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docx 2022-08-25 22:10:38 3页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需下载
课题:《口技》一、学习目标:1、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2、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3、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6、古今数量词的不同用法二、教学重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三、学习与交流(一)自主学习1、译出下列句子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③便有妇人惊觉欠伸④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几欲先走()屏障()()无敢哗者()少顷()呓语()(二)合作交流1、读课文二、三、四段,口技表演主要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呢?(声音)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场面描写)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面?2、这几个场面描写表现声音时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参看课后练习一)3、你认为这些描写好在什么地方?四、典型题例1、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2、在二、三、四段中除了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文字外,其余的内容是描写的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除了二、三、四段中的侧面描写外,文中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文字?请指出来?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5、请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并说说分别表示什么?(参看课后练习四)6、课文第四段写起火、救火的场面,连用了五个“百千”,有什么表达效果?五、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3\n   名:          ⑶几欲先走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4.填空。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会:____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罔:__________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n7.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反馈反思3

相关推荐