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13:45
4页
河中石兽【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兵实践出真理的精神。【学习重点】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学习难点】理解为什么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是对的。【知识链接】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点【学法指津】《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自主学习】一、课前准备清代有一位著名学者,他曾任乾隆年间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和《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四库全书》把古今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档。他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乡试中解元(乡试第一名),公元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供职“庶吉士”。清代有一位著名学者,他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嘉庆帝御赐碑文——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他叫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二、导语由《铁嘴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的人物开始,或播放该剧主题曲入手。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纪昀(1724~1805)()学者、()家。字晓岚,一字春帆。本文选自《》,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圮()募()棹()柿()湮()啮()溯()欤()曳()钯()臆()3、解释下列词语(1)古今异义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今义:)阅十余岁(阅,古义:;今义:)但知其一(但,古义:;今义:)是非木杮(是,古义:;今义:)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今义:)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4\n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之其反激之力()(3)词类活用棹数小舟()暴涨()4.翻译句子(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文中人物的“找”寻找方法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6、请写出文章的主旨【合作探究】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展示提升】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拓展创新】纪昀的逸事广为流传,搜集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探究他的性格。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一找历史上其他才子故事加以比较。【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1.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2分)2.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傎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二、课内阅读(11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1)二石兽并沉焉()(2)尔辈不能究物理()(3)盖石性坚重()(4)求之下流,固颠()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非木柿;问今是何世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士卒多为用者C.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翻译下列句子。(2分)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4\n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3分)三、类文阅读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