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
docx
2022-08-14 16:00:06
15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分)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解: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D。2.(3分)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考点】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2)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来比较即可。【解答】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由于铁管长20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可知,t==≈0.00385s;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t==≈0.0588s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故选:A。3.(3分)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D.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会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考点】9N:声与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所积累的生活中的实例回答此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解答】解: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C、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4.(3分)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解答】解:“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琉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琉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C正确;故选:C。5.(3分)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故选:C。6.(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解答】解:(1)根据v=,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v===10m/s故选:C。7.(3分)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它是( )A.拉力把弹簧拉长B.推力把铅球推出C.重力使苹果从树上掉下D.阻力使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A、拉力把弹簧拉长,是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B、推力把铅球推出,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C、重力使苹果从树上掉下,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阻力使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选:A。8.(3分)某风景区举行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龙舟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起来后才有惯性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6L:惯性;6U: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②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所以龙舟静止时有惯性,运动起来也有惯性。此选项错误;B、龙舟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具有惯性的原因,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选项错误;C、运动员不再划龙舟,龙舟会慢慢停下来,原因是龙舟受到水的阻力作用。此选项错误;D、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此选项正确。故选:D。9.(3分)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 )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缘故B.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C.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D.它的惯性逐渐减小【考点】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6L:惯性.【分析】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解答】解:A、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速度不断减小,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足球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C、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小球竖直方向上没有改变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D、惯性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不变,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10.(3分)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具盒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D.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考点】6L:惯性;6R:平衡力的辨别;6U:力与运动的关系;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1)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挤压并且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解答】解:A、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因此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二者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它也有惯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文具盒静止在桌面上,与桌面之间既没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存在摩擦力,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1.(3分)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面有关自行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车鞍做成宽且软是为了减小压强B.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C.用力勒紧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85: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车鞍做成宽且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正确。B、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用力勒紧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D、车轮做成圆形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3分)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到人耳的。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传播。【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靠介质传播,通常听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所以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介质;真空。13.(3分)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 升华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 凝华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使高空中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由于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即形成雨。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14.(3分)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声源处 和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如图丙所示,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仪是测定声音的 响度 (填写声音的相关牲征),它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考点】9F:响度;9L: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知道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结合图象判断属于哪种方式。②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而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解答】解:图甲是禁止鸣笛的图标,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图乙中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图丙中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响度。它不能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不能。15.(3分)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次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但有些动物是能听到次声波的。【解答】解: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受到伤害,其原因是由于在上述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这些是人听不到的,故上述现象是由于在地震时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故答案为:次。16.(2分)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出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进入笔胆,有些饮料瓶的塑料盖的外缘有竖条纹,制作这些条纹的目的是 增大摩擦 。【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而饮料瓶盖上的花纹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解答】解:钢笔吸墨水时,排出里面的空气,笔胆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胆;饮料瓶盖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相同时,摩擦力会增大,防止开盖时打滑。故答案为:大气压;增大摩擦。17.(3分)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秤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秤的读数为 3.6 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3.6 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3.6 N。【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7E: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解答】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N,当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6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3.6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3.6N。故答案为:3.6;3.6;3.6。18.(2分)“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现象一:雨天走路,很多裤子后面会甩上泥巴,原因是他们走路时脚后跟向后抬的过高、过快,把附着在鞋底的泥巴甩离,由于泥巴具有 惯性 就飞到裤子上去了。现象二: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如图所示,输液时输液袋口A处插有输液管B、空气管C、C插入袋口处不能过高,保证袋口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即袋口到手的液柱)产生的压强,与袋内药液高度无关,当吊瓶和手之间的高度差一定时,输液管中液体对手上针眼处的 压强 不变,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下滴。【考点】6L:惯性;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1)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来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2)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解答】解:(1)雨天走路,很多裤子后面会甩上泥巴,原因是走路时脚后跟向后抬的过高、过快,把附着在鞋底的泥巴甩离鞋底,由于泥巴具有惯性继续向上运动,所以就飞到裤子上去了。(2)为了使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吊瓶和手之间的高度差要保持一定,输液管中液体对手上针眼处的与血液的压强保持不变,即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下滴。故答案为:惯性;压强;19.(2分)小杰的质量是48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0cm2,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470.4N ,压强是 1.96×104Pa 。【考点】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等于重力,重力G=mg,压强可用公式p=来计算,注意面积S是两只脚的面积。【解答】解:站立时压力:F=G=mg=48kg×9.8N/kg=470.4N,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120cm2=240cm2=2.4×10﹣2m2,站立时压强:p===1.96×104Pa。故答案为:470.4N;1.96×104Pa。20.(2分)骑自行车远足,因其节能、环保、时尚,已经深受同学们喜爱,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一部分结构图,用力刹车时是采用 增大压力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 惯性 。【考点】6L:惯性;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解答】解:(1)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2)当刹车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因此不能立即停下来。故答案为:增大压力;惯性。三、作图、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21.(8分)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考点】7B:重力示意图.【分析】在做重力示意图时,一定要注意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解答】解:从重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即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如图:22.(8分)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大坝做成上窄下宽形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考点】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从液体压强的角度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解答】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大坝底部做得宽大结实才能抵抗强大的水压。23.(8分)当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人,从行驶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时,通常都要随着车往前跑几步,这样做好处是什么?【考点】6L:惯性.【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解答】答:人和车一起在向前运动,当人从车上跳下时脚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停止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将向前倾倒,向前跑几步可以避免向前倾倒。四、探究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24.(10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大小 有关;(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 大气压的存在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用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说明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越往下的孔流出的水喷得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3)向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热水蒸发的水蒸气排出了里面的空气,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使瓶内气压减小,而外界大气压不变,在大气压作用下使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解答】解:(1)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孔流出的水喷得较急。(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慢慢向内凹陷,这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答案为:(1)大小;(2)增大;(3)大气压的存在。25.(10分)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从出租车发票中可以得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10:00﹣10:05,据此可求出出租车行驶的时间;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6km;计算出租车行驶的速度可用公式v=。【解答】解:(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从10:00到10:05,即5min;(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6.0km,即6000m;(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v===20m/s。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5min;(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6000m;(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