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24:06 5页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1分)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咸来问讯(2)诣太守(3)寻病终(4)斯是陋室(5)往来无白丁(6)可爱者甚蕃(7)罔不因势象形(8)尝贻余核舟一2.古今异义词辨析(2分)(1)无论魏晋古义:(2)阡陌交通古义:(3)芳草鲜美古义:(4)率妻子邑人古义: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1分)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4.文学常识填空(2分)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④《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16分)(一)(10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象。8.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9.《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想将来的。510.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的。(二)(6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这是一首五言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怀。(2)12.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13.杜甫在《春望》中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请结合诗的背景详细描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50字左右)(2)14.杜甫在《白帝》诗中写道“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请你回忆一下,在他的《石壕吏》中,哪些诗句也表现了同样的情景?(2分)三、文言文段选读(73分)(一)(1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俨然:属:阡陌:垂髫:要:绝境:遂:惋:16.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1分)17.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至少三个)(3分)18.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5分)(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519.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3分).20.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2分)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2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3分)(二)(14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2.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3分)23.解释下列词语(2分)(1)斯:(2)馨:(3)案牍:(4)劳形:24.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A.孔子云:何陋之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5.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2分)26.指出龙、仙比喻什么?(2分)27.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他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3分)(三)(1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8.给下列字注音。(2分)蕃()濯()亵()鲜()2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0.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2分)A.省略句B.判断句C.被动句31.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可爱者甚蕃(多)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③亭亭净植(种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5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32.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2分)(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33.《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3分)“牡丹”比喻“莲花”比喻看法:3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2分)35.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3分)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四)(11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36.翻译下列句子。(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3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说明核舟的和。(3分)3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3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2分)(五)(1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选贤与能(2)男有分(3)谋闭而不兴(4)货恶其弃于地也4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5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42.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各一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排比句:对偶句:43.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2分)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