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第五单元 5.5工业生产活动非选择题练习试题 人教版
docx
2022-08-25 09:27:26
4页
“工业生产活动”一、填空题1.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 和 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20世纪70年代,由于传统工业的萎缩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 其比重仍然在不断上升。3.目前,工业仍集中分布在 、 、 等少数国家。4.一般情况下,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 型和 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 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 型工业。二、综合题5.莱州市东南部山区大理石资源丰富,当地农村瞄准这一优势,大滴石材开发和板州加工,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效益逐年提高,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据上述材料回答:(1)从工业投入的角度看石材开发加工属于何种类型的工业?(2)你认为该乡镇工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 工业比重逐渐下降, 工业比重持续上升。(2)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 密集型向 密集型转变的趋势。(3)香港工业占其GDP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 。(填写下列正确选项的代号。)①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 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7.读下图“工业的投入——产出”图,分析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如何尽量减少污染_________;-4-(3)如果该工厂是钢铁厂,则投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如果该工厂为纺织厂,则其原料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产品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5)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工业生产的产品逐渐由________的生产方式向_________的生产方式发展;(6)现代工业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得益于投入中的_________不断加大.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一:英国原来并不生产棉花,这从英文“棉花”(cotton)一词含义的变化也反映出来,直到17世纪,cotton一词还是指英格兰北部的粗羊毛制成的呢绒.后来棉花从外国输入后,它才有了现代的含义.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后来棉花从印度传到了地中海各国.到14世纪又传到费兰德斯.16世纪末,费兰德斯的一些工人移居英国,才把棉纺织业传到了英国.到17世纪中叶,英国人在曼彻斯特建立了自己的棉纺织工业.在此之前,英国人穿的棉织品都是从印度输入的印花布.英国人有了自己的棉纺织工业,原棉也非来自东方,而是从新的棉花产地南美洲输入.材料二:1870~1900年,德国的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煤的开采量从3400万吨增至1.49亿吨,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665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到852万吨.从19世纪90年代起,机器制造业的发展特别迅速,其中,电机制造业和造船业的发展尤为突出.材料三:过去的工业区常常是集中在煤铁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如美国的五大湖——宾州区,苏联的乌拉尔区、顿巴斯区等.而新兴工业区则是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来建设.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电子基地——“硅谷”位于旧金山以南斯坦福大学附近,在这长48千米、宽16千米的谷地内,集中了1700多家电脑、半导体生产厂家,占美国同类工业产值的96%,其电器产品占世界产量的1/4.美国西部、南部人口随着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猛增,1980年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北部和东部,美国计划以“硅谷”为中心建立从加利福尼亚到德克萨斯、波士顿、纽约、芝加哥的技术带.(1)根据材料判断,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别产生了哪些最典型的新兴产业部门(各写出两个工业部门);(2)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典型的工业区?(3)从哲学上讲,科技革命为什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说明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三次都没有得到发展?9.阅读材料,分析: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它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没有新技术、新产品时,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反而越严重.只有善于创造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转化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国家或企业,才能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中取得领先地位.(1)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向___________转化;(2)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3)运用经济常识,指出“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反而越严重”的原因;(4)简要分析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理?(5)运用政治常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说明我国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4-【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料、劳动力2.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欧洲、北美、日本 4.资源密集、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二)综合题5.(1)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2)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6.(1)纺织、电子电器(2)劳动、技术(3)① ②7.(1)A.土地B.劳动力C.资金D.水源E.原料(2)①对工业“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如循环利用,便排放的“三废”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牙利;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尽量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3)铁矿石、焦煤、电能、劳动力、水源等选四种,钢管、钢板、钢筋(4)以前单纯靠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目前合成纤维的比重持续上升.过去以纺纱、织布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纤维生产、印染、针织以及成衣得到迅速发展,产品日趋多元化.(5)大批量、标准化中小批量定制(6)科技投入提示:(2)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废水有部分再循环,由此可知,尽量减少污染的手段之一就是“三废”的循环使用,但从根本上根治污染还是要在源头上下功夫,即通过技术改造,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3)钢铁厂的投入和产出有多种.只要填出其中的一部分即可.(4)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所采用的原料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对原料的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纺织工业也呈现出原料的多元化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趋势.(5)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是生产主导型的生产,中小批量的定制生产是消费主导型的生产,即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生产的标准.(6)现代化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如各种电器,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一方面是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工人的业务培训.8.(1)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棉纺工业、钢铁工业(材料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机器制造业、造船业(材料二)和电力、化学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电子工业,半导体(材料三)、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2)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工业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德国鲁尔区、美国五大湖——宾州区、苏联的乌拉尔区、顿巴斯区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美国的“硅谷”等新兴工业区.(3)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并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为人们的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它可以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更好地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科学技术是科学的理论,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因而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只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且很快失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的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经常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4-9.(1)服务业(或第三产业)(2)知识(或智慧)(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实现是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当一个国家或企业没有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产品无人问津,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的积压越多,亏损就越严重.(4)从哲学上看,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挑战,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劳动生产率越高,亏损反而越严重”,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5)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尽快形成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