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社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docx
2022-08-25 22:12:38
2页
16社戏【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3、概括小说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题。4、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学习重点】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学习难点】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学习时间】2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二心集》等。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期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30年起,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懈斗争,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1936年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2.写作背景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第一课时主要任务:解决生字,把握课文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一、给加点字注音。归省()行家() 惮() 絮叨()()怠慢()撺掇()凫水()潺潺( )( )歌吹( )蕴藻( )( )家眷( ) 漂渺( )( )踱来踱去( )撮( )棹()楫( ) 二、识记文学常识。《社戏》作者,原名,字。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本文选自。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3.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4.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2\n6.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第二课时主要任务: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文章主题。一、精彩语段赏析。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2.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4.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二、小组研讨:1.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为什么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为什么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2.《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3.学习本文你有哪些启示和收获。4.存在的疑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