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5.25春望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24:03
3页
春望【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目标达成:1、背诵诗歌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望岳》背诵与默写2.作者资料背诵考查【创境激趣】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自学导航】1、朗读诗歌,结合注解理解全诗。2、整体感知:思考题: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合作探究】1、诗歌赏析:在学习上一首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赏析,也可以有重点的分析,但一定要对诗歌有整体的把握。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讨论思考,自行做出解答。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提示:首联写春望所见,满目凄凉。国都沦陷,万物被洗劫殆尽,徒有山河依旧。春天业已降临,但人去城空,草木自然荒芜不堪。以上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3颔联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此联以“感时”承上,以“伤别”启下。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不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心情。其切意真情,最能引起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尾联写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庭的安危之状,不觉搔首踟蹰,可见伤痛、愁闷程度之深。在忧国念家、感时恨别之外,又自叹老将至矣,更平添一份悲哀。4.朗读、背诵这两首诗要求当堂背过。【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背诵默写这首诗2.名句简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强化训练】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归纳总结】1、诗歌主题2、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板书设计】3春望国破城荒凄春花鸟泪惊悲忧国对比反衬望烽火家书苦忧民白头更短愁触景生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