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doc
2021-12-02 09:04:05
3页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三,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背诵、积累词语。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重点:对重点词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四、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五、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诵读式和对话讨论式。六、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丰富,教学上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一、以辩论会的形式导入教学依据:这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二、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扫清障碍(借助工具书)积累和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三、反复诵读。多媒体显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的示范。四、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教学依据: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习流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诵读,采取不同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五、研读课文、探究论证(一)师生互动、交流对话话题:1、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什么方式提出的?2、孟子为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学法指导:在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三)教师与学生对话学法指导:学生将小组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探究。教学依据:设计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认自我,成长为有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现代人。六、领悟思想,链接生活学法指导:设置情境,联系生活回答,引导学生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用课件出示情境)教学依据:设计这一环节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空间,给学生建造一个愉悦、富有挑战的学习平台,又突破了难点,在事例的佐证下对“舍生取义”现实意义理解得更深些,落实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总结: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立场,做一个正直、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板书:舍生取义(中心论点)鱼、熊掌——比喻论证义比生命更珍贵——正面论证不义重于死——反面论证
本心重要——正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