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过关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0:26:30
10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过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燃烧条件的是( )A. 如火如荼 B. 煽风点火 C. 死灰复燃 D. 火上浇油2.2022年11月18日,搭载了已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的2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C.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D.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3.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B.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 用碳酸饮料做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D. 用电池“锌皮”与食醋反应制氢气4.实验1和实验2用于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白磷仍会继续燃烧B. 实验1中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实验1中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热水的温度比铜片的低D. 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A.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B. 制取氧气 C. 制取二氧化碳 D. 浑浊的水过滤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10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食盐反应B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A. A B. B C. C D. D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 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C.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 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9.划火柴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氧气不足 B. 没有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着火点升高 D. 空气不足1010.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洗衣粉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C.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D.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复合肥料11.燃烧正旺的煤炉越扇越旺,而蜡烛火焰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扇蜡烛会将灯芯处热的石蜡蒸汽扇走B. 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 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使煤炉里煤燃烧更旺D. 扇蜡烛时可带走一部分热量,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12.下列实验装置的图示不属于水浴的是( )A. B.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1014.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 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二、填空题16.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请回答有关问题:(1)通过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可以探究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较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 ,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17.对如图所示的蜂窝煤燃烧进行如下的探讨,请你参与其中。(1)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小。原因是________ 。10(2)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理由是________ 。(3)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的上方火焰呈蓝色。这是由于此时O2不足且产生的CO在燃烧,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请解释:________ 。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1)通过下列 ________ 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通过实验③与实验④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________ 接触.19.(1)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________ (填“高”或“低”),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很多物质都能燃烧,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 (3)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色,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 .将所得溶液通过简易净水器中的石英砂和活性碳等处理后,可得到无色溶液,由此说明活性炭是具有________ 性的物质.20.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________ .102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许多地方有元宵节放孔明灯的习俗.(1)孔明灯升空原理和________ 相同,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灯罩应选择________ (填材料性质)的材料.(2)近年来,一些城市明令禁止销售、燃放孔明灯,燃放孔明灯可能会有什么危害?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图所示实验是我们所熟悉的。(1)图甲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瓶中氧气的体积E.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同学们用乙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如果a、b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与分别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测定的结果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 。(3)再用丙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多个结论。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整个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________ 。10(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4.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________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10[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方案编号方案1方案2方案3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对比标准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CaCl2[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________.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要分离的盐所用试剂主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3分)26.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实验内容】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1所示分开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分析讨论】10(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其中蘸水的棉花球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两个实验的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3)【反思与应用】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火焰缓缓熄灭,他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27.在复习铁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再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1)【提出问题】铁丝燃烧与________有关。(2)【查阅资料】1、氮气性质稳定,在加热条件下不与铁、碳、氧气等物质反应。2、普通铁丝的含碳量在0.6%左右,熟铁丝的含碳量在0.2%以下。【进行实验】:取5根相同的铁丝(直径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体积分数不同的氧气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余为氮气)。实验记录如下:①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小刚同学得出结论:________。(3)【提出问题】2:铁丝燃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进行实验】:取多束相同的细生铁丝(直径0.2mm),每束长度和重量均与上组实验一致,重复第一组实验。发现前五次实验中铁丝均剧烈燃烧,补充第六、七次实验如下:10通过第二组探究,小刚同学得出结论:在控制________条件下,铁丝表面积越大就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4)【反思与评价】小明同学推测如果将铁丝换成铁粉,有可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他准备选择铁粉和浓度为 的氧气进行对比实验。A. 40% B. 30% C. 20% (5)在第二组探究实验过程中,小红同学使用了更加柔软的0.2mm熟铁丝,结果发现实验中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现象,由此她认为实验中火星四射的原因是_______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