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粒观点看物质》同步练习 沪教版
docx
2022-08-25 10:24:09
2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微粒观点看物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7.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色、不变色)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在试管里盛少量的浓氨水,小心闻氨水的气味再在盛有氨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浓氨水气味无色酚酞浓氨水易浓氨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加入3mL—5mL的浓氨水。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B两烧杯罩在一起。A烧杯中的溶液(变色、不变色)B烧杯中的溶液(变色、不变色)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2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对此,你的评价是: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答案1、微粒;2、运动着,空隙,比较小,比较大,气体,固体和液体;3、D;4、C;5、相同的,混合物;6、物理,化学,没有发生,发生;7、不变色,不能;有刺激性,挥发,变红色,能;变色,不变色;浓氨水中的微粒运动到了A烧杯的水中,使无色酚酞变红色;8、固体碘转化为碘蒸气,到玻璃管的另一端又凝结成固体碘;碘受热时,构成碘的微粒运动到玻璃管的另一端;9、(1)小于,构成水和酒精的微粒间有空隙;(2)酒精的微粒不断运动到了空气中;(3)逐渐变为紫红色,高锰酸钾的微粒不断运动到水中;(4)自行车胎内的空气受热,使空气中各种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体积膨胀,发生爆裂;10、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情况下微粒间的距离不同,所以等质量情况下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所占有的体积也不同,因此,物质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11、(1)胶头滴管,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由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2)便于观察实验;(3)把无色酚酞滴在棉花上,把氨水滴在滤纸条上;12、三位同学的分析都可能不正确。5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一定小于150ml,由于酒精分子间和水分子间都存在空隙,混合时两物质的分子相互作用和填充引起总体积改变;13、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内的物质易被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大得多,因此气体物质容易被压缩。例如把丁烷气体压缩成液体放在打火机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