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生物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7第3节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7第3节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

docx 2022-08-17 13:00:02 4页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一、教学思路《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七章中的第三小节的课程,学生在前几章的具体学习后已经了解到了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史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思想觉悟的前提下去落实自己的行动和明白生态工程的必要性,则是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备课出发点。通过研究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本课的书本内容较少且容易理解,那么我在设计时则考虑到了2个如何,分别涉及到了“思与行”的有效结合——第一,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相关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充实课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第二,如何将学生的所学联系到生活、活用到实际,促使其“能力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则是本课案例陈述的要点和设计之理念。此外本着老师认真周到备课来指导课堂、学生主动全面参与课堂而学知识、长能力的思想,我吸取了“寓教于乐”、“做中学”、“实用知识”等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本课进行了创新地设计部署。二、教学分析1、课改对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分析。新课标提倡教学应该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源于生活的知识也能回归与服务生活。另外新课改也要去老师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与兴趣去掌握科学知识,同时还能获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创新发明的实干能力、热爱生活投身建设的情感价值观,进而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打下做好铺垫,更是培养接轨社会的高质人才打下基石。2、我班学情的具体分析。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总结可知,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心里认定为“副科”的课,听讲时不够重视,有时课本内容越简单越不仔细学习;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单纯、见识不多;学生们的兴趣学科和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大家对课堂的参与度时高时低,师生互动不足;由于教室或教学设施条件的限制等因素,课后的小设计或实验学生总是懒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大多只是以考试为目的记住考点就不再去尝试发明、动手实践的乐趣与意义,需要老师指点到位或加以引导,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进而树立“实用和创新”意识,这也继本课后我对生物课教学的长远目标之一。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课具体知识和课改的教学要求,将目标设置如下:1、知识目标:  (1)学生需初步了解并能列举有关我国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学生熟知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建设意义;  (3)结合两个“资料库”,使学生了解世界生态工程和植树节的相关常识。2、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综合搜集资料能力及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  (2)借助“校园绿化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活用知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发明兴趣、创新意识以接轨社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保护并重”等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n4、教学重难点:  (1)结合图片熟悉“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了解其生态意义;  (2)使学生合作、讨论和创新地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取得高效成果。四、教学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公益广告视频和影视片段;教学过程所穿插的图片;老师准备好的本校全景图拍摄片和绿化平面展示图;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正式开始本课之前,老师先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个电影片段,解答一个我的疑惑,电影里的人在干什么又为什么会那么做。接着老师播放《私人订制》电影中关于四个人向大自然道歉的段子,然后定格在向森林道歉的画面。学生看完很容易明白了开始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后老师总结道:“很显然,因为人类是破坏自然的始作俑者,所以片中四个人在忏悔人类的破坏和污染等行为,那么个人的力量有限,国家可不可以做些什么呢?”(这样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的直接引入,希望通过电影片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顺利自然地导入新课。)老师将课导入正题,同时结合本课知识较少且浅显易懂的特征,老师引导学生熟悉自学问题,再带着好奇心先预习课本给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和周边同学一起讨论,等下可以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自学问题:(1)我国关于保护植物资源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节日,你知多少(2)我国的著名“绿色长城”指的是什么?它跨越多少地区,具体经过哪些省市,你可以结合图片指出来吗?(3)“三北”防护林工程又被称作什么?它分为哪几期可以逐渐完成,你了解吗?此工程有何意义,你能说出来嘛?(4)本课赋予公民哪项义务呢?为保护地球家园,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呢?2、自学检测和答难解疑前面三个自学问题其实都是对课本重难点内容的提炼,学生在课本较易就能找出答案,关键就是老师要让学生进行积极回答和补充、指正。而其中结合图片熟悉“三北”防护林的问题较难,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多巩固几遍,确保难点得到掌握。关键是问题(4),这是体现本课设计理念一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相关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充实课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农村的孩子见识少,知识面窄,对于问题(4)的答案就会局限在“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等简单、肤浅的回答。这个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为了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课本所说的方法,为了实现学科知识综合化和知识结合实际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解答探究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我在这个环节事先搜集了一个公益短视频“同种一棵树,共建生态中国”。通过此视频的播放后进行提问,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合和分析等能力,并在最后一个环节以“思想与行动的距离”自由畅谈自己的感触中,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家乡、绿化祖国的情感,达到设计理念一的目的。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本视频我设计的问题有:\n(1)、总结并组织语言归纳出各个分段小视频中提出的关于共建生态中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根据本文提出的标语“同种一棵绿树,共建生态中国”,请设计出你自己的公益广告语,内容是关于保护森林资源或提倡可持续发展或分类回收资源等角度。(3)、观看过此视频后请以“思想与行动的距离”自由畅谈你的感触。(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思想得到拓展和启发,保护地球家园,青少年该做的不单单是植树造林,还可以利用明星的效应呼吁和感染民众;节约资源;少开车减少碳的排放;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宣传地球之肺——森林的作用——比如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等,将知识和情感用行动去表达,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地宣传、保护地球家园)通过以上环节你不难发现,课本知识大家已经基本掌握,所问已然拓展至课外,那么老师就可以继续进行以下环节了。1、课外拓展“校园绿化的设计”为了实现教学思路的设计理念二:将学生的所学联系到生活、活用到实际,促使其“能力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设计了课外拓展活动“校园绿化的设计”。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学生又从未进行过类似的设计活动。要能顺利完成此活动,这时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我采取这样的方法:首先师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分组去勘察学校的现有的绿化情况,在哪里有什么绿化树?哪个位置的绿化不够,需要整改?做个详细的记录。同时我也拍下校园的全景图,并制作校园绿化的平面图,方便同学们上课时进行创新设计。其次,让同学们上网查“校园绿化树的选择”。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在我们这里的气候可以选种哪些树种,各个区域怎样配置树种等基本常识。接着是在课堂设计前加以明确提示。如注意植物的层次性和季节性特点;注意绿化面积和人群区的距离,不妨碍正常教学和活动;注意利用有效空间,不要对原图做过大改动。最后将班级学生分成5个小组,限时5分钟进行规划设计比赛。评比的时候原则是我和所有小组长一起打分,十分制——创意占3分、能否起到净化环境作用占4分、设计图占2分、文字解说词占1分。(学生因为课前有充分准备,课堂上目标明确,所以此时是热情高涨,乐于动手,每个小组形成竞争的形势,都不甘落后。)4、巩固检测和回顾教学需要有张有弛、收放自如,所以为了让学生从津津有味的课外探究中回味和巩固本课的所学,我会将课本重难点知识整理成“速答小练兵”之贴近课本的小小习题库,提前给学生五分钟将自学和探究中所得的记忆深刻的知识迅速回顾,再不看课本地踊跃答题,起到了速度快、效率高、参与度好的巩固效果。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我还布置了可二选一的课外习题:“学校正在建设运动场,运动场的绿化还是空白,所以请为运动场设计绿化方案。”或者是“调查本地的绿化情况,写出你的绿化建议”。要求学生积极完成,可查阅资料或求助家长。六、反思总结1、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由于探究内容稍多,所以老师事先的备课不仅要进行资源的“海选”,还要预先想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实际\n上真实的课堂上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较强,一旦思想被释放、话语权被给予,可能会问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设问、析疑、点拨技巧,灵活地将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主题,结合教学目标始终不偏离难点、重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农村中学由于实验设备比较缺乏,场地有所限制,一直以来实验课变成讲解课,体验、拓展课更是空白。其实在乡镇中学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经验比城市的学生更丰富,同时,他们接触自然较多,对自然的体会也比较深刻。只要老师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地方特性,积极指导学生,拓展活动还是能顺利进行的。本课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实践证明,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全体乐于动手参与,让教学事半功倍。再看看学生的设计理念:有些组认为学校的绿化树大都是榕树,品种单一,所以增加了些杉树、木棉树;有些组认为学校都是观叶型的植物,需要增加一些美丽的花,所以在大门两侧、行政办公室前设计了一些时令花卉;有些组认为在内校门对面的小花园的墙壁上可以种植一些藤蔓类的植物,更加美观;有些组认为学校的植物园太凌乱,需要更改布置等等。这充分说明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达到了“让知识充实课堂,让能力接轨社会”“将所学联系到生活、活用到实际”的目的。总体来说,本课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指导的思想进行了教学的有效互动和创新,不仅教知识、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将知识能力与社会生活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拓展、互动与创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