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唐雎不辱使命知识清单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22:53
3页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2、中心: 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二、注音唐雎(jū) 怫然(fú) 跣(xiǎn 抢地(qiāng) 韩傀(guī)休祲(jìn)缟素(ɡǎo) 色挠(náo)三、 词语解释1. 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2. 易安陵 交换 3. 其许寡人 答应 4. 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 甚善 好6. 虽然,受地.. 虽然这样 7. 弗敢易 不;交换 8. 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9. 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10. 请广于君 扩充 11. 逆寡人者 违背 12. 轻寡人与 轻视13. 非若是也像;这样 14. 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 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只,仅仅 16. 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经听说 18. 布衣 平民 19. 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20. 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21. 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22. 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23. 仓鹰通“苍” 24. 休祲 吉凶的征兆 25. 若士必怒 如果 26. 缟素 穿丧服 27. 色挠 变了脸色;28. 挠, 屈服 29. 谢之 道歉 30. 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31. 徒以有先生也 只是因四、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3 3.轻寡人与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6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五、一词多义: 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4.以君为长者(把)5.以头抢地耳(用) 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而:1.挺剑而起(表修饰,不翻译)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不译) 之: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者:1.以君为长者(……的人)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1.虽然 (这样)2.秦王怫然怒(...的样子) 虽:1.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即使) 于:1.受地于先王(从)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与: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加)六、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七、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 (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3八、 问答总结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答:《战国策》 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答: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答: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答: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示例:①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②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④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⑤郑和------郑和下西洋。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6.结合文章内容,或针对人物形象,创造一副对联。(2分)上联:秦王外强中干失颜面下联:唐雎不畏强暴扬国威7、用自己的话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先礼后兵,首先陈述出安陵君不换的理由,后来秦王以“天子之怒”威吓,唐雎又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并表现出刺杀秦王的决心。可以看出唐雎是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8、请揣摩下列各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暗指武力进攻国家)(2)与臣而将四矣。(效仿前人,要刺杀秦王)9、唐雎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献身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当今国民如果都有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献身的精神,国家将会更加的强盛)10、理解性背诵、默写。 ①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②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③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④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