生物变异的意义,首先通过几幅图片:白色的康乃馨可以培育出颜色各异的康乃馨、野生鲫鱼可以培育出形态各异的不同鲫鱼,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变异使我们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对生物变异的合理利用。第四部分,通过阅读图片了解到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生物的遗传现象》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了什么是亲代和子代。但是学生对“变异”这个概念,知之甚少,缺乏对应的背景知识。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变异”这个概念。六年级学生经过小学前阶段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述探究结果的能力和对探究过程进行过程性反思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六年级的学生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且能大胆质疑,通过不同视角提供研究思路,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高难度的探究性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能够描述人、动物、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2.通过学习,了解变异的概念,并能归纳概括出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片存在的。3.通过学习,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变异的相关问题。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出探究生物变异现象的完整计划。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做出生物变异意义的合理猜想。[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观点。2.在科学探究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生物变异问题的相关思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变异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难点】[重点]描述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难点]归纳概括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学生]塑料袋、各种各样的米、笔、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导入1.图片: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2.对比: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有什么不同特征?3.师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之间,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贴板贴:小动物之间小动物和妈妈存在不同特征)1.学生观察思考,并作出回答。[设计意图]利用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53\n能够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是存在不同特征的,从而引出了大家对“变异”这一现象的讨论。二、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植物存在变异现象1.师:动物存在这样的现象,那植物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接下来呀,我们就来研究一下。2.图片:各种各样的米。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米,我们先来认识一下。3.师:这些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大家觉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4.展示观察表格,交流如何填写。5.学生实验观察,每一个学生选择一种米进行观察,过后大家一起总结,6.汇报交流,总结:不同品种的米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特征。7.思考:同样是米,为什么有这么多品种呢?视频:水稻的起源。总结:原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野生稻。这些米和它们的祖先野生稻之间存在不同特征。8.说一说:米和动物一样,存在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师总结:野生稻就是亲代,各种各样的米就是子代。米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和亲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特征,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生物的变异。(板书:生物的变异现象。(二)人类也存在变异现象1.对话:那人类是不是也存在变异现象呢?2.说说:我们和父母,以及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不同?3.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我们人类是否存在变异现象呀?结论:人类也存在变异现象,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1.学生回答如何填写表格。2.学生实验观察。3.学生思考原因。4.学生思考回答。5.课前进行调查,学生拿着表格来进行交流。[设计意图:用米来研究植物的变异现象有两个好处:一是米比较简单易得,学生比较熟悉,研究起来得心应手;二是有利于学生对“子代”和“亲代”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动物很容易找到它们的亲代,但是对于植物而言却有一定的难度,利用米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把野生稻看作不同米的“亲代”,不同的米看作是“子代”。[设计意图]观察、调查、统计等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区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搜集有关的信息和证据,会判断、推理,并且能与他人合作探究什么是变异现象。三、认识生物变异的意义(一)生物变异的意义1.师:刚才我们在研究米的时候,知道了不同品种的米,是利用野生水稻的变异培育出来的。其实不仅水稻,很多生物都是如此得来的。2.图片:各种各样的金鱼、康乃馨、玉米都是利用生物变异的技术得来的。3.思考:通过刚才的几幅图片,你能告诉我生物变异的意义吗?4.学生交流,师总结:因为生物的变异,才有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多姿多彩的植物,因为有了生物的变异,才有了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二)人类对生物变异的合理利用1.师:因为变异对生物进化意义重大,所以科学家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生物变异的秘密,而且利用生物变异改造了很多生物。2.视频:科学家利用生物变异对动物的改造。3.图片:科学家利用生物变异对植物的改造。4.小结:人类可以利用生物的变异对生物进行改造,从而造福人。1.学生思考回答生物变异的意义。53\n2.学生观看视频,感受生物变异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设计意图]视频展示人类对生物变异技术的利用,让学生对生物变异的意义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技术的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四、了解变异的种类1.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异现象都可以利用。这和变异的形式有关。(PPT出示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2.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3.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们查找一下资料,探索一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在学习中,你会发现生物界更多奇妙的现象,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1.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设计意图]变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异,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变异的种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变异。【教学后记】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科学史学习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1.3 生物体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描述和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描述和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如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教材分析】《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第三课时。本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后,引导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应用情况以及最新进展,从而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53\n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孟德尔及后续的研究入手,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史;第二部分,以分析高产抗倒伏小麦的产生、寻找目标狗的亲代为例,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了解利用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方法可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第四部分,开展科学辩论会: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整体来说,教材按照时间顺序,把遗传和变异研究的过去、现在、将来有机整合在一起。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将着重组织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资料等学习活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对于引起遗传和变异的原因还是充满疑惑,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充满了好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便于本课探究活动的开展。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寻找遗传和变异秘密的资料与视频,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造福所做的不懈努力。积极指导学生阅读、讨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学习,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2.通过学习,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科学探究]1.能在玩抛硬币的活动中,认识基因的拆分与重组。2.能从具体现象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遗传与变异的原因。3.应用遗传和变异的道理辨别身边动植物的杂交现象。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基因进行拆分与重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工选育优良品种的实例。2.分析评价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与弊。【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原因。【教学难点】应用遗传和变异的道理辨别身边动植物的杂交现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学生]硬币、铅笔、彩笔、课堂实验单。【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看图寻人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人物的照片,其中有两位成人和三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助小朋友们,找到他的爸爸或妈妈?你的理由是什么?2.师:第三个孩子妈妈也在这里,你们找到了吗?没错,第三个孩子呀就是老师的孩子,跟老师长得像吗?3.师:我们与父母的长相相似又稍有不同与什么有关呢?4.很好,那遗传和变异又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1.学生看图,并找出相应的亲子关系。生:根据不同的肤色,我们找出了黑人爸爸与黑人孩子,白人妈妈与白人孩子。2.生:像,又有点不像。53\n3.生:遗传和变异4.生思考[设计意图]利用看图寻人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忆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二、新授(一)了解性别的秘密1.师:你知道人在出生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什么吗?2.师:那你知道胎儿出生时,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的可能性是多少吗?3.师: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师:其实,当你“住进”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决定性别的因素与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关(出示图片)。5.师:请你先观察一下这些染色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数量有多少?生:染色体都是一对一对出现的。生: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6.师:思考一下,你的23对染色体来自哪里?7.师:没错,在每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而在这23对染色体中的最后一对,就决定着我们的性别。科学家也利用符号将这对染色体表示出来,男性为XY,女性为XX。8.师:性别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接着来看,父亲可以提供X染色体和Y染色体,母亲可以提供X染色体和X染色体,当染色体重新组对时,会产生哪些结果呢?(画图示意)XX、XY、XY、XX9.接下来,我们玩一个“生宝宝”的游戏。10.活动要求:两人一组,一人代表父亲一人代表母亲,每人投掷一次硬币决定一条染色体,将结果组合,得出宝宝性别。父亲母亲孩子染色体11.统计全班结果,得出概率。12.师:看来,结果正如你们猜测的一样,生男宝或生女宝的机会就是50%。1.生:小宝宝/胎儿。2.生:一半一半/50%3.生猜测。4.生观察染色体图片,并思考问题。5.生:染色体都是一对一对出现的。生: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6.生: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7.学生认真听讲,并与教师互动。8.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并记录。9.学生根据游戏结果举手示意。[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决定性别的秘密让学生初步认识人体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出现的,但到下一代时,又可以拆分和重组,在通过“生宝宝”加深学生理解,风趣又幽默,也为接下来探究“基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探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秘密1.师:染色体不仅可以决定人的性别,还与我们的身体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单眼皮、双眼皮等,你能举例说出一些身体特征吗?师:那你觉得这些特征是由哪一对染色体决定的呢?学生猜测师小结:身体的特征有很多种,比如身高,比如体型,而且头发就有直发,卷发,发色的不同,鼻子有鼻梁,鼻翼,鼻孔形状的不同,耳朵有形状和有无耳垂的不同,嘴巴有嘴唇薄厚的不同等等,这些特征远不止22种,所以身体特征是不是由染色体直接决定的?(生:不是)2.师:对,染色体还不是决定有关遗传与变异的最小单位,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染色体53\n中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基因”,而且基因也是成对出现的。3.师:你体内的基因,又来自于哪里呢?没错,依旧来自于你的父母。和染色体一样,父母各自提供一半的基因给我们,而一对基因就能够决定你身体的某一种特征。4.我们通过知识链接,来了解一下基因的知识:生物所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特征,称为生物的性状,例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之分,就称为双眼皮形状或单眼皮性状,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一种是显性基因,一种是隐性基因,在遗传学上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作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作隐性性状。一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那生物就会表现出显性基因所代表的性状,一对基因中,只有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所代表的性状。5.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6.师小结。7.师:举个例子来看一下,老师这里有两个基因Aa,这一个(A)是直发基因,这一个(a)是卷发基因,当它们组合到一起时,表现出来的性状应该是直发还是卷发呢?生:直发8.师:很好,看样子你们对基因有一些了解了,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现在啊,有一对父母,他们都是直发,那他们的孩子的头发会是什么样的呢?父亲:Aa母亲:Aa孩子:AA/Aa/Aa/aa性状:直/直/直/卷父亲:Aa母亲:AA孩子:AA/Aa/AA/Aa性状:直/直/直/直父亲:AA母亲:AA孩子:AA性状:直9.小结:我们每个人体内的基因都来自于父母,所以在有些生理特征上会和父母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的秘密。1.学生认真思考并举例。生:鼻梁/嘴唇/身高••••••2.学生认真听讲并回答问题。3.学生仔细阅读知识链接,并归纳总结基因的知识。生:基因是有显隐性的。/表现出隐性性状,需要两个都是隐性基因……4.学生认真听讲,根据理解思考与分析可能的基因型与相应的性状。[设计意图]在认识了染色体的基础上,引出基因的概念,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并通过“知识链接”呈现基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归纳总结,了解基因的显隐性以及所表现的性状,最后通过“直发”与“卷发”的典型案例进一步理解基因的知识。(三)探究遗传和变异的秘密1.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作新生婴儿的笑脸。活动要求:(1)四个同学一组,一名男生使用一元硬币扮演父亲的角色,一名女生使用五角硬币扮演母亲的角色,一名同学负责记录,还有一名同学负责画出婴儿的笑脸。(2)每抛一次表示新生婴儿的一种身体特征,如果正面朝上,意味着他将获得前面的显性特征,反面朝上意味着他将获得后面的隐性特征。(3)为了便于记录,我们统一用大写字母表示婴儿显性性状,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表一),每抛完一次,将结果记录在另一张表中(表二)。(4)最后根据抛硬币的情况来画一张婴儿的笑脸,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给它起个名字。2.教师与一名学生共同演示一次。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师: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有没有哪个性状跟我们刚刚讲的不太一样?53\n5.师:你们的观察真仔细,你已经发现了变异的秘密,这种情况就属于基因重组变异。科学家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生物除了因父母的结合而产生变异,生物体自身、人工干预等都可能产生变异。通过下面的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6.播放视频。7.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1.学生听清游戏规则,并仔细观看教师演示。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3.学生交流展示。4.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生:眼睛的颜色并不完全是按照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表现出来的,而是根据颜色的混合,产生了新的颜色。5.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6.生:大多数变异都是有害的,但在人工选育的作用下,科学家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拼笑脸”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基因显隐性的概念以及所表现的性状,同时在游戏中发现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在通过科普视频了解不同原因的变异,以及生物变异的优缺点。三、运用与拓展1.师:了解了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后,老师来考考大家。2.你认为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亲代哪两种小麦杂交产生的?3.爷爷:直发奶奶:卷发爸爸:直发妈妈:直发孩子:卷发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分析隔代遗传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思考并分析。[设计意图]利用“结果”分析“过程”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也为整个单元做好总结。【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8.消失的恐龙【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53\n[科学态度]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1.4 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根据化石资料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如恐龙、猛犸象等。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教材分析】《消失的恐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化石的奥秘》的第一课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因此对恐龙及它的灭绝有一定的了解。本课带领学生体验恐龙化石挖掘复原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化石和恐龙的关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描述恐龙化石,初步了解化石的作用,为复原提供可能。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创建恐龙乐园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聚焦“消失”引出化石对复原已灭绝恐龙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设置阅读及挖掘体验活动,从阅读中获取第一块恐龙挖掘的相关信息,从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分析、合作探究、在互动交流中尽可能完整描述骨骼化石,初步发现化石的作用。第三部分,为总结部分,在畅谈收获中回顾全课。第四部分,为衔接部分,总结复杂且细致的考古复原过程,体会考古学家的不易,衔接下节课的内容。【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探究学习。经过之前的铺垫,已经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有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如何科学的观察描述已有所了解。此外学生对恐龙充满好奇心,且有一定了解,关于消失的恐龙,学生有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因此本课创设恐龙乐园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恐龙化石挖掘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以考古体验活动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挖掘、观察、描述过程中寻找想研究问题的答案。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趣且有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科学探究]1.体验恐龙化石的挖掘过程;2.细致观察并用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3.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恐龙骨骼化石外形;4.能基于前概念和观察结果等角度对化石所属恐龙提出针对性的假设;[科学态度]1.尊重证据,坚持正确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观点,不急于下结论,以事实为依据综合作出判断;2.学会在合作中探寻答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从消失的恐龙中反思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挖掘并复原骨骼化石。观察、描述化石形象,初步推测所属恐龙。【教学准备】53\n课件、视频、化石挖掘套装(工具、土层、化石模型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恐龙乐园,你们有较为熟悉的恐龙吗?能否形容下它的外形,让大家猜一猜呢?2.你可曾想过!没有人见过恐龙,为什么能复原出它们的模样呢?3.小结:没错!消失的恐龙就是通过化石推测复原出来的。谁知道恐龙化石复原的大概过程是怎么样的呢?1.学生描述恐龙形象2.学生互评描述情况,分析哪位同学描述更形象。3.学生汇报:根据化石推测出来的。4.学生汇报:发现挖掘-出土搬运-清理重组-细致观察-推测复原。[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猜”游戏初步描述恐龙形象,激发学习兴趣;聚焦“消失”引出化石对复原已灭绝恐龙的重要作用。二、阅读、挖掘、观察、描述化石1.对于复原恐龙的过程,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想了解的?2.关于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现及为什么知道那是一种已经消失在世界上的动物化石呢?请同学们从阅读中寻找答案。3.小结:当挖出一块巨型牙齿,经比对后发现,现今并没有这样的动物,判定该骨骼是已不复存在的已灭绝的动物化石,科学家将该动物命名为恐龙。而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现在1823年。4.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都是关于化石挖掘过程的,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5.请同学们一起进入恐龙乐园考古体验馆。事情是这样的:近期在几个村子相继发现大型骨骼化石,为研究其到底是什么动物化石,政府派各小组进行研究并定期汇报进展。我们就是其中的9组,最后会根据汇报情况评选出最佳小组。6.要求: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挖掘,将化石放在托盘上。大家可以用小锤子轻轻撬开岩土,再用小刷子刷干净,也可用工具将孔洞清理干净。注意,请不要破坏骨骼化石!接着请观察并用绘图、文字等方式记录挖掘到的骨骼,最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描述所挖掘的化石形象特征,特别是主要特征。7.小结:除了小组间的信息,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化石资料卡、上网搜索、模型比对的方式,推测化石。1.学生提出问题:最早发现恐龙化石是什么时候?当发现第一颗化石的时候,怎么知道那是恐龙化石?恐龙复原的大概流程?化石是怎么保存到现在的?……2.学生阅读并汇报。3.学生8分钟挖掘、观察、描述过程4.学生分享交流挖掘的化石,有理有据的进行反驳、补充、完善,同时抓住其他小组的关键信息,看是否有可能为同一种化石。或是否有信息为小组所用。5.选择最佳小组并说明理由。6.学生汇报:观察和描述更细致、能抓住关键信息、有条理、描述更完整……7.根据各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综合推测可能是哪种动物化石。[设计意图:体验古生物学家挖掘过程,通过各组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分析、合作探究、在互动交流中尽可能完整描述骨骼化石,初步发现化石的作用。介绍其他获取信息途径,引导课后学习。三、收获1.在本次考古体验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验感受呢?1.学生汇报:体验了考古的过程体会了古生物学家复原恐龙化石的辛苦知道细致的描述对复原恐龙的重要性知道了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能轻易的下结论……[设计意图:在畅谈收获的过程中回顾全课。53\n四、衔接1.总结:复原恐龙化石需要发现挖掘、观察拼搭、详细描述还远远不够,除了我们团队在挖掘,其实土壤研究团队、脚印观察团队、DNA提取团队等等都在同时工作,再经过信息综合才能尽量复原恐龙模型,这需要很漫长的过程。2.衔接:除此之外,化石本身也还有许多关于恐龙的信息等待我们去发现,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化石到底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设计意图:总结复杂且细致的考古复原过程,体会考古学家的不易,衔接下节课的内容。【教学后记】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5-6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化石的成因及定义[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不同的资料中,将所需资料归类。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生物的共同特征。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生物的特征。[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事件发生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乐于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中的11大类: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1.4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教材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所以在此之上,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首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化石。其次,化石的发现除了能帮助人类认识恐龙,还能帮助人类认识很多其他物种。最后,科学家通过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生命演化过程中任何物种都会遭遇以下三种命运之一:灭绝、不断进化改变或形成新种、活化石。【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前,同学们已经知道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共同特征。(四年级上册《动物大家族》)、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四年级下册《生存与环境》而六年段的同学已经对进化的理论有了基础的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化石的接触少之又少。因此,本教案着重于学生的体验与探索,力图带给学生尽可能丰富的经历。本课的重点也在于了解什么是化石及其种类,知道化石的形成原因,以及化石的价值。教学本课时,应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心得知识体系,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敢于猜想,重视验证、善于从53\n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做出有一句假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化石2.知道不同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3.认识到曾经的化石与现存的生物间存在相似的关系[科学探究]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化石发展中的联系。(将化石归类)[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乐于交流,整理,能够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意识到生物随着环境而改变【教学重点】知道化石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到化石与现今生物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学生]大量资料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实验导入新课1.教师分发器材并提问:各位同学们,先独立观察手中的石头,思考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信息。2.学生汇报:...3.教师总结:有一类岩石中,我们能发现与生物有关的信息,我们一般把这类岩石叫做化石4.提问:“根据你们的经验,化石都包括哪些东西呢?”5.学生汇报:...6.揭示主题: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1.将所拿到的石头根据其中的信息分一分,并进行汇报。[通过实物导入,唤起学生的先前经验,各种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并揭示课题。2.化石中传递的信息1.提问:请同学们猜想:如果我们的考古学家在同一区域发现了这些化石,这可能说明了什么?2.介绍脚印探案法——出示脚印化石图片,请同学进行分析3.学生进行实践,让同学们完成表格并分享4.师:化石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它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还能够判断出包括生活习性等多种信息。1.根据化石,对原有区域进行猜想。2.根据所学,完成表格并分析。[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利用绘画和表格,通过还原化石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并在结尾时模糊的感受到这些化石被还原后的样子似曾相识。]3.当今生物与古代生物存在普遍联系。1.(展示图片)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图片,进行联想并完成表格2.学生汇报3.对汇报进行总结4.提问:考古学家们还找到了一些化石,你觉得它们关联的又是我们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生物?(非活化石的化石图片)5.总结:不同时期的生物会有细微的差异,但同种生物总是存在某种共同特点。1.猜测生物53\n的现代样子,并在表格上写明理由。[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对于生物共通性的理解,让学生建构生物古今联系变化的思维。并引导同学们认识改变与环境的观点,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4.1.展示图片并提问:猜一猜,这些化石又与今天的哪些生物相关连?2.活化石视频3.人们将这一类在长期时光中,未发生改变的生物称为“活化石”4.课后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今生物存在普遍的联系,那么请同学们放学后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生物会发生改变呢?下节课进行分享。1.观看视频并学习相关知识。【教学后记】10.用化石做证据【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1.4 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根据化石资料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如恐龙、猛犸象等。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教材分析】《消失的恐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化石的奥秘》的第一课时。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究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历史提供了证据,还为思考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三则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研究资料——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53\n第二部分,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史。它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基于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对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与生命有关的话题。第三部分,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化石证据运用到对科学假说的研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动物和植物的概念,知道了动物和植物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认识了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通过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也初步认识了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通过化石来了解生物物种的相关科学知识准备。另外作为六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迁移能力等。因此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将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的生物博物馆为情境,带领学生通过观赏化石展品、分析比较、推理想象、阅读资料、提炼总结、撰写短文等方法,建立以化石作为证据,认识和描述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建立这些灭绝的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证实科学假说,从时间维度纵向了解地球上生命的发展历程。本节课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博物馆中的化石,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生物,所以探究技能培养的重点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单元相比也有所改变,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具有严谨性、长期性、困难性等特点,进一步感受科学家的坚韧品质和伟大精神。【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2.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3.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教学重点】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南美洲和非洲的模型。[学生]阅读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情境导入新课1.介绍:同学们,今天的科学课蔡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个生物博物馆。[设计意图]设计游览生物博物馆的情境契合本节课研究化石价值的环境需要,也更具有神秘性和趣味性。二、探究化石的价值之一: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1.出示第一件展品。介绍:首先,大家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是一具兽脚类恐龙化石。同学们对兽脚类恐龙有什么认识?知道哪些兽脚类恐龙吗?2.学生汇报。(暴龙、美颌龙、棘龙)3.出示第二件展品。介绍:接下来,介绍第二件展品,你能看出它是谁吗?(鸵鸟)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件展品,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吗?4.学生汇报。(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5.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完全具有伟大科学家的潜力。因为在1870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提出了跟你们一样的假说。但是同学们,假说是需要有证据才能成为定论的。53\n你们的证据呢?或者你们希望看到什么证据?6.学生回答。7.出示第三件展品。介绍:好,同学们都很有想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在看看第三件展品。这件展品是1996年在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这是一具兽脚类恐龙化石,身体像鸡一般大,尾巴很长。科学家给它取名——中华龙鸟。仔细观察这具恐龙化石,你能发现什么与鸟类有关的信息吗?8.学生观察,汇报。9.播放视频。10.展示第4、5、6件展品。介绍:同学们,90年代在我国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还发现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例如:中国鸟龙、孔子鸟、始祖鸟11.思考:同学们,看到这几件展品,你觉得化石有什么科学价值?12.学生汇报。(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证据。)13.小结:用化石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1.学生对比发现兽脚类恐龙化石和鸵鸟的相似之处。2.学生通过观察其它恐龙的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设计意图]总结复杂且细致的考古复原过程,体会科学的论证有时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感受考古学家的坚持和不易,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三、探究化石的科学价值之二: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1.谈话:接下来我们不急着看展品,蔡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你们认识他吗?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同学们了解这位科学家吗?2.学生介绍。(大陆漂移说)3.谈话:是的。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同学们,假设这个假说是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将有可能在两块相连的大陆上发现什么?4.学生汇报。(相似的物种、相似的岩层结构)5.出示7号展品。介绍:嗯,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接下来蔡老师将为大家展示今天的7号展品。这是一具中龙化石。有没有同学能介绍一下关于中龙的知识。6.学生汇报。(中龙是最早下水的爬行动物,它是一种淡水爬行动)7.教师补充:中龙的化石仅在非洲南部和南美洲的巴西被发现。8.引发思考: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中龙化石的发现对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9.学生汇报。(证明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合在一起的)10.出示8、9、10号展品。介绍:除了中龙之外,科学家们还在横贯南部个大陆中发现了犬齿兽化石、水龙兽化石以及舌羊齿化石。11.提问:所以同学们,参观完7、8、9、10号化石,你觉得化石又具有什么科学价值呢?12.小结:用化石证明了大陆漂移说。1.学生思考论证大陆漂移说的方法。2.学生利用南美洲和非洲模型,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化石,论证大陆漂移假说。[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伟大科学假说的提出过程,通过思考、讨论和拼图活动,体会科学的论证的严谨性、长期性,感受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坚持和坚韧,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三、探究化石的科学价值三: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1.谈话:接下来,我们先来聊聊一本伟大的巨著《物种起源》,它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当时震惊了整个学术界。同学们知道《物种起源》的核心内容主要讲了些什么吗?2.学生汇报。3.介绍: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4.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化石能对生物进化论的成立又提供了哪些证据呢?5.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6.学生汇报。7.小结:用化石证明了生物进化论。1.学生通过回忆和分享,进一步认识生物的进化论。2.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通过做笔记、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分享等方式,总结化石对生53\n物进化论的论证价值。[设计意图]通过资料阅读,认识化石在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也为下一环节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做好铺垫。四、感受生命的演化史1.出示生命演化示意图。谈话: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化石推断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同学们看看这张生命的演化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或者感想?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设计意图]观察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信息,培养学生信息提炼的能力、分析对比能力、展示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感悟对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五、作业布置查阅资料,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设计意图]学会通过搜集资料、查找证据并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论证科学假说。【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解读活动,主要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强调太阳系不仅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还包括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大小各异的天体组合在一幅全景图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构成,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第二部分是建模活动,主要认识八大行星的大小特征和距离太阳的远近特征,学生通过数据解读和分析,学习搭建太阳系模型。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八大行星的概况及部分行星的发现历程。【教学目标】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建立太阳系的科学概念。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阅读文本资料,体悟人类探索行星奥秘的意义。【重点与难点】[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大小的球体各1个(弹子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沙滩球、瑜伽球、篮球、足球,也可用差不多大小的其他球体代替)、卷尺。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直尺、圆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这是一张宇宙的图片。2.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小诗:在地球面前,月球很渺小。53\n在太阳面前,地球很渺小。在宇宙面前,太阳很渺小。……浩瀚深邃的宇宙,究竟有多少奥秘?它等待着探索者的足迹!3.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想一想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宇宙中的哪些物体?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预设: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提到了月球、地球、太阳、宇宙等物体。展现了作者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和憧憬。4.教师引导: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千百年来,人类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怎样的发现?又有怎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5.这一课,我们先来了解太阳系的概况。6.板书课题:11.太阳系大家族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1.出示课本36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样子以及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全班交流太阳系的概况,预设: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系有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太阳系内已经被发现的小行星有70余万颗,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以及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上。2.出示小行星带以及小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小行星以及小行星带的知识。3.出示木星以及他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星的有关知识。预设:木星的卫星众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有79颗卫星。4.出示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彗星,初步了解彗星的一些知识。预设:彗星俗称“扫把星”。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主要成分是冰、尘埃和较小的岩石颗粒。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中的冰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或几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因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其周期是76年而得名。5.教师出示各种有关彗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彗星的外形特点。出示整个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特点以及概况。活动二: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1.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在太阳系中,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行星,那么这八颗行星大小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出示课本37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这些图片中的球体分别是哪一颗行星?他们的大小又是怎样的?53\n预设:最大的那颗行星是木星。周围有光环的是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接下来是淡蓝色的天王星和深蓝色的海王星,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地球,最后三个分别是金星、火星,最小的是水星。3.如果我们把地球的直径换算成一厘米,按照这个比例,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呢?4.出示课本37页八颗行星的直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按照比例标准换算好的八颗行星的直径。八颗行星的“直径”水星:0.38cm木星:11.20cm金星:0.95cm土星:9.45cm地球:1.00cm天王星:4.01cm火星:0.53cm海王星:3.88cm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份数据,动手制作八颗行星的模型,比较8颗行星的大小。5.出示课本37页比较八颗行星大小的学生活动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比较八颗行星大小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6.所需的材料:圆规、彩纸、尺子、剪刀等。7.活动方法:①按照八颗行星的直径数据,用圆规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画出大小不等的圆。②用剪刀将这些圆剪下来。③分别在这些圆纸片上写上八颗行星的名称。④将这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学生按照方法进行活动,比较八颗行星的大小。9.全班交流,指生在黑板上将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开来,并说一说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预设: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活动三:比较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比较了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下面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2.提出要求:用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太阳和八颗行星,根据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摆出太阳系的模型。3.出示课本37页比较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的活动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想一想本次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4.所需材料:大小不同的球、硬纸板、记号笔、卷尺等等。5.活动方法:①按照八颗行星的大小分别标出大小不同的球所表示的行星的名称,并且在硬纸板上用记号笔写上行星的名称,摆放在球的前面。②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分别摆放八颗行星球体以及相应的名称。6.教师强调:因为在宇宙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都很远,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实际距离摆放。我们可以以地球为标准,把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规定为一米,其他的星球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类推,测算出距离太阳的位置。7.出示课本37页已经测算好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八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水星:0.4m木星:5.2m土星:10.0m金星:0.7m天王星:19.6m地球:1.0m海王星:38.8m火星:1.6m8.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到操场上按照活动方法进行活动,摆出太阳系的模型。53\n9.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什么?预设: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出示太阳系的整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活动四:八颗行星的概况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活动了解了8颗行星的大小,以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除此之外,八颗行星还有哪些知识呢?下面我们继续去学习。2.出示课本38页八颗行星概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图片下方的文字,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3.全班交流,预设: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预设: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态星球,一类是气态星球。固态星球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气态星球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固态行星的表面是岩石;气态行星的表面是气体,大气之下可能是液体、冰层或固态的内核。4.八大行星各自又有哪些独特之处?预设:水星的运行速度最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木星的卫星最多。土星有美丽的光环。天王星“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海王星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5.教师分别出示八大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八大行星,了解八大行星的样子,体会八大行星的独特之处。活动五: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1.教师引导:我们现在很容易就能了解8颗行星的大致概况,了解它们的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等,其实人类发现八颗行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2.出示课本38页“八颗行星的发现”文字资料,学生认真读一读这一段文字,初步了解八颗行星的发现历史。3.全班交流,八颗行星是如何被发现的?预设:第1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第2阶段: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尔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第3阶段:1846年,法国人勒维耶和英国人亚当斯在研究天王星轨道运行的反常现象时各自通过独立计算,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4.出示课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结合相应的文字,了解八颗行星发现的方法。预设: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5颗行星是古人利用普通观测的方法发现的。天王星是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的。海王星是通过计算推算出来的。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知道太阳系有包括地球在内53\n的八颗行星、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八颗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太阳的远近,以及其他的一些概况。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太阳系的有关知识。【教学后记】12.观察星空【教学内容】夜晚的星空群星闪烁、深邃而神秘,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本课将引导学生从平常地看星星到认识星座和银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星座。观察星空,选择几颗明亮的星星组成个性化的星座,即建立自己的星座;知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该部分是一个实践体验活动,需要在课外开展观察活动,教师要提前谋划部署,将课堂学习与实际观察活动相结合。第二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看星座找北极星。这是对典型星座大熊座和小熊座的强化认识,在认识两个星座的基础上,学习寻找北极星。这一活动重点是在“看”中“找”,不可用“讲”代替。活动二,做星座放映器,强化对星座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是认识银河系。从个体的恒星到几颗恒星组成的星座,再到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学生对星空的认识范围越来越广。【教学目标】能够参与夜晚观察星空活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星座特征。认识大熊座和小熊座,学会寻找星空中的北极星。知道银河系是由超过1000亿颗恒星组成的,了解银河系的概况学会观察银河系,感受到环境污染对星空观察造成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星空,认识典型星座[难点]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教学准备】[教师]观察星空记录单、星座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纸杯、铅笔、锥子(或铁钉)、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系的知识,了解了太阳系的概况。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它能够发光发热。白天,由于太阳的关系,我们不能看到更多的星星,到了晚上,当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天空中无数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又是什么呢?他又有哪些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星空的奥秘。3.板书课题:12.观察星空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认识星座1.出示课本39页上面的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初步体会夜晚天空中明亮的繁星,学生看一看星空图上画出的三角形星座和房屋星座。2.提出要求:在这张星空图上选择几颗明亮的星星组成一个图形,建立一个“我的星座”。3.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星空图中选择明亮的星星,组成一个图形并且命名,建立“我的星座”。53\n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建立的“我的星座”,并交流星座的命名。4.教师引导:其实在我们的夜空中,天文学家已经命名了很多星座,那么什么是星座呢?预设:星座是一个天文学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5.天文学家为什么要建立星座?又建立了哪些星座?预设: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建立的星座有天鹅座、大熊座、猎户座等。6.出示课本39页天鹅座、大熊座、猎户座三个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观察这些星座,了解星座名称和星座形状之间的联系预设:天鹅座为北天星座之一。天鹅座的主星排列成十字形,十字的一竖是天鹅长长的脖子和躯干,一横为天鹅展开的双翼。夏秋季节是观测天鹅座的最佳时节。大熊座是北天星座之一。在中国古代,把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看作斗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组成大熊的尾巴。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春季,大熊座正在北天的高空,是观看它全貌的最好时节。猎户座是赤道带星座之一。星座主体由四颗亮星组成一个大四边形,三颗小一点且排成一排的亮星组成猎户的腰带。最佳观测月份为1月,民间有“三星正南,就要过年”的俗语。7.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其他的星座,引导学生再看一看,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星座以及名称。活动二:看星座,寻找北极星1.教师引导:天空中的星星不可计数,在众多的星星当中,有一颗非常特殊的星星叫北极星。2.出示北极星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北极星。3.出示有关北极星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北极星的有关知识。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4.出示课本40页上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北极星的位置,想一想怎样寻找北极星的位置。5.全班交流在这幅图上有哪些星座?有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哪个星座上北极星在小熊星座上。6.我们怎样才能快速的找到北极星的位置呢?学生读一读这张图片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寻找北极星的方法。预设:方法1:先找到小熊座,小熊座尾部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方法2: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7.除了书本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北极星呢?预设:可以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仙后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英文字母W,在秋冬季节的星空中很明显。把W的外侧两边向南延长后的交点与中央的γ星相连,再把连线向北处长约5倍距离,此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8.教师出示仙后星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利用上面所说的方法寻找北极星。活动三:做星座放映器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星座,下面我们动手来做一个星座放映器。2.出示课本40页做星座放映器的活动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及方法全班交流53\n3.所需材料:纸杯、黑色签字笔、手电筒、锥子、白墙等。4.活动方法:①参照某一星座图,在纸杯底部画出它的形状。②用锥子扎出这个星座。③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把“星座”放映到白墙上。5.教师提示:在做星座放映器之前,我们先要确定自己动手制作的星座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步骤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6.全班交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星座放映器。将自己的星座放映到白墙上,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想一想,猜一猜做的是什么星座,看看猜的对不对。请放映的小组成员相机介绍本小组所放映星座的有关知识。活动四:认识银1.教师引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又处于太阳系中,而太阳系又处在银河系之中。银河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银河系的有关知识。2.出示银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银河系,初步了解银河系的大概形状,了解银河系的正面侧面的样子。3.出示课本41页有关银河的文字资料,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有关银河系的知识。4.全班交流银河系的位置:天空斜向西南的方向。银河系的大小:银河中每一个亮点都是恒星,银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的一颗恒星。人类观测银河的成果: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5.关于银河系,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银河系的知识。预设:银河系的形状:呈现椭圆盘型,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银河系的大小:银河系的银盘直径为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000光年。太阳围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0,000亿倍。银河系的年龄:大约在100亿岁左右。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银冕组成。6.再次出示有关银河系的各种各样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有关银河系的知识。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星座,知道为了天文学研究的需要,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全部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制作了星座放映器,了解了有关银河系的知识。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星座的知识和银河系的知识。【教学后记】53\n13.冲出地球【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人类探索脱离地球束缚的历程。人类对于冲出地球去探索太空一直充满想象,勇于实践,如今人类已经实现了梦想。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实验并作了讲解,让地球上的人们直观感受到了太空失重环境的神奇。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了伽利略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特别是中国贵州的FAST,需要向学生做详细介绍。第二部分是人类冲出地球梦想的实现历程。从中国古代的万户到中国古代的火箭,再到现代火箭,人类终于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冲出地球,实现在太空自由翱翔的梦想。这部分还让学生思考冲出地球的困难有哪些。第三部分是体验地球引力实验。一是将沙袋、小球、羽毛抛向空中,观察三者运动路程的共同特征;二是观察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的关系,并引出炮弹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会绕地球飞行的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太空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体验技术对航天工程的重要性。2.知道人类冲出地球的探索历程,简单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3.通过体验地球引力的活动,认识物体冲出地球需要一定的速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人类冲出地球的历程。[难点]了解物体冲出地球需要足够大的速度。【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分组材料:沙袋、小球、羽毛;纸火箭、橡皮筋、纸筒。【教学过程】(一)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1.教师引导:人类一直尝试把眼睛看向太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那么望远镜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呢?2.出示课本42页下面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3.全班交流,预设:图片1,伽利略望远镜是指物镜是凸透镜(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凹透镜(发散透镜)的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图片2,射电望远镜是接收和测量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由天线和接收机组成。射电望远镜使天文观测突破了可见光的界限,摆脱了地球大气及气候的影响,帮助人类获取更多的宇宙信息。图片3,哈勃空间望远镜是安装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一台望远镜,由于其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对太空的观测效果更好。图片4,中国天眼的正式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为FAST,它是利用中国贵州南部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造的。4.望远镜的不断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有哪些作用?预设: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了。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动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程。[设计意图]通过对望远镜历史的了解,知道望远镜的发明和改进,对于人类探索宇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3\n(二)人类冲出地球的实践1.教师引导:人们不仅把目光投向了宇宙,不断改进技术,使用天文望远镜不断观察宇宙的深处。并且还进行了一系列冲出地球的实践活动。2.出示课本43页万户和他的飞行器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了解我国明朝的万户以及他的光辉事迹。预设: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1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球引力飞天的人,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第一幅图描述的就是明朝的万户把多枚火箭绑在自己坐的椅子上作为动力装置,双手各拿一只大风筝控制方向,结果点燃火箭后,他和飞行器灰飞烟灭。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命名为万户山。虽然明朝的万户为了冲出地球的实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实现了冲出地球的梦想。3.出示课本43页中国古代火箭模型和现代火箭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懂得人类利用火箭实现了冲出地球的梦想。预设:第二幅图介绍的是后来的火龙出水火箭,它是一种二级火箭,第一级火箭是绑在火龙身下的四支火箭,点燃后可推动火龙飞行,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藏在火龙腹内的火箭自动引燃,这是第二级火箭,此时从火龙口里射出数支火箭,直达目标。第三幅图介绍现代火箭,它依靠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4.出示各种火箭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些火箭图片,懂得火箭在人类实现冲出地球的梦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5.讨论交流:明朝的万户尝试冲出地球,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人们只有利用运载火箭才能实现冲出地球的梦想。请同学们想一想,冲出地球主要有哪些困难呢?[设计意图]循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人类冲出地球的实践,冲出地球的主要困难是使物体获得足够大的速度,目前是靠多级火箭实现的。火箭需要携带足够的推进剂,火箭在大气层内高速上升时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都对火箭的选材、设计、制造等提出了挑战。活动三:体验地球的引力1.教师引导:地球的引力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地球的引力。全班交流2.什么是地球的引力?地球本身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表现出引力,所有接近地球的物体无一例外的会被地球吸引,朝向地球质量的中心。拿一个杯子举例,地球随时会对杯子表现出引力,杯子也对地球表现出引力,不过地球的质量太大了,对杯子的引力相对自身质量来说也就非常大,加速度也就比较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过去了,方向就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这个力就是地球引力。3.体验方法一(1)出示课本43页小朋友扔沙袋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体验地球引力的第1种方法以及所需的材料。全班交流(2)所需材料:沙袋、小球、羽毛等等。(3)体验方法:将沙袋、小球、羽毛等等抛向天空,观察这些物品运动路径的共同点。(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活动方法进行体验,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运动路径。全班交流(5)指生说一说,当我们将沙袋、小球、羽毛等一些物品抛向天空的时候,这些物品会怎样运动呢?这些物品先向上运动,当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向下运动。有时是直线下落,有时是呈弧线下落。(6)这个体验活动说明了什么?53\n这个活动说明了地球存在的引力。(7)教师小结:当我们将沙袋、小球、羽毛等物品抛向天空的时候,会发现最后这些物体都会落到地球上来。4.体验方法二(1)出示课本43页的纸火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纸火箭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纸火箭的结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全班交流(2)纸火箭的结构:纸筒、橡皮筋、纸火箭下拉的绳索。(3)制作方法:将一张纸卷成圆筒状,用胶水粘好。在纸筒口固定一根橡皮筋,橡皮筋上竖直固定一个小三角架,三脚架下方连着一根细线。(4)使用方法:用不同的拉力将三脚架下方连着的一根细线往下拉,然后松手。(5)活动要求:用不同的拉力将纸火箭射向天空,观察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的关系。(6)学生分小组制作纸火箭,并且利用纸火箭体验地球引力。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全班交流(7)指生说一说,使用不同的拉力拉动三脚架下方的一根细绳时,纸火箭射向天空的高度有什么不一样?预设:拉力越大,纸火箭射向天空越高;拉力越小,纸火箭射向天空越低。(8)纸火箭飞行高度与橡皮筋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预设:拉力越大,橡皮筋弹力越大,纸火箭飞行高度越高;拉力越小,橡皮筋弹力越小,纸火箭飞行高度越低。(9)无论纸火箭射向天空的高度是高还是低,最终的结果都是怎样的?预设:纸火箭飞向空中无论是高还是低,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来。(10)这个体验活动说明了什么?5.我们怎样克服地球的引力呢?出示课本43页炮弹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且读一读“炮弹的速度”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我们怎样克服地球的引力?[设计意图]这个体验活动说明了地球存在引力。了解什么是地球的引力。初步了解我们怎样克服地球的引力。炮弹速度越快,飞行距离越远,假如速度达到7.9千米每秒,炮弹就会绕地球飞行,这时候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因此我们要想脱离地球的引力,就要提高物体的速度,把物体的速度提高到7.9千米每秒以上。要达到这个速度,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每次火箭发射时都需要大量的热量。【教学后记】14.探索宇宙【教学内容】本课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它们是实现人类探索太空梦想的工具,拓宽学生对航天工程的认识。活动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之旅,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53\n活动三,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自主航天工程成果的自豪感。活动四,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太空是否值得的问题,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好契机。此外拓展介绍了人类向太空发送地球信息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好奇心。【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类型的航天器的特征和用途。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感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3.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4.通过阅读航天失事资料,认识到探索宇宙的巨大风险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价值。【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取得的成就。[难点]了解嫦娥工程飞行器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教师]各类航天器的视频、图片资料。[学生]我国航天事业成就宣传资料。【教学过程】(一)了解航天器1.出示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相机介绍:你们认识他吗?这是世界上第1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是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前艇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三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三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2.从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到现在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多种航天器,他们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几种航天器。3.出示课本44页几种航天器图片空间探测器又称深空探测器,是对月球和月球以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按探测对象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飞出太阳系探测器等。卡西尼号对土星进行探测,新视野号对冥王星进行探测,旅行者1号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空间探测器实施探测任务时,可飞经探测对象、环绕探测对象运行或在探测对象上着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了解载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登陆器等航天器。人类正是利用这些航天器才实现了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梦想。(二)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航天之旅1.教师引导: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我国科学家、航天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出示课本45页东方红1号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我国的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有关知识。教师讲解: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人们聆听着来自宇宙的那首《东方红》歌曲。中国的航天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可是那个时候航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是经过航天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中国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顺利升空。3.出示神舟1号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介绍神舟1号:神舟1号于1999年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升空,并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实验后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4.出示神舟2号、神舟3号和神舟4号的图片,引导学生继续观察。53\n教师引导:到了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把航天员杨立伟顺利送上太空。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的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5.出示神舟5号以及航天员杨利伟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6.教师继续引导: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发射升空。2011年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发射成功。他先后完成了与神舟8号、神舟9号、神舟10号三艘飞船的6次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出示天宫1号的图片,了解天宫1号是中国第1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7.教师继续引导:中国人的航天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而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迈进。过了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从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成功发射升空,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5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区域安全着陆,我国的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8.出示课本45页下面的一幅插图,提出要求:看图,说一说我国的嫦娥工程飞行器是怎样到达月球的?预设:图片呈现的是嫦娥1号探测器到达绕月工作轨道的原理示意图。嫦娥1号发射升空后,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16小时轨道,运行到近地点时,发动机点火增加推力,使嫦娥1号先后变轨进入24小时和48小时轨道运行;当再次运行到近地点时,主发动机打开,嫦娥1号速度增加到10.9千米/秒,嫦娥1号变换轨道,飞向月球;当其靠近月球时,进行制动减速,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2小时轨道,以后逐渐制动减速,进入3.5小时轨道,第三次制动减速后,进入127分钟环月圆轨道。[设计意图]刚刚我们了解了我国的航天之旅。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人类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1.教师引导: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以牺牲航天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2.出示课本46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预设:图片1,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了。图片2,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后,因其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形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第73秒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3.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两个事例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航天英雄为了人类的航天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出示苏联航天员科马洛夫图片,教师介绍苏联航天员科马洛夫的事迹。预设:科马洛夫是苏联的英雄航天员,1967年4月24日,由于返回舱的降落伞没有成功弹出,最后返回舱以9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撞击在了地面上。当人们找到时,科马洛夫已经因为巨大的冲击力而去世。科马洛夫是第1位在太空飞行中牺牲的宇航员。在此之后,返回舱的降落伞弹出装置得到了改进,科马洛夫用自己的鲜血推进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安全性。4.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你认为是否值得呢?学生对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探索宇宙付出的代价。因为牺牲的宇航员,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人类的未来。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冲出地球探索宇宙是必然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牺牲。53\n(四)空间探测器中图片的秘密1.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全世界已经有两个空间探测器正在飞离太阳系,其中有一个载着人类的照片和地图。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2.出示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类的两种飞离太阳系的空间探测器。3.出示课本46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引导:这张图片是人们放在飞行探测器上的。你能读懂它的含义吗?预设:一男一女的后面是飞船的轮廓图。左上两个圆中间一道是表示氢的分子结构。下面是表示太阳系,最左侧是太阳,向右是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第3颗行星出来一个飞船,表示这个飞船是来自第3颗行星,那个飞船的轮廓与两个人后面的图案是一样的。中间那个放射状的东西的中心表示太阳,放射状的线条的顶端表示以太阳为中心的十几颗脉冲星的方向和与太阳的距离,是为了给捡到这艘飞船的外星人指示太阳方位用的。两个人表示地球上发射飞船的智慧生物的样子,男性的左手是在向外星人问好。4.假如有外星人存在,你认为要不要把地球的信息主动发给他们?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做适当的引导。预设: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发给他们,加强星球之间的互相交流与了解。[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了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向太空发射了多种多样的航天器,这些航天器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梦想,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知道了我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后记】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由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一个讨论活动,主要是调用学生的前概念,选出自己认为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里程碑式”的产品,所谓“深远影响”就是波及领域广泛,涉及的人众多,传播的时间久远,对人类以往的行为改变是革命性的。教材首先列举了轮子、蒸汽机和互联网这三项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的技术产品,其次就列出了印刷机、汽车、纸、电话、飞机、化肥、青霉素这几种产品,让学生从中挑选,并说明理由;最后是比较两份不一样的评选重大发明的目录,由此发现虽然评选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有的项目是人类目前公认的伟大发明。第二部分是一个动手和动脑兼而有之的活动,通过制作“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卡片,让学生意识到某一产品对社会所产生的广泛的影响,通过具体的制作和写作,让学生深入某一产品,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通过三个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节点火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来阐述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教学目标】意识到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质;53\n意识到有的科技产品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会制作“科技改变世界”的知识卡片;知道火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对世界而改变巨大。【重点与难点】[重点]选择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技产品。[难点]如何界定“里程碑式的深远影响”。【教学准备】各种技术产品的图片和视频,记录用的纸和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同学们,现在的生活非常方便,平时大家是怎样出行的呢?开小轿车、乘公交车、坐飞机、坐高铁等等。我们又是怎样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的呢?通过视频聊天、打电话、发微信等等。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呢?上网查找资料等等。是什么让我们拥有了如此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呢?是科技。3.出示课本47页的一首小诗:科技是神奇的画笔,让周围的世界有了新的面貌。科技是梦想的小舟,让遨游天际变得不再荒谬。科技是……4.学生自由读一读,想一想科技有什么作用?预设:科技让周围的世界有了新的面貌,科技让我们实现了梦想。5.科技改变了生活,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体会科技在改变生活中所起的作用。6.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发明。7.板书课题: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1.教师引导: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进行科技发明,正是这些科技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些科技发明的影响还非常巨大,比如轮子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等等。2.出示课本上面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初步了解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科技发明。互联网,发明于上世纪70年代。轮子,大约发明于6500年前。蒸汽机汽车,大约发明于18世纪年前。3.教师引导:其实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特别大的发明还不止这三个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特别巨大的发明。活动二:选出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产品1.出示课本48页下面的7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7幅图片中的科技发明分别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想一想在这些科技发明中,你认为哪些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53\n影响?请选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2.全班交流,学生从下列科技发明中选出自己认为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预设:轮子的发明:车轮的最伟大作用是使人可以搬动大大超过自身重量的物体。有了轮子,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运输方式,进而为以后的机械时代奠定了基础。蒸汽机的发明: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各个领域带来了一种有效而强大的动力。互联网的发明: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共享海量信息。印刷机的发明:使得人类传播精确快捷,它的对外传播更使全世界受益匪浅。电话的发明:使人类的沟通能力加强了,使社会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节约了沟通的成本,而且节省了沟通的时间。飞机的发明:为人类交通运输开辟了一个新坐标,催生了航空运输业,是人类交通运输史上一次重大革命,从此人类真正插上了“翅膀”,完成了飞翔天空的夙愿。青霉素的发明:青霉素的发明凿动了抗生药家族的诞生,人类进入了合成药的新时代,终结了人类的大敌之——瘟疫。化肥的发明:人类打开了从生物圈获取能量和物质的一个通道,使人类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得到解决,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增长。3.比较两份世界重大发明与发现目录,找出他们共同认定的项目。4.出示课本49页两份世界重大发明与发现目录,学生认真读一读这两份目录,并且比较这两份目录,找出他们共同认定的项目。预设:共同认定的项目有电、青霉素、纸、互联网、蒸汽机、飞机、指南针等等。5.这是人们共同认定的世界重大发明与发现的名称,为什么这些科技发明能够被人们认定为世界重大发明与发现呢?请同学们找出公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做一张他们如何改变世界的卡片。6.出示49页下面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了解三种公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是什么?这种产品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卡片又是如何做出来的?预设:图片1,青霉素。青霉素的发明结束了细菌性传染病无法治疗的时代。图片2,蒸汽机。蒸汽机车比马车快,而且载人载物多,使人和货物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图片3,互联网。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7.请同学们也学着这三种卡片的样式,制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发明的卡片。预设:纸、飞机、电、指南针等。飞机。飞机的发明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自从飞机发明之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运载工具,他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纸。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纸张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电。电是蒸汽时代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电的应用成就了工业的第2次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交往形态等等。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他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形成,为人类识别方向奠定了基础,为人类了解地磁场开拓了先河,为军事、航海、航空、旅游等各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动三: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1.教师引导: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几项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2.出示课本50页“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的文字资料,学生认真的读一读这段文字资料,53\n想一想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些科技发明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3.全班交流预设:火的发现与使用、蒸汽机的发明、利用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诞生。“火的发现和使用”是原始农耕社会对能源的开创性使用。“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是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火车和轮船的发明,促使物质运输的全球化。“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信息的全球共享。4.教师小结:在我们现阶段,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诞生,真正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小到工作、娱乐、学习,大到商业、政治、社会,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的进行科技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些科技发明中有的影响特别巨大,例如轮子、蒸汽机、互联网等等,这些发明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人类科技发明方面的知识,体会他们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教学后记】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教学内容】农业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基础。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采摘狩猎,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种植与饲养,农业诞生了。于是人类就开始定居,由此慢慢演变成村庄、城市和古代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农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最初,人们不断扩充耕地面积,后来人们又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再后来人类追求高效育种和精准浇灌与综合利用水土肥气光,农业科技在不断发展变化。本课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通过比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比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环境、条件、人员有什么不同,比较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有什么不同。第二部分具体着眼于了解肥料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阅读资料和实际操作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来完成。第三部分是一个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家庭的阳台,运用无土栽培的方式,栽种一株植物。【教学目标】知道无土栽培和传统栽培的不同。了解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做豆苗生长的对比实验,意识到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知道植物会从土壤中吸收液体肥料。会培养营养液,会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一株植物,并进行日常管理。【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肥料对于农作物的意义。[难点]此类对比实验其效果难于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也需要严格控制对比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但是终究做这一类实验有点儿难。【教学准备】高浓度营养液一份,烧杯、量筒等,阳台无土栽培材料每组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每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都要上菜场去买菜,菜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知道这些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吗?53\n预设:是农民伯伯在田里长出来的。是工人们利用无土栽培找出来的。2.无土栽培是一种怎样的栽种技术呢?怎样进行无土栽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3.板书课题: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体会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的不同之处1.出示课本51页上面的两幅插图,提出要求:猜一猜这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预设:左图是现代化无土栽培的植物工厂,右图是传统农民的田间劳作。相同之处:他们都在种植物,进行植物养护活动。不同之处:植物工厂富含科技含量,在育种、栽培、管理肥料等方面,对植物的光照、温度、供水量、肥料等多方面有技术控制。2.出示课本5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幅插图,初步认识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想一想有土栽培与无土栽培有什么不同?预设:无土栽培是一种高科技种植方式。它的肥料是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基质种类比较多;种植方式成本较高,对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但产量也非常高。因而,种植面积较小,目前只有少数的蔬菜瓜果和名贵花卉是用这种方式种出来的。有土栽培则是沿续了几千年的种植方式。植物主要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来自于土壤,栽培方式投资小,虽然产量比不上无土栽培,但适合种植的面非常广,所以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种植方式,大宗粮油作物、树木、果树均采用有土栽培。3.教师小结:刚刚通过比较,我们了解了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的区别,懂得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育苗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无土栽培技术中能否为植物提供一种比例协调、浓度适量的营养液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活动二:人造肥料的发明1.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在无土栽培技术中,肥料是栽培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肥料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52页“人造肥料的发明”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肥料的发展历程。3.全班交流(1)人造肥料是谁发明的?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人造肥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人造肥料是一种矿物肥料。(2)人造肥料有哪些优点?①养分科学、均衡、全面,既含有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又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核酸、氨基酸;能提升作物体内的活性,促使作物快速而长久吸收,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②保花保果率高,有效提高作物产量。③使作物根系发达、茎粗、叶茂、抗倒伏、内含物提高,从而增强抗病力,使病虫害减少。④优化作物生长发育,适用水、旱作物,蔬果花卉,中草药等各种作物及土质,特别对贫瘠土壤有特效。⑤优化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良性循环,保持土壤生物生态平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3)人造肥料的使用,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人造肥料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养活了更多的人。53\n4.人造肥料除了固体矿物肥料之外,还有一种液体的肥料,这种液体肥料,我们称之为营养液。下面我们试着利用营养液来栽培豆苗。活动三: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1.出示课本52页比较豆苗生长情况的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2.所需材料:豆苗、杯子、水、硬纸板、液体肥料等。3.活动方法:①如图示,将4棵发芽成功的豆苗放在4个杯子里,使豆苗的根完全浸入水中,上面盖上硬纸板。②在其中两个杯子里分别滴入2滴液体肥料,并做好标记。③把4个杯子都放在窗台上。④一周后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4.活动中发芽成功的豆苗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再读一读旁边紫色底纹的文字,初步了解使豆子发芽的方法。①将选好的豆子放在装有温水的容器中,使其软化24小时。②在另一个容器中铺一些湿润的纱布,将软化后的豆子放入。③每天要保持纱布的湿润。几天后幼芽就长出茎了。5.我们刚刚放进杯子中的4颗刚刚发芽成功的豆苗,他们的生长条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4颗豆苗的根都浸入了水中,上面都盖着硬纸板,而且都放在窗台上,所受的阳光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其中两个杯子中分别滴入了两滴液体肥料,而另外两个杯子没有加任何肥料。6.请同学们预测一下,一周之后4个杯子中的豆苗的生长情况是不是都一样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进行预测,预设:滴入两滴液体肥料的豆芽长势很好,长得比较粗壮;而没有加任何肥料的豆苗长势不好,缺少营养。7.教师出示一周之前用同样方法栽培的4颗豆苗,学生观察这4颗豆苗,比较一下这4颗豆苗的生长情况,看看跟我们预测的是否一样。预设:滴入两滴液体肥料的豆芽长势很好,没有加任何肥料的豆苗缺少营养,长势不好。8.这个实践活动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肥料,说明液体肥料也能够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9.出示课本52页下面的一段文字: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10.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人造肥料的分类,认识什么是无土栽培。11.全班交流(1)人造肥料有哪些种类?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固态的人造肥料有化肥、复合肥等等,液态的人造肥料有营养液等等。(2)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3)无土栽培有什么特点?无土栽培的一个特点是不用土壤栽培,而改用非土壤基质或者容器固定植株;另一个特点是用营养液浇灌。活动四:选择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栽种一种植物53\n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无土栽培,知道了无土栽培的特点和优点。下面我们选择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来栽种一种植物。2.选择一种栽培基质出示课本53页上面的三种栽培基质,学生观察这三张图片,知道栽培基质有泥炭、珍珠岩、岩棉三种,了解三种栽培基质的特点。学生选择一种栽培基质。3.配置营养液出示一瓶营养液母基液,强调:我们的营养液是根据母基液说明书按比例稀释出来的。学生对照母基液说明书按比例稀释营养液。4.种植出示课本53页种植植物的一组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初步了解无土栽培种植的方法。预设:①将营养液倒入栽培容器。②在容器中均匀放入栽培基质。③将发芽后的植株种在合适的位置。5.日常管理教师引导:经过刚才的几个步骤,我们已经使用无土栽培方式将一种植物栽种好了,剩下来的就是日常管理了。要想种植出一盆长势喜人的植物离不开我们日常精心的管理出示课本53页日常管理的要求①保持栽培基质的水分,注意有的植物喜干,不能多加水。②光照要适量,有的植物喜阴,要注意遮阴。③注意防治病虫害。学生仔细阅读日常管理要求,并按照这份要求去管理自己种植的植物。6.教师小结:经过刚才的几大步骤,我们已经把我们的植物用无土栽培的方式栽种好了。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进行日常管理,细心的管理自己栽种的植物。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无土栽培,懂得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式栽培。在无土栽培中,我们一般使用营养液栽培。课后,请同学们按照管理要求认真管理自己栽种的植物,希望大家能够栽种出令人满意的植物。【教学后记】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教学内容】钢筋混凝土的出现是现代建筑材料的一次大的飞跃,直接影响到现代建筑的发展,主要是造价低廉,混凝土抗压能力很强,加入了钢筋弥补了其抗弯抗拉的弱点,其性价比之高,施工方便都使之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首选材料。本课有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比较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不同,通过比较意识到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对于高层建筑的出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通过通过观察混凝土块和钢筋混泥土,了解混凝土的组成,由此比较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的不同。第三个内容是阅模拟制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作对比测试,了解这两者的抗压性能塑形等方面的不同,体会钢筋在其中的作用。第四个活动是调查和阅读,通过调查了解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业中的广泛使用。通过阅读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过程。【教学目标】53\n了解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形制、规模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不一样,意识到制约建筑的最大因素为材料,现代建筑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而突飞猛进。观察钢筋混凝土,了解其成分。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知道钢筋在其中的作用。【重点与难点】[重点]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难点]发明钢筋混泥土的意义。【教学准备】石膏、塑料盒、食用油、铁丝以及沙子、石子等,相关视频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当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会看到周围有无数的高楼大厦。大家知道这些高楼大厦是用什么建起来的呢?钢筋混凝土。2.钢筋混凝土又由哪些东西组成?有什么特点?与现代建筑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3.板书课题:17.钢筋混凝土与现在建筑业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比较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之处1.出示课本54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比一比这两幅图片中的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古代建筑一般是两种结构,全木结构、砖木结构,国外还有全石结构,这些结构有优点,就是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但它们有共同的缺点就是抗拉性能差,抗剪性能差,抗压也不是很大,这样就不能做大跨度的建筑、高层建筑。现代建筑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钢筋抗拉性能好、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用这种结构建设各种建筑物,一般都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跨度太大,人们又发明了绳索结构,网架结构等。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优点是取材方便,造价也比较适中!2.教师小结:建筑工人能够建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的发明。活动二:比较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1.教师引导:在钢筋混凝土发明之前,人们使用普通混凝土建造建筑物。那么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有什么不一样呢?2.出示课本54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不同之处。预设: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合,灌注在所需形体的模板内(如框架柱模板内),捣实,经凝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钢筋混凝土就是放有钢筋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子、石子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各类外加剂与矿物混合材料组成的。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就构成了钢筋混凝土,这是一种组合材料,通过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活动三:做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1.教师引导:为什么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变成钢筋混凝土,就能够建造高楼大厦了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对比实验来进行探究。2.出示课本55页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承重对比实验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本次对比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方法及步骤。全班交流3.实验材料:53\n长方形塑料盒、食用油、刷子、铁丝、沙子、石子、石膏粉、水、木棒等等。4.实验方法:①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②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S形,备用。③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④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S形铁丝,再倒满混合物。⑤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里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⑥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5.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制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并比较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6.实验说明: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需要放置一天的时间,才能成功。老师需要课前为同学们准备事先制作好的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让学生可以利用他们来做承重对比实验。4.全班交流,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究竟谁更强谁更弱呢?预设: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弱一些。8.为什么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他的承重能力就比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了呢?钢筋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预设: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起到抗拉的作用。工人们在建筑的时候,在混凝土里加入钢筋,这样建筑的抗拉性就会更好,承重的能力也会更强,人们住进去的时候就会更加安全。活动四: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和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引导:钢筋混凝土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钢筋混凝土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1.出示课本56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这段文字资料以及旁边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且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2.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钢筋混凝土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3.出示课本56页上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想一想钢筋混凝土主要用于哪些地方?预设:图片1,建造高楼大厦。图片2,建造隧道。图片3,架设桥梁。图片4,建设大坝。4.除了课本中列举的这4个方面之外,钢筋混凝土还可以用在哪里?预设:用于水泥管道的管体。民用建筑物的承重骨架,建造工厂厂房。公路、机场跑道、停车场路面等。5.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进一步体会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钢筋混凝土,知道高层建筑的出现,离不开钢筋混凝土,同时知道了与普通混凝土不一样的是,钢筋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了钢筋,并且钢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强,应用范围更广。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钢筋混凝土的知识。【教学后记】53\n18.电动机与现代工【教学内容】钢筋混凝土的出现是现代建筑材料的一次大的飞跃,直接影响到现代建筑的发展,主要是造价低廉,混凝土抗压能力很强,加入了钢筋弥补了其抗弯抗拉的弱点,其性价比之高,施工方便都使之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首选材料。本课有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比较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不同,通过比较意识到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对于高层建筑的出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通过通过观察混凝土块和钢筋混泥土,了解混凝土的组成,由此比较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的不同。第三个内容是阅模拟制作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作对比测试,了解这两者的抗压性能塑形等方面的不同,体会钢筋在其中的作用。第四个活动是调查和阅读,通过调查了解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业中的广泛使用。通过阅读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材料、形制、规模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不一样,意识到制约建筑的最大因素为材料,现代建筑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而突飞猛进。观察钢筋混凝土,了解其成分。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知道钢筋在其中的作用。【重点与难点】[重点]模拟制作钢筋混泥土,做承重测试。[难点]发明钢筋混泥土的意义。【教学准备】石膏、塑料盒、食用油、铁丝以及沙子、石子等,相关视频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的电器,这些电器中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电动机。2.电动机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又是如何工作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电动机的奥秘。3.板书课题:18.电动机与现代工业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生活中的电动机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家用电器里装有电动机呢?2.出示课本57页上面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找一找哪些家用电器里装有电动机?预设: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空调、电水壶、电冰箱等等。活动二:现代工业中的电动机1.教师引导:除了家用电器里装有电动机,在现代工业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呢?2.出示课本57页下面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了解现代工业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预设:图片1,搅拌机中使用电动机。图片2,塔吊中使用电动机。图片3,机床上使用电动机。图片4,水泵中使用电动机。3.除了这4个地方使用到电动机之外,现代工业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预设:汽车中运用的电动机。起重机、挖掘机上也运用到电动机。轧钢机上使用到电动机。53\n4.教师相机出示汽车、起重机、挖掘机、轧钢机等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体会电动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5.教师小结:在现代工业中,凡是要用到动力的地方基本上都要用到电动机,无论是起重机、传动装置、还是机床等都要用到电动机,各种工业装备主要是将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运动。活动三:制作简易电动机1.教师引导: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那么,电动机的组成结构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来探究这些问题。2.出示课本58页制作简易电动机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制作简易电动机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全班交流3.所需材料:回形针、木板、导线、干电池盒、螺丝钉、强磁铁、鳄鱼夹。4.制作步骤:①将漆包线绕成直径约为2厘米的圆形线圈,大约20匝。②把回形针做成支架,用螺丝钉固定在木板上。③在圆形线圈线头的一端用小刀刮掉半周绝缘漆,另一端也刮掉半周绝缘漆。④把线圈放在支架上,线圈下端放一块强磁铁。用鳄鱼夹连通电路,线圈开始转动。5.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制作方法及步骤,动手制作简易电动机。全班交流6.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简易电动机,并且检测制作的简易电动机能否正常工作。7.电动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他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由定子(固定部分)、转子(转动部分)及其它零部件组成,其它零部件包括端盖、轴承、油盖、风扇、风罩等一些机械零件。8.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活动四:电动机发明的重大意义1.教师引导:我们知道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进步,蒸汽机产生的巨大动力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开启了用蒸汽带动机器运转的时代。那么,电动机的发明又有怎样的意义呢?2.出示课本58页巨型电动机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课本58页“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电动机的发明有着怎样的意义?3.全班交流,预设: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动力的获得变得更加便捷,因为动力可以实现远距离传送,而不用总是与锅炉相伴。电动机取代了笨重的蒸汽机来驱动机器,电也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从此,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4.教师小结:由此看来,电动机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得电能能够有效的转化成各种各样的机械能,大大减轻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劳动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制作简易电动机,了解了电动机的结构组成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同时,明白了电动机发明的伟大意义,懂得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到了电器时代。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电动机与现代工业的知识。【教学后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