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竞赛辅导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0:26:27
6页
3.1“分子和原子”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用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C. 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a+b)LD.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2.对“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C.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的物理量 D. 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3.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氨(NH3+HCl=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C. 氯化铵微粒不运动 D. 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4.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能用下图示意的化学反应是A. 2H2O22H2O+O2↑ B. 2HgO2Hg+O2↑C. 2CO+O22CO2 D. 2C2H2+5O24CO2+2H2O5.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6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 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6.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丙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 甲物质是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总数一定不变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610.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D属于氧化物 B. 物质C的水溶液pH大于7C. 甲是复分懈反应 D. 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11.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个甲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 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D. 丁物质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12.图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 )A. 5:1:2 B. 2:1:2 C. 3:1:2 D. 1:1:21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 B. 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C. 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 D. 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14.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 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 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6C. 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D. 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小华同学对该微观模拟示意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高温CO2+H2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D.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16.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________.(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________ 填序号.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三、实验探究题17.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小明同学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请分析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________,此实验说明金属铜具有________性.小娟同学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蜡烛火焰熄灭.请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__,写出纯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6(2)图Ⅱ:小亮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________ (选填“A”、“B”或者“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 ;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的pH一定________(选填“>”、“=”或者“<”)7.四、综合题18.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走近臭水沟就闻到臭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___。为了除去水的臭味和颜色,可以用________进行吸附。(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硬水中含有较多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使用久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可用厨房中的________浸泡除去。(3)我们常在水中加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作用。(4)水可以用于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5)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6)冬季常在积雪上撒盐,目的是________。(7)高温下,铁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可燃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8)下图1是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图2中往烧杯里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两只试管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图1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图2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19.X、M、N、Y、Z、W6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5种元素中的1~3种组成。(1)X俗称烧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_。(2)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M和N,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3)M在高温下与某红色固体反应,生成与其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在化学晚会上,小明同学选用X、Y、Z、W4种物质为同学们做了变色小魔术,其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已知X、Z属于同类物质)。6①Y溶液为________。②加入W溶液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20. (1)下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A.不锈钢外壳 B.粉醛塑料手柄 (2)学习化学需要在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之间建立联系。1个CO2分子由________构成。在氢氧化钠、氧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中pH<7的是________。(3)A~G七种物质之间具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含铁的矿石的主要成分,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B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F可溶于G的稀溶液并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理想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已知A转化为B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②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④B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