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12:59:38
3页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不同介质的传声速度不同。理解回声。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知道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难点:1重点: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速度,知道我们怎样听到声音。2难点:理解回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时候,我们敲一次水管,能听到好几次声音,这是为什么?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用什么来描述声音传播的速度?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3回声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条件下才能听到回声?如何消除回声?4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如何?5什么是骨传导?6耳聋有哪两种方式?怎么治疗?(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三)知识梳理1声速引子:当天空中带着大量电荷的云层接近时,会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这时,会同时产生雷声和闪电。但是,我们往往在看到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时,还要过一会才能听到雷声。这个现象表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声音传递的快慢。(2)大小: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3)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1)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参看表格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②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V固>V液>V气)参看表格中声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的传播速度,得出结论:③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②介质的温度3(3)关于声速的计算:例: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解:已经显示的时间为:答:已经显示的时间为0.29s.3回声(1)形成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例: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山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声音。(2)听到回声的条件:时间要求:发出的声音经过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距离要求:S>(1/2)VT=0.5X340m/sX0.1s=17m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就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原声和回声,但是会感觉声音更响亮。例:教室里有没有回声?为什么在教室听不到回声?答:教室四面是墙壁,人说话时,声音遇到墙壁会被反射,所以有回声。在教室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的四面墙壁通常没有达到17米,声波很快就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我们分辨不出原声与回声,但是会觉得更响亮。(3)消除回声通常的处理是在反射声音的地方放一些多空的材料,或者把这些地方做成蜂窝状凹凸不平的样子,以减弱声音的反射。例:在电影院听不到回声。因为墙壁做成蜂窝状,减弱了声音的反射。4我们如何听到声音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1)体会骨传导:①轻敲音叉。现象:能听到声音。用和刚才一样的力度轻敲音叉,听不到声音时用牙咬住音叉。现象:又能听到声音,并且比刚才的声音更大。②用手轻敲一直笔。现象:能听到微弱的声音。把笔用牙齿咬住,用和刚才一样的力度轻敲这支笔。现象:能听到声音,并且声音更大。③结论:头骨、颌骨也能传播声音。且骨传导的传声效果比气传导好。(2)生活中的骨传导现象:①嚼萝卜或者饼干时,自己能听到比较大的声音,别人却几乎听不见。原因:自己听见的声音通过骨传导,别人听到的声音通过气传导。而骨传导的传声效果比起传到好。所以自己听见的声音比别人听到的大。6耳聋的两种方式3(1)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以外的其他部分发生障碍引起的耳聋。治疗方式:戴助听器。治疗原理:骨传导。(2)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的耳聋。治疗方式: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治疗。(四)效果检测: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三课堂小结(结合授课实际进行)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五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