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出师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25:08
7页
24出师表【学习目标】:1.通过注释读懂并背诵全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2.积累文言词汇,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3.了解课文的作者、体裁及有关历史背景。领会作者上表的主要用意,理解本文流露的态度和感情。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Ⅰ.教材助读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蜀汉的军事家、政治家。辅助刘备与孙权、曹操抗衡;后受刘备之托扶助刘禅。民间传说他是智慧的象征。 2.文体及背景简介“表”是古代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出师表”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Ⅱ.预习自测1.给下列各字注音。殂()陛()菲()谏()陟()臧()否()攸()遗()裨()阙()苟()猥()夙()驽()攘()咎()诹()2.熟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和停顿,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7第二学习时间新知探究案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一、整体把握.(一)、解释重点词语:1、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秋:3、以光先帝遗德光:4、恢弘志士之气恢弘:5、妄自菲薄:6、引喻失义引喻:义:7、陟罚臧否陟:臧否: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刑: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理: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遗:11、悉以咨之悉:咨:12、有所广益益:13、性行淑均淑:均:14、躬耕于南阳躬:15、苟全性命于乱世苟:16、猥自枉屈猥: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18、遂许先帝以驱驰许:驱驰:19、后值倾覆值:20、夙夜忧叹夙:21、深入不毛不毛:22、庶竭驽钝驽钝:驽:钝:23、斟酌损益损:益:2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25、以彰其咎彰:咎:26、以咨诹善道诹:道:27、临表涕零临;涕:(二)、理解古今词义痛恨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非常恨。布衣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今义:布的衣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恶劣;不道德。感激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三)、掌握一词多义效①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②实现、完成不效则治臣之罪。感激①感动,激动由是感激。②感谢臣不胜受恩感激。道:①道路“中道崩殂”。②办法“咨诹善道”。遗:①遗留“以光先帝遗德”。②给予“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为:①是。“仅为一体”。②做,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③做,担任。“众议举宠为督”。论:①评判。“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②议论。“每与臣论此事”。无;①没有。“若无兴德之言”。②不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7行:①实行。“然后施行”。②行为。“性行淑均”。③行列。“必能使行降和睦”。益:①益处。“有所广益”。②增加。“至于斟酌损益”。而:①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姐”。②连接状语与调语。“可计日而待也”。于:①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及于,给。“欲报之于陛下也”。③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④到。“还于旧都”。以:①用,拿。“咨臣以当世之事”。②而。“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③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④表时间、地域等界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⑤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四)、理解词性活用4.掌握通假字稗补阙漏:“阙“通“缺”缺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余数。5、翻译下列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9)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7(10)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2)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二、深入探究(理解内容)1.诸葛亮在表文的开头是如何分析当前的形式的?(提示:从不利的方面和有利的条件思考。)2.在此情况之下,作者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条?为什么?3.先帝为什么痛恨桓灵二帝?诸葛亮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和向宠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4.诸葛亮在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及“先帝”?(提示:从诸葛亮的身份以及对先帝的感情上考虑)。5.从全文看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示例:文章1-5段从分析形势入手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以议论为主,纵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会欣然听取,甘愿采纳,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议的分量,为刘氏父子尽忠之情溢于言表。6.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三、感悟总结主题思想: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特色品评:1、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第三学习时间课后训练案基础训练题---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叫不简单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殂()陟()臧()否()裨()阙()咎()诹()72.辨析古今异义。卑鄙古义()今义()秋古义()今义()涕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用恰当的语句填空。(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3)文中用对比的方法论述汉室兴亡的原因的句子:,。(4)表明作者本来的志趣的句子,。(5)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6)表明伐魏时机成熟(北伐的有力条件)的句子是,。(7)出师的最终政治愿望是,。二、文本阅读(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A.先汉兴后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B.后汉兴先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2.诸葛亮写此段文字的主要用意,分析最为合适的一项是()A.希望后主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B.希望后主实行法制,做到赏罚分明。C.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D.希望后主痛恨桓、灵。3.对“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这就是知道贞良死在什么地方的臣子。B.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C.这些就是坚贞不屈,死于气节的人啊!D.这就使人知道什么是贞良死节的臣民了。4.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5.“桓、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皇帝。(A.先汉B.后汉)6.与“贤臣”相似的是段中哪个词语?又指文中哪些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对比说明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9.依次写出上文中四个“此”的具体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诵读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其意义与现在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4.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体现的志趣不同,这一句是()A.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出师表》)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5.将选文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选文第二段中,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具体指什么?7.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对第二段文字所说事情的结果做出了回答,请选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拓展练习: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段作文。72、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壳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后世的事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