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题
docx
2022-08-25 09:25:30
5页
高一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5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B.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C.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D.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亚马孙平原2.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3.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A.地形、气候B.人口、资源C.工农业发展水平D.科学技术4.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气候B.河流分布C.植被D.地形5.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A.副极地低压B.反气旋C.气旋D.赤道低压6.下列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西南山区的森林资源 B.南非的金矿C.青藏高原的阳光 D.长江三角洲的耕地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22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7~8题。7.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8.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9.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A.气旋B.反气旋C.锋面气旋D.冷锋10.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11.下列地区中,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的是A.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B.山东、浙江的大部分地区C.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地区D.甘肃西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12.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B.河流水C.陆地上的水量总体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13.近些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B.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14.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15.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A.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C.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D.各年之间的变率大16.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不均B.地形类型不同C.降水量分布不均D.各地蒸发量不同17.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人类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B.排干湖泊和沼泽C.植树造林,修筑水库和跨流域调水D.控制地表径流和水汽输送18.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欠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陆地上的淡水和咸水 B.淡水资源数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19.下列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B.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定值C.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D.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随科技的发展而扩大20.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5/5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1.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铁路公路河流聚落山脉沙漠湖泊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2~25题。22.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23.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2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2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26.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022年2月17日上午9时,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回答27~28题。27.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A.植被破坏B.轻微地震C.连续降雨D.岩层破碎28.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29.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一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B.躲避山洪爆发等灾害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右图为1951~202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30~31题。30.1951~202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31.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读右图,回答32~34题。32.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C.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33.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D.增加了灾害危险34.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5/5A.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南极地区正是科考的季节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2022年8月12日晚八点钟,台风“云娜”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登陆。读台风“云娜”移动路线图,回答35~36题。35.12日2时台北吹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二.双选题(共15小题,每题2分,一共30分,全选对得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36.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B.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C.越往台风中心,风力越强,降雨强度越大D.台风能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37.2022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A.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B.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快行冷锋天气过程C.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D.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地震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破坏程度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这也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震减灾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据此回答下题。38.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耳其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有关B.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C.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D.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39.距今4000年左右的一次寒冷气候,使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衰亡;秦汉王朝统一期间,希腊和罗马两大文明正散发着勃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代文明灭亡和经济衰退的气候变化主要是A.气候变干B.气候变湿C.气候变暖D.气候变冷40.2022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及附近岛屿位移和地貌形态的变化,这一现象说明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自然灾害的关联性D.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广东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该省风能资源储量异常丰富,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发展风电不仅可为广东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还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回答41~42题。41.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42.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43.下列洋流中,以信风为驱动力形成的是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赤道逆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44.右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A.主要发生在夏季B.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C.与月均温有关D.与月均最低气温有关45.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基本上是断块状B.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C.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D.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基本上是条带状46.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背斜B.如果③处有恐龙化石,则①处可能有人类化石,C.A成山谷,主要是受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D.A、B两处比较,在B处修建地铁更合适47.指出由冷锋形成的天气现象 A.北京夏季的暴雨天气B.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C.江南的伏旱天气D.北方冬春季的沙暴天气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48~49题。48.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城镇布局B.地形起伏C.河流流向D.矿产分布49.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A.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B.位于河流入海口,长年不淤C.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D.水陆联运便利,腹地较广50.全球变暖的后果有A.荷兰部分被海水淹没B.海平面下降5/5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D.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5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除有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51.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7分)(1)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级阶梯上。(2)兰州城市空间形态呈____________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3)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来看,兰州属于()A.两条大河的交汇处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C.河流水运的起点D.内河航运的终点(4)分析石化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ABC(1)全球范围看,世界降水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低或高)气压带;从水资源总量看,世界水资源最多的是_____洲,最少的是___洲。(2)图中A为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 _________地区,其中天津位于海河边,为什么还会严重缺水?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面对严重的淡水危机,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在有效利用水资源上下工夫,对水资源有效利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3.(8分)2022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格尔木一拉萨段长1142千米)的高原铁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建设青藏铁路要克服的世界性三大难题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2)青藏铁路建设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哪种产业的发展。()A.畜牧业 B.旅游业C.矿产资源开发D.电子工业(3)青藏铁路的修建,说明现代影响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因素。(4)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4.(9分)读“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从地质构造看,A是,该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2分)(2)在B地钻井,是否可能找到石油,理由是。(2分)(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该岩体附近是否可能找到大理岩?。(4)图中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主要是。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